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實力決定一切

“我們是文明世界的紳士,不要用本地的種姓看待問題。”帕梅拉蒙巴頓臉色古怪,這個年輕公務員,怎麼一開口像是一個老頭,明明世界有很多美好的事情,對方卻視而不見。

“每一天兩大宗教都在械鬥,而我們英國也確實殖民了這裡,如果有一天我們離開了,難道還指望印度人感謝我們麼?”艾倫威爾遜噗嗤一笑道,“英國在這裡做了什麼,我們作爲英國人一清二楚。”

英屬印度曾經想要建立一個更高效的管理體系,就是在印度大起義之前。那個時候英國一邊建立高效管理體系,一邊吞噬土邦,消滅種姓制度。

可種姓制度是印度教的支柱,最終幾個原因綜合在一起,造成了印度大起義。印度大起義之後英屬印度也正式出現。之後英屬印度總督,正式放棄了之前的想法,保留土邦和土邦和睦共處,不在想對種姓制度動手。

英國哪怕派再多的殖民官員來,人數上也永遠佔劣勢,因此種姓制度恰巧方便了他們的殖民統治,讓他們更便捷地發現哪一些族羣是上層階級需要拉攏和收買,哪一些是下層百姓只需要充當廉價勞動力。

傳統意義上的種姓制度對個人職業的限定也方便了英國人規劃哪一些族羣從事哪一些體力勞動,而那些用好處收買的上層階級應該分別在殖民政府中佔據什麼樣的位置。

大英帝國統治印度不是爲了送福利和傳播人人平等的,他們保留這種將人分層次的制度,本質上和給動物園裡的動物分類方便圈養一個性質。

在經過了長時間的調查,英屬印度正式將種姓吸收進入英屬印度法律當中強化。至於英國公民,享受一切印度高種姓的權益,卻不在任何種姓當中。簡單來說就是好處全都要,還要超然在種姓制度之外。

“小姐,不要相信任何殖民地的上層人物,他們都是有目的的,一旦我們離開,他們會煽動底層民衆咒罵我們,這是必然的。”艾倫威爾遜手持着文件袋一下一下的拍擊着桌面,“不要看他們表現的多麼平和都是假的,尼赫魯就是當中的一個代表。”

尼赫魯?帕梅拉蒙巴頓聽到這個名字,好像聽母親提及過!

東南亞戰區總司令怎麼還不回來?艾倫威爾遜雖然已經對公務員生涯有所準備,卻恰好接受了一個不太靠的住的任務,任務其實還是靠得住的,蒙巴頓這個人有點靠不住。

“要不我可以幫你交給我父親,你不會不相信我吧?”帕梅拉蒙巴頓伸出手在艾倫面前揚了揚。

“額,不是,只是自己親手交出去更加安心一些。這裡面可能是英屬印度對緬甸戰事支持的物資分配,原則上不應該被印度裔的政治人物知道。”艾倫威爾遜欲言又止,像是下了好大的決心交給了帕梅拉蒙巴頓,“我並不是總督府公務員,這幾天還要趕往海得拉巴,那就交給你了。”

“放心,我一定親手交給父親,絕對不讓母親看見。”帕梅拉蒙巴頓仰着頭信心滿滿的說道,“你這個人太嚴肅了,怎麼像是軍情六局的人一樣?”

艾倫威爾遜往門口走的身體微微一頓,但馬上調整過來離開了別墅,這怎麼說呢?他還真是,提供珍珠港的情報,怎麼可能不和情報接觸。現在他除了是海得拉巴專員之外,還是軍情六局的線人。

“帕梅拉小姐,那就拜託你了。”艾倫威爾遜禮貌性的拜託一聲,就從外面把門帶上。

現在佔據世界主流媒體位置的,毫無疑問是雅爾塔會議,丘吉爾、斯大林和羅斯福的三巨頭,在軸心國已經窮途末路的前提下,戰後秩序將在美國、蘇聯和英國三國領袖的手下制定,這裡面充斥着勾心鬥角。

後來的法國總統戴高樂曾經無比憤怒地表示,這是一個分贓的會議,充滿了暗箱操作。不過在艾倫威爾遜看來,無非就是分贓的桌子上沒有法國的蛋糕,纔會讓他如此不滿。

時間倒退三十年,一戰之後的三巨頭,是有法國一席之地的,英法聯手冷落美國的威爾遜總統,讓在國際上還有些稚嫩的美國,沒有得到想要的東西。

“巴倫爵士,似乎首相在一些問題上沒有取得羅斯福總統的諒解。”蒙巴頓翹着二郎腿,有些陰鬱的看着巴倫爵士,以及同在一個房間的印度總督韋維爾,悵然道,“我們英國和美國不應該站在同一個戰線上麼?”

