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掀桌子

“這個選舉結果,就看西巴基斯坦是否接受了,我看很難,巴基斯坦本質上是西邊的勢力在控制。”把最新的大選結果交給首相,讓哈羅德威爾遜對最新的南亞局勢有所瞭解。

就算是重選也不會有任何結果上的改變,西巴基斯坦還分旁遮普和信德,而東巴全體都是孟加拉人,整體上西巴基斯坦人口都處在劣勢,更何況西巴基斯坦都算不上一個整體,蒙巴頓當初就對阿里真納說過,巴基斯坦遲早會分裂。

但英屬印度整體保存的話,會不會避免今天的結果?那加上現在巴基斯坦兩部分總數爲一億一千多萬人的巴基斯坦人,今天的南亞估計會熱鬧的很,估計和民國是差不多的狀態,總理差不多就是類似常公的大號兩江總督。

所以英屬印度的問題就擺在那,只有向下的軌道,無法有好的未來,這和英國無關,事實上如果不是英國,和平教只會比今天更強。

“艾倫,趁着選舉剛剛結束,我們馬上發出外交公文,恭喜巴基斯坦自從獨立之後的第一次大選結果。”哈羅得威爾遜思考良久開口道。

這是希望一個外交祝賀,能夠讓西巴基斯坦,尤其是葉海亞·汗知道,國際社會已經注意到了巴基斯坦的大選,希望葉海亞·汗能夠承認這個結果,不要把國家推向衝突當中,既是祝賀同樣也是施壓。

“我馬上會給外交部打電話,讓他們發祝賀公文。”艾倫威爾遜答應的很痛快,他知道首相是希望避免巴基斯坦武裝衝突,或者說是內戰。

避免內戰的唯一辦法就是讓西巴基斯坦接受現實,承認東巴基斯坦的政黨上臺執政,至少理論上這樣做不會激化局勢。

不過這只是理論上,東巴基斯坦是黃麻出口地,一直承擔着出口重任,賺取的外匯卻成了西巴基斯坦的進口基礎,這筆錢有人說是給東巴基斯坦留下百分之二十,有人說一個連盧比不留,換做誰也不會滿意,這個矛盾太大了。

就算是葉海亞·汗,也不敢讓步,相反作爲軍政府的首領,他選擇武裝鎮壓幾乎是板上釘釘。

英國外交部的祝賀信,馬上就被髮到了巴基斯坦首都,而倫敦這邊已經正式發佈公文,承認巴基斯坦大選的合法性。

而作爲巴基斯坦事實上的第一號人物,陸軍總參謀長的葉海亞·汗,面沉似水的把祝賀信扔到一邊,直接坐上了軍機趕往達卡,東巴基斯坦的中心城市,事情已經很明顯了,這一次的大選結果,葉海亞·汗絕不接受。

到了這一步,他準備給拉赫曼最後一次機會,要麼乖乖的和從前一樣維持現狀,要麼接受巴基斯坦軍隊的鎮壓。這算是葉海亞·汗最後的仁慈。

此時整個的東巴基斯坦,無數孟加拉人涌上街頭,對大選的結果欣喜若狂,已經得到了議會多數的他們,以後不用在忍受西巴基斯坦的剝削了,東巴基斯坦辛苦賺的外匯,也將用於建設在當地。

而當地的比哈爾人軍警則冷眼旁觀,看着孟加拉人載歌載舞的慶祝,比哈爾人雖然和孟加拉人信仰相同,但卻是在印巴分治的時候,從相鄰的印度逃過來的,在巴基斯坦兩地相隔甚遠的情況下,他們這些從印度逃出來的難民,反而更受控制被委以重任,因此比哈爾人更加傾向於西巴基斯坦的政府。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葉海亞·汗的軍機從達卡降落,一身軍裝的葉海亞·汗毫不停留,直達當地政府駐地,讓人統治人民聯盟的領導人拉赫曼,過來和自己談一談。

