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二章 洗白德國工作

這一點不光是華盛頓,倫敦方面也要進行相應的準備,聯邦德國的成立可以視爲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同盟國,分道揚鑣的一個標誌性事件。

甚至比歷史同期更加的嚴重,因爲事情都趕在一塊了。

歷史上聯邦德國成立的時候,至少蘇聯是沒有核武器的,現在不但蘇聯有,英國也有。

有了核武器之後,在進行對抗的時候,可能要逼迫蘇聯忍氣吞聲沒有這麼容易。

事實上自從蘇聯有了核武器之後,戰後美國的逼迫效果就開始大打折扣。

頂着即將結婚名義在倫敦逗留的艾倫威爾遜,也在觀望除了輿論抨擊之外的其他動作,最關鍵的是他怕柏林危機出現,到時候不知道怎麼收場。

歷史上第一次柏林危機蘇聯是沒有核武器的,第二次第三次雖然蘇聯已經完全從戰爭中恢復,並且有了核武器。但執政的是赫魯曉夫,赫魯曉夫致力於和西方緩和進行和平競賽。

而現在蘇聯至少目前執政的是斯大林,蘇聯也有了核武器,美國深陷朝鮮還沒有抽身。這些都是不利因素。

就算是訛詐,斯大林的訛詐和赫魯曉夫的訛詐也不是一回事。這就非常的麻煩。

“我感覺這一次促成聯邦德國的成立,可能前面有一個大麻煩在等着我們。”在外交部大樓中,艾倫威爾遜對着伊斯梅爵士扼腕而嘆,覺得事情難以收場。

艾倫威爾遜也能夠感覺到蘇聯正在漸漸擺脫二戰的創傷,歐洲正在承受越來越大的壓力。一九四五年的美國和一九五一年的美國想法是完全不同的。

艾倫威爾遜也是如此,他和一九四五年的自己想法也不同。那個時候他光想着王老吉和加多寶把英國這個和其正幹掉。才一直努力扒掉蘇聯的底褲,表明蘇聯短時間恢復不了國力。

而現在情況又有所不同了,蘇聯畢竟國土和人口在那擺着,哪怕是恢復了一點,帶來的壓力也能表現的如此直接。

實話實說,他都有些後悔在波茨坦會議的時候,面對蘇聯代表出賣了波蘭。

“艾倫,你一直都是對蘇聯很自信的,今天能夠這麼說真令人意外。”伊斯梅爵士真是驚訝了,眼前這個前途無量的公務員,可是一直以輕視蘇聯面目出現的。

“時間不同想法自然也不同。”艾倫威爾遜嘆了一口氣,“差不多再有五年,最多十年,蘇聯的人口失衡大概就快過去了,一九四五年的未成年將進入國家崗位開始工作。蘇聯畢竟是一個人口超過英國三倍的國家,我們總不能說蘇聯人除了模仿什麼都不會吧?這種言論用來做內宣還好,如果我們也相信就太蠢了。”

英國當然應該和美國站在一起,艾倫威爾遜也這麼認爲,他只不過不想英國被美國捆在美國那邊。站在一起是可以的,不能以附庸的形態出現。

這就好像歷史上丘吉爾的三環外交,和現在艾德禮首相的三環外交是根本不同的一樣。

丘吉爾那個三環外交最重要的一環是美國,自從出爐之後總是依仗美國輕視英聯邦和歐洲,結果越發的朝着美國附庸的道路上邁進。

而艾德禮首相的三環外交,其實沒有美國什麼事,主要依仗的是英聯邦和歐共體的兩翼齊飛,對美國的需求僅限於共同面對蘇聯的時候,這可是完全不同的。

外表三環外交實則兩翼齊飛,才演變成了今天英法一起拉攏歐洲國家的模式。

這樣好不好需要時間來證明,但艾倫威爾遜相信,總比歷史上被戴高樂關在歐共體之外要好得多。

“伊斯梅爵士,現在德國成立,我們可以預測一件事,對德國的武裝就算是法國人仍然心有疑慮,美國也會在未來幾年一步一步的推行。”艾倫威爾遜主動開口建議道,“那麼我們是否應該早做準備,比如說進行一些洗白工作,淡化德國在二戰中的罪行。”

