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艾德禮計劃

所謂的經濟振興計劃,內核爲在印度的血不流乾之前,大英帝國絕不投降。當然這僅僅指的是屬於英國的一部分,還有涉及到其他國家的部分。

歐洲殖民共同體過於傷害其他地區和民族的感情,事實上這種概括也是不對的。

只不過碰巧大英帝國想要聯絡的國家,恰好是殖民國家。非常巧合的情況下,大家都有共同利益,於是安靜的坐下來好好談談,如何恢復歐洲的法制和秩序。

經濟振興計劃的基礎,就是艾倫威爾遜所說的建立,英屬印度和德國英佔區的聯繫,採用價格雙軌制,儘快恢復並且利用德國的工業實力,補充英國本土的產能不足,利用英屬印度的市場做德國產品的傾銷地。

當然原則上,大英帝國犧牲了自己的利益幫助德國恢復生機,從中吸取一些微不足道的酬勞並不過分,這都是非常合情合理的。

美國沒有遭到戰爭波及,現在有着強大的資金。蘇聯地大物博,有着常規軍事力量和行政力量的壓倒性優勢,那麼對於西歐國家來說,只能從自身中尋找優勢了。

從一個迫切想要進步的公務員艾倫威爾遜,到內閣秘書愛德華·布里奇斯,最終到大英帝國首相艾德禮,這一份後世名爲艾德禮計劃的歐洲經濟振興計劃,距離面世已經越來越近。

至於波茨坦會議上的小蝦米,印度事務部對英屬印度聯絡官艾倫威爾遜,則向新德里的巴倫爵士,傳達內閣秘書愛德華·布里奇斯的指示。

日本帝國覆滅已經爲期不遠,雖然蘇聯在遠東的戰爭基本上和大英帝國無關。但是根據一些情報可以得知,蘇聯已經進攻北海道了。

和大英帝國有關的部分,在於東南亞的戰場,根據波茨坦會議的劃分。除了菲律賓以及北越的日軍之外,所有東南亞的日軍士兵,也就是被稱爲日本南方軍的部隊,將向大英帝國投降。

受降的人艾倫威爾遜閉着眼睛都能想出來,肯定是帕梅拉蒙巴頓的父親。接近八十萬的日本南方軍,大部分會落入大英帝國的手中,這個規模大概有五六十萬人。

在給新德里的電報當中,表明了鑑於日軍在東南亞的破壞,以及參與戰後重建贖罪的想法,這又不是新鮮事,英國本土現在就有四十萬德國軍人修橋補路。大英帝國樂於展現的是德國英佔區德國士兵的人道待遇,而不是本土那些德國俘虜,在道德層面要表現出來靈活性,而不是迂腐。

在關於扣押日本士兵參與重建的段落之後,艾倫威爾遜加上了在返回英屬馬來亞後,統計英屬馬來亞境內關於華人和馬來人的人口比例。

當然還沒有忘記,鑑於荷蘭可能無法按時趕到雅加達,英軍可以先控制住雅加達的局勢,等待荷蘭軍隊到達再做處理。

關於對日本戰俘的處理段落之後,則是屬於泰國的內容。這一點英國本土的人未必明白,但是英屬印度的公務員對泰國的角色是一清二楚,給泰國以戰敗國待遇,進行一些程度合適的懲罰,巴倫爵士一定非常理解。

對於泰國的文攻武嚇從現在就可是開始了,泰國對法國搶佔了老撾和柬埔寨這兩個泰國長期的小弟,泰國一直耿耿於懷。在很多關心政治的泰國人看來,帝國主義國家恰恰是英法,和日本沒什麼關係。

不過懲罰泰國面對的敵人不是日本,恰恰是以目前盟友面目出現的美國。親日的鑾披汶政府就倒臺了,文官政府取而代之。

這一切和駐美大使發起的“自由泰運動”有很大關係。泰國放棄了日本劃撥的馬來北部、撣邦等地,並願意償還戰爭期間英美在泰國利益的損失。

再加上鑾披汶本身就是驅逐七世、操縱八世的僭主,美國政府表示這個軍政府並不能代表泰國人民,而主張放棄進一步清算泰國。這背後的利益在於,進一步懲罰泰國只會讓英國在東南亞做大,美國需要一個能夠制衡英法殖民體系、對自己深有好感的泰國。