在一些助手的勸告中,拉赫曼還是決定應邀而來,想要看看軍方領導人到底是什麼意思,是接受大選結果還是?畢竟英國已經發布了祝賀大選的外交公文,拉赫曼的人民聯盟也收到了。

葉海亞·汗也不隱瞞自己的想法,見到拉赫曼直接道,“謝赫,關於大選,現在國家面臨印度的威脅,採用民主選舉的辦法並不現實。尤其是不利於巴基斯坦軍隊的建設,希望你能夠明白。”

“將軍,這是欺詐,而且我們已經收到了倫敦的祝賀信。”拉赫曼一聽帶着怒意的開口,“難道是輸不起麼?”

“英國人不瞭解情況,不知道巴基斯坦的國情。”葉海亞·汗不爲所動的開口道,“我不妨把話說的明白點,從國家角度來講,人民聯盟所主張的條件是不能被接受的,非要這麼做的話,可能會造成不必要的流血。”

葉海亞·汗認爲自己已經把話說的很明白了,拉赫曼作爲一個大黨的的領導人,肯定明白其中的含義,“我明天就離開達卡。”

權勢滔天的陸軍參謀長認爲自己這一次來,已經算是很給拉赫曼面子,對方如果不配合的話,就有些不識相,當地的駐軍也不會任由人民聯盟胡來的,有軍隊爲後盾,葉海亞·汗認爲自己控制了拉赫曼,就如同艾登控制了納賽爾一樣。

隔了一天,葉海亞·汗回到了西巴基斯坦,進入國會宣佈這一次選舉非法,國會解散,獨立之後的第一次大選直接就戛然而止。

倫敦,國防部大樓,國防部常務次長馬金斯,正在信誓旦旦的介紹着,對於皇家海軍驅逐艦編隊的更迭計劃,國防大臣丹尼斯·希利和國防參謀長查爾斯爵士,以及艾倫威爾遜則在旁聽。

“加利略系統的最後一顆衛星發射成功之後,英國已經具備了對全世界保持實時監控的能力。現階段皇家海軍遇到的問題,是在於護航艦隊已經越發不能適應於時代,老舊的驅護艦必須得到更新,如何面對蘇聯紅海軍的飽和攻擊,是皇家海軍要面對的大問題。”

飽和攻擊指的是,蘇聯海軍提出反艦作戰原則是先敵齊射、密集性導彈進攻。

因此在進行反航母作戰時,蘇聯紅海軍必將在預定海域調集巡航導彈潛艇、常規或核動力魚雷潛艇等水下力量爲第一梯隊,以多個水面反艦突擊羣在莫斯科級航空母艦的配合下提前埋伏到預設戰場海域。由第二梯隊和主力,協同潛艇多路、多域、多批次、全方位地發起密集導彈突擊。

五十年代甚至更早的雷達系統,已經不足以應對這樣的攻擊,對於少數、單一方位上來襲的反艦導彈還能招架,但來襲導彈數量和方位稍多,便因照射雷達數目有限而顧此失彼、防不勝防。

“當然這個問題現在並非是不能解決了,加利略系統的應用,可以和一年前建成的蒙巴頓海軍元帥號導彈戰列艦的一些新式應用結合起來。在蒙巴頓號上的雷達佈置和子系統的應用,可以用在驅護艦的升級和建造上。”

“而且據悉,美國海軍也在嘗試這方面的應用,我們不知道具體情況,但相信路徑是相似的。”

國防大臣丹尼斯·希利聽完之後,用不是反對但也不是很贊成的口吻道,“這可是一筆很大的開支,尤其是在當前的局勢下。”

“尊敬的大臣,正是因爲如此,根據凱恩斯主義的理論,英國才應該頂上創造就業。”

艾倫威爾遜開口解釋着,“英國是這個能力的,我毫不懷疑美國更加強大的國力,但具體在造船業上,美國的造船業一直都不怎麼樣,帶來的成本問題,和英國的造船業對皇家海軍的促進是不一樣的。”

美國造船業只是在世界大戰的時間爆發過一次,現在的美國民用造船是什麼規模呢?去年造船規模十五萬噸,美國民用造船業不行不是二十一世紀的事,希臘船王的船隊夠美國造船業吃十年,這還僅僅是一個希臘,從五十年代之後美國造船業就是依靠軍用訂單在活着。

英國又不像日本受到了美國的限制,又不像是美國民用造船那可憐的產能,爲什麼不發揮出來呢?

