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6章 曾經也是盟友
“爵士來到柏林,肯定是有很多事情要忙碌,不知道我能做些什麼。”阿諾德十分上道的盡地主之誼道,“相信白廳十分關注,民主德國的私有化進展,我願意毫無保留的詳細介紹。”
“這些事情自然是要關心,我們更加關心的是民主德國的新氣象,阿諾德你知道的,對於很多英國人來說,蘇聯的照相機,中國的膠捲,也是大衆的童年回憶。”
米德爾頓同樣很是熱情的說道,“希望民主德國也能夠提供,英國極其需要的商品。”
“就如同俄國的平原是我們的玉米地,加拿大和波羅的海是我們的林區,澳大利亞是我們的牧場,秘魯是我們的銀礦,南非和澳大利亞是我們的金礦,印度是我們的茶葉種植園,東印度羣島是我們的甘蔗、咖啡、香料種植園。”
聽完阿諾德的話,米德爾頓糾正道,“似乎是忘記了北美,不過沒關係,科技進步了,能夠起到作用的地方仍然很多,如同科威特和阿聯酋是我們的油庫,羅德西亞是我們的糧倉,澳大利亞是我們的礦山,馬來亞是我們的工業基地,民主德國是我們的?”
“也是工業基地。”阿諾德打了一個哈哈,“內閣秘書長希望我們將民主德國打造成爲面對東歐的傾銷基地,一如馬來亞在東南亞的角色。甚至要輻射整個南中國海周邊,顯然現在民主德國還不能成爲這樣的角色,仍然要繼續努力。”
“你辦事我放心。”米德爾頓拍着阿諾德的肩膀道,“其實秘書長一直對你寄予厚望,當然我也是如此。”
阿諾德點頭,詢問父親在做什麼,米德爾頓倒也沒有隱瞞,“秘書長在召開經濟專家的會議,推出一種叫做實際購買力的經濟概念。ppp購買力的應用是瑞典經濟學家的老概念,不過我們必須要認可其中一部分的價值。這就很適合東歐國家的經濟評估。”
ppp購買力平價早已有之,不過長期不受重視也是真的,畢竟GDP的概念也不過二十多年,既然冷戰已經結束,歐洲這邊已經不是非友即敵的關係,那麼這個概念非常適合推出來安撫一下,東歐國家的脆弱自尊心。
艾倫威爾遜就從ppp購買力平價當中發現了巨大的維穩價值,不過這一套概念,其實還存在漏洞,那就是會極爲放大人口大國的經濟能力。
這就要看ppp購買力平價的概念,其他國家是不是接受了,不同國家會採取不同的態度,想要維穩的時候就用一下,但其實心裡是不相信的。
比如某大國和有聲有色的大國,在不同時間段對ppp購買力平價都表現過不同的態度。
區別在於在超過日本之後,某大國很快就不把ppp購買力平價當回事了,有聲有色的大國似乎短時間之內,還擺脫不了ppp購買力平價概念,這個概念至少可以讓有聲有色的大國像是這麼回事。
現階段,艾倫威爾遜要把這個經濟學的概念,用在政治領域,其實就是維護歐洲穩定,至於對人口大國的巨大振幅效果,現在也顧不上了。
“如果墨西哥比索相對於美元貶值一半,那麼以美元爲單位的國內生產總值也將減半。可是,這並不表明墨西哥人變窮了。如果以比索爲單位的收入和價格水平保持不變,而且進口貨物在對墨西哥人的生活水平並不重要,那麼貨幣貶值並不會帶來墨西哥人的生活質量的惡化。如果採用購買力平價就可以避免這個問題。”
歐洲肯定是存在東歐和西歐經濟上的差距,這一點誰都不否認,這個概念能夠讓歐洲的經濟差距沒有這麼大,這樣就不會衝擊到大多數西歐民衆的心理預期,現在就比比叨一下,給這一次的經濟學變革發出一個信號。
對於領導歐洲未來經濟的位置,英國必須當仁不讓才行,雖然法國總密特朗肯定不同意,覺得法國纔是領導歐洲的國家。
對於怎麼領導歐洲,兩國也有分歧,艾倫威爾遜聽着法國的意思,似乎是要進行歐共體東擴,這不是實踐英美特殊關係的機會又來了麼?