“洗白這個詞用的好,看來你有了一定的想法,直接說出來,到時候看看內閣秘書和首相的態度。”伊斯梅馬上點頭,他也覺得德國的形象應該會出現扭轉。

這是必然的,什麼德國的反省工作做得好,不如說有個好爹。願意幫着德國修復形象,不然就憑藉德國人自己,一年道歉三百六十五次也沒用。

德國的道歉有極大的政治因素在其中,因爲冷戰開始美蘇爭霸,英美急需一個能夠團結在歐洲抵抗蘇聯地面部隊的炮灰,爲此必須將德國重新武裝起來,但是怕輿論無法接受,便製作了一系列包裝工作,如下跪道歉,紀錄片,課本教材等,這些更大因素上是大局觀需求。

沒有英美的默認,就憑藉德國一百年也不可能修復形象。看冷戰剛結束,德國就首先搶在美國前面對南斯拉夫下手就知道,德國人根本沒變,什麼反省都是假象。

同樣都是核泄露,歐美盡一切能力可能的對民衆輸入蘇聯黑料,抹黑蘇聯切爾諾貝利的現象,到了同一陣營日本這邊就在三思後行了,典型的誇大抹黑蘇聯,蘇聯用無數人捨生取義最小化了核影響,保護了歐陸,日本這邊呢?給核廢水畫了吉祥物發到了互聯網,渴望淡化民衆的反感度。

“不如我們主動和美國人商量,對德國的洗白計劃,但是我們的軍情六處必須要留下每一個環節的洗白證據,放在手中防止有一天德國失控。”艾倫威爾遜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把從頭到尾的洗白證據捏在手裡,如果未來有一天德國不馴服,我們就公之於衆。”

伊斯梅深深地看了艾倫威爾遜一眼,他現在是真的震驚了,怎麼好像這個被白廳看好的後起之秀,對這種事非常在行一樣?

雖然震驚,伊斯梅爵士也認爲這算是一個不錯的建議,“可以這麼辦。你怎麼會想出來這種辦法?”

自然是因爲艾倫威爾遜真的幹過,北羅德西亞斯拉夫人對黑人的種族清洗。他就留下了證據,馬來亞的衝擊戰俘營事件,他也留下了證據,都是爲了捏在手中用來制衡的。

這兩件事都做了,面對當前對聯邦德國成立的一些合理預防,艾倫威爾遜很自然的就想起來了投名狀的操作,捏着把柄在手裡,防止萬一未來蘇聯跪了,可以用來威脅德國。

實話實說,他甚至都想要派人跟着肯尼迪和瑪麗蓮夢露拍下私密影片,用來放在手裡防止以後肯尼迪對英國不利。

但是考慮現在肯尼迪和夢露可能還沒有太親密,只能先把這個想法放下。

洗白德國這件事,自然是需要專業人士出馬,在英國沒有比軍情六處更適合的部門來做這件事,既然是對德國的行動,指望軍情六處也更加合適。

軍情六處成立初期,蒐集情報的對象主要是德國。在這期間英國密切關注德國各大港口的軍艦調動情況,將世界第二強大的艦隊大洋艦隊置於嚴密監控之中,發揮不出應有的作用。

所以說軍情六處本就是爲了德國而生,現在操辦這件事在合適不過了。

之後艾倫威爾遜將外交部的想法,轉達給軍情六處的負責人斯圖爾特·孟席斯。

“洗白德國?”斯圖爾特·孟席斯簡直懷疑自己聽錯了,他的一生當中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苦思冥想怎麼打敗德國人,沒想到有一天要進行一番幫助德國的工作。

