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軍備計劃

“不失爲一個明智的決定。”艾倫威爾遜早有準備,馬上對頂頭上司的看法表示贊同,“其實美國對英國以及英聯邦若隱若現的敵意,已經持續多年。這是公開的秘密,只是因爲英屬印度、緬甸和蘇丹先後獨立,纔沒有表現的過於明顯。現在美國可能有些等不及了,具體在伊朗問題上,我們不能忘掉還有蘇聯,如果美國人想要來硬的,也沒這麼容易,一聲不吭就撤離伊朗,那是不存在。”

“其實美國選擇伊朗作爲對英國施壓的地點,總比蘇伊士運河或者馬六甲海峽出事好。”

艾倫威爾遜還是表達了信心,對這一輪的外交摩擦表達了樂觀態度。

這一次的討論就是能拖多久就拖多久,同時在外交層面上和法國、必要時候甚至是蘇聯,好好抵抗一下美國這一輪的攻擊。

“雖然我們不想和美國鬧翻,但總要給公民們一個交代。”艾登首相最終點頭道,“只有鬥爭才能保全英國應得的利益。不然什麼都得不到。”

“就是怕軍事壓力上會增大。”艾倫威爾遜不着痕跡的試探,本屆政府是否有裁軍的想法,他回來的時候還順便看了一下在太平洋領地徵兵的事情。

藉着當前的機會,直接向首相進行了彙報,合併之後的英屬太平洋領地,有四十多萬人口,整編出來一支三到四萬的軍隊,用來代替非重要殖民地的海外駐軍,可以緩解現今英國的龐大軍力帶來的壓力。

“甚至可以裁軍五萬,用這些南島士兵進行補充。從身體條件上來說,我見過當地的島民,身強體壯比我們的士兵有過之無不及。和南島族羣的主要民族馬來人天差地別。”艾倫威爾遜描述的時候滿是讚歎,“明明都是一個族羣,竟然出現了島嶼化演變。”

島嶼化?首相和外交大臣畢竟都是老人了,不太瞭解新知識點。

艾倫威爾遜不得不解釋島嶼化特徵是什麼,一個物種遷徙離開了大陸,生存在孤島環境當中,會出現巨大化或者縮小化的演變。

齧齒動物的進化趨勢是變大,而食肉動物、兔類動物和偶蹄動物則出現了矮化現象。在移居島嶼的哺乳動物中,大型動物有變小的趨勢,小型動物則有變大的趨勢。

一些大象在地質變遷之後,甚至比大陸上的同類縮小了百分之七十。島嶼尺寸定律與島嶼面積成反比,如果移居動物超過一定的比例尺寸,就會朝小型化發展;小於這個比例尺寸,就會朝大型化發展。

整個南島語族主要人口是東南亞的馬來人,印尼馬來人平均身高都不足一米六,乃至於之前艾倫威爾遜徵兵的時候,把徵兵條件都放寬了。

但太平洋羣島的南島人就出現了巨大化的演變,平均身高和體重高出了東南亞的同族一截,首相艾登和外交大臣麥克米倫聽的津津有味,這一次的私貨灌輸取得了圓滿成功。

既然身體素質絕對過硬,放在東非殖民地做駐軍,或者放在中東可以分擔當地英軍的住房壓力,甚至還可以進行一定意義上的裁軍。

裁軍這個問題岳父蒙巴頓元帥也不反對,反對的是藉着裁軍把武器裝備裁掉,僅僅是裁人員的話,蒙巴頓還十分贊成。畢竟以英國的人口基數,常年維持着八十萬的兵力,簡直是在開玩笑。

換一個國家,已知現在某大國人口六億七千萬,是英國人口的十三倍,一直保持一千零四十萬常備軍的規模?

本屆政府上臺,艾登就曾經說要把軍隊規模適當縮減。而蒙巴頓之前就曾經對艾倫威爾遜說過,新政府有意把軍隊縮小到七十萬。這一次艾倫威爾遜藉着南島人整編的敘述,把情況引到了裁軍問題上。

果然,首相對此很感興趣,“我們也和蒙巴頓元帥談過,元帥對此似乎有誤解。”

“我想元帥的誤解,應該是裁掉技術裝備,而不是人員上的縮減。”艾倫威爾遜對岳父解釋道,“軍事發展日新月異,一旦某一個項目跟不上,造成斷代就可能會出現悲劇性的後果,處在英國的角度,雖然軍備競賽並非英國想要的,但卻別無選擇。”

這一番話讓艾登很滿意,留下了一個艾倫威爾遜很識大體的印象,原因爲國奔波,而且並不逃避責任,果然是白廳培養的棟樑之才。

關於制定外交政策的事情,自然是由艾倫威爾遜,的外交大臣麥克米倫來說的算。也可能是首相艾登親自進行指導。

藉此機會,艾倫威爾遜去找蒙巴頓元帥見一面,告知關於裁軍的看法,以及各項裝備的進度想要了解一下。

蒙巴頓元帥對女婿的上門很高興,詢問了一下女兒在澳大利亞的生活,“帕梅拉擔心孩子太小不適應倫敦的氣候,這真令人欣慰,她現在也是一個母親了。”

