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童貫之憂

三更天的梆子聲已經敲過,正是萬籟俱寂的時候。住在知州府衙後院的童貫卻絲毫沒有睡意,做爲一個帶兵多年的將領,對危險的感覺不是別人能比得了的,直覺告訴他,梁山的進攻已經迫在眉睫。

栽贓張叔夜的摺子已經連夜命人送去京師蔡太師那裡,他現在琢磨的是要不要現在就逃。

他心裡明白,未戰先逃,他的官路也就到頭了,可官位比起小命來說,當然還是命重要了。

咬了咬牙,還是三十六計,跑爲上計。

童貫這邊剛下定決心,忽聽府衙外傳來陣陣呼喊聲,接着就見無數火把從四面八方向府衙內丟來。只片刻間,府衙內柴房的方向就燃起了熊熊大火。

“梁山好漢已經進城,梁山好漢只殺貪官,尋常百姓切勿出門……”

大火驚醒了城中的居民和軍兵,可混亂中,濟州城裡到處是這樣的呼喊聲,夜幕中也不知道有多少梁山好漢,事不關己的百姓紛紛躲回家去,甚至有的衙役、士兵也乾脆脫下衣服混入百姓家。

梁山好漢,誰不怕啊!

聽到呼喊,童貫不驚反喜,梁山賊寇都打進城了,這回不能說我是未戰先逃了吧!立刻吩咐手下收拾金銀細軟,備馬出城。

張叔夜在府中聽到呼喊也嚇了一跳,不過他並未接到梁山大軍攻城的消息,所以很快就明白這是有人在搗亂,剛準備命人調軍隊鎮壓,門外忽然跌跌撞撞地跑進一個人來。

“報..大人,大事不好了,城外三座大營同時遭到攻擊,梁山賊寇已經..已經打過來了,我們也快跑吧”

真是怕什麼就來什麼,不過張叔夜不同於其它文官,越到這種時刻反而越清醒。

怒喝道:“慌什麼,我等食君之祿,當忠君之事,來人,與我上城,我倒要看看梁山賊寇如何破我濟州?”

剛走出府門,又有手下慌慌張張地跑來。

“報大人,剛剛童大人帶人出了府衙,似乎是出城了,卑職不敢阻攔,特來稟報”

童貫跑了,張叔夜卻冷冷一笑,這個蠢貨,此時只有待在城內才最安全,這時往城外跑,不被梁山抓住纔怪。不過也好,最好那個宋清能象殺高俅一樣殺掉他,給朝廷除去一大害。

“來人,調集軍隊撲滅城內大火,同時抓捕梁山奸細”

張叔夜一邊吩咐,一邊憂心忡忡地帶人向城頭奔去。他不擔心城內,卻擔心城外的軍營,城外軍兵雖衆,卻沒有將官統一指揮,另外還有很多軍隊剛剛敗在梁山手下,此時又被梁山趁夜偷襲,想不敗恐怕都難。

水泊梁山,其中的水泊就是距濟州城不遠,連通廣濟渠的一大段水域。

此時在這片水域上已經密密麻麻地佈滿了戰船,各條船上的燈火猶如天上的繁星,星星點點,一眼望不到盡頭。

宋清不會衝到前邊衝殺,卻不代表他不會來。

古代戰爭,千軍萬馬廝殺在一起,想想就令人熱血沸騰,只可惜這是在晚上,看得不太清楚,只能從震天的喊殺聲中判斷戰鬥的慘烈。

戰鬥從開始就在向着宋清等人預想那樣發展,探馬流星不間斷地把各個方向的最新進展報到宋清所在的這艘帥船上。

南大營攻破、北大營攻破,西大營還在鏖戰中,不過勝敗只是時間的問題,合圍濟州的局面已經形成,宋清等人要考慮的是要不要趁勢打下濟州城。

梁山軍隊進攻的突然性,以及童貫的不作爲,都是奠定這場戰役勝利的基礎。不過此戰最大的收穫還是繳獲了無數梁山目前最緊缺的糧食。

此戰之後,相信朝廷在短時間內不會再來找梁山的麻煩了,所以打不打濟州城已經無所謂。

不過很多人還是覺得有必要打一下濟州,一方面是要給張叔夜一個教訓,讓他以後消停點,還有也要接應在城中製造混亂的楊雄等人。

就在宋清同衆人商談如何打濟州的時候,有人來報,捉到朝廷大將。待把人押上來,立刻有很多人認了出來。

“童貫,他是童貫”