英國堅決反對歐共體的東擴,反正短時間內不可能實現,趕緊把信號彈打在法國人的腦袋上,讓美國人注意到這個反骨仔。
內閣秘書長從這裡沒人比我更懂經濟的時候,本次歐美貿易戰仍然處在僵局當中,法國人堅決反對在農牧業補貼上面讓步。撒切爾夫人把冒充經濟學專家的內閣秘書長叫來,詢問一下專業人士的意見。
“我沒意見,現在法國人提出的條件,當初英國也是用條件進行交換的。”
艾倫威爾遜搖頭,就聽到首相詢問具體是什麼條件,“就是貿易條約的適用範圍,法國人必須要算上北非的領土,同時英國的條件也類似,不過因爲具體的產業所以,提供的交換條件不一樣。比如說在漁業協定上面英國增加的是紐芬蘭,在礦產和能源上面則是羅德西亞。商品關稅上面英國比較吃虧,馬來亞那部分當初沒有談下來。”
沒談下來也正常,首先馬來亞確實是和歐共體框架沒什麼關係了,要是法國人連這條都同意,那和我大清基本上也沒什麼區別。當然在部分商品上,英國還是讓法國給了馬來亞同等待遇,全部是不能指望。
具體到農牧業上面,英國可以說是吃了一些虧,既然英國都吃虧了,英國要是幫助美國以現在的條件和歐共體妥協,這是不是?
英國當初連自己的條件都沒談下來,如果幫助美國達成了目的,那麼英國之前簽訂的協議是不是也要重新考慮?
“似乎是有些道理。”撒切爾夫人點了點頭,有談及了另外一個話題,“亞歷山大王子在南斯拉夫受歡迎的事情,你怎麼看?”
“我當然是樂見其成,他是在英國出生的,現在處在英國的角度至少不會反對他具有一定的影響力,至於站在南斯拉夫的角度麼?他也算是南斯拉夫的一個共識,南斯拉夫的共識可並不多。”
當然就算是如此,艾倫威爾遜覺得想要恢復君主制的可能性仍然不大,除非蘇聯和英國在這件事上有共同立場。
這個共同立場,近乎於相當蘇聯帶着所有留存的勢力範圍向英國投降,這可不容易。
在立陶宛問題上,有消息稱蘇聯高層準備用武力解決問題,撒切爾夫人當然是反對的,艾倫威爾遜同意用武力極爲愚蠢,“要是我的話,直接封鎖立陶宛邊境,讓立陶宛一個人也出不來,然後命令蘇軍在立陶宛軍演,如果不行的話,就用地雷把立陶宛包住,當初格雷斯在羅德西亞就是這麼幹的,效果非常好。”
“我是不是應該說,幸虧你不是蘇聯人?”撒切爾夫人翻了一個白眼,“我們能夠阻止蘇聯武力解決問題的籌碼有哪些?”
“除了用報紙罵他們,本質上沒有籌碼。”艾倫威爾遜沒有不好意思,這是首相問的,他當然也只能實話實說,不然撒切爾夫人想想,英國到底能做什麼?她其實也想不出來。
所以有些時候,艾倫威爾遜就很討厭這些政客,明明自己也一點辦法都沒有,還想要往上蹭?那不是在自找沒趣?
“不過我也同意,可以偷偷摸摸的關注事情的進展,但是官方層面大可不必表明英國的立場,畢竟看起來蘇聯是佔盡優勢,我們沒有辦法。”
給錢是可以的,但也不能給多,美國給多少,英國給個十分之一就行了,輿論上是可以關注的,至於其他的,什麼都有個價錢,包括正義。
“我建議,我們和法國試探性的,和莫斯科進行溝通,能不能讓兩國的西柏林駐軍出現在柏林。”艾倫威爾遜表示可以假裝英國很忙,當然一定要聯合法國一起行動,這樣就有不在場的證據了。
“爲了表明我們無暇注意立陶宛,所以英軍應該出現在民主德國的首都?”撒切爾夫人忍不住笑了,對方是怎麼會想到要轟炸華沙的?
“我們畢竟在二次世界大戰和蘇聯是盟友,慶祝慶祝冷戰的結束不行麼?只要莫斯科同意,沒什麼不能成功的。理由不是很多,實在不行慶祝十月革命也不是不可以,關鍵是英國的軍隊應該出現在民主德國的土地上,上一次首相訪問是不夠的,一旦我們的軍事力量可以出現在民主德國。阻止德國統一的辦法就多了一個,軍事力量還是可靠的。”
“把力量集中在民主德國身上,就可以避免像是上次能源危機那樣,不得不採用廣泛得罪聯邦德國公民的行爲。”
“難道這就不得罪聯邦德國了?”撒切爾夫人一挑眉,“好吧,如果你能夠說動蘇聯人的話。”
既然撒切爾夫人不反對,那麼艾倫威爾遜就不介意用一些輕工業商品的援助,對蘇聯進行小小的收買,說實話馬來亞也存在商品積壓問題,之所以沒有出現大的波折,還有賴於某大國的開放,不然技術轉移的紅利早就吃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