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蔡琰政經

爲此,蔡琰沒有一味的堅持原先的立場,而是靈活的組建了三支巡查使。三支數量確實太少,蔡琰要求他們各個聚居區,每月至少過去轉悠一次,每地待上至少一天。這樣算下來,三支巡查使,一月倒有一半的時間,是騎着馬在趕路,從這個聚居區到下一個聚居區。

黃順給了蔡琰完全自主的財政大權,只要蔡琰用錢,無需經過黃順,直接刷臉,就可以在祖淵、白雪那裡領支。

巡查使太少的原因,顯然不是因爲錢,實在是黃順手底下這幫人,打架好手多的是,卻奇缺能夠耐下心來,幫助小老百姓解決柴米油鹽、家長裡短糾紛的小胥吏。

就這三支精簡的小分隊,也是蔡琰在新、老人中扒拉了好久,矮子裡拔將軍,勉強湊齊的。就這樣,他們的能力,也完全達不到蔡琰的要求。

所以,蔡琰又費心費力的爲他們制定了“判事十條”,讓他們遇事後,以十條爲依據進行判決。

同時,爲了防止出現冤假錯案,造成民心不穩,蔡琰還特意與他們交代:若是判決下來,大衆不服,部族首領和長老也聯名抗議,便把案子帶回來,由蔡琰親自處理。

如此一來,蔡琰幾乎就成了另一個神夢版的諸葛亮。諸葛亮是軍中十五杖以上軍務皆親攬;蔡琰則是事無鉅細,一把抓。

好在現在歸附黃順的部落、人羣還不算太多,蔡琰勉強還照顧的過來。但很顯然,這種狀況不可能持久。

蔡琰沒招了,便找黃順,讓他幫助招攬一批能幹的胥吏型人才,至少,能夠獨當一面,處理一方事務的。

黃順的心裡,更重視能上陣打仗的人才,對這些舞弄文墨、靠嘴皮子排憂解紛的人,不怎麼上心。這事,就一直拖着。

後來,蔡琰又跟白雪抱怨此事。白雪給蔡琰出了個主意,讓她去找程瑤、曹珊、呼延康、許靈和褚英。

這幾位,都是識文斷字,在黃順這邊,算得上是飽學之士。讓她們輔佐蔡琰,一定能更好的領會蔡琰的意思,執行下去。

彷彿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蔡琰眼前一亮:自己怎麼就沒想到,身邊還閒置着這樣幾位“大才”呢!

這幾位,都是黃順的女人,身份更高貴,在那些族長、首領、長老面前,說話更具分量,與黃順親至效果差不多。她們下巡查使巡查四方,一定更爲勝任。

說幹就幹,蔡琰立刻找上她們幾個。蔡琰經多識廣,對付這幾個小丫頭,完全是小菜一碟,不過幾句話一煽動,就把她們的勁頭鼓了起來,歡天喜地的跟着蔡琰,投入到“偉大的事業”當中去了。