巴倫爵士臉色微變,清了清嗓子組織語言道的,“蒙巴頓司令,政治是一個非常複雜的事情,各國都有各國不同的利益,現階段在戰爭尚未結束的時候。首相首先要保證的是統一戰線的完整性,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要維持和蘇聯人的表面和睦,至少在擊敗德國之前就是如此,至於美國人的想法,我們也以成熟的政治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在戰爭結束之前,不應該過於苛責。”

艾倫威爾遜翻了一個白眼,巴倫爵士用精湛的話術,看似說了很多東西,但其實什麼都沒說,其實目前美蘇在很多問題上的一致性,只能用一個原因解釋,那就是美國人,也是羅斯福總統認爲蘇聯比英國強大,所以更加傾聽對方的主張,實力決定一切。

但讓巴倫爵士和在座的英國人,承認在美國人的眼中蘇聯更加重要,有些說不出口。

至於艾倫威爾遜爲什麼沒有回到海得拉巴,而是在這裡,這是一個好問題,他也想知道。

“其實我們能夠和蘇聯交換的利益,並不比美國人少。”韋維爾總督嘆了一口氣道,“但是在波蘭和希臘的問題上,雙方陷入了僵局。”

蒙巴頓一拍腦袋,搖着頭不願意在從這件事上費心,轉而把目光放在了艾倫威爾遜身上,打量了一番道,“你比我想想的還要年輕一些,怪不得帕梅拉唸叨着你,但是艾倫,我女兒還小,她才十六歲,你私自進入我的別墅和她呆了這麼長時間,並不符合紳士風度。當然你二十一歲就做海得拉巴專員,並不算是很差,只不過和我有差距,至於外貌嘛?同樣有差距的!”