“雖然我們轉移到了檳城一部分民用造船,但面臨着日本造船業的競爭,此時通過海軍的訂單維持住造船業的規模。對英國而言並非是壞事。不然的話,造船業工人會成爲國家的負擔。”

“更不用說,現在英鎊還有升值壓力,我們需要將英鎊的升值壓力化解,驅護艦隊的升級和建造,一定會讓造船工人滿意的。”

以工代賑嘛,凱恩斯主義嘛,艾倫威爾遜覺得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了,趁着英國的造船業還行,能上馬就趕緊上馬。

“爵士,我們當然注重造船業,也重視造船工人的就業問題。”丹尼斯·希利,就在這時國防部的電話響起。

馬金斯去接了電話,“秘書長在麼,有件事,巴基斯坦方面宣佈大選非法,駐達卡領事館的外交官表示,上街抗議的孟加拉人已經和軍方爆發了流血衝突。”

“還有就是華盛頓的金融峰會,日本對我們無視支持產權和操縱匯率問題做出了回答,鞠躬道歉。”

“鞠躬道歉,堅決不改。”艾倫威爾遜起身直接向外走,到了門口回頭道,“馬金斯,把驅護艦隊的建造計劃做好。”

第九百八十八章 個人檔案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印太第1659章 人心思變第五百二十七章 合金管完成第一百八十章 建設新印度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建加核彈第1624章 數碼港計劃第九百六十一章 窺視神器的大臣第八百四十六章 巴西鐵礦第一千零七十章 狐疑的法國人第八十五章 波茨坦會議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挑戰者坦克第三百六十六章 租借戰列艦?第七百二十四章 美軍介入的根源第七百七十七章 美國南波灣第1717章 地圖頭的善意第1618章 休克療法第一百三十九章 整裝待發第1641章 主攻和佯攻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女王和第一夫人第1542章 首相背後的男人第十六章 你在教我做事?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尼加拉瓜局勢第一百九十五章 印度財富密碼第1745章 問鼎之路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榮譽和懲戒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我兒夏洛第六百七十章 英伊談判第五百八十四章 艾德禮訪美第八百八十章 旋轉門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愛的深沉第1738章 動手的理由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新臺風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裡外不是人第八百一十三章 阿爾及利亞戰爭第五十四章 把水攪渾第二百五十一章 興奮的德里克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英法同盟?第五百二十七章 合金管完成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幫我殺個大臣第1310章 蘇聯商品展會第二百八十九章 上億的大買賣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是,首相女士。第四百一十一章 集體企業第八百二十三章 也有美國的責任第一百七十二章 幼年版鐵娘子第1694章 故地重遊第五百三十五章 蘇丹聯名抗議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史詩鉅製第1695章 清算的不完全第六百六十章 倫敦不高興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爲和平奔走第七百九十一章 軍事專家威爾遜第一百二十三章 波恩(求首訂)第九百六十一章 窺視神器的大臣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英國的難處第六百三十一章 大英絕不躺平第九百二十八章 專員聽我狡辯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政治資產第五百五十八章 反戰的英國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德國的選擇第三百七十三章 軍事一體化的藉口第七百六十六章 到達西貢第1542章 首相背後的男人第七百二十七章 相似的帝國病第八百七十二章 有聲有色的海軍第七百四十六章 英國人會打仗?第八百三十八章 好辦法第一百八十七章 要雙贏第五百二十三章 北羅德西亞之行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匡扶正義的印度第三百六十一章 帝國需要你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美錫建交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麥卡錫參選第1696章 壓制德國人第四百八十章 東印度羣島分治第1562章 下半場第1705章 戰略轉進第七百六十章 守株待兔第四百九十八章 親蘇份子卓別林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對準法國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美錫建交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撒切爾大臣第四百四十章 堅強的杜魯門第七百九十八章 出訪HSD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集體主義第九百三十九章 假父威爾遜第九百二十五章 海軍元帥蒙巴頓第六百八十章 我比上帝管用第一百三十八章 戰勝國待遇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伊朗人質危機第四百六十五章聖費爾南多第五十八章 南斯拉夫的朋友第一百一十一章 處置泰國第三百零八章 艾德禮的考慮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貨幣戰爭前兆第六百四十一章 精力充沛第六十三章 要一個傭人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假裝不知情
