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5章 提上日程

諸葛亮沒奈何,只好再次離開,不過這回倒是留下了一句話:讓黃順睡醒後過去找他一趟。

丫鬟們所說不差,直到第二天,黃順纔有些精神萎靡的來找諸葛亮,打着哈欠問道:“神神秘秘留下一句話讓我找你,什麼事?”

諸葛亮其時正與蔣琬、董允、楊儀等人討論漢中的事情。看見黃順,便笑道:“你也年紀不小了,怎麼還是跟以前一樣,高興起來就沒個節制?你身邊的夫人們也不管管你?”

黃順說道:“能夠在酒桌上解決的問題,幹嘛要跑到戰場上去解決。我喝是爲天下蒼生喝酒。夫人們當然體諒我,不僅不反對,還會在旁邊伺候呢。”

諸葛亮搖頭道:“能在酒桌上解決的事情,就能在談判桌前解決。所以,酒沒有你想的那麼重要。”

黃順說道:“談判桌前可以解決事情,卻解決不了感情。有些事情,事情鋪平了,還需要感情鐵。兩樣都佔了,才能辦好事。你說對不對?”

諸葛亮搖頭道:“說不過你,隨你去吧。今天找你來,可不是數落你喝酒的。是有人跟你志同道合,想出了一招延攬士層的妙計。我想,你們兩人溝通一下,會有很多共同語言。”

黃順一時沒有反應過來,問道:“什麼延攬士層的妙招?我之前跟你講過嗎?”

諸葛亮踢了黃順一腳,“科舉,科舉!你忘了?”

黃順一下恍然,頓時來了精神,看着在場的蔣琬、董允和楊儀,興奮道:“你們誰跟我想到一塊去了?”

楊儀微微笑着,站出來說道:“區區在下。”

楊儀是襄陽人,先在關羽手下謀生,關羽推薦楊儀進川,楊儀發覺劉備對荊州人有特別的排斥,便辭官回鄉,在黃順的夏吟坊裡做了一名小賬房。直到劉備死,諸葛亮重新出山,楊儀這才重新入川爲官。諸葛亮再次隱退時,楊儀也想過退出朝廷,是諸葛亮挽留了他,並提示他隱忍,不要意氣用事。所以楊儀才能一直在朝爲官。

楊儀官居成都多年,對江州官員盤根錯節的關係非常瞭解。同時,楊儀在夏吟坊待過,對黃順的政策也頗爲了解。這兩下里一比較,就讓楊儀想到了啓用西川寒門對抗江州集團的主意。

這次楊儀來找諸葛亮,就是專門爲獻策而來。諸葛亮本來就從黃順處聽說過科舉的完整的策劃,現在又聽楊儀如此說,馬上就想到,這是主持科舉事務難得的合適人選。而負責此事的人,卻非黃順莫屬。只有黃順操持此事,才能繞開朝廷那些阻礙和節點。而且正如黃順所說,科舉的結果,如果朝廷不承認,那就權當夏吟坊的選拔人才考試。夏吟坊予以承認,也是一樣。這事只要操辦起來,早晚能夠贏得朝廷的認同。

本來諸葛亮是想着緩一緩,暫緩最大的理由就是沒有人主持。現在主持的人選也有了,諸葛亮也不想再拖,所以就第一時間想到把黃順叫過來,讓黃順跟楊儀見見面。

別看楊儀出身襄陽,而且還在夏吟坊做過,黃順跟楊儀卻是第一次見面。黃順聽諸葛亮簡單介紹完,就激動的上前拉着楊儀的手,說道:“太好了!你多年觀察,能夠想出如此突出重圍之計,想必已經有了實施之策。不妨就在這裡闡述一下。有什麼困難提出來,我們一起想辦法解決。”

楊儀說道:“首先是參與考試的人的數量問題。第一次組織這樣的大型考試,如果參與人太少,效果不好不說,還讓那些看熱鬧的看笑話。要組織起大量的人,問題很多。寒門中人,識字的本來就不多,分佈也很是分散。如何將他們集中是個問題。如何說服他們參加也是個問題。如何能夠鎖定他們,找到他們,還是個問題。所以我想,在襄陽試點,是比較容易推行的方案。”

黃順說道:“你這麼想,就迂腐了。我們此舉本來就是要在西川挖掘人才。在襄陽舉行,我還用得着你出面?夏吟坊裡面出個人就是了。要搞就在西川搞。我又沒說非得馬上就舉辦科舉考試,但準備工作現在就要做起來。

還有,誰說考試就是寫寫文章,做做詩,動動筆桿子的?只要有一技之長,都可以來參加考試。只要技術、手藝夠優秀,就可以脫穎而出,成爲我們需要的人才。”

楊儀睜大眼睛,問道:“出仕爲官,不識字也沒關係嗎?”

黃順說道:“當然不行。但現實情況就是如此,寒門中沒幾個識字的。那怎麼就不舉辦科舉了?還不是要照樣舉辦?既然要舉辦,就只能照顧現狀,先選拔出優秀的人才,然後將他們集中起來,教他們識字、讀書,幾年後,他們就是合格的人才了。”

楊儀不禁佩服道:“侯爺的眼光,果然高遠,下官所不能及。”

黃順又說道:“你提到的那些問題,癥結在於如何讓更多的人知道我們的科舉考試,如何消除他們對世家門閥的畏懼心理。如何做到這一點,你自己想辦法,我只提示你一條:不要想着通過官方的渠道達到自己的目的,只能另尋他途。我們夏吟坊在西川,成立有錦衣衛的機構,可以助你解決這一問題。有什麼事,你可以去找我大哥黃循。只要我們從現在就動手準備,三年後,史上第一次科舉考試,應該能夠如期舉行。”

“三年?”諸葛亮笑道,“楊儀,你聽到了吧,小侯爺已經給你定下了目標,有信心嗎?”