黃順馬上就發覺蔡琰在挖他的牆角,立刻找上蔡琰,表示不滿。

蔡琰好容易找到得力的干將,自然不放。兩人一番討價還價,黃順把程瑤和呼延康要了回去。

程瑤武藝高強,需要隨時貼身保護黃順,而且,她對軍事,也算精通,能夠給黃順提供“專業”的意見;呼延康是胡人,有呼延康在身邊,方便黃順與各式各樣的胡人打交道。

曹珊、許靈和褚英,在蔡琰這邊,正好一人下一個巡查使。有她們的加入,巡查使的規格立馬連升三級不止。不但增加了親衛,連照顧生活起居的下人,也多了十幾個。

所到之處,巡查使的人氣也跟着暴漲,所有人,都圍上來盯着他們看,膽大的還上前寒暄幾句。

雖然知道,那些小民圍過來,衝的是曹珊、許靈和褚英,但巡查使成員跟在身邊,到底也能沾沾人氣,混個臉熟。至少,此後,所到之處,人人見面就知他們是“巡查大員”。

有曹珊、許靈和褚英的加盟,巡查使每到一地,處理的案子成幾何等級增長。原來每支巡查使,每月能處理上一兩起糾紛,現在可好,每到一處,就有五六起案子在那裡等着。

案子都不大,都是些你家的狗咬了我家的狗,你家的牛把我家的牛抵傷了這些小事。這些糾紛,其實根本不用麻煩巡查使,他們自己就能解決,再不濟,還有部落頭領和長老們在呢。

百姓的心思,巡查使團也知道,就是找個由頭,跟坐在上面的曹珊、許靈和褚英當面說上幾句話,聽聽她們天籟般的嗓音,若能聽她們笑幾聲,就更好了。

對巡查使來說,這倒是個練兵的好機會。這些小糾紛,處理結果早就有了,不愁因爲判決不公引起不滿。

沒有“上訴”的風險,卻能大大鍛鍊隊伍,增加“實戰機會”,更重要的,讓巡查使能夠貼近百姓生活,與各處百姓熟絡起來,這比什麼都重要。

只要與他們成了熟人,一切事就好辦多了。遇到什麼難解的糾紛,巡查使甚至靠自己的面子,就能讓雙方各退一步,皆大歡喜。

蔡琰發現了這一意外的驚喜收穫,從此得到了靈感,又去找彭威、彭風、荊恬和程郊等人的夫人,鼓動她們也參與巡查使。

在下面的百姓眼裡,彭威、彭風、荊恬和程郊也是高高在上的存在,他們的家眷,自然也是一身的奪目光環。

到後來,蔡琰原先提拔的巡查使,徹底解放出來,被蔡琰委以其他重任。巡查各方的任務,完全交給了“夫人團”。不得不說,女人解決這些家長裡短的糾紛,就是比男人有優勢,還能爲黃順他們增加人氣。

萬一遇上人命案這樣的大案,“夫人團”不能勝任,便帶回交由蔡琰親自處理。人命案畢竟稀少。所以,自從“夫人團”出仕,蔡琰被解放了不少。

蔡琰親自主抓的,除了巡查使,還有學塾的事務。蔡琰的父親蔡邕,是大文豪,蔡琰自己,也是學富五車,歷史聞名。所以,蔡琰做主政事,自然更重視學塾的建設。

爲了能讓那些野慣了的胡人孩子也能願意學習識字讀書,蔡琰不惜百忙之中抽出時間,親自編寫教材,還編了教育歌曲,讓各處傳唱。

蔡琰規定,漢人的孩子,必須上學,讀書學字。上學的孩子,每月領學俸一貫,補貼家用。胡人的孩子,因爲要遊牧各方,學塾老先生不可能跟着他們一起遊牧,便規定他們一年中的冬天,必須入學讀書,也如漢人孩子般領學俸。

