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靡靡之音

忙完音樂會的事後,許望秋和許望川坐火車回到了蓉城。走到廠門口的時候,許望秋髮現132廠的牌子換了,從秀眉機械廠改成了蓉城飛機公司。看起來只是換了一塊牌子,但許望秋知道工廠開始轉型了。跟國內其他軍工企業,132廠要開始走軍轉民的路了。

跟電影廠一樣,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軍工企業的工資福利待遇優越,生活設施齊全,是無數人羨慕的好單位。但隨着改革的大潮來臨,軍隊讓步經濟,導致大量軍工廠訂單大幅度降低,軍工企業被迫走上轉型之路。

軍工企業開始轉向民用,電影廠也很快會被定性爲事業單位,開始獨立覈算、自負盈虧。這兩件事看上去八竿子打不着,許望秋原來也沒想過這其中的聯繫,直到最近參加關於出口公司的會議才明白其實都是經濟問題引起的。

1977年7月,國家/計/委提出,今後八年花65億美元從國外進口技術設備,重點發展石油化學工業。但某些領導頭腦發熱,搞成了洋躍進,計劃未來十年引進800億美元的項目。國家財政收入才800億人民幣,外匯只有幾億美元,搞這麼浩大的工程,國家財政根本負擔不起。這個計劃在1979年被中止,但很多引進項目的合同已經簽訂。於是,1979年和1980年國家出現嚴重的外匯和財政赤字。

爲了解決財政問題,平衡收支,軍工業開始軍轉民,其他企業實行撥改貸。這個政策解決了財政問題,但也留下了很多隱患。撥改貸將政府財政撥款,改爲企業向銀行貸款;但同時企業的利潤照樣要上交財政,很多國企迅速陷入虧損困境,很多需要資金支持的高科技企業,由於得不到支持,從此與發達國家拉越來越遠,比如電子工業。

上一世中興和華爲被美國人卡脖子的時候,很多人憤怒的問,爲什麼不早發展半導體。其實正是因爲撥改貸,國家不再撥款,科研經費被大量砍掉,導致企業無力進行研發。比如北平電子管廠(後來的京東方),想上馬液晶項目,由於缺乏國家投資而流產。

電影廠也是如此,在改成事業單位後,國家每年給各廠一定的流動資金輔助生產。到80年代後期,每部電影的平均成本已經接近100萬,而國家撥款依然是那麼多,根本不足以組織生產,電影廠只能向銀行貸款。到了90年代初期,國內幾家電影廠全都背上了沉重的債務包袱。比如西影廠在80年代後期風光一時,在國際上拿了很多獎,拍了很多票房很好的熱門電影,卻因爲統購統銷,賺不了錢,債務高達2000萬。

正想着,許望秋突然聽到一個熟悉的聲音大喊“二哥!二哥”,擡頭一看,只見一個十四五歲的少女,像一隻快活的小兔子,在太陽底下,飛速奔來。

許望北從許望秋的手中接過包,快樂地問道:“二哥,大哥,你們怎麼纔回來呀?人家蘇白姐都回來半個月了。”

“我跟大哥有事要做。”許望秋髮現一年沒見,妹妹個子長了一大截,伸手比劃了一下,驚訝地道,“望北,你長了好多啊,都變成大姑娘了。”

許望北站得意地笑着,露出潔白而整齊的牙齒:“我本來就是大人了嘛!”又問許望川:“大哥,你看我,是不是長個子了?”

許望川假意打量了許望北一番,笑着道:“真的長高了不少呢!”

許望秋三兄妹說笑着往家裡走,一路上不住有人跟許望秋打招呼。《媽媽再愛我一次》讓許望秋成了名人,而《鋤奸》讓他的名聲上了一個臺階。廠裡的家長教訓孩子的時候,都拿着他做例子,你看人家許望秋,再看看你!