“碰見它是我這輩子最大的幸運,有時候我都在想,前世是不是拯救了世界。”更幸運的是言傳身教的如此成功,但這句話艾倫威爾遜沒有說。

蒙巴頓元帥笑出聲來,轉而詢問道,“你這一次的出訪似乎不算成功,麥克米倫不會有所看法吧。”

“他有什麼看法,他不過是一個大臣而已。呃,我的意思是,外交工作現在首相一直都特別關注,就算是有看法,首相的看法也比較重要。”

艾倫威爾遜一時失言,趕緊把話圓回來,把從白廳和內閣的角度,轉變爲首相和外交大臣的角度,把白廳的看法隱去。但這怎麼可能瞞過從小在上流社會長大的蒙巴頓,“你們這些白廳的人,樂於製造首相和大臣之間的矛盾。”

“就算我們不製造,他們也有矛盾。”艾倫威爾遜聳聳肩,“搞政治的都這樣。”

目前英國軍方的列裝計劃多如牛毛,陸軍的酋長主戰坦克、用來代替百夫長坦克,皇家海軍的航空母艦和核潛艇建造計劃,而空軍也有tsr.2攻擊機,貝爾法斯特戰略運輸機計劃。以及服役於航空母艦上的掠奪者攻擊機計劃。

“鄧肯認爲導彈萬能論,而且有跡象表明,美國和蘇聯也在發展戰略導彈。”蒙巴頓元帥把各軍種的列裝計劃都說了一遍,然後道,“很多人認爲早導彈的發展下,一些武器已經落後不值得繼續發展。”

“導彈萬能論是很扯淡的結論,我就負責航天項目。”艾倫威爾遜哼了一聲道,“衆所周知的是,大臣在看待武器的問題上都是外行,丘吉爾是這樣,丘吉爾的女婿還不如他。”

艾倫威爾遜對tsr.2攻擊機,貝爾法斯特戰略運輸機沒有印象,看來這兩項應該是在英國匍匐後退的過程中被裁掉了,他想要一些具體要求的性能數據,蒙巴頓答應了。

“如果要是因爲成本問題出現終止,可以考慮和歐洲國家進行合研。”艾倫威爾遜拿着空軍的裝備計劃,笑呵呵的和岳父蒙巴頓開着玩笑。

他手中的這份計劃要是給蘇聯人的話,相信蘇聯人不管花費多大的代價都要搞到手。

艾倫威爾遜還會比較感興趣貝爾法斯特戰略運輸機的計劃,因爲它太大了,原型機已經生產出來,爲了能夠運送陸軍重型裝備如大口徑火炮,導彈系統和武裝人員等等,使之裝載大約兩百名全副武裝人員。

s-5“貝爾法斯特“採用t字型垂直尾翼,最大起飛重量可以達到一百九十噸,最大載重達到五十四噸,動力採用了羅爾斯·羅伊斯公司的“苔因“rty-12引擎,採用霍克西德利的四葉鋁合金螺旋槳。

要說什麼美中不足,可能被會被挑剔的地方,這是一款螺旋槳戰略運輸機。和蘇聯的圖95戰略轟炸機一樣,有四個螺旋槳配置在機翼兩側,不知道是不是這個原因,導致了它最終沒有被英國軍方青睞,但這都是技術性調整,是完全可以改進的。

艾倫威爾遜如果想要強推這一款戰略運輸機的話,辦法也很假單,蒙巴頓元帥是英國三軍的最高軍事統帥,打動岳父的辦法就是,在貝爾法斯特戰略運輸機遇到難題的時候,讓妻子進行收購,壓低價格岳父判斷英國軍方到底要不要裝備這一款戰略運輸機。

