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三章 石油儲備計劃

“會這麼順利麼?”哈羅德·威爾遜一聽,面帶思索之色,隨後像是想起來了什麼,“能不能和法國一起,讓美國站在英國一邊。”

“這個可能性不大,大臣。美國之所以選擇伊朗,原因很多,伊朗和英國、蘇聯都結仇過,美國遠在天邊,名聲不錯等種種因素。而我們如果拉上法國的話,法國的中東利益幾乎沒有,英法站在一起的話,首先我們排除戰爭因素,美國無非就是扶持我們兩國勢力範圍的反對派,伊朗自然是最合適的選擇,而我們選擇法國共同應對,不一定有效果。”

“法國的利益主要集中在非洲,而我們利益優先序列明顯是亞洲,包括遠東和中東。不可能做到親密無間。現在我們先說說這一份備忘錄,法國所要求的是和英美兩國平起平坐,不提美國,其實我們心裡也是不同意的。”

“如果實話實說的話,北約框架之內英國是一個輔助者,真正的領導者確實是美國。我們在北約佔據利益,而美國的利益更大。不提別的,既然法國的主張是平起平坐,那麼北約總司令肯定不能爲美國預留,大臣覺得華盛頓會同意麼?”

“我想應該是不會同意。”哈羅德·威爾遜順着常務次長的思路往下想,搖頭苦笑道,“法國在外交上還是不夠熟練,這種事硬頂着是不行的。”

“所以,法國的要求確實不會成功,我們不反對,美國也一定會反對,如果美國施壓讓英國和美國一起反對,我們一定要在美國人之後再反對。”

艾倫威爾遜說了一段繞口令,“我相信戴高樂將軍這一份備忘錄,不是這麼簡單的目的。往後事情還多着呢。但當前,對伊朗問題的幫助不大。不過我們可以把問題拖到和法國態度重合的時間,不知道面對伊朗的收回國有企業舉動,本屆政府的態度是?”

“一定要展現強硬姿態。”哈羅德·威爾遜斬釘截鐵的道,馬上就要選舉了,這一次的伊朗問題可能會被保守黨做文章,擺在工黨面前有也只有一個選擇,不能就這麼算了。

“我們先和伊拉克、科威特、以及現在還能施加影響力的酋長國好好談談。這一次讓伊朗認真體會一下英國的實力。”

五年前的伊朗石油危機,英國其實辦法不多,美國的外債沒還完,馬來亞的發展也沒有成型,雖然制裁起來伊朗還在能力範圍之內,卻無法形成對比。

“艾倫,你想說什麼。”哈羅德·威爾遜已經感覺到,似乎自己的常務次長有些想法。

“這需要內閣決策的支持,和我們市場和能源基地的計劃同步進行。而第一步是要一個利好消息,要通過一項名爲石油儲備計劃的決策,這就需要大臣和首相溝通。”

艾倫威爾遜拿出來了幾天來的工作成果,當然不是載人航天的那部分。

“法國人的石油儲備?”哈羅德·威爾遜看着這一項計劃,不由自主的嘟噥一句。

世界上最早建立石油儲備的國家是法國。早在二十年代,法國要求石油運營商必須保持足夠的石油儲備。法國成立“國家液體燃料署”管理石油儲備。法國石油戰略儲備由國家、專門機構和石油生產經營者三者共同管理並承擔費用。

法國作爲當時的世界大國,但沒有控制在手的石油產地,所以首先建立了石油儲備。英國不同,英國的實力範圍包括中東,自然不需要建立大規模的石油儲備。

世界上的大部分國家,都是在七十年代世界石油危機的時候,才建立了國家石油儲備。

在外交大臣看石油儲備計劃的時候,艾倫威爾遜解釋道,“上一次伊朗危機,英國還在恢復當中,雖然仗着在中東的影響力沒有受到損傷,但也給不了阿拉伯人多大的利益。這一次完全不同了,馬來亞工業基地已經成型,親英阿拉伯國家需要什麼,我們都可以提供。”

“要建立英國全國使用一百八十天的石油儲備?是不是多了一些。”哈羅德·威爾遜看到了關鍵之處,顯然對這個數字感到吃驚。

“大臣,這樣才能把英國石油公司的損失降低,而且有足夠的份額拉攏親英國家。”艾倫威爾遜十指交叉,“如果能夠帶動其他歐洲國家的話,那就再好不過了。最主要的是,應該會對政府的支持率有所作用。”

最後的話是艾倫威爾遜胡說的,英國現在兩黨的支持率很長時間不動,不知道的還以爲是後世美國的兩黨支持者呢,你贊成的不管多好我都反對。

但實際上是英國確實有很大一批選民,對工黨執政這麼長時間有了懈怠。

“確實需要首相的支持才能成功。”一說到支持率,哈羅德·威爾遜就不困了。內閣大臣和影子內閣大臣,可不是一回事。

“睿智的決定,我的大臣。我們以石油儲備計劃,和即將開始和伊拉克、科威特的談判做籌碼。應該可以避免因爲強硬態度的損失。這是考驗政府能力的時刻。”

