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獨立承諾

“怎麼會,你們姐妹在我心中可不同。”艾倫威爾遜馬上改口,作爲一個現役火箭軍,他有着豐富的作戰經驗來表達立場。

德國的光學技術並不是後來發展的,而是傳統上就很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時候,全世界大部分用於精密光學的玻璃大部分來自德國,英國的情況最糟糕,英國六成的光學玻璃依賴德國。

戰爭初期,英國便開始在報紙上呼籲,要求私人捐贈相機、槍瞄準具和其他光學儀器,以及直接徵用私人和公司手中還未出售的光學儀器。

就像是波金娜說的,這是德國的傳統優勢產業,當然這兩年德國開始受到了日本的競爭,所以在歐共體會議上,英國對日本重拳出擊,又是什麼匯率操縱,又是什麼無視知識產權,德國都跟在後面搖旗吶喊。

“英國要發展半導體產業麼?”波金娜體會完了男人的殷勤服務後,慵懶的詢問眼前的有志中年,“好像現在是美國最強。”

“還有日本。”艾倫威爾遜補充了一句又道,“當然日本的國內市場撐不起來雄心,基礎條件並不怎麼好。”

日本能夠衝到什麼層次,完全是看美國準備放任日本到什麼層次,這個國家基礎條件就在那擺着,外部環境稍微差一點就完蛋,至於韓國抵抗力更差,同爲島國,英國有一個可以離岸平衡的歐洲市場可以依靠,對此應該心懷感恩。

“日本,對,這幾年日本在歐洲這邊的報紙上,出現頻率變得很高了。也有不少日本遊客出現在了德國。”波金娜開口評價道,“好像日本人很有錢,到處都是他們的身影。”

“國富民窮罷了。”艾倫威爾遜哼了一聲,“不過是遠景預期給了這一代人的日本人信心,日本本土以前的日子太差,對比出來了幸福感。我一個外國人不好評價你們國家,但英國人和日本人比,就有些身在福中不知福。只要頂住這一輪的發展,日本就沒以後了。”

其實說這些做什麼呢,他那個時代就是日本版本的全面進攻、重點進攻、重點防守乃至於到全面潰敗的過程,都已經進入到第三階段了。就算是人均九十年代的人均五萬和二十一世紀的人均四萬能比麼?

日韓作爲某大國產業升級首當其衝的競爭對手,比歐洲各國更早感受到了壓力,一個國家原地踏步必然會影響到國家的方方面面。

哪怕是很小衆的動漫產業都會如此,日本連風俗業的規模都在萎縮,但特色電影產值在上漲,這就說明真進行肉體交易的人少了,看電影聊以自慰的人多了。

當然英國自己是弄不死日本的,美國市場對日本開放,英國在歐洲使勁只能讓日本稍微增長的慢一點。

“你還真是警惕呢,英國人均收入比美國都不差,卻能注意到遙遠日本。”波金娜伸手摸着艾倫威爾遜臉誇獎道。

“當然了,你以爲我是你們姐妹,低頭看不到地。”艾倫威爾遜一語雙關的開口,讓波金娜臉色一僵,然後挺直腰板展現了波瀾壯闊,“就是看不到地,我驕傲了麼?是誰總是夢囈着無法呼吸了着?”

日本政府公佈的年度報告,一直都有英文版送到他這裡,當然他也不是全部相信,誰特麼說公開出來的東西就一定是真的?日本各行業幾十年如一日的造假在幾十年後根本就不是秘密。

變壓器造假參數、鋼鐵造假強度,別說日本了,美國潛艇鋼材都有幾十年造假的歷史。

不過這種造假只有接近的國家才能感覺到,某大國剛開始對美國的武器參數驚爲天人,自己不斷試驗還是達不到程度相當的水平,最終只能對付着用,有這種懷疑在心底,誰讓美國這麼有錢呢,說不定真堆出來了天頂星科技。