“是的,爵士,你沒有聽錯。”艾倫威爾遜看着這位軍情六處的掌門人,把自己的話又重複了一遍。

也許斯圖爾特·孟席斯對待德國人確實是有經驗,不過其他方面可能就頗爲平庸了。比如說,把菲爾比視爲軍情六處接班人,認爲其前途無量的人不是別人,正是眼前這位軍情六處的掌門人。

伯吉斯、麥克林和菲爾比,每一個都是斯圖爾特·孟席斯的心腹愛將。其中斯圖爾特·孟席斯還最看好菲爾比,認爲對方是軍情六處未來領袖的不二人選。

“真沒想到有一天,我竟然會做這種工作。彷彿過去幾十年對德國的工作是夢一場。”斯圖爾特·孟席斯一臉的悵然。

“每一個階段有每一個階段的想法,國家也是這樣。”艾倫威爾遜禮貌的回答道,“現在的局勢迫使我們不得不進行相關的準備。就算是我們不這麼做,美國人也會這麼做。與其這樣還不如我們主動一些,這樣還可以留下把柄在手中不是麼?尊敬的局長。”

這番話一出口,明顯斯圖爾特·孟席斯就好受多了,對於大半生都在針對德國的他而言,這種說辭更加能夠接受。

“好吧,我會全力跟進這個想法。”斯圖爾特·孟席斯點頭道,“對了,艾倫,聽菲爾比說你要結婚了,出於工作輕質我不會到場,今天既然碰上了,我提前表示祝願。”