艾倫威爾遜不嫌早,直接現在就給哈羅德·威爾遜和艾德禮首相唱起了讚歌。

對伊朗的制裁一天就可以做出來,但只要持續時間超過一年,就能夠和法國實質性退出北約的時間重合,事情是普遍聯繫的,這是列寧說的。

在有選舉制度的國家面前搞事,是一件風險巨大的事情,要麼大獲全勝、要麼損失慘重。雖然工黨的幾個重要人物知道,工黨要解散議會提前大選,但也僅限於他們幾個大臣以及首相知道。

連保守黨的艾登都不知情,更何況是其他國家,倫敦下議院當艾德禮首相忽然表現出來強硬態度,要制裁伊朗的口風出現,並且拿出來了英國要建立足夠一百八十天使用的石油儲備計劃時,下議院一下子變成了菜市場。

這對保守黨來說完全是措手不及的,保守黨的一號和二號人物艾登和麥克米倫卻沉默不語,從中嗅到了一絲不同尋常。

“艾德禮是否要提前大選?”這是艾登和麥克米倫不約而同想到的問題。

通過BBC的轉播,整個英國的民衆也都知道,伊朗對英國的不友善舉動。

“我們支持首相的決定,全體愛國者,都不能忍受這種對英國的侮辱。”保守黨一直是以愛國者的面目出現的,短暫的爭議之後,保守黨黨魁艾登立刻一錘定音,在下議院表態,“波斯灣是世界的能源中心,這和英國的繁榮息息相關。屬於全體英國公民的共識問題,我們全體支持首相關於本次伊朗石油危機的反應。”

艾登的表態,讓下議院出現了經久不息的掌聲,團結的議會,團結的英國。保守黨黨魁一心爲國,全力支持本屆政府的態度,也隨之傳遍全國。

在兩黨的共識政治下,英國石油儲備計劃在下議院獲得通過,英國以此爲態度,表明英國要和伊朗進行一次持久戰。

“這不是憑空多出來一張牌了麼?”艾倫威爾遜拿着本土的電報,衝着迪克遜道,“兩天後和伊拉克、科威特它們會談的時候,我們的迴旋餘地就更大了。”

英國輿論霸權也在擅長影響,什麼責任全在伊朗,伊朗石油工業會因此遭到重創。

華盛頓,美國國務卿杜勒斯抵達白宮,不多時就見到了現任總統艾森豪威爾,杜勒斯手中拿着兩封電報,分別是伊朗石油危機的二點零版,和法國提出要改組北約,要更大權力的備忘錄。

“我們還是要支持伊朗,總統先生。伊朗和以色列,是美國打入中東的鑰匙。理智上我們當然願意選擇阿拉伯人。但我們不能拋棄以色列,以色列畢竟勢單力孤,這就需要其他中東大國牽扯阿拉伯人的注意力。沒有比伊朗更加適合的選擇了。”

杜勒斯一臉的爲難,“我們當然也不願意和英國不愉快,但伊朗建立美國影響力,對美國的中東利益是十分重要的。”

美國不能放棄以色列,就註定站在絕大多數阿拉伯國家的對立面。就算阿拉伯國家有少數親美國家,也不敢明着站在美國一邊。還具有影響力的中東大國就只剩下了伊朗。

“拒絕英國聲援的口吻儘量委婉一點。”艾森豪威爾總統沉吟了一下,“對伊朗的經濟援助方面,不要讓美國直接表態,但是我們同意扶持後發大國的舉動。”

“我明白了。”杜勒斯點了點頭,旋即離開了白宮開始操辦這件事,至於法國提出要改組北約的備忘錄,他給忘了。

在英國和海灣國家舉辦會議之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英國的反對下,向伊朗提供六千萬美元的經濟援助,消息傳遍世界,整個英國滿是錯愕,對這個舉動摸不到頭腦。

“這就是我的蘇伊士運河戰爭麼?”艾倫威爾遜把倫敦轉來的電報付之一炬,不過,總比真的蘇伊士運河戰爭要好。

這個時候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做出這種決策,毫無疑問就是美國表態了,因爲這個組織美國有一票否決權。