在回家之後,許望秋將電影的事徹底放下,爲過年忙碌着。準備年貨、推湯圓,買春聯等等,都是由他一手包辦。他一年沒回家了,而他明年在家的時間也很少,所以,他希望利用這段時間,好好陪陪家人,爲家裡面做點事。

許望秋每次去蘇振聲家的時候,蘇振聲總是會拉着他聊電影。聊《媽媽再愛我一次》,聊《鋤奸》,也聊他的新電影《楓》。許望秋記得上一世的《楓》是秀影廠張一導演的作品,沒想到這次劇本竟然跑到了蘇振聲手中。

大年初三下午,許望秋一家五口來到蘇白家。他們是過來拜年的,也是過來看電視的,因爲今天晚上中央電視臺會播放“走進新時代”音樂會的實況錄像。許望秋本來想去廠裡看的,在向蘇振聲借鑰匙的時候,被他罵了一通,說你們直接來我家看不就行了。

蘇振聲家的電視是進口的14寸日立彩電,花了將近三千塊。進口彩電不光價格高,而且不是想買就能買到的,必須要有彩電票。蘇振聲因爲《媽媽再愛我一次》轟動全國,爲西川電影系統爭得了榮譽,省裡獎了他一張彩電供應票,他才獲得買彩電的機會。

如果許望秋要是想搞彩電,肯定是能搞到的。只是考慮到許望北已經上高中,萬一她看電視上癮,影響學習,那罪過就大了。就算許望北沒有電視癮,家裡有電視,隔壁鄰居肯定會過來看,那她也不要想安靜學習了。

蘇白一家對許望秋他們的到來格外熱情,又是跟他們倒水,又是他們拿糖拿水果的。寒暄過後,蘇白拉着許望北嘀嘀咕咕地說話;謝春紅跟蘇白的姐姐和嫂子聊了會家長裡短的話題,就去廚房忙活了;許望秋他們父子三個,則跟蘇振聲和蘇白大哥蘇衛天南地北的神侃。

吃完晚飯後,兩家人就像一家人那樣,親密無間地坐在電視機前。

這個時代電視節目極少,不過《新聞聯播》已經有了。許望秋已經十多年沒看《新聞聯播》,聽着那熟悉的音樂,他心裡感慨萬千。《新聞聯播》現在的主持人是趙忠祥,聽慣了他的的《動物世界》,再聽他主持《新聞聯播》,有種時空錯亂的感覺。

跟許望秋他們一樣,坐在電視機前等着看音樂會實況錄像的觀衆不少。北平、天津、魔都和羊城四座城市的觀衆,對音樂會更是翹首以盼。音樂會在這四周城市演出的時候,當地媒體進行了大規模報道,可是說是人盡皆知。現在聽到央視要播放音樂會的錄像,因爲種種原因錯過了音樂會的人都坐在了電視機前,等着看音樂會的錄像。

不誇張的說,因爲“走進新時代”音樂會,這個夜晚這四座城市都格外安靜。

胡清明一家和範駿一家也都坐在了電視機前,等着看音樂會。胡清明和範駿他們對許望真的是秋恨之入骨,按道理來說,他們是不會捧許望秋的場。他們看音樂會是來挑刺的,因爲胡清明聽說,音樂會有李谷依,還唱了不少靡靡之音。

1979年10月,電影《小花》上映。插曲《妹妹找哥淚花流》由李谷依演唱,她大膽嘗試,將西洋歌劇和我國古典戲曲中曾使用過的輕聲、氣聲唱法,運用到現代歌曲上來。就是這麼一試,讓李谷依在圈外聲名鵲起。有批評者認爲此曲唱法不妥,但礙於電影題材屬革命範疇,只能暗自嘀咕,無法公開指責。

1980年在元旦,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每週一歌》播出歌曲《鄉戀》。這首歌是風光片《三峽傳說》的插曲,由中央電視臺製作。那時,許多歌曲在影視劇正式播出前,先由廣播電臺放送。在《鄉戀》播放後,在贏得讚揚可肯定的同時,也出現了很多批評和討伐聲。甚至有主管意識形態的高級官員,點了《鄉戀》的名,說是靡靡之音。

胡清明他們就是衝着這個來的,如果音樂會真的有很多《鄉戀》這樣的靡靡之音,那麼整個音樂會就會成爲批判對象,許望秋和他的後臺就會因此倒黴。

時間很快指向晚上八點,音樂會正式開始,“走進新時代音樂會”的紅色大字出現在屏幕上,電視機的喇叭裡傳出《步步高》那歡樂的旋律。

在白秋玲報幕之後,李谷依走上舞到舞臺中央,深情演唱:“真情像草原廣闊,層層風雨不能阻隔。總有云開日出時候,萬丈陽光照耀你我……

清揚優美的旋律,畫面感十足的歌詞,再加上李谷依“獨特”的氣聲唱法,讓許望秋的家人,以及屋內所有人都聽呆了,一個個怔怔出神。

一曲唱罷,蘇衛忍不住讚歎道:“李谷依唱得真好,這首歌的歌詞寫得也很有意境!”