直到有一天美國造假的事情露餡了,才讓某大國鬆了一口氣,原來你也是地球人。

至於日本造假主要集中在民用上,日本後來從世界第二到後來被歐洲各國甩開那是有道理的。

英國一個老牌帝國主義國家現在扶持了一個馬來亞殖民地,艾倫威爾遜給吉隆坡下達了一個任務,任何馬來亞和日本有交叉的產業,只要日本不提高造價,又比馬來亞的同樣產品參數高很多,立刻進行調查。

只要馬來亞堅持到越南戰爭打完,和日本的戰略競爭就可以期待勝利了。

美國是不會在白花了幾千億美元之後,還像是從前一樣惠日本的。其實某種意義上七十年代的美國對日本貿易戰陡然增強,原因就只有一個,美國的國內消費已經到頂,挖掘不出來潛力了。在繼續對日本產品開放市場,對美國只有傷害。

當然最後美國用石油美元解決了問題,同時把國家的中產階級變成了從出生就背上貸款僞中產,再一次提升了消費。

二十一世紀的某大國面對着和八十年代日本一樣的問題,美國的消費再一次見頂,而且這一次美國自己都沒辦法找到辦法,石油美元已經用過了,從出生到死亡的貸款也用過了,美國作爲世界警察,本身人均收入就比其他歐洲發達國家高出來兩萬,歐洲都是四萬左右的人均,美國六萬多,還增加刺激消費力?

反正艾倫威爾遜是在科技無法突破的前提下想出來辦法,放倒世界上僅剩下的兩個刺頭說不定是一個辦法,就如同蘇聯解體整個工業崩盤,競爭者消失空出來市場,不過這一招有世界大戰的風險。

美國自然也不能自己上,還需要幾個替死鬼試探一下敵人的火力,都是爲了自由世界的大業,你們死好過美國死。

“尼雷爾希望英國幫助他們修建一條鐵路,增加當地的商品流通。”佈雷斯特把尼雷爾面見首相提及的主要問題,在無上權威面前和盤托出,“當然首相已經以施工難度過大拒絕了。”

“哦,施工難度過大。倒也是是一個理由。”艾倫威爾遜點了點頭道,“從羅德西亞到東非港口出海,確實需要很大的精力。這對英國沒有好處,首相爲了國家利益拒絕了尼雷爾,這很令人欣慰。”

一條近兩千公里的鐵路,固然是可以把羅德西亞的銅礦運出來,但對英國的吸引力不大,因爲現在有兩條鐵路可以用,一條是通往南非,另外一條則是葡萄牙控制的莫桑比克,不過對東非大湖區的開發還是有好處的。

這條鐵路某大國除了拓展非洲影響力,打破外交孤立之外,自然還有經濟上的協議,並非是全無經濟利益。艾倫威爾遜記得,這條鐵路是附帶一條貿易協議的,通過該協議,坦桑尼亞人將從某大國購買任何他們負擔得起的東西,而某大國將每年從坦桑尼亞購買五百萬英鎊的東西。將爲從坦桑尼亞採購的不足額部分支付現金。

所以說呢,中非友誼固然是重要的,貿易也重要,談不上什麼冤大頭的評價。英國還有開發非洲大湖區的計劃呢,有某大國建立這麼一條鐵路,也會成爲一個對英國有利的地方。

一個小時之後,首相召見了艾倫威爾遜,並且詢問自己的內閣秘書長,“我們還能控制住的東非麼?”

“我認爲沒問題首相,桑給巴爾軍事基地的保留就是爲了應對當前的情況。”艾倫威爾遜笑着回答道,“不是還有埃及人幫忙麼?中國距離非洲太遠了,那羸弱的海軍都過不了一條海峽,更何況想要在非洲出現?”