宋清也很意外,雖然猜到濟州城中有大人物,卻沒想到會是童貫,再說,城還未破,這傢伙怎麼跑出來了?眼睛轉了轉,一個主意涌上心頭。

宋清不認識童貫,卻不得不裝做認識的樣子,坐在座位上,微笑着對童貫道:“童大人,別來無恙,想不到我們這麼快就又見面了”

童貫的腸子都快悔青了,梁山大軍根本就沒有攻城,再說,濟州城這麼高大堅固,是那麼容易打下來的嗎?自己若還老老實實地躲在城裡,怎麼會被抓住?

他可是聽說了,高俅大哥就是被眼前這個笑眯眯的年輕人親手幹掉的,這小子不會是個專殺當官的變態吧?

此時正值午夜,遠處喊殺震天,頭頂夜空浩瀚,船上燈火通明,衆梁山好漢橫眉立目。

此情此景,童貫彷彿來到了另一個世界,腿一軟,竟然直接跪在宋清面前。

這個朝廷高官竟然一句話不說就跪在宋清面前,讓所有人都很意外,同時更加瞧不起朝廷,心中都在想,還是二郎有眼光,這樣的朝廷,那裡值得我們效忠?

“呵呵!童大人,無須多禮,來人,給童大人看座”

宋清越客氣,童貫就越害怕,要不是有軍士把他摻起來,他根本就站不起來,更別說坐了。

“宋..宋頭領,下官本無意冒犯虎威,都是張叔夜從中挑撥,這不,聽說衆好漢來攻城,下官就..”

童貫很想給自己臨陣脫逃找個堂皇點的藉口,可搜腸刮肚地想了半天也沒說出個所以然來。

“這麼說,童大人也是身不由己了?”

“是..下官原本奉朝廷之命,前來整軍,然後北上進攻遼國,收復燕雲十六州的,都是張叔夜那廝挑動朝廷,不然下官此時已經率軍北上了”

就這熊樣還帶兵去打遼國,那不是肉包子打狗嗎?梁山羣雄心中同時冒出這樣的想法。

宋清點點頭,故做肅然地道:“原來童大人是要北上爲國收復失地的,佩服、佩服”嘴說佩服,可宋清連屁股都沒擡。

說到燕雲十六州的時候,童貫的胸脯不由往起挺了挺,彷彿真成了收復失地的民族英雄,可看宋清那副淡然的樣子,腰又哈了下去。突然想起這可不是裝屁的地方,鬧不好是要掉腦袋地。

“我想送一份天大的功勞給童大人,還望童大人多多配合纔是”

“宋頭領是想要這濟州城?”

童貫自作聰明地道,心說自己若真把城池獻給梁山,還有個屁功勞,皇帝不砍了自己腦袋纔怪。

“童大人可是覺得我梁山打這小小的濟州城會有什麼難度嗎?”

好像是爲了配合宋清,船下跑上一傳令兵,大聲向宋清稟報西大營已經被攻破,俘虜無數,各路人馬已經完成對濟州的包圍,何時攻城就等宋清發話了。

梁山人馬趁夜攻營,朝廷軍隊因爲沒有統一的指揮,又因極度厭戰,幾乎是一觸即潰,軍兵根本就毫無戰心,被梁山軍隊俘虜了不少,也有不少趁夜四散逃走了。

佔據三座大營的各路將領正忙着收繳物資、看押俘虜,要說立刻攻城是不太可能的。

童貫那知道這些,他心中畏梁山如虎,宋清說什麼,他當然就覺得是理所應當的。

坐了一會,心神穩定了不少,雙腿也有力氣了。聽宋清的語氣似乎不太高興,慌忙站起身道:“下官知錯,有何差遣請宋頭領明示”