蘇白的三姐蘇青一臉陶醉,像個花癡似的道:“這首歌寫得真的很好,看上去是寫梅花,實際上在寫愛情。寫這首歌的人在愛情上應該經歷了很多波折,但他依然無怨無悔。這樣有才華,又對愛情忠貞無比的男子簡直是夢寐以求的戀人,也不知道他是誰,在什麼地方。”

蘇白向來跟蘇青不對付,而《一剪梅》是許望秋寫的,聽到蘇青花癡自己的男朋友,她十分不快:“真不要臉。像你這樣的人,他纔看不上呢!”

蘇青也不喜歡蘇白,馬上反擊道:“是是是,人家看不上我。你多厲害啊,北大高材生,長得又漂亮,人見人愛,花見花開,他一定能看上你的,對吧?”

蘇白得意地笑了:“對啊,他當然能看上我了,不然怎麼會成爲我男朋友呢?”

蘇青聽到這話微微一怔,隨即吃驚地看着許望秋。在場其他人聽到這話也都吃驚的看着許望秋,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不會吧,這首歌竟然是望秋寫的!

許望北拉拉許望秋的衣袖,問道:“二哥,這首歌真的是你寫的嗎?”

許望秋笑着點頭道:“是我的寫的,怎麼樣,好聽嗎?”

“好聽!這是我聽過的最好聽的歌。”許望北興奮地道,“二哥,除了《一剪梅》,你還有沒有其他歌啊?”

許望秋微笑道:“有六七首吧,一會兒你就能聽到了。”

許望北聽到還有六七首,歡快地道:“二哥,你不愧是我偶像,真的太厲害了!”

蘇振聲他們都許望秋的話搞得目瞪口呆,除了《一剪梅》還有六七首是他寫的,整個音樂會應該就二三十首歌,也就是說,音樂會五分之一的歌的他的寫的。

蘇振聲忍不住道:“沒想到望秋寫歌竟然寫到這種程度,這真是……”

其他人也都忍不住道:“望秋這小子電影劇本寫得好,電影拍得好,沒想到寫歌也寫得這麼好,這大概就是天才吧!”

“跟他一比,我覺得自己簡直像廢物啊!

“人比人氣死人啊!””

與許望秋他們的反應相反,胡清明和他的親人對李谷依和《一剪梅》展開了猛烈抨擊:“這就是靡靡之音!”、“這首歌嗲聲嗲氣,矯揉造。”、“這首歌跟咖啡館、酒吧間、歌舞廳、夜總會等資本主義社會的娛樂生活是一個味道。”

隨後出場的任豔自然也被胡清明的家人批判了一番。在這個過程中,胡清明一直沒有說話,只是靜靜的看着。不過等到蘇小明走到舞臺中央,唱起《軍港之夜》的時候,胡清明突然笑了:“好好好!有這首歌,許望秋和他的後臺們怕是要完蛋了!”

範駿對許望秋恨之入骨,聽到這話當即問道:“清明,這首歌有那麼厲害嗎?”

胡清明陰惻惻地笑道:“這首歌是哪裡是軍港之夜,明明是妓女等大兵。現在我們正在跟越南打仗,一首描寫海軍的歌曲,不寫戰士站崗放哨,卻寫戰士睡覺,這是什麼性質的問題,這麼寫是什麼意思?這首歌本質上是非常反動的!”

胡清明頓了頓,朗聲道:“明天我就去周陽同志家,我要向他反應這個問題!”