憑什麼?難道憑藉黃水戰列艦,近海衣阿華去非洲麼,英國又不是沒有戰列艦,都在馬來亞的港口當存在艦隊呢。

關於一個即將要獨立的東非殖民地,可能有些要對蘇聯集團示好,英國理論上當然是可以武裝干涉,但是麼?因爲一條當地人都熱切盼望的鐵路干涉,干涉完了除了名聲徹底臭了之外,什麼收穫都不會有。

艾倫威爾遜也不是在首相面前裡通外國,但實際上當地英國勢力已經不多了,駐軍都撤到了桑給巴爾,政府內部除了一些高級顧問之外,大多數崗位也移交給了本地人,移民都去了英屬肯尼亞。

“那就讓尼雷爾自己看着辦吧!我想過了今年,明年選定一個時間就讓他們獨立。”哈羅德威爾遜思考一下下定了決心,英國現在重點要保留的利益在遠東和中東,非洲從來都不在必須保留的行列當中。

“也差不多是時候了。”艾倫威爾遜點頭,尼雷爾這一次來英國雖然沒得到什麼財政扶持,但還是得到了英國願意讓其明年獨立的承諾。

幾天後回到首府達累斯薩拉姆,尼雷爾面對着衆多支持者宣佈,英國人已經給了他獨立承諾,“明年,非洲將會出現一個嶄新的國家,我們將會和英國和平分手,以後獨立的、驕傲的屹立在世界上。”