楊儀說道:“只要有侯爺和丞相的全力支持,我有信心完成。”

第1018章 動作連連第361章 黃循的擔憂第749章 刺殺行動第1106章 顧全大局第897章 最後的時機第924章 充足的兵力第491章 驚現劉子羽第459章 舊友重逢第748章 蕭凝的行動第161章 對陣關張第470章 欺近身前第338章 委屈(下)第916章 上上策第534章 國太指婚第1185章 滅火荊州第812章 自立的呼聲第274章 兩部的算盤第644章 關羽領兵第229章 行刺第1040章 爲先帝所不能爲第869章 襄陽大戰(四)第484章 養寇自重第9章 硬闖衙門第620章 試探第873章 許府佈置第1065章 應詔進宮第648章 有難事找黃順第226章 風雨欲來第263章 決戰(下)第979章 回到襄陽第666章 反戈一擊第396章 請出許蒙第937章 諸葛瑾的心思第341章 母子鬥法(下)第1114章 攤牌第1196章 “矛盾”第1149章 用兵第627章 世子的玄機第582章 郡主的意中人第422章 說刺客第379章 好事成第95章 三顧茅廬有玄機第454章 比箭第477章 蕭凝立功第537章 惹禍了?第445章 拾人牙慧第155章 各有算計第607章 接風第788章 戰鬥擴大第692章 無聊的等待第159章 生意上門了第396章 請出許蒙第158章 拼命忽悠第348章 蔡琰做說客第1143章 進入漢中第876章 安排第737章 西涼戰局第997章 政治鬥爭第1106章 顧全大局第902章 陸琳來到第429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627章 世子的玄機第1092章 誣陷第23章 程瑤闖禍第977章 久別重逢第635章 發財機會第554章 黃順談志向第615章 多面劉備第640章 曹仁出征第82章 新秣陵城第752章 盤問第516章 密商(二)第1144章 大戰將起第1029章 追擊第117章 諸葛亮開始出手第579章 山頂之敵第1048章 孫權稱帝第583章 難猜女人心第227章 打破平靜(上)第135章 最牛司馬懿第599章 劉備出場第293章 感動第1058章 見趙雲第863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第1173章 說服第773章 再見蕭凝第774章 量身定製第1273章 接受現實第125章 保全十姓第632章 十姓不能分第815章 混戰開啓第1120章 談判第451章 衝突第597章 江東鏢局第879章 馬岱一語第1196章 “矛盾”第500章 聯手合作第933章 中計第1267章 諸葛瞻的前途第153章 曹操敗走
第1018章 動作連連第361章 黃循的擔憂第749章 刺殺行動第1106章 顧全大局第897章 最後的時機第924章 充足的兵力第491章 驚現劉子羽第459章 舊友重逢第748章 蕭凝的行動第161章 對陣關張第470章 欺近身前第338章 委屈(下)第916章 上上策第534章 國太指婚第1185章 滅火荊州第812章 自立的呼聲第274章 兩部的算盤第644章 關羽領兵第229章 行刺第1040章 爲先帝所不能爲第869章 襄陽大戰(四)第484章 養寇自重第9章 硬闖衙門第620章 試探第873章 許府佈置第1065章 應詔進宮第648章 有難事找黃順第226章 風雨欲來第263章 決戰(下)第979章 回到襄陽第666章 反戈一擊第396章 請出許蒙第937章 諸葛瑾的心思第341章 母子鬥法(下)第1114章 攤牌第1196章 “矛盾”第1149章 用兵第627章 世子的玄機第582章 郡主的意中人第422章 說刺客第379章 好事成第95章 三顧茅廬有玄機第454章 比箭第477章 蕭凝立功第537章 惹禍了?第445章 拾人牙慧第155章 各有算計第607章 接風第788章 戰鬥擴大第692章 無聊的等待第159章 生意上門了第396章 請出許蒙第158章 拼命忽悠第348章 蔡琰做說客第1143章 進入漢中第876章 安排第737章 西涼戰局第997章 政治鬥爭第1106章 顧全大局第902章 陸琳來到第429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627章 世子的玄機第1092章 誣陷第23章 程瑤闖禍第977章 久別重逢第635章 發財機會第554章 黃順談志向第615章 多面劉備第640章 曹仁出征第82章 新秣陵城第752章 盤問第516章 密商(二)第1144章 大戰將起第1029章 追擊第117章 諸葛亮開始出手第579章 山頂之敵第1048章 孫權稱帝第583章 難猜女人心第227章 打破平靜(上)第135章 最牛司馬懿第599章 劉備出場第293章 感動第1058章 見趙雲第863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第1173章 說服第773章 再見蕭凝第774章 量身定製第1273章 接受現實第125章 保全十姓第632章 十姓不能分第815章 混戰開啓第1120章 談判第451章 衝突第597章 江東鏢局第879章 馬岱一語第1196章 “矛盾”第500章 聯手合作第933章 中計第1267章 諸葛瞻的前途第153章 曹操敗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