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2章 劉備託孤(一)

劉備病入膏肓,依然時日無多,在座的人都看得出來,悲痛之餘,對各自的前程也是極爲牽掛。今日有幸坐在這裡的,劉備死後,都是顧命大臣,手掌重權,是肯定的。但同樣是掌握重權,差別卻同樣不小。

每個人都默認:今日劉備點名的順序,就代表了今後蜀漢政權,這幾位顧命大臣的權位高低。第一個點名諸葛亮,就意味着,在劉備的後事安排中,諸葛亮是最重要的一位。

這與劉備生前排擠疏遠諸葛亮形成鮮明的反差,致使所有人都暗中意外。尤其是李嚴。來白帝城之前,李嚴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這次的首席顧命大臣非自己莫屬。

原因很簡單,李嚴是南陽人,與六姓同屬荊州,可以很好的與六姓中人打交道。而李嚴還在劉表時期就入川,成爲劉璋的部將,與西川大族關係悠久。論政治平衡術,只有自己擔任首席顧命大臣,才能最大的整合朝中勢力,擰成一股繩,應對劉備過世帶來的危機。

正因此有此考慮,所以這次李嚴不但自己來了,還特意帶來了李政和李晴。在李嚴看來,劉備要倚重自己,少不得有兒女婚嫁之事,帶上李政和李晴,正是李嚴的老謀深算的一招。李嚴當然還有其他兒女,但未曾婚娶,年齡又合適的只有他倆。

現在,劉備第一個點到諸葛亮,李嚴心中不由自主的涌起一股失落感,爲了掩飾,他低頭假裝抹淚,不讓別人看到那一瞬間他臉上的表情。

諸葛亮連忙站起,來到劉備榻前,小聲應道:“臣在。”

劉備昏黃的眼珠費力的轉動,看了諸葛亮一眼,說道:“你可知,我疏遠於你,爲何?”

諸葛亮搖頭道:“爲臣之道,寵辱不驚,僭越之事,臣不敢去想。”

劉備說道:“我們打進西川,好比螞蟻吞象,若處置不當,螞蟻就不再是螞蟻,而是變成了大象。朕身邊老人,都是垂垂老矣,不足以相托大事。唯有孔明,才能當世頂尖,更喜年輕,正是可遇不可求的相托後事之人。

爲免孔明留在成都,爲西川士人同化,朕忍痛驅逐孔明回荊州,正爲今日。孔明可能明白朕的一番苦心?”

劉備說話斷斷續續,但拼命咬字清晰,是以屋裡所有人,都聽得清楚。黃順嘴角似有若無的一撇,心中在冷笑:這個劉備,可真能忽悠,在座都是聰明人,豈能被他一兩句話就能糊弄過去?

當初劉備本就是顧忌六姓實力過大,這才疏遠諸葛亮,將諸葛亮逐出最高層。也真難爲了劉備,病重之時,還能想出如此用心良苦的託詞。

黃順轉念一想:劉備如此說法,就算衆人心中明知怎麼一回事,也不會戳穿於他。但劉備快死之人,當不是追求這點面子。如果他真的顧忌諸葛亮,就不可能託付大事。想到夢中情形,黃順知道,故事還有後續,且靜觀其變。

諸葛亮叩頭道:“亮不才,有負皇上一片苦心。”

劉備的頭慢慢轉動,費力的招呼一邊的劉禪過來,拉着劉禪和諸葛亮的手,說道:“孔明之才,十倍於曹丕,孫權之流,更不足爲懼。今後,汝見孔明如見朕面,以父事之。”

說完,喘了口氣,歇息了一會,又對諸葛亮說道:“劉禪不才,可輔便輔之,不可輔,君代之可也。”

此語一出,滿座皆驚。在座之人,都是仕途老狐狸,就是最年輕的黃順,也是見過大場面,大世面之人,託孤之時,說出如此的話語,看似信任無比,其實殺機更重。

黃順還好,畢竟在夢中劉備就是如此說的,當時黃順想起這段,之時感嘆劉備與諸葛亮的君臣際遇,古今罕見而已。但今天身臨其境,卻有種奇怪的感覺:劉備這話,似乎是衝着自己來的。

諸葛亮不可能反漢,劉備對此顯然心知肚明,而且,諸葛亮從未獨自帶兵打過仗,更沒有造反的資本。劉備如是說,顯然是針對其後更具反骨的黃順了。

只有黃順,有那個實力,也有那個條件,更有那個心,造反蜀漢。對黃順,劉備可轄制他的手段太少,唯一能夠制約住黃順的,就是諸葛亮。劉備在這個時候說出這話,在黃順聽來,就是在要求諸葛亮,看好黃順,不要讓黃順謀反。

劉備作爲天下梟雄,當然不會把蜀漢國運寄託在諸葛亮的承諾之上,爲了對付黃順,他肯定還有其他實質性安排。黃順想明白這點,便不動聲色,繼續靜坐不動。

諸葛亮何等樣人,黃順還需靜靜坐在那裡,思忖一會才能想透這些,諸葛亮卻在劉備說完的一瞬間,就明白了其中所有關鍵之處。

諸葛亮連連叩頭,口稱:“皇上厚恩,臣唯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方能報答以萬一。”

劉備點點頭,看向劉禪,劉禪這時候機靈了一把,作勢向諸葛亮叩首,口稱“相父”。

諸葛亮當然不能讓劉禪真個拜下去,連忙扶起。榻上劉備不說話,劉禪也不敢真讓諸葛亮扶起來,兩人僵持了一會,劉禪到底還是叩頭三次,完成了參拜。

劉備臉上露出微笑,說道:“禪兒剛纔稱孔明爲相父,朕死之後,孔明便是大漢丞相,輔佐新皇,執掌朝政。”