第1703章 英國是大國嘛?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團結的法國第一百三十九章 整裝待發第七百零八章 新任法軍司令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互秀肌肉第四十一章 前往柏林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取長補短第六百四十八章 親密盟友的分歧第四百零一章 蒙巴頓方案第八百一十七章 萬隆會議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肯尼迪要談談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史詩鉅製第二百八十三章 貴客抵達新德里第六百三十六章 我們穩贏第1669章 特殊關係的終結第八十四章 是,首相!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阿爾及利亞公投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沙皇也有兒子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爸爸愛你第三百四十九章 批判的心第二百三十章 公務員蒙巴頓第1617章 雅科夫列夫第六百二十二章 洗白德國工作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去而復返第四百四十三章 王儲的認可第一百一十三章 艾德禮計劃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華沙機場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先簽個密約第二百二十六章 危險也是機遇第六百三十七章 英國考慮躺平第一章 是,總督!第二百八十九章 上億的大買賣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負責任的英國第五百一十六章 要有儀式感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安德羅波夫第二百七十章 他們寧死不降第八百六十六章 怨仇級的軍售第五百零四章 北羅德西亞客人第五百一十四章 帕梅拉的收穫第四百四十七章 聲東擊西第四百四十八章 合縱連橫第四百章 中堂大人第四百零九章 帕梅拉的效率第1665章 首相第九百二十章 小威爾遜出生第六百八十五章 啓程第五百八十二章 輿論漩渦的麥天皇第七百二十一章 法國盟友威爾遜第1621章 魔法打敗魔法第八百七十五章 封閉式小區第一百五十五章 “歐洲軍”第六百五十六章 伊朗石油問題第三百四十五章 開門見喜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毫無波蘭第八百零八章 第五大糧商第五百一十三章 封鎖清單第二百一十四章 麥克林全都要第四百六十一章親蘇大本營第1681章 英德半導體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參觀中的尼雷爾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四國參戰第七百三十章 利益均沾第四百五十三章 倫敦假日第八百五十四章 統治者會議第一百九十八章 大臣和演員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整合航空業第1650章 資深德粉第二百八十章 精忠報國第三十六章 今日辱法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指點尼雷爾第二百九十九章 雙喜臨門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新的體系第八百五十二章 再苦一苦法國第五百四十六章 颶風行動第六百一十五章 帕梅拉翹首以盼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印度鐵娘子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撒切爾訪美第七十四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一百二十章 第一桶金的設想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賣掉皮大帥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大選中的美國第一百六十八章 紳士的國度第三百一十二章 玩火者必自焚第五百七十九章 籤個條約熱熱身第1310章 蘇聯商品展會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英國不養懶人第1650章 資深德粉第1589章 一盤大棋第八百六十七章 精簡又沒精簡第九百一十四章 常務次長的考驗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印度的決心第五百五十三章 倫敦的召喚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平可夫斯基案第五百五十七章 戰爭帶來需求第六百四十六章 阿里汗到來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英鎊危機第六十二章 回到柏林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特混艦隊第六百三十五章 德意志銀行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預言家威爾遜
第1703章 英國是大國嘛?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團結的法國第一百三十九章 整裝待發第七百零八章 新任法軍司令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互秀肌肉第四十一章 前往柏林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取長補短第六百四十八章 親密盟友的分歧第四百零一章 蒙巴頓方案第八百一十七章 萬隆會議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肯尼迪要談談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史詩鉅製第二百八十三章 貴客抵達新德里第六百三十六章 我們穩贏第1669章 特殊關係的終結第八十四章 是,首相!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阿爾及利亞公投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沙皇也有兒子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爸爸愛你第三百四十九章 批判的心第二百三十章 公務員蒙巴頓第1617章 雅科夫列夫第六百二十二章 洗白德國工作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去而復返第四百四十三章 王儲的認可第一百一十三章 艾德禮計劃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華沙機場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先簽個密約第二百二十六章 危險也是機遇第六百三十七章 英國考慮躺平第一章 是,總督!第二百八十九章 上億的大買賣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負責任的英國第五百一十六章 要有儀式感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安德羅波夫第二百七十章 他們寧死不降第八百六十六章 怨仇級的軍售第五百零四章 北羅德西亞客人第五百一十四章 帕梅拉的收穫第四百四十七章 聲東擊西第四百四十八章 合縱連橫第四百章 中堂大人第四百零九章 帕梅拉的效率第1665章 首相第九百二十章 小威爾遜出生第六百八十五章 啓程第五百八十二章 輿論漩渦的麥天皇第七百二十一章 法國盟友威爾遜第1621章 魔法打敗魔法第八百七十五章 封閉式小區第一百五十五章 “歐洲軍”第六百五十六章 伊朗石油問題第三百四十五章 開門見喜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毫無波蘭第八百零八章 第五大糧商第五百一十三章 封鎖清單第二百一十四章 麥克林全都要第四百六十一章親蘇大本營第1681章 英德半導體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參觀中的尼雷爾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四國參戰第七百三十章 利益均沾第四百五十三章 倫敦假日第八百五十四章 統治者會議第一百九十八章 大臣和演員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整合航空業第1650章 資深德粉第二百八十章 精忠報國第三十六章 今日辱法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指點尼雷爾第二百九十九章 雙喜臨門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新的體系第八百五十二章 再苦一苦法國第五百四十六章 颶風行動第六百一十五章 帕梅拉翹首以盼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印度鐵娘子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撒切爾訪美第七十四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一百二十章 第一桶金的設想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賣掉皮大帥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大選中的美國第一百六十八章 紳士的國度第三百一十二章 玩火者必自焚第五百七十九章 籤個條約熱熱身第1310章 蘇聯商品展會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英國不養懶人第1650章 資深德粉第1589章 一盤大棋第八百六十七章 精簡又沒精簡第九百一十四章 常務次長的考驗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印度的決心第五百五十三章 倫敦的召喚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平可夫斯基案第五百五十七章 戰爭帶來需求第六百四十六章 阿里汗到來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英鎊危機第六十二章 回到柏林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特混艦隊第六百三十五章 德意志銀行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預言家威爾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