宋清微微一笑,招手喚過蕭讓。

“麻煩哥哥再寫一篇徼文昭告天下,大概意思就是濟州知州張叔夜,欺上瞞下,無端興兵意圖剿滅已經效忠朝廷的梁山好漢,幸有樞密使童貫大人,積極斡旋,力挽狂瀾,使兩軍免於交戰,拯救無數生靈,實爲天下之楷模,朝廷有此忠臣,乃天子之幸,萬民之幸。爲免刀兵再起,生靈塗炭,童貫大人代表朝廷將濟州、鄆州、兗州、齊州設爲軍事禁區,朝廷不在這四州之地駐軍,梁山人馬從此效忠朝廷,爲朝廷牧守一方”

“大概就是這意思吧!具體字句你斟酌着寫”

宋清在說前半句的時候,童貫還有些沾沾自喜,可越聽越覺不對,將濟州、鄆州、兗州、齊州設爲軍事禁區,朝廷不派駐軍隊,不就等於把這四州之地拱手讓給梁山了嗎?自己那有那麼大權力?還爲朝廷牧守一方,你糊弄傻子哪?這同割地自立有什麼區別?

“宋頭領,這..這似乎不太妥當吧”

宋清的這些話在梁山羣雄中也引起不小轟動,好在有頭腦快的人已經領悟宋清話中的真意,悄悄和身邊人解釋後,所有人都明白過來,只是在看向宋清的時候,眼神再次變了。

這是多大的手筆啊!並非這四州之地梁山打不下來,可就算是打下來,能不能守住先不說,同時也會落個反叛的名聲,現在不一樣了,只要這篇徼文一出,天下必然震動,誰還敢說梁山是賊寇?這可是你們朝廷主動把這幾個地方讓給我們的。

現在所有人心中都有一個想法,那就是二郎當得起“雄才大略”四個字。

其實這個想法宋清也是靈機一動得來的,跟雄才大略可挨不上邊。

淡然道:“童大人,擺在你面前有兩條路,一條是我把你殺掉,然後把這個罪名栽到張叔夜身上,當然了這篇徼文同樣還會流傳天下的,署名當然還是你童大人了”

“再有就是,你把這份文書籤了,然後帶兵繼續北上。如何決定想必童大人已經想好了吧?”

