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九章 給美國遞刀

心中有了想法,艾倫威爾遜再次常住白廳,其實他還真的有事和白廳聊,比如和文官長兼財政部常務次長愛德華·布里奇斯聊一聊關於關於打擊香江走私的進展。

打擊走私的工作卓有成效,通過香江、英屬馬來亞和英國本土這一條線。相應美國盟友的號召,有賴於皇家海軍的工作,所得贓款當然必須要進行沒收處理。

工作上的進展,讓愛德華·布里奇斯十分欣慰,不着邊際的開口道,“也許我們和中國的貿易額,可以再短期之內增加到一億英鎊。或者說對走私行爲的着重打擊,會減少一億英鎊的損失。”

“愛德華爵士,我認爲這是可以預料的,關鍵是在於我們的軍力保護,這種打擊走私的行爲,不被敵人或者盟友阻礙。”艾倫威爾遜心領神會的回答道,“要知道,有些時候盟友的心可比敵人還要狠毒。”

愛德華·布里奇斯認可的點了點頭,表示對前途無量的未來之星預測表示看好。

所謂的底蘊就是,哪怕美國現在比英國更有錢,國力更強,但依靠過去百年的積累。英國的海外產業還相當的多。這一點從某大國當中二點五億英鎊的資產就能看出來。

雖然常公一直對美國進行跪舔,還爲此簽訂了一系列讓清朝都相形見絀的友好條約,也沒有改變英國纔是某大國第一投資國的地位。

從貨幣的角度,英鎊纔是美元的生死大敵,帝國特惠制內部的英鎊區。是美國人一直要剷除的對象,英屬印度獨立的時候,和尼赫魯的談判也是要繼續以印度進出口用英鎊結算爲條件的。

如果和一九四五年相比,當前的英鎊在世界結算市場的比例當然是小了。但其實並沒有小多少,首先英鎊區還存在。

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世界主流貨幣是不會自然而然發生更迭的。就算是有三千萬平方公里的大英帝國比,美國也早在三十年代就能和完整體的大英帝國分庭抗禮了。

但是美元仍然只是美國的貨幣,一樣被英鎊壓制到世界結算份額的個位數。所謂的一個國家成爲世界最大的經濟體就能讓其貨幣國際化的論點,十分可笑。

這種可笑的論點艾倫威爾遜在前世總能聽到,一戰前,英國總計總量僅佔全球的百分之八,工業產出也僅佔百分之十三,但其貨幣是穩穩當當的國際貨幣;一直到現在,英國經濟佔全球的比重進一步降低,但英鎊依然是首屈一指的國際貨幣,結算份額並不比美元少很多。

一戰前,美國經濟就已經是全世界的五分之一,工業生產佔全球三分之一,卻沒能實現本幣的國際化。可見,沒有國際貨幣主權國的財政和債務危機和挑戰國的奮發有爲兩點齊備,國際貨幣地位不可能自動轉移。

當前英鎊仍然是僅次於美元份額的國際貨幣,未來一段時間美元想要啃下英鎊區肯定會多動腦筋。

實際上一直到七十年代的石油危機之前,英鎊仍然佔據了世界五分之一的結算。

這還是蘇伊士運河戰爭之後,英國被美國和蘇聯逼迫,導致英鎊區加速萎靡的結果。

蘇伊士運河戰爭對英國打擊,在於真正讓全世界看見英國,已經真的不是和美國蘇聯一個等級的玩家了,要不是英國後續一系列的動作,英鎊可能堅持不到七十年代。

想要英鎊再次回到巔峰,除非英國能夠把美國幹趴下,而且是必須以戰爭的方式把美國打趴下。

相反如果英鎊想要馬上就變成一般貨幣也簡單,還是通過戰爭,挑戰一下美國或者蘇聯然後戰敗,英鎊馬上就一分不值。

而衆所周知當前英國國力是無法和美蘇來一場既逢高下也決生死的戰爭,所以英國只有一個選擇,阻止任何可能讓英國顏面掃地的戰爭出現。

對於英國而言,保持慣性可以讓英鎊維持在現有的地位,要是採取冒險的舉動只會加速英鎊地位的下滑。

“如何用過香江擴大貿易,你在馬來亞距離不遠要盯着一點。”愛德華·布里奇斯說到這話鋒一轉,“白廳都傳遍了,你和帕梅拉要結婚了,日子定下來沒有。”