第六百九十四章 倫敦改建計劃第八十二章 解職令第二十三章 安達曼羣島第二百八十六章 倫敦回覆第六百零三章 全部釋放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西貢見聞第八百六十四章 馬丁路德金第八百三十七章 世界第一鈾礦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尼赫魯葬禮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大衛的聖誕第四百九十五章 影帝演技威爾遜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九百一十四章 常務次長的考驗第1620章 英國的擔憂第四百一十二章 作秀的總督第六百七十三章 混合結算第六百一十章 一拍即合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該來的總會來第五百五十九章 麥天皇的助攻第二十七章 孟買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伊朗人質危機第1747章 表決結果第六百一十五章 帕梅拉翹首以盼第二百六十六章 最後通牒第一百五十五章 “歐洲軍”第九百六十九章 中國白銀第五百八十八章 頭版頭條第1642章 怎麼才三成?第1647章 東芝事件第二百二十七章 雙管齊下第五百四十章 沙撈越王宮第四百五十八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一千零四章 都有美好的未來第一百六十二章 花花公子第二百二十七章 雙管齊下第六百一十九章 給美國遞刀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強硬和綏靖第1717章 地圖頭的善意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英國回來了第五百二十七章 合金管完成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新的航空市場第1571章 不似人君第七百二十六章 我問心無愧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肯尼迪的不滿第三百二十八章 其樂融融的關係第四百一十七章 總督的手藝第四百六十六章 健康馬來亞運動第四百六十三章 工賊里根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肯尼迪的不滿第三百二十三章 兩難的選擇第五百三十七章 海務大臣蒙巴頓第一百三十七章 菸草利益分配第三章 世界首富第九百九十二章 英屬大洋洲領地第三百一十三章 寶藏陷阱第八百五十五章 上層路線第二百零四章 清算日奸第五百二十二章 謠言止於智者第四百七十九章 讓英國再次偉大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皮卡立國第一百七十七章 我要走了第1732章 殺狗過年第1761章 逼宮第1649章 超級301條款第一百四十五章 靈活性鬥爭第1644章 防着點英法第四百九十六章 殺手本能麥卡錫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造船業新血液第二百四十六章 美國鋼鐵公司第七百一十五章 法魯克的認可第一百二十三章 波恩(求首訂)第六百一十一章 鳩山的發難第九百一十二章 非洲在我筆下第八百二十八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一百一十章 首次核訛詐第三百九十四章 勝利閉幕第五百零三章 戛納的邀請函第三百九十二章 老大哥在看着我第1738章 動手的理由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肯尼迪訪英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肯尼迪遇刺第五百八十四章 艾德禮訪美第二百三十一章 這討厭的話術第一百二十章 第一桶金的設想第二百五十八章 英美特殊關係第八十五章 波茨坦會議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失望的白人領袖第1542章 首相背後的男人第三百二十九章 新局面舊對手第1601章 新思維第六百七十章 英伊談判第1613章 見不得女人落淚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結果是好的第1558章 痛擊美艦第四百四十章 堅強的杜魯門第四百零四章 關鍵的一年第七百三十九章 當然是原諒她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有煙無傷第一百二十二章 完全是同情第八百三十七章 世界第一鈾礦
第六百九十四章 倫敦改建計劃第八十二章 解職令第二十三章 安達曼羣島第二百八十六章 倫敦回覆第六百零三章 全部釋放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西貢見聞第八百六十四章 馬丁路德金第八百三十七章 世界第一鈾礦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尼赫魯葬禮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大衛的聖誕第四百九十五章 影帝演技威爾遜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九百一十四章 常務次長的考驗第1620章 英國的擔憂第四百一十二章 作秀的總督第六百七十三章 混合結算第六百一十章 一拍即合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該來的總會來第五百五十九章 麥天皇的助攻第二十七章 孟買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伊朗人質危機第1747章 表決結果第六百一十五章 帕梅拉翹首以盼第二百六十六章 最後通牒第一百五十五章 “歐洲軍”第九百六十九章 中國白銀第五百八十八章 頭版頭條第1642章 怎麼才三成?第1647章 東芝事件第二百二十七章 雙管齊下第五百四十章 沙撈越王宮第四百五十八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一千零四章 都有美好的未來第一百六十二章 花花公子第二百二十七章 雙管齊下第六百一十九章 給美國遞刀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強硬和綏靖第1717章 地圖頭的善意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英國回來了第五百二十七章 合金管完成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新的航空市場第1571章 不似人君第七百二十六章 我問心無愧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肯尼迪的不滿第三百二十八章 其樂融融的關係第四百一十七章 總督的手藝第四百六十六章 健康馬來亞運動第四百六十三章 工賊里根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肯尼迪的不滿第三百二十三章 兩難的選擇第五百三十七章 海務大臣蒙巴頓第一百三十七章 菸草利益分配第三章 世界首富第九百九十二章 英屬大洋洲領地第三百一十三章 寶藏陷阱第八百五十五章 上層路線第二百零四章 清算日奸第五百二十二章 謠言止於智者第四百七十九章 讓英國再次偉大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皮卡立國第一百七十七章 我要走了第1732章 殺狗過年第1761章 逼宮第1649章 超級301條款第一百四十五章 靈活性鬥爭第1644章 防着點英法第四百九十六章 殺手本能麥卡錫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造船業新血液第二百四十六章 美國鋼鐵公司第七百一十五章 法魯克的認可第一百二十三章 波恩(求首訂)第六百一十一章 鳩山的發難第九百一十二章 非洲在我筆下第八百二十八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一百一十章 首次核訛詐第三百九十四章 勝利閉幕第五百零三章 戛納的邀請函第三百九十二章 老大哥在看着我第1738章 動手的理由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肯尼迪訪英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肯尼迪遇刺第五百八十四章 艾德禮訪美第二百三十一章 這討厭的話術第一百二十章 第一桶金的設想第二百五十八章 英美特殊關係第八十五章 波茨坦會議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失望的白人領袖第1542章 首相背後的男人第三百二十九章 新局面舊對手第1601章 新思維第六百七十章 英伊談判第1613章 見不得女人落淚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結果是好的第1558章 痛擊美艦第四百四十章 堅強的杜魯門第四百零四章 關鍵的一年第七百三十九章 當然是原諒她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有煙無傷第一百二十二章 完全是同情第八百三十七章 世界第一鈾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