“謝謝,尊敬的爵士。”艾倫威爾遜面帶微笑,心裡感嘆斯圖爾特·孟席斯對菲爾比真的不一般,絕對的心腹愛將待遇。

第九百九十八章 信息的搬運工第二十章 殖民者的友誼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可靠的國防大臣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惡劣的後果第1620章 英國的擔憂第三百九十八章 抵達馬來亞第八百五十六章 梟雄之姿第一百七十四章 鐵娘子想進步第1575章 印度人造謠第八百一十五章 殖民後遺症第六百九十一章 福禍相依第四百七十三章 說服首相第六百二十九章 世界中心日本第1566章 收穫都很大第六十六章 勝利勳章第二百九十四章 首相的關注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納賽爾在也門第六百六十三章 還有愛國這回事第一百六十三章 紅旗歌舞團來訪第五百五十一章 五國聯防第四百六十七章專員們回倫敦第1721章 滲透成篩子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世界很現實第三百六十七章 我最懂殖民地第四百九十六章 殺手本能麥卡錫第四百一十九章 印度獨立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貨幣戰爭第七百四十七章 蘇聯加入北約的建議第八百九十七章 點亮燈塔第四百七十七章 皇家海軍的未來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小心皮諾切特第二百七十八章 無趣的艾倫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和平呼籲第三百八十三章 威爾遜在巴黎第二百六十七章 夢迴二戰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注資路虎第六百四十章 麥卡錫凱旋而歸第九百三十九章 假父威爾遜第二百四十四章 凱瑟琳赫本第1633章 棒女郎撒切爾第四百四十六章 維和部隊設想第九百七十七章 頒獎風波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嘉寶的援手第五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七百零一章 斯大林病危第六百五十五章 奧運代表團問題第一百六十八章 紳士的國度第二百零一章 印度的女兒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毫無波蘭第四十七章 南下維也納第六百六十九章 抵達波斯灣第四十章 就辱法了怎麼樣第五百八十章 非洲農業企業化第二百三十三章 威爾遜線第1702章 契丹人太想進步第1710章 甘地的待遇第1755章 我是保王黨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陰險的英國(美國)第七百四十三章 夢露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不在場證明第四百七十章 整合和分工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英法調停第1621章 魔法打敗魔法第六百七十三章 混合結算第七十三章 一個小目標第1574章 空中組合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彗星去東方第一百二十三章 波恩(求首訂)第三百九十二章 老大哥在看着我第1611章第二百一十六章 公關危機第1615章 內部鬥爭第五百八十四章 艾德禮訪美第五百四十九章 帕梅拉的保證第三百五十八章 大人物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微妙的孟加拉灣第六十一章 事了拂衣去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該來的總會來第九十六章 美差第1759章 私人聚會第二十三章 安達曼羣島第六百七十六章 蒙巴頓的支持第七百七十八章 倒打一耙第二百零一章 印度的女兒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預言家威爾遜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五月風暴第二百六十七章 夢迴二戰第九百二十章 小威爾遜出生第八十一章 這是誰的問題第1735章 地圖頭的自信第三百六十七章 我最懂殖民地第1628章 讓蘇聯幫忙第九百七十五章 慶典和陰謀第1634章 比如羅馬尼亞第七百一十五章 法魯克的認可第七百四十三章 夢露第六百九十六章 禍不單行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南亞消息第五百三十一章 和赫本旅行第1562章 下半場
第九百九十八章 信息的搬運工第二十章 殖民者的友誼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可靠的國防大臣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惡劣的後果第1620章 英國的擔憂第三百九十八章 抵達馬來亞第八百五十六章 梟雄之姿第一百七十四章 鐵娘子想進步第1575章 印度人造謠第八百一十五章 殖民後遺症第六百九十一章 福禍相依第四百七十三章 說服首相第六百二十九章 世界中心日本第1566章 收穫都很大第六十六章 勝利勳章第二百九十四章 首相的關注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納賽爾在也門第六百六十三章 還有愛國這回事第一百六十三章 紅旗歌舞團來訪第五百五十一章 五國聯防第四百六十七章專員們回倫敦第1721章 滲透成篩子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世界很現實第三百六十七章 我最懂殖民地第四百九十六章 殺手本能麥卡錫第四百一十九章 印度獨立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貨幣戰爭第七百四十七章 蘇聯加入北約的建議第八百九十七章 點亮燈塔第四百七十七章 皇家海軍的未來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小心皮諾切特第二百七十八章 無趣的艾倫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和平呼籲第三百八十三章 威爾遜在巴黎第二百六十七章 夢迴二戰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注資路虎第六百四十章 麥卡錫凱旋而歸第九百三十九章 假父威爾遜第二百四十四章 凱瑟琳赫本第1633章 棒女郎撒切爾第四百四十六章 維和部隊設想第九百七十七章 頒獎風波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嘉寶的援手第五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七百零一章 斯大林病危第六百五十五章 奧運代表團問題第一百六十八章 紳士的國度第二百零一章 印度的女兒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毫無波蘭第四十七章 南下維也納第六百六十九章 抵達波斯灣第四十章 就辱法了怎麼樣第五百八十章 非洲農業企業化第二百三十三章 威爾遜線第1702章 契丹人太想進步第1710章 甘地的待遇第1755章 我是保王黨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陰險的英國(美國)第七百四十三章 夢露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不在場證明第四百七十章 整合和分工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英法調停第1621章 魔法打敗魔法第六百七十三章 混合結算第七十三章 一個小目標第1574章 空中組合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彗星去東方第一百二十三章 波恩(求首訂)第三百九十二章 老大哥在看着我第1611章第二百一十六章 公關危機第1615章 內部鬥爭第五百八十四章 艾德禮訪美第五百四十九章 帕梅拉的保證第三百五十八章 大人物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微妙的孟加拉灣第六十一章 事了拂衣去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該來的總會來第九十六章 美差第1759章 私人聚會第二十三章 安達曼羣島第六百七十六章 蒙巴頓的支持第七百七十八章 倒打一耙第二百零一章 印度的女兒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預言家威爾遜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五月風暴第二百六十七章 夢迴二戰第九百二十章 小威爾遜出生第八十一章 這是誰的問題第1735章 地圖頭的自信第三百六十七章 我最懂殖民地第1628章 讓蘇聯幫忙第九百七十五章 慶典和陰謀第1634章 比如羅馬尼亞第七百一十五章 法魯克的認可第七百四十三章 夢露第六百九十六章 禍不單行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南亞消息第五百三十一章 和赫本旅行第1562章 下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