“只是定在了八月,具體時間還沒定。我這不是過來彙報工作了麼。”艾倫威爾遜禮貌的回答了愛德華·布里奇斯的疑惑,接着道,“希望白廳的同事們能夠到時候一起去,要知道蒙巴頓家族的人脈,讓我很有壓力。”

“我相信同事們都願意幫忙。”愛德華·布里奇斯痛快的認可,哪怕是看在打擊走私的收益上面。

關於已經比歷史上晚了一年多的聯邦德國什麼時候出現這個問題。愛德華·布里奇斯的神色十分嚴肅,表示美國十分強硬的表示,德國不能以這樣的形態一直持續下去。

“這件事非常的複雜,愛德華爵士,據我所知遠東的北海道還在被蘇聯佔據。一旦我們在德國問題上出於強硬態度的話,無視蘇聯的抗議組成傾向於自由世界的德國出現。那麼可能將會在德國的蘇佔區以及北海道兩件事上遭到重擊,難道美國人沒有考慮到這一點麼?”

“也許美國人已經考慮到了,但是美國人評估之後覺得後果可以承受。”愛德華·布里奇斯嘆了一口氣道,“美國人現在和五年前的想法又是不一樣了。比五年前更加的自信,甚至可以說是自大,不管是執政的民主黨還是在野的共和黨都是這樣。”

艾倫威爾遜微微皺眉,他並不同意愛德華·布里奇斯的看法。如果共和黨還會以艾森豪威爾爲候選人的話,那麼當前的美國就還是理智的。

不要看麥卡錫就是共和黨議員,但實際上共和黨和民主黨的傾向出現變化纔剛剛開始。

艾森豪威爾雖然是軍人出身,還是世界大戰中的美國高級將領,但艾森豪威爾可以說是最後一代傳統的共和黨總統。

在艾森豪威爾時期,美國和蘇聯的局勢並沒有惡化到哪裡去。乃至於在艾森豪威爾的任期結束,美國人認爲艾森豪威爾並沒有起到遏制蘇聯影響力擴大的作用。

甚至有人說,艾森豪威爾時期美國失去的東西,比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都要多。

艾森豪威爾任內,並沒有對蘇聯陣營表達多麼不共戴天的敵意,相反他按照傳統共和黨人的想法,着重對美國國內進行建設。

美國的洲際高速公路就是艾森豪威爾所推動的,州際公路的建設還規範了美國道路的路標路牌,設計標準,並因此產生了隧道內火災模擬等一系列前所未有的科研探索。

雖然艾森豪威爾是美軍少見的高級將領做總統,卻沒有做出對國際局勢造成激化的動作。比較出名的動作還落在了英國頭上,就是蘇伊士運河戰爭。

“會不會是杜魯門爲了挽救他低迷的支持率,爲民主黨鋪路?要知道麥克阿瑟回國之後,可是把杜魯門搞得灰頭土臉。現在看來,一個軍方大佬一個總統算是兩敗俱傷。”艾倫威爾遜不確定的道,“有沒有這種可能?”