這事,黃順自然大力支持:苦什麼也不能苦教育,這是神夢的啓示,肯定錯不了。

第971章 不愉快的對話第899章 養家的壓力第1217章 虎頭蛇尾第1200章 從容審案第20章 拒絕美人計第405章 荊家新村第1158章 大戰起第863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第1247章 黃順的選擇第1188章 悅來茶樓第702章 大亂第665章 霍讓的選擇第1001章 籌謀第654章 引蛇出洞第904章 孫權的外交安排第503章 北方來信第846章 覆盤第290章 馬超現身第939章 李氏兄妹第623章 曹植的任務第1267章 諸葛瞻的前途第298章 爭奪第61章 迂迴苦候第298章 爭奪第377章 言語試探第298章 爭奪第155章 各有算計第275章 應對第1097章 徐平上位第1162章 司馬懿出兵第55章 錦芳閣風波(中)第621章 見曹植第965章 司馬懿的另一面第357章 江東動態(下)第433章 二代武將登場第1060章 事端始末第307章 曹軍再敗第1222章 震驚第326章 密議(上)第627章 世子的玄機第572章 再陪郡主第612章 妻兒第798章 當鋪掌櫃第894章 官制第1047章 廟算第557章 玄甲衛登場第679章 神秘人第30章 力主改道第779章 計議第715章 西域墨門第1213章 結黨營私案第839章 花好月圓第1053章 武威侯第251章 李銘(上)第855章 深入瞭解第868章 襄陽大戰(三)第56章 錦芳閣風波(下)第751章 曹彰第9章 硬闖衙門第870章 于禁背鍋第815章 混戰開啓第701章 打草驚蛇第25章 曹操背鍋第1271章 劉禪的煩惱第303章 安排第576章 再來新招第1264章 白雪的擔心第820章 黃婉貞的來信第23章 程瑤闖禍第86章 死裡逃生第1168章 約戰第904章 孫權的外交安排第1243章 不了了之第89章 回到襄陽第399章 家務事天大第551章 李尚出現第510章 鎩羽而歸第776章 黃順的大計第198章 無字情詩第577章 見招拆招第579章 山頂之敵第805章 斛律鄔榪第1145章 漢中軍情第251章 李銘(上)第1216章 徐平來歷第1042章 問詢第405章 荊家新村第5章 上路第343章 一家三口全上陣第353章 生死談判(下)第801章 爭辯第1159章 姜維出世第598章 功成第460章 選址第608章 大餡餅第466章 周瑜的箭傷第1027章 巢湖戰場第861章 一封家書第800章 和解之意
第971章 不愉快的對話第899章 養家的壓力第1217章 虎頭蛇尾第1200章 從容審案第20章 拒絕美人計第405章 荊家新村第1158章 大戰起第863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第1247章 黃順的選擇第1188章 悅來茶樓第702章 大亂第665章 霍讓的選擇第1001章 籌謀第654章 引蛇出洞第904章 孫權的外交安排第503章 北方來信第846章 覆盤第290章 馬超現身第939章 李氏兄妹第623章 曹植的任務第1267章 諸葛瞻的前途第298章 爭奪第61章 迂迴苦候第298章 爭奪第377章 言語試探第298章 爭奪第155章 各有算計第275章 應對第1097章 徐平上位第1162章 司馬懿出兵第55章 錦芳閣風波(中)第621章 見曹植第965章 司馬懿的另一面第357章 江東動態(下)第433章 二代武將登場第1060章 事端始末第307章 曹軍再敗第1222章 震驚第326章 密議(上)第627章 世子的玄機第572章 再陪郡主第612章 妻兒第798章 當鋪掌櫃第894章 官制第1047章 廟算第557章 玄甲衛登場第679章 神秘人第30章 力主改道第779章 計議第715章 西域墨門第1213章 結黨營私案第839章 花好月圓第1053章 武威侯第251章 李銘(上)第855章 深入瞭解第868章 襄陽大戰(三)第56章 錦芳閣風波(下)第751章 曹彰第9章 硬闖衙門第870章 于禁背鍋第815章 混戰開啓第701章 打草驚蛇第25章 曹操背鍋第1271章 劉禪的煩惱第303章 安排第576章 再來新招第1264章 白雪的擔心第820章 黃婉貞的來信第23章 程瑤闖禍第86章 死裡逃生第1168章 約戰第904章 孫權的外交安排第1243章 不了了之第89章 回到襄陽第399章 家務事天大第551章 李尚出現第510章 鎩羽而歸第776章 黃順的大計第198章 無字情詩第577章 見招拆招第579章 山頂之敵第805章 斛律鄔榪第1145章 漢中軍情第251章 李銘(上)第1216章 徐平來歷第1042章 問詢第405章 荊家新村第5章 上路第343章 一家三口全上陣第353章 生死談判(下)第801章 爭辯第1159章 姜維出世第598章 功成第460章 選址第608章 大餡餅第466章 周瑜的箭傷第1027章 巢湖戰場第861章 一封家書第800章 和解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