這又是一大信號:劉備在時,是沒設丞相的。現在,劉備親口說出,諸葛亮將爲丞相,正應了當初屋裡所有人的心中猜測:劉備死後,諸葛亮將是蜀漢手握重權第一人。

諸葛亮自然連連謙讓,表示不堪重任。劉備此時哪有力氣與諸葛亮糾纏這些禮儀往來,躺倒休息了一會,又呼喚道:“正方過來。”

正方是李嚴的字。劉備呼喚李嚴,諸葛亮識趣的退了下去,坐在黃順身邊。李嚴起身來至劉備榻前,跪在地上,靜候劉備的吩咐。

第1189章 江湖謠言第495章 墨氏內情(三)第298章 爭奪第1152章 不意之局第324章 回鄴城第10章 糾紛之源第495章 墨氏內情(三)第59章 得罪陸遜也不悔第187章 程瑤的表白第479章 脣槍舌劍第778章 疑雲重重第292章 遊說馬超第1060章 事端始末第435章 感情投資第66章 一詩鎮江東第150章 挺身而出第854章 殘酷現實第597章 江東鏢局第19章 抵達江陵第430章 事情原委第244章 可朱渾氏第246章 陳平奇計第223章 懦弱公子第179章 褚仁的安排第441章 魯肅的評判(上)第237章 狂點鴛鴦譜第832章 拜訪斛律家族第87章 太守孫翊第1031章 合肥戰場第156章 黃順也心煩第1003章 來使第1141章 審判第543章 情敵第551章 李尚出現第126章 拍曹操馬屁第1172章 研究退兵第24章 蔡府對峙李尚第1183章 馬超的煩惱第638章 副手第409章 三人的心思(上)第754章 孤注一擲第25章 曹操背鍋第1221章 矛盾之鑰第950章 趙氏兄弟的故事第149章 小心應付第1279章 往事難以置信第694章 拔刀相助第348章 蔡琰做說客第1042章 問詢第732章 再見司馬懿第328章 張郃來訪第927章 論前程第948章 矛盾第241章 正事來了第1195章 第二方案第1078章 再擒孟獲第63章 真情表白第905章 理字的爭奪第19章 抵達江陵第409章 三人的心思(上)第1117章 勝利者的感慨第192章 墨氏刺客第283章 漢胡之爭第162章 江陵戰局第376章 刺激蕭凝第533章 善意謊言第207章 兩邊的震撼第330章 鐵血政策第704章 煽風點火第198章 無字情詩第818章 諸葛恪露臉第637章 蒯良的請求第91章 劉備開始行動第476章 聚殲第25章 曹操背鍋第1281章 總指揮人選第613章 川中動靜第652章 籌劃反擊第33章 結盟第234章 借兵出征第565章 情敵見面第562章 效忠第603章 諸葛恪第945章 主持大局第1047章 廟算第119章 樊城大勝第1182章 黃順的打算第311章 黃襄出世第1242章 再次出招第461章 背後的博弈第721章 往事第1014章 倚老賣老第267章 算計第269章 進展順利第34章 墨氏故事第904章 孫權的外交安排第611章 緩稱王第1020章 作弊第1281章 總指揮人選第1224章 孫武爲太子
第1189章 江湖謠言第495章 墨氏內情(三)第298章 爭奪第1152章 不意之局第324章 回鄴城第10章 糾紛之源第495章 墨氏內情(三)第59章 得罪陸遜也不悔第187章 程瑤的表白第479章 脣槍舌劍第778章 疑雲重重第292章 遊說馬超第1060章 事端始末第435章 感情投資第66章 一詩鎮江東第150章 挺身而出第854章 殘酷現實第597章 江東鏢局第19章 抵達江陵第430章 事情原委第244章 可朱渾氏第246章 陳平奇計第223章 懦弱公子第179章 褚仁的安排第441章 魯肅的評判(上)第237章 狂點鴛鴦譜第832章 拜訪斛律家族第87章 太守孫翊第1031章 合肥戰場第156章 黃順也心煩第1003章 來使第1141章 審判第543章 情敵第551章 李尚出現第126章 拍曹操馬屁第1172章 研究退兵第24章 蔡府對峙李尚第1183章 馬超的煩惱第638章 副手第409章 三人的心思(上)第754章 孤注一擲第25章 曹操背鍋第1221章 矛盾之鑰第950章 趙氏兄弟的故事第149章 小心應付第1279章 往事難以置信第694章 拔刀相助第348章 蔡琰做說客第1042章 問詢第732章 再見司馬懿第328章 張郃來訪第927章 論前程第948章 矛盾第241章 正事來了第1195章 第二方案第1078章 再擒孟獲第63章 真情表白第905章 理字的爭奪第19章 抵達江陵第409章 三人的心思(上)第1117章 勝利者的感慨第192章 墨氏刺客第283章 漢胡之爭第162章 江陵戰局第376章 刺激蕭凝第533章 善意謊言第207章 兩邊的震撼第330章 鐵血政策第704章 煽風點火第198章 無字情詩第818章 諸葛恪露臉第637章 蒯良的請求第91章 劉備開始行動第476章 聚殲第25章 曹操背鍋第1281章 總指揮人選第613章 川中動靜第652章 籌劃反擊第33章 結盟第234章 借兵出征第565章 情敵見面第562章 效忠第603章 諸葛恪第945章 主持大局第1047章 廟算第119章 樊城大勝第1182章 黃順的打算第311章 黃襄出世第1242章 再次出招第461章 背後的博弈第721章 往事第1014章 倚老賣老第267章 算計第269章 進展順利第34章 墨氏故事第904章 孫權的外交安排第611章 緩稱王第1020章 作弊第1281章 總指揮人選第1224章 孫武爲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