“這種可能是有的,政治這個東西。”愛德華·布里奇斯苦笑了一聲,“各國都是一樣的,美國也是如此。”

“德國人有句話我倒是認同,國家競爭就是比誰的錯誤少。”艾倫威爾遜嘆氣,他有一種感覺,他多方努力的結果是,北約沒出現,聯邦德國沒成立。歐洲這邊的局勢和歷史同期相比沒這麼緊張。

但這種表面降溫的局面似乎馬上就要消失了,把堵住的火山說不定延遲爆發會更爲猛烈。

整個七月份,艾倫威爾遜正在籌備婚禮的同時,還有兩件事就是半島進入了打打談談的節奏當中,以及歐洲這邊美英法之間,對三國佔領區的談判正在加緊進行。

態度最堅決的還是法國,法國把佔領區合併和軍事同盟的兩個問題結合起來。法國部長會議主席勒內·普利文,推出了普利文計劃。計劃內容包括西歐各國建立歐洲防務共同體,由各國提供軍隊組成歐洲軍;成立的德國聯合政府加入歐洲軍,但不得單獨行動,不得設立國防部、國防軍和參謀本部。

德國人爲了早日重新組建聯合政府,對法國的計劃是認可的,只要合併佔領區怎麼都行。

但是這個計劃美國人很不喜歡,認爲這是法國想要甩開美國。

從外交部得到最近進展的艾倫威爾遜,對外交部常務次長伊斯梅爵士建議道,“現在法國最頭疼的就是越南的戰鬥應對非常吃力,我們和法國溝通一下,讓法國以讓美國加大對法國阻止越南共產主義擴張的援助,換取放棄普利文計劃。我們畢竟是需要美國的駐軍頂住蘇聯地面部隊的。”

“也可以我們主動在美國和法國之間斡旋,提出美國對法國在越南軍事行動的援助,換取法國的讓步,有時候英國需要更加直白的爲盟友的團結而努力。”

艾倫威爾遜躍躍欲試,這是一個把美國拉入越南的契機,要是辦成了,不但可以幫助法國,還可以順勢讓美國介入越南。

這簡直是一舉兩得,朝鮮戰爭戰爭還沒完,艾倫威爾遜就爲美國找到了下一個體現世界霸主威嚴的戰場。

:。:

