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岳父的支持

艾倫威爾遜已經想好了這一項名爲涓滴效應的理論,作爲說服內閣同意增加軍費的說辭。既然里根能弄出來個涓滴效應,他一樣可以。

而且英國其實比美國更有條件使用涓滴效應,原因是英鎊區的存在。涓滴效應根本就是個糊弄人的理論,就和經濟學家不懂經濟等同。

在全球化的時代,涓滴效應以增加開支爲手段振興經濟,結果就是發出來的錢必然會流到國外,其實這一招要是蘇聯不死,美國必然會因爲里根的操作,提早跟多年讓債務危機到來。

處在全球化的時代,卷體效應最終便宜的是其他國家,因爲總有國家比你的製造成本更低,財政支出只是在美國國內過了一圈,就會前往其他國家。

里根任期的後半段美國債務極具增高,但經濟已經放緩,到了一九九零年美國經濟增長了百分之一,涓滴效應已經失敗,但恰在此時蘇聯崩盤。

蘇聯崩盤的後果是勝利來的太容易,美國根本沒感覺到這麼幹的危險性。沿着錯誤的道路一直前行,真到要掉頭的時候已經回不去了。

因爲英鎊區的存在,英國的經濟圈具有一定的封閉性,涓滴效應的後果至少會鎖在英鎊區裡面,真出事了英國也能把損失拿回來。

更何況艾倫威爾遜只是單純的在造船業試一試,沒準備在英國實踐里根經濟學。

鑑於是保守黨執政,進行補貼英國的造船業這個辦法,保守黨應該是不會採納的。但通過軍事訂單來幫忙維持造船業的規模,保守黨應該是不會反對。

首先必須讓內閣知道,英國的傳統造船業已經到了十分危險的時候,涉及到就業和支持率,馬金斯自然當仁不讓,表示會整理出來一份報告來證明這一點。

“國防部應該不是問題。”艾倫威爾遜嘟噥着,蒙巴頓元帥絕對不會反對海軍訂單的增加,之前他已經詢問過財政部,財政健康可以支撐這一個計劃。

最後一部分就是自己了,外交領域的工作,首先讓英國公民知道此時英國正在面臨着日本的造船威脅,把日本造船的進展和貨幣操縱、非法補貼聯繫在一起。

同時艾倫威爾遜還準備向美國施壓,也許沒有效果,但這件事是必須要做的。並非是往美國身上潑髒水,雖然美國通過扶持德日來制衡英法也是事實。

這個事實不能公之於衆,哪怕很多人心裡都清楚。

艾倫威爾遜相信,世界各國的執政者有高下之別,只不過因爲國力的不同有着都不同的容錯率,當然這麼想的時候,要刨除戈地圖那種人。

蘇聯在他任上的困難,都是他自己製造出來的,哪怕是這樣不斷衰退,也比蘇聯的東方鄰國情況好得多。

美國也會犯錯誤,只不過美國有一個安逸的環境調整。美國的環境也有劣勢,那就是美國總認爲自己進可攻退可守,實在不行可以關起來門過日子。

反正二十一世紀美國是絕對做不到這一點的,敢這麼幹人均六萬美元瞬間就會腰斬。

打心裡相信任何國家都會犯錯誤的艾倫威爾遜,纔敢嘗試和美國對抗。

當然現在還是早了一點,先從日本開始,可以通過日本的事,試探一下美國的反應。

從一九五五年開始,美國和日本的貿易摩擦已經開始了,主要是紡織品摩擦。

既然美國可以和日本有貿易摩擦,英國當然也可以,如果美國認爲英國不可以,那說明美國對英國抱有惡意。

“收集日本近年來發展的產業,有可能和英國……呃,是歐共體國家形成產業競爭的產業,以此爲評估,在今年的歐共體會議上和其他歐共體國家共同商量對策,各國取長補短互相合作,構建產業壁壘。美國可以對日本剽竊知識產權野蠻發展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我們沒有這個義務。”