第九百八十八章 個人檔案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印太第1659章 人心思變第五百二十七章 合金管完成第一百八十章 建設新印度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建加核彈第1624章 數碼港計劃第九百六十一章 窺視神器的大臣第八百四十六章 巴西鐵礦第一千零七十章 狐疑的法國人第八十五章 波茨坦會議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挑戰者坦克第三百六十六章 租借戰列艦?第七百二十四章 美軍介入的根源第七百七十七章 美國南波灣第1717章 地圖頭的善意第1618章 休克療法第一百三十九章 整裝待發第1641章 主攻和佯攻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女王和第一夫人第1542章 首相背後的男人第十六章 你在教我做事?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尼加拉瓜局勢第一百九十五章 印度財富密碼第1745章 問鼎之路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榮譽和懲戒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我兒夏洛第六百七十章 英伊談判第五百八十四章 艾德禮訪美第八百八十章 旋轉門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愛的深沉第1738章 動手的理由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新臺風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裡外不是人第八百一十三章 阿爾及利亞戰爭第五十四章 把水攪渾第二百五十一章 興奮的德里克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英法同盟?第五百二十七章 合金管完成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幫我殺個大臣第1310章 蘇聯商品展會第二百八十九章 上億的大買賣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是,首相女士。第四百一十一章 集體企業第八百二十三章 也有美國的責任第一百七十二章 幼年版鐵娘子第1694章 故地重遊第五百三十五章 蘇丹聯名抗議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史詩鉅製第1695章 清算的不完全第六百六十章 倫敦不高興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爲和平奔走第七百九十一章 軍事專家威爾遜第一百二十三章 波恩(求首訂)第九百六十一章 窺視神器的大臣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英國的難處第六百三十一章 大英絕不躺平第九百二十八章 專員聽我狡辯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政治資產第五百五十八章 反戰的英國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德國的選擇第三百七十三章 軍事一體化的藉口第七百六十六章 到達西貢第1542章 首相背後的男人第七百二十七章 相似的帝國病第八百七十二章 有聲有色的海軍第七百四十六章 英國人會打仗?第八百三十八章 好辦法第一百八十七章 要雙贏第五百二十三章 北羅德西亞之行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匡扶正義的印度第三百六十一章 帝國需要你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美錫建交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麥卡錫參選第1696章 壓制德國人第四百八十章 東印度羣島分治第1562章 下半場第1705章 戰略轉進第七百六十章 守株待兔第四百九十八章 親蘇份子卓別林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對準法國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美錫建交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撒切爾大臣第四百四十章 堅強的杜魯門第七百九十八章 出訪HSD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集體主義第九百三十九章 假父威爾遜第九百二十五章 海軍元帥蒙巴頓第六百八十章 我比上帝管用第一百三十八章 戰勝國待遇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伊朗人質危機第四百六十五章聖費爾南多第五十八章 南斯拉夫的朋友第一百一十一章 處置泰國第三百零八章 艾德禮的考慮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貨幣戰爭前兆第六百四十一章 精力充沛第六十三章 要一個傭人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假裝不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