第1590章 罷工和質詢第一百八十五章 我對錢沒興趣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造船業我拯救第1658章 見好就收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暴風雨之前的寧靜第一百一十一章 處置泰國第五百一十四章 帕梅拉的收穫第1597章 首相的平衡外交第1744章 英國DNA動了第四百零一章 蒙巴頓方案第一千零三章 一地雞毛的辯論第九百六十九章 中國白銀第七百四十七章 蘇聯加入北約的建議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調查大臣第六百四十一章 精力充沛第七百一十九章 好事都想着美國第七百章 赫本回來了第八百一十一章 蘇丹分治第二百五十章 兩封電報第1546章 卑劣的謠言第三十二章 無中生友第1668章 議會制是未來第一百一十九章 前任內閣秘書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人事調動第八百三十九章 兩套發展戰略第八百四十五章 支線客機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親切友好的談判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溫暖的邁阿密海灘第四百六十四章大局爲重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大家都知道了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軍備計劃第六百零七章 哪壺不開提哪壺第五百九十章 獨立調查委員會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美國後院第二百五十二章 出師的薇薇安第八十二章 解職令第1551章 心理諮詢師第三百六十一章 帝國需要你第五百三十章 三位一體核戰略第1692章 布什的若干問題第六百一十三章 準備結婚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東京奧運會第七百六十七章 真顧問威爾遜第一百九十七章 帝國任務第一百七十二章 幼年版鐵娘子第九百一十六章 歐洲團結利益均分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大裁員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英國水務公司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肯尼迪上臺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英國沒受到壓力第九百八十五章 救民先救官第八十三章 內閣秘書的擔憂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世界很現實第八百六十二章 女人才能打敗女人第1556章 擺明車馬第一千零四章 都有美好的未來第九百二十二章 有聲有色的航天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友邦驚異第六百零七章 哪壺不開提哪壺第1737章 鬧劇般的第一天第三百六十八章 分治問題討論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法國退出北約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幫我殺個大臣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聯蘇抗美第1742章 駐德蘇軍第七百九十八章 出訪HSD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英蘇貿易協定第七百九十九章 捆綁北非法軍第七百八十章 利益交換第四百四十五章 公主的背刺第三百零七章 偉大的前首相第1717章 地圖頭的善意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開幕式第1707章 迴歸正軌第五百六十五章 沙撈越開發銀行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沙皇之子的征途第四百五十三章 倫敦假日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工黨回來了第六百四十九章 感覺良好的公主第一百八十九章 想要做好事第1682章 老布什的鈔能力第七百五十二章 全都是演員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呼喚緬因號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家庭風波第三百八十章 恢復中的英國第六百四十六章 阿里汗到來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養寇自重第八百六十八章 埃及的中興之主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美國人太天真第一百一十六章 來自盟友的背刺第1751章 收縮和轉型第六百八十一章 鍍金計劃第八百六十七章 精簡又沒精簡第一百二十章 第一桶金的設想第1562章 下半場第五百八十六章 原則上都同意第一千零九章 農牧業合作成果第八百零九章 軍政暢通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中譯英
第1590章 罷工和質詢第一百八十五章 我對錢沒興趣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造船業我拯救第1658章 見好就收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暴風雨之前的寧靜第一百一十一章 處置泰國第五百一十四章 帕梅拉的收穫第1597章 首相的平衡外交第1744章 英國DNA動了第四百零一章 蒙巴頓方案第一千零三章 一地雞毛的辯論第九百六十九章 中國白銀第七百四十七章 蘇聯加入北約的建議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調查大臣第六百四十一章 精力充沛第七百一十九章 好事都想着美國第七百章 赫本回來了第八百一十一章 蘇丹分治第二百五十章 兩封電報第1546章 卑劣的謠言第三十二章 無中生友第1668章 議會制是未來第一百一十九章 前任內閣秘書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人事調動第八百三十九章 兩套發展戰略第八百四十五章 支線客機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親切友好的談判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溫暖的邁阿密海灘第四百六十四章大局爲重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大家都知道了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軍備計劃第六百零七章 哪壺不開提哪壺第五百九十章 獨立調查委員會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美國後院第二百五十二章 出師的薇薇安第八十二章 解職令第1551章 心理諮詢師第三百六十一章 帝國需要你第五百三十章 三位一體核戰略第1692章 布什的若干問題第六百一十三章 準備結婚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東京奧運會第七百六十七章 真顧問威爾遜第一百九十七章 帝國任務第一百七十二章 幼年版鐵娘子第九百一十六章 歐洲團結利益均分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大裁員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英國水務公司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肯尼迪上臺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英國沒受到壓力第九百八十五章 救民先救官第八十三章 內閣秘書的擔憂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世界很現實第八百六十二章 女人才能打敗女人第1556章 擺明車馬第一千零四章 都有美好的未來第九百二十二章 有聲有色的航天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友邦驚異第六百零七章 哪壺不開提哪壺第1737章 鬧劇般的第一天第三百六十八章 分治問題討論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法國退出北約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幫我殺個大臣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聯蘇抗美第1742章 駐德蘇軍第七百九十八章 出訪HSD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英蘇貿易協定第七百九十九章 捆綁北非法軍第七百八十章 利益交換第四百四十五章 公主的背刺第三百零七章 偉大的前首相第1717章 地圖頭的善意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開幕式第1707章 迴歸正軌第五百六十五章 沙撈越開發銀行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沙皇之子的征途第四百五十三章 倫敦假日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工黨回來了第六百四十九章 感覺良好的公主第一百八十九章 想要做好事第1682章 老布什的鈔能力第七百五十二章 全都是演員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呼喚緬因號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家庭風波第三百八十章 恢復中的英國第六百四十六章 阿里汗到來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養寇自重第八百六十八章 埃及的中興之主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美國人太天真第一百一十六章 來自盟友的背刺第1751章 收縮和轉型第六百八十一章 鍍金計劃第八百六十七章 精簡又沒精簡第一百二十章 第一桶金的設想第1562章 下半場第五百八十六章 原則上都同意第一千零九章 農牧業合作成果第八百零九章 軍政暢通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中譯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