如果現在兜裡有槍,艾倫威爾遜可能會考慮崩了這個自戀狂,雖然對方說的對。

第二百一十二章 大臣大意了第八百八十八章 導彈競賽第六百六十九章 抵達波斯灣第1740章 八月十九日第八百八十九章 英國跟進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皮卡立國第九百七十七章 頒獎風波第四百四十七章 聲東擊西第六百九十一章 福禍相依第1744章 英國DNA動了第四百八十一章 葛羅米柯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粗綜複雜的關係網第八百一十六章 北海石油第九百三十一章 重返緬甸戰略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大使級外交第五百三十七章 海務大臣蒙巴頓第九百八十六章 阿諾德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蘇聯和法國第九百一十八章 至暗時刻第五百五十一章 五國聯防第四十九章 溫和的外交官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獨立浪潮第七百七十二章 轉移財產我熟啊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微妙的孟加拉灣第四百五十七章 紐芬蘭王室領地第七百一十七章 龍騎兵自由了第八百二十三章 也有美國的責任第一千二百章 預判了你的預判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誰失去了印尼?第一章 是,總督!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肯尼迪遇刺第八百八十三章 武裝直升機試飛第四百四十四章 優勢在我第四百三十四章 人人都有優點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印巴戰爭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女王和第一夫人第七十五章 關鍵的問題第四十七章 南下維也納第一百四十五章 靈活性鬥爭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對準法國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尼克松的麻煩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尼加拉瓜局勢第二百零八章 均攤風險建議第三百七十一章 從電影市場開始第六百六十章 倫敦不高興第三百零五章 要親民第九百八十九章 痛擊法國盟友第二百四十二章 甘地宣佈絕食第二百一十章 繁忙的白廳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戴高樂病逝第六百五十九章 尼日利亞國父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一字長蛇陣第三百九十二章 老大哥在看着我第九十六章 美差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兩宮王太后第二百三十七章 天降正義第1703章 英國是大國嘛?第三百零八章 艾德禮的考慮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馬科斯家族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李梅的贊同第五百四十二章 產業發展計劃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綏靖政策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軍備計劃第一百九十章 女權主義者艾倫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不妨把話說明白點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里根總統第1626章 文化沙皇的期待第一百二十二章 完全是同情第1570章 勃列日涅夫病故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新的體系第九百二十一章 麥卡錫的NASA第八十八章 再賣波蘭一次第五百八十三章 動手的時機第1692章 布什的若干問題第四百八十二章 工廠辯論第1588章 撒切爾訪蘇第五百九十三章 靜坐請願第1630章 自由世界領袖第一千零六章 因爲美國會反對第一百七十六章 一起學習第1546章 卑劣的謠言第八百九十九章 再苦一苦殖民地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爸爸愛你第四百零九章 帕梅拉的效率第五百三十六章 盡力恐怕是不夠!第七百五十八章 尷尬的法國人第一百一十九章 前任內閣秘書第三百三十章 北羅德西亞第三百三十九章 救死扶傷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美錫建交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人一定要靠自己第五百三十八章 帕梅拉女王第1308章 不幸的消息第七章 土邦的立場第六百零四章 絕代雙驕第三百五十六章 蘇聯的一生之敵第四百五十一章 提交方案第六十七章 讓印度人先死第1706章 冷戰結束第五百三十四章 馬華公會
第二百一十二章 大臣大意了第八百八十八章 導彈競賽第六百六十九章 抵達波斯灣第1740章 八月十九日第八百八十九章 英國跟進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皮卡立國第九百七十七章 頒獎風波第四百四十七章 聲東擊西第六百九十一章 福禍相依第1744章 英國DNA動了第四百八十一章 葛羅米柯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粗綜複雜的關係網第八百一十六章 北海石油第九百三十一章 重返緬甸戰略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大使級外交第五百三十七章 海務大臣蒙巴頓第九百八十六章 阿諾德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蘇聯和法國第九百一十八章 至暗時刻第五百五十一章 五國聯防第四十九章 溫和的外交官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獨立浪潮第七百七十二章 轉移財產我熟啊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微妙的孟加拉灣第四百五十七章 紐芬蘭王室領地第七百一十七章 龍騎兵自由了第八百二十三章 也有美國的責任第一千二百章 預判了你的預判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誰失去了印尼?第一章 是,總督!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肯尼迪遇刺第八百八十三章 武裝直升機試飛第四百四十四章 優勢在我第四百三十四章 人人都有優點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印巴戰爭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女王和第一夫人第七十五章 關鍵的問題第四十七章 南下維也納第一百四十五章 靈活性鬥爭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對準法國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尼克松的麻煩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尼加拉瓜局勢第二百零八章 均攤風險建議第三百七十一章 從電影市場開始第六百六十章 倫敦不高興第三百零五章 要親民第九百八十九章 痛擊法國盟友第二百四十二章 甘地宣佈絕食第二百一十章 繁忙的白廳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戴高樂病逝第六百五十九章 尼日利亞國父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一字長蛇陣第三百九十二章 老大哥在看着我第九十六章 美差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兩宮王太后第二百三十七章 天降正義第1703章 英國是大國嘛?第三百零八章 艾德禮的考慮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馬科斯家族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李梅的贊同第五百四十二章 產業發展計劃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綏靖政策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軍備計劃第一百九十章 女權主義者艾倫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不妨把話說明白點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里根總統第1626章 文化沙皇的期待第一百二十二章 完全是同情第1570章 勃列日涅夫病故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新的體系第九百二十一章 麥卡錫的NASA第八十八章 再賣波蘭一次第五百八十三章 動手的時機第1692章 布什的若干問題第四百八十二章 工廠辯論第1588章 撒切爾訪蘇第五百九十三章 靜坐請願第1630章 自由世界領袖第一千零六章 因爲美國會反對第一百七十六章 一起學習第1546章 卑劣的謠言第八百九十九章 再苦一苦殖民地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爸爸愛你第四百零九章 帕梅拉的效率第五百三十六章 盡力恐怕是不夠!第七百五十八章 尷尬的法國人第一百一十九章 前任內閣秘書第三百三十章 北羅德西亞第三百三十九章 救死扶傷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美錫建交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人一定要靠自己第五百三十八章 帕梅拉女王第1308章 不幸的消息第七章 土邦的立場第六百零四章 絕代雙驕第三百五十六章 蘇聯的一生之敵第四百五十一章 提交方案第六十七章 讓印度人先死第1706章 冷戰結束第五百三十四章 馬華公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