那麼保存tsr.2攻擊機,貝爾法斯特戰略運輸機的辦法,就是前者尋求英法合研,後者在需要一個爲國接盤的實力強大,財力雄厚的集團。

最重要的是,這個集團最好和軍方的首腦關係良好,艾倫威爾遜相信,帕梅拉蒙巴頓和蒙巴頓元帥的關係還算良好。

“聯邦德國的飛行棺材什麼時候交付啊。”艾倫威爾遜非常苦惱,要不是德國在飛行棺材上吃了這麼大的虧,哪有後來狂風颱風的歐洲合作典範。

現在和德國的關係不好,英國劉只能選擇和法國報團取暖,正好戴高樂領導法國,在回國幾天之後,艾倫威爾遜便開始頻繁的來往於英吉利海峽兩岸,爲戴高樂訪問英國進行預熱。

第八百一十二章 地鐵晚點第一百一十章 首次核訛詐第四百六十六章 健康馬來亞運動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誰失去了印尼?第九百零七章 上帝之光盡在吾身第五百二十九章 馬來亞專員第1737章 鬧劇般的第一天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罰款福特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合縱長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交換間諜我在場第二百七十一章 昂山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大使級外交第六百八十四章 北約成立第五百零六章 無上之權威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大英如閃電般歸來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洛克菲勒的勝利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新政開端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懲惡揚善第六百四十八章 親密盟友的分歧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歐洲合作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美國後院第九百九十章 退出北約第九百七十六章 借鑑對手的長處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救命稻草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沒準有這麼一天第一百七十八章 魂牽夢繞之地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英國決不投降第四百九十六章 殺手本能麥卡錫第一千三百九十幾章 美國也幹了第九百零五章 先軍政策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美國後院第二十一章 葡屬果阿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西貢見聞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新政開端第八百一十四章 海爾塞拉西一世第1761章 逼宮第1619章 美蘇首腦會晤第八百五十章 鐵棒加粗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南亞消息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五月風暴第七百三十八章 英法聯軍第八百四十九章 印尼是頭等大事第九百八十三章 石油儲備計劃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第二個王室領地第八百三十八章 好辦法第五百一十八章 開羅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佔領盧本巴希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比肩羅斯福第六百九十八章 同舟共濟威爾遜第九百六十八章 囤積白銀第六百零四章 絕代雙驕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伊朗人質危機第九百六十九章 中國白銀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歐洲合作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抄底南越第四百四十三章 王儲的認可第八百八十八章 導彈競賽第五百八十三章 動手的時機第1649章 超級301條款第1681章 英德半導體第六百零六章 打入敵人內部第二百一十六章 公關危機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兩個賭城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大家都知道了第三百五十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新政開端第四百零七章 總督談話第一百一十二章 合情合理第九百三十二章 世界第三美國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多贏的買賣第一千零六章 因爲美國會反對第六百八十三章 李奇微赴任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取長補短第四百二十章 到達倫敦的赫本第一百三十二章 勞動和口糧第九百零七章 上帝之光盡在吾身第一百八十一章 災害不會連續兩年第二百九十六章 最終報價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政治也要平衡第四百六十七章專員們回倫敦第七百二十九章 西半球的革命者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和平的事業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政治也要平衡第一百一十章 首次核訛詐第二十一章 葡屬果阿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英國的抉擇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又出賣印度第二百八十七章 玄學大師第七百九十五章 總座高見第二百零八章 均攤風險建議第六十四章 該死的蘇聯人第1624章 數碼港計劃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交換間諜我在場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粗綜複雜的關係網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慫恿印度第1637章 艾倫真討厭第五百五十九章 麥天皇的助攻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人心散了第二百二十章 鐵腕領袖
第八百一十二章 地鐵晚點第一百一十章 首次核訛詐第四百六十六章 健康馬來亞運動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誰失去了印尼?第九百零七章 上帝之光盡在吾身第五百二十九章 馬來亞專員第1737章 鬧劇般的第一天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罰款福特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合縱長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交換間諜我在場第二百七十一章 昂山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大使級外交第六百八十四章 北約成立第五百零六章 無上之權威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大英如閃電般歸來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洛克菲勒的勝利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新政開端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懲惡揚善第六百四十八章 親密盟友的分歧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歐洲合作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美國後院第九百九十章 退出北約第九百七十六章 借鑑對手的長處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救命稻草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沒準有這麼一天第一百七十八章 魂牽夢繞之地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英國決不投降第四百九十六章 殺手本能麥卡錫第一千三百九十幾章 美國也幹了第九百零五章 先軍政策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美國後院第二十一章 葡屬果阿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西貢見聞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新政開端第八百一十四章 海爾塞拉西一世第1761章 逼宮第1619章 美蘇首腦會晤第八百五十章 鐵棒加粗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南亞消息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五月風暴第七百三十八章 英法聯軍第八百四十九章 印尼是頭等大事第九百八十三章 石油儲備計劃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第二個王室領地第八百三十八章 好辦法第五百一十八章 開羅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佔領盧本巴希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比肩羅斯福第六百九十八章 同舟共濟威爾遜第九百六十八章 囤積白銀第六百零四章 絕代雙驕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伊朗人質危機第九百六十九章 中國白銀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歐洲合作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抄底南越第四百四十三章 王儲的認可第八百八十八章 導彈競賽第五百八十三章 動手的時機第1649章 超級301條款第1681章 英德半導體第六百零六章 打入敵人內部第二百一十六章 公關危機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兩個賭城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大家都知道了第三百五十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新政開端第四百零七章 總督談話第一百一十二章 合情合理第九百三十二章 世界第三美國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多贏的買賣第一千零六章 因爲美國會反對第六百八十三章 李奇微赴任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取長補短第四百二十章 到達倫敦的赫本第一百三十二章 勞動和口糧第九百零七章 上帝之光盡在吾身第一百八十一章 災害不會連續兩年第二百九十六章 最終報價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政治也要平衡第四百六十七章專員們回倫敦第七百二十九章 西半球的革命者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和平的事業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政治也要平衡第一百一十章 首次核訛詐第二十一章 葡屬果阿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英國的抉擇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又出賣印度第二百八十七章 玄學大師第七百九十五章 總座高見第二百零八章 均攤風險建議第六十四章 該死的蘇聯人第1624章 數碼港計劃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交換間諜我在場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粗綜複雜的關係網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慫恿印度第1637章 艾倫真討厭第五百五十九章 麥天皇的助攻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人心散了第二百二十章 鐵腕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