“明白了,常務次長!”外交部參加會議的官員整齊劃一的迴應。

“紡織業和造船乃至於汽車,日本都在蓬勃發展,我們要讓其他歐共體國家知道這一個事實。提早有一個準備,這也是爲了歐洲的發展。”

既然英國在他的努力下,沒有被關在歐共體外面,而是歐共體的領導者,給法國一個面子就說是之一,那麼就要善用歐共體這個框架共同應對。

之前折磨了兩年冰島只是牛刀小試,對日本纔是第一次認真應對。

“常務次長,華盛頓方面,新任國務卿迪安·臘斯克告知我們,六方會談應該重啓。美國願意就結束伊朗石油危機發揮作用。”

等待艾倫威爾遜把事情都安排完了,迪克西才通知了華盛頓方面的要求。

是要求,艾倫威爾遜沒有從這個轉述當中聽到一絲的尊重,心中冷笑,表面上卻和顏悅色,“我們也一直期待,伊朗石油危機能夠有一個好結果。先把迪安·臘斯克先生的履歷給我看看,看看我們的新朋友到底是什麼人?”

“還和英國有淵源,真是麻煩。”艾倫威爾遜看着美國新國務卿的履歷,很符合一句話,海外華人最反華?可能不絕對,但差不多是這個意思。

臘克斯出身低微,靠個人奮鬥,取得成功。年輕時他獲得英國牛津大學著名的羅德斯獎學金,之後帶着牛津大學的碩士文憑衣錦還鄉,從此,羅德里獎學金獲得者和牛津大學的高材生兩項桂冠成爲他飛黃騰達的階梯。

在美國面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挑戰時,他毅然投筆從戎。在隨後的五年征戰中,他屢立戰功,一度擔任史迪威的副參謀長。臘克斯在軍中的表現受到馬歇爾等領導人的賞識。

“洛克菲勒基金會主席!”艾倫威爾遜看到這的時候,基本上已經確定美國的態度不會改變,就算是在孤陋寡聞,他也知道洛克菲勒家族的產業集中在什麼領域。

雖然因爲老羅斯福的反托拉斯法,標準石油公司被拆解,但洛克菲勒在石油領域的能量仍在,而這一次的六方會談是因爲伊朗石油問題而起。

“更要找日本麻煩了。”艾倫威爾遜堅定了決心,伊朗問題上吃虧看來是不可避免。

必須要從一個地方找補回來一些,就日本什麼資源都沒有的國家,比較適合做軟柿子。

當然這是打着拯救造船業的旗號,大義在手沒什麼說的,但要希望內閣做出他期待的決定,還得和岳父大人商量商量。

蒙巴頓已經六十一歲,不過明顯還不到退役的時候,他至少還會在英國三軍統帥的位置上呆上五年,此時正是在軍方最位高權重的時候。

上門之時,蒙巴頓的妻子埃德維娜·阿什萊也在,艾倫威爾遜禮貌的打招呼,“夫人,元帥在麼,我有一些事情。”

“艾倫,你什麼都好,就是在稱呼上有些問題。”埃德維娜·阿什萊不由地搖頭苦笑,“稱呼我們的時候,都使用很正規的稱呼,不知道爲什麼會這樣。”

“呃,可能是我父親的教育導致的。我在外交部的時候,也讓別人稱呼我爲常務次長,不太喜歡威爾遜爵士的稱呼。”艾倫威爾遜笑着解釋道,“但這只是稱呼上的問題,並不代表什麼,我和帕梅拉的感情穩固,怎麼會和你們見外呢?”