艾倫威爾遜已經在電報當中明言,新首相艾德禮對英屬印度的態度不如丘吉爾首相強硬,一旦判斷無法鎮壓英屬印度的反抗浪潮,可能會放棄英屬印度。

那麼接下來英屬印度的十萬公務員,將會一夜之間淪爲失業人口,英國本土無法接收如此多的公務員,所以能不能從泰國身上割地,關係到未來英屬馬來亞的潛力。

在電報當中表明事情的嚴重性,關係到十萬公務員的再就業問題,相信巴倫爵士一定會放在心上的,而且現在戰爭尚未結束,打着清算日本的名義下手是一個好機會。

實際上在波茨坦會議的最後幾天,各國代表已經沒有什麼可談的了,具體到英國這邊,一直想要節省成本,恢復本土繁榮的艾德禮首相,最近幾天更是不照面,把和美蘇周旋的事情都交給了身上沒有一官半職,只有一個顧問名號的丘吉爾。

艾德禮首相本人,則和內閣秘書愛德華·布里奇斯討論着戰後經濟振興計劃。具體來說就是歐洲殖民共同體。

“法國、荷蘭、比利時、西班牙、葡萄牙。”艾德禮唸叨着目前歐洲倖存的殖民帝國,同時對英國主導德國英佔區和英屬印度的價格雙軌制,非常感興趣。

“這會不會引起德國人的不滿?”艾德禮有些疑慮,世界霸主的面子還是要的。

“德國人已經失去了一切,現在能夠活命都算是幸運了。比起萊茵河大營的戰俘營,和西伯利亞的無人區,德國人還有什麼可不滿的?”愛德華·布里奇斯早有準備,開口道,“在說這是暫時的,對英屬印度有好處,對德國有好處,對大英帝國也有適當但又微不足道的好處。”

“那我們找一個機會和法國人談談。搞定了法國人,其他國家的問題不大。”艾德禮首相點頭,算是正式認可了這份經濟振興計劃,“安排一個時間,大家一起談談。哎,怎麼讓法國人站在我們這邊呢?”