第一百六十九章 汴梁風雨第一百四十九章 請求封賞第一百七十九章 河北防務第六十四章 皇帝有請第二百零一章 層層堵截第七十七章 名聲在外第四十四章 進京述職第六十八章 艱難抉擇第一百零三章 體察民情第二十二章 新婚大禮第一百八十四章 拖你後退第六十九章 梁山之殤第一百九十三章 潤物無聲第一百五十七章 真正目的第二百零五章 曾幾何時第一百八十七章 反客爲主第二百二十九章 入主蜀中第十八章 童貫之憂第二百六十五章 軍機泄露第二百章 將計就計第三十二章 波瀾在起第二百七十八章 何爲真佛第二百六十三章 談硃色變第二百零五章 曾幾何時第二百四十一章 新年將至第二百八十一章 聯合作戰第二百六十五章 軍機泄露第三十六章 開始拉攏第八十四章 兗州攻略第八十三章 超級臥底第二百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六十三章 談硃色變第二百四十章 漏網之魚第二百一十四章 洛陽新春第一百八十八章 父子兄弟第九十八章 海上消息第二百五十二章 樑王取親第二百二十四章 另有隱情第二百六十三章 談硃色變第五十八章 禍亂之源第二百六十二章 朱武用計第八十四章 兗州攻略第一百一十五章 收買人心第二百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六十四章 縱談佛政第二百七十六章 絕妙好計第二百八十六章 親臨前線第二百零九章 戰雲密佈第一百四十五章 收點利息第二百零六章 煩惱不斷第二百三十一章 大興佛事第一百五十二章 醉翁之意第三十七章 相州消息第二百八十章 老奸巨猾第四章 保命的煽動第一百八十四章 拖你後退第四十一章 民族利益第二百七十七章 計劃斬首第二百七十七章 計劃斬首第二百九十章 東北戰局第七十四章 準備工作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下無事第一百八十章 王爺回府第一百一十五章 收買人心第二百零四章 有請皇帝第七十五章 刺殺計劃第一百二十六章 再下一州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戰之前第二百二十七章 山越條件第一百零一章 趁夜而來第二百一十九章 宋清教子第一百五十五章 馳援開封第六十五章 道義爲先第九章 只是開始第一百九十三章 潤物無聲第一百七十八章 前後夾擊第六十二章 你來我往第一百六十二章 反覆無常第六章 你謀我算第二百一十六章 長遠眼光第一百四十六章 水淹七軍第二百九十四章 最後希望第一百二十八章 罪魁禍首第六十九章 梁山之殤第一百一十九章 伊人遠去第二百八十四章 增援臨安第五十三章 熱血青年第六十章 楊氏百年第一百五十八章 收穫季節第一百零九章 狹路相逢第九十一章 人心所向第二百五十八章 守得雲開第三十五章 陰魂不散第一百八十六章 遙望洛陽第四章 保命的煽動第二百七十六章 絕妙好計第二百九十章 東北戰局第二十一章 山外來客第一百六十七章 誘敵深入第二百五十一章 皇叔心思
第一百六十九章 汴梁風雨第一百四十九章 請求封賞第一百七十九章 河北防務第六十四章 皇帝有請第二百零一章 層層堵截第七十七章 名聲在外第四十四章 進京述職第六十八章 艱難抉擇第一百零三章 體察民情第二十二章 新婚大禮第一百八十四章 拖你後退第六十九章 梁山之殤第一百九十三章 潤物無聲第一百五十七章 真正目的第二百零五章 曾幾何時第一百八十七章 反客爲主第二百二十九章 入主蜀中第十八章 童貫之憂第二百六十五章 軍機泄露第二百章 將計就計第三十二章 波瀾在起第二百七十八章 何爲真佛第二百六十三章 談硃色變第二百零五章 曾幾何時第二百四十一章 新年將至第二百八十一章 聯合作戰第二百六十五章 軍機泄露第三十六章 開始拉攏第八十四章 兗州攻略第八十三章 超級臥底第二百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六十三章 談硃色變第二百四十章 漏網之魚第二百一十四章 洛陽新春第一百八十八章 父子兄弟第九十八章 海上消息第二百五十二章 樑王取親第二百二十四章 另有隱情第二百六十三章 談硃色變第五十八章 禍亂之源第二百六十二章 朱武用計第八十四章 兗州攻略第一百一十五章 收買人心第二百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六十四章 縱談佛政第二百七十六章 絕妙好計第二百八十六章 親臨前線第二百零九章 戰雲密佈第一百四十五章 收點利息第二百零六章 煩惱不斷第二百三十一章 大興佛事第一百五十二章 醉翁之意第三十七章 相州消息第二百八十章 老奸巨猾第四章 保命的煽動第一百八十四章 拖你後退第四十一章 民族利益第二百七十七章 計劃斬首第二百七十七章 計劃斬首第二百九十章 東北戰局第七十四章 準備工作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下無事第一百八十章 王爺回府第一百一十五章 收買人心第二百零四章 有請皇帝第七十五章 刺殺計劃第一百二十六章 再下一州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戰之前第二百二十七章 山越條件第一百零一章 趁夜而來第二百一十九章 宋清教子第一百五十五章 馳援開封第六十五章 道義爲先第九章 只是開始第一百九十三章 潤物無聲第一百七十八章 前後夾擊第六十二章 你來我往第一百六十二章 反覆無常第六章 你謀我算第二百一十六章 長遠眼光第一百四十六章 水淹七軍第二百九十四章 最後希望第一百二十八章 罪魁禍首第六十九章 梁山之殤第一百一十九章 伊人遠去第二百八十四章 增援臨安第五十三章 熱血青年第六十章 楊氏百年第一百五十八章 收穫季節第一百零九章 狹路相逢第九十一章 人心所向第二百五十八章 守得雲開第三十五章 陰魂不散第一百八十六章 遙望洛陽第四章 保命的煽動第二百七十六章 絕妙好計第二百九十章 東北戰局第二十一章 山外來客第一百六十七章 誘敵深入第二百五十一章 皇叔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