“那是再好不過了,不過帕梅拉只有天氣轉暖纔回來,見到她的時候也越來越少了。”埃德維娜·阿什萊不由得感嘆,“財富是越來越龐大,但也要兼顧家庭才行。”

艾倫威爾遜不由得嘴角抽動,他覺得自己對蒙巴頓提出什麼要求都是應該的,因爲他的出現,導致了埃德維娜·阿什萊沒和尼赫魯不清不楚,哪會像是現在一副賢妻良母的樣子?

有這一點,蒙巴頓元帥應該在他的職權之內,給予他這個好女婿百分之百的支持。

“涓滴效應?你哪有這麼多的名詞。”聽女婿說了半天,蒙巴頓不爲所動,蒙巴頓身材高大,面相自是沒的說,坐在那還真有不怒自威的氣勢。

“具體來說就是增加軍費通過軍用訂單,拯救造船業利國利民。”艾倫威爾遜也顧不得白廳的悉心培養了,直接說軍人最愛聽的話。

“增加軍費!”蒙巴頓如同聞到了魚腥味的貓,本就挺拔的身體做的更直,“仔細說說。”

“造船業雖然稱不上高端,但也不是什麼低端產業,目前面臨來自於日本的競爭,白廳的意思是提早準備,我有幾個想法,主要是……”

“前面幾個辦法加上增加軍費,我想肯定是有效果的,當前英國的軍事支出上,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可以在這上面想想辦法。很多項目也需要軍費支持,現在又是保守黨執政,處於這些理由,我想……”

好女婿比比叨了半天,蒙巴頓其實一個字都沒聽進去,但抓住了核心,也就是增加軍費,“需要軍方做出什麼反應?”

“其實不用什麼反應,我們不能操之過急,我去巴士拉之前,會開始通過對日本發起傾銷調查,來塑造支持民意的。”