“可以支持法國人重返亞洲,他們本來就要這麼做,相信對大英帝國的支持不會拒絕的。”愛德華·布里奇斯誠懇的給出建議。

第1557章 一小時二十二分鐘第一百三十七章 菸草利益分配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求援第五百九十五章 聯名擔保第五百八十五章 美軍沒問題第一百三十三章 威爾遜首相第八十七章 大英自有國情在此第1627章 初露崢嶸的寡頭第八百三十七章 世界第一鈾礦第八百三十六章 前衛號的未來第八百七十八章 ****第八百二十二章 朱巴會談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非洲獨立年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印度和蘇聯第二百二十七章 雙管齊下第十九章 葡萄牙人第五百二十四章 1950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印度鐵娘子第五百八十一章 布魯塞爾精神第九百七十章 北羅德西亞的契機第1696章 壓制德國人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美人計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罰款福特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艾登的第二任期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時代的灰燼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賣掉皮大帥第七百八十九章 愛國者惺惺相惜第四百八十五章 詆譭者第九百三十九章 假父威爾遜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女王和第一夫人第九百八十二章 借力打力第六百九十一章 福禍相依第二百八十五章 得加錢第1749章 一家團聚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我爲大英立過功第九百二十九章 我大英又回來了第二百七十一章 昂山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準備和磨合第1657章 黃金峽谷行動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連爸爸都騙第二百六十七章 夢迴二戰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佔領盧本巴希第1309章 自由世界有內鬼第六百六十五章 泛非主義者末日第一百零一章 工黨誤國第一百八十三章 聖誕晚宴第五百五十五章 連鎖反應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德國的選擇第一千一百章 共和黨的錯第六百四十四章 我是小丑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轉移視線第三十六章 今日辱法第九百四十九章 從未設想的道路第九百二十八章 專員聽我狡辯第二百零三章 安達曼分離計劃第八百五十三章 再窮不能窮教育第十五章 蒙巴頓第六百七十章 英伊談判第八百五十五章 上層路線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互相學習第三十二章 無中生友第七百四十六章 英國人會打仗?第二百五十七章 美國客人第三百二十六章 未來的出路第七百零一章 斯大林病危第五百四十四章 大禮花到港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默契球第二百九十七章 還是可以雙贏第三百五十二章 面授機宜第五百三十七章 海務大臣蒙巴頓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拔劍四顧心茫然第八百零二章 參觀鸚鵡螺號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混亂是階梯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黨魁卡拉漢第1644章 防着點英法第1618章 休克療法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準備和磨合第六百七十五章 敲定航空港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慫恿印度第七百二十一章 法國盟友威爾遜第八百三十二章 躍躍欲試的安娜第三十九章 法國女人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準備介入第1678章 只要一個承諾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慫恿印度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變臉的印度第四百三十五章 升溫的選戰第1653章 劇變前夜第六百五十九章 尼日利亞國父第六百九十七章 對法國重拳出擊第三百七十五章 巴勒斯坦問題第1620章 英國的擔憂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美國可以談第五百六十七章 帝國忠犬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豐碩成果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洛克菲勒的勝利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首相連任第四百五十七章 紐芬蘭王室領地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說服葡萄牙第八百四十二章 沒難做的生意
第1557章 一小時二十二分鐘第一百三十七章 菸草利益分配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求援第五百九十五章 聯名擔保第五百八十五章 美軍沒問題第一百三十三章 威爾遜首相第八十七章 大英自有國情在此第1627章 初露崢嶸的寡頭第八百三十七章 世界第一鈾礦第八百三十六章 前衛號的未來第八百七十八章 ****第八百二十二章 朱巴會談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非洲獨立年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印度和蘇聯第二百二十七章 雙管齊下第十九章 葡萄牙人第五百二十四章 1950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印度鐵娘子第五百八十一章 布魯塞爾精神第九百七十章 北羅德西亞的契機第1696章 壓制德國人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美人計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罰款福特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艾登的第二任期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時代的灰燼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賣掉皮大帥第七百八十九章 愛國者惺惺相惜第四百八十五章 詆譭者第九百三十九章 假父威爾遜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女王和第一夫人第九百八十二章 借力打力第六百九十一章 福禍相依第二百八十五章 得加錢第1749章 一家團聚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我爲大英立過功第九百二十九章 我大英又回來了第二百七十一章 昂山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準備和磨合第1657章 黃金峽谷行動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連爸爸都騙第二百六十七章 夢迴二戰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佔領盧本巴希第1309章 自由世界有內鬼第六百六十五章 泛非主義者末日第一百零一章 工黨誤國第一百八十三章 聖誕晚宴第五百五十五章 連鎖反應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德國的選擇第一千一百章 共和黨的錯第六百四十四章 我是小丑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轉移視線第三十六章 今日辱法第九百四十九章 從未設想的道路第九百二十八章 專員聽我狡辯第二百零三章 安達曼分離計劃第八百五十三章 再窮不能窮教育第十五章 蒙巴頓第六百七十章 英伊談判第八百五十五章 上層路線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互相學習第三十二章 無中生友第七百四十六章 英國人會打仗?第二百五十七章 美國客人第三百二十六章 未來的出路第七百零一章 斯大林病危第五百四十四章 大禮花到港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默契球第二百九十七章 還是可以雙贏第三百五十二章 面授機宜第五百三十七章 海務大臣蒙巴頓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拔劍四顧心茫然第八百零二章 參觀鸚鵡螺號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混亂是階梯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黨魁卡拉漢第1644章 防着點英法第1618章 休克療法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準備和磨合第六百七十五章 敲定航空港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慫恿印度第七百二十一章 法國盟友威爾遜第八百三十二章 躍躍欲試的安娜第三十九章 法國女人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準備介入第1678章 只要一個承諾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慫恿印度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變臉的印度第四百三十五章 升溫的選戰第1653章 劇變前夜第六百五十九章 尼日利亞國父第六百九十七章 對法國重拳出擊第三百七十五章 巴勒斯坦問題第1620章 英國的擔憂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美國可以談第五百六十七章 帝國忠犬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豐碩成果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洛克菲勒的勝利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首相連任第四百五十七章 紐芬蘭王室領地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說服葡萄牙第八百四十二章 沒難做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