艾倫威爾遜壓低聲音,蒙巴頓元帥則頻頻點頭,翁婿在增加軍費上已經有了共識。

第一百三十三章 威爾遜首相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越南太囂張了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內閣副秘書長第五百二十二章 謠言止於智者第七百八十章 利益交換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美人計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美錫建交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拉博,別傻了第五百一十七章 巴黎統籌委員會第九百三十章 進擊的買辦第九百五十八章 可恥的抄襲者第二百八十四章 官員和資本家第九百三十八章 皈依者狂熱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達成共識第1702章 契丹人太想進步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撒切爾訪美第1649章 超級301條款第七百八十二章 保守黨內耗第六百七十九章 公主的垂青第六十二章 回到柏林第二百一十五章 旗開得勝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戰略定力第八百二十一章 石油和糧食第六百七十一章 威脅摩薩臺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第三把火第二百零二章 有需要找艾倫第二百八十六章 倫敦回覆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克林姆林宮的討論第一百九十二章 兩翼齊飛計劃第二百九十二章 分歧很大第四百三十二章 傑奎琳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供水系統國有化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假裝不知情第1568章 狗大戶的需求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印度必勝第三百八十四章 財政討論第八章 有想法的君主第一百七十二章 幼年版鐵娘子第三百零六章 虛假的總督第一千零八十章 維護外交大臣第六章 海得拉巴君主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蘇黎世的地精第七百零五章 柏林危機談判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公主的婚禮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女王和第一夫人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新外交大臣第七百五十章 帝國主義兄弟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只有印度受傷第1563章 登陸作戰第三百一十章 正義之心第九十二章 大殺器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求變第五百五十五章 連鎖反應第一百九十一章 走向新印度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沒有撬不開的嘴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重返印度第六百七十八章 蘇伊士運河問題第一百二十六章 好事成雙第七百一十六章 消失的貝利亞第六百一十九章 給美國遞刀第1585章 硬蹭熱點第四百四十三章 王儲的認可第1600章 轉折中的一九八五第1570章 勃列日涅夫病故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八百四十六章 巴西鐵礦第一百二十一章 秀色可餐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波瀾再起第1548章 西方八一第三百二十二章 洗清嫌疑第一百四十一章 跨國通婚的徵兆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溫暖的邁阿密海灘第一百九十七章 帝國任務第二百三十二章 英葡友誼第一百八十二章 集中力量辦大事第八十三章 內閣秘書的擔憂第1710章 甘地的待遇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印度和蘇聯第四十七章 南下維也納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英國決不投降第二百六十一章 萬全之策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殺人滅口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四國參戰第三百三十九章 救死扶傷第一百六十九章 一親芳澤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造船業的威脅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轉移視線第三百二十二章 洗清嫌疑第五百九十章 獨立調查委員會第六百九十九章 分區推進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百分之十第二十章 殖民者的友誼第五百八十二章 輿論漩渦的麥天皇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沒準有這麼一天第1700章 要調轉槍口?第五百五十四章 軍方和白廳第二百二十四章 授勳電報第九百三十八章 皈依者狂熱第1623章 有償幫助第一百五十章 團結的會議
第一百三十三章 威爾遜首相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越南太囂張了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內閣副秘書長第五百二十二章 謠言止於智者第七百八十章 利益交換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美人計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美錫建交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拉博,別傻了第五百一十七章 巴黎統籌委員會第九百三十章 進擊的買辦第九百五十八章 可恥的抄襲者第二百八十四章 官員和資本家第九百三十八章 皈依者狂熱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達成共識第1702章 契丹人太想進步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撒切爾訪美第1649章 超級301條款第七百八十二章 保守黨內耗第六百七十九章 公主的垂青第六十二章 回到柏林第二百一十五章 旗開得勝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戰略定力第八百二十一章 石油和糧食第六百七十一章 威脅摩薩臺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第三把火第二百零二章 有需要找艾倫第二百八十六章 倫敦回覆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克林姆林宮的討論第一百九十二章 兩翼齊飛計劃第二百九十二章 分歧很大第四百三十二章 傑奎琳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供水系統國有化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假裝不知情第1568章 狗大戶的需求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印度必勝第三百八十四章 財政討論第八章 有想法的君主第一百七十二章 幼年版鐵娘子第三百零六章 虛假的總督第一千零八十章 維護外交大臣第六章 海得拉巴君主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蘇黎世的地精第七百零五章 柏林危機談判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公主的婚禮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女王和第一夫人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新外交大臣第七百五十章 帝國主義兄弟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只有印度受傷第1563章 登陸作戰第三百一十章 正義之心第九十二章 大殺器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求變第五百五十五章 連鎖反應第一百九十一章 走向新印度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沒有撬不開的嘴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重返印度第六百七十八章 蘇伊士運河問題第一百二十六章 好事成雙第七百一十六章 消失的貝利亞第六百一十九章 給美國遞刀第1585章 硬蹭熱點第四百四十三章 王儲的認可第1600章 轉折中的一九八五第1570章 勃列日涅夫病故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八百四十六章 巴西鐵礦第一百二十一章 秀色可餐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波瀾再起第1548章 西方八一第三百二十二章 洗清嫌疑第一百四十一章 跨國通婚的徵兆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溫暖的邁阿密海灘第一百九十七章 帝國任務第二百三十二章 英葡友誼第一百八十二章 集中力量辦大事第八十三章 內閣秘書的擔憂第1710章 甘地的待遇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印度和蘇聯第四十七章 南下維也納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英國決不投降第二百六十一章 萬全之策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殺人滅口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四國參戰第三百三十九章 救死扶傷第一百六十九章 一親芳澤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造船業的威脅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轉移視線第三百二十二章 洗清嫌疑第五百九十章 獨立調查委員會第六百九十九章 分區推進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百分之十第二十章 殖民者的友誼第五百八十二章 輿論漩渦的麥天皇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沒準有這麼一天第1700章 要調轉槍口?第五百五十四章 軍方和白廳第二百二十四章 授勳電報第九百三十八章 皈依者狂熱第1623章 有償幫助第一百五十章 團結的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