第322章 奇怪的試鏡第184章 東瀛行第115章 說服第127章 會議通知第五十三章 搏一回第181章 偶遇第225章 合作第248章 電影構想第323章 天才型演員第321章 臺彎動靜第382章 兩極分化第198章 馬克西姆餐廳餐廳第235章 畢業第三十四章 相信未來第295章 招待晚宴第八十九章 反響熱烈第十六章 離家第147章 展示第九章 果然了得第十二章 稿酬第八十七章 血戰第313章 會議第187章 試鏡第292章 批判理論第373章 碾壓第十二章 稿酬第260章 重拍第四十七章 這他麼是神器啊第227章 天要變了第215章 瘋狂的片商第319章 商人張炫龍第一章 1978年的考場第五十九章 正式立項第四十四章 鬥毆第343章 暗殺目標第194章 參軍熱潮第278章 嚴正抗議第345章 重場戲第三十六章 劇本技巧第361章 招兵買馬第374章 電影宮前第九十一章 被篡改的文件第138章 領導小組第296章 發佈會前第253章 被填滿的杯子第230章 各懷心思第313章 會議第242章 折服第240章 面子第221章 炒作第八十八 蝴蝶第343章 暗殺目標第315章 吳天民的請求第257章 心服口服第222章 首日票房第290章 商人李黃瓜第182章 合作第234章 意想不到的影響第219章 談合作第255章 戲劇療法第106章 後續影響第367章 炮轟與被炮轟第123章 正式開演第201章 路線問題第234章 意想不到的影響第353章 回家第309章 新聞聯播第一百章 出口建議第111章 香江票房爆發第四十五章 急救第十章 家人第326章 與邵逸芙論未來第127章 會議通知第231章 答辯準備第248章 電影構想第333章 劉佳玲的心思第五十九章 正式立項第160章 返回北平第二十章 誤會第304章 反響第七十二章 擊中觀衆第175章 獵鷹小隊第九十六章 燕雙鷹第272章 衝突第五章 內參片第八章 高考結束第177章 月梅第356章 說服第220章 經紀公司第264章 《少林寺》風暴第386章 別讓電影死了第六十二章 預算問題第257章 心服口服第三十三章 偷菜第104章 正式上映第347章 新構思第五十五章 移動變焦(感謝ROMATOTTI支持)第283章 人民電影第292章 批判理論
第322章 奇怪的試鏡第184章 東瀛行第115章 說服第127章 會議通知第五十三章 搏一回第181章 偶遇第225章 合作第248章 電影構想第323章 天才型演員第321章 臺彎動靜第382章 兩極分化第198章 馬克西姆餐廳餐廳第235章 畢業第三十四章 相信未來第295章 招待晚宴第八十九章 反響熱烈第十六章 離家第147章 展示第九章 果然了得第十二章 稿酬第八十七章 血戰第313章 會議第187章 試鏡第292章 批判理論第373章 碾壓第十二章 稿酬第260章 重拍第四十七章 這他麼是神器啊第227章 天要變了第215章 瘋狂的片商第319章 商人張炫龍第一章 1978年的考場第五十九章 正式立項第四十四章 鬥毆第343章 暗殺目標第194章 參軍熱潮第278章 嚴正抗議第345章 重場戲第三十六章 劇本技巧第361章 招兵買馬第374章 電影宮前第九十一章 被篡改的文件第138章 領導小組第296章 發佈會前第253章 被填滿的杯子第230章 各懷心思第313章 會議第242章 折服第240章 面子第221章 炒作第八十八 蝴蝶第343章 暗殺目標第315章 吳天民的請求第257章 心服口服第222章 首日票房第290章 商人李黃瓜第182章 合作第234章 意想不到的影響第219章 談合作第255章 戲劇療法第106章 後續影響第367章 炮轟與被炮轟第123章 正式開演第201章 路線問題第234章 意想不到的影響第353章 回家第309章 新聞聯播第一百章 出口建議第111章 香江票房爆發第四十五章 急救第十章 家人第326章 與邵逸芙論未來第127章 會議通知第231章 答辯準備第248章 電影構想第333章 劉佳玲的心思第五十九章 正式立項第160章 返回北平第二十章 誤會第304章 反響第七十二章 擊中觀衆第175章 獵鷹小隊第九十六章 燕雙鷹第272章 衝突第五章 內參片第八章 高考結束第177章 月梅第356章 說服第220章 經紀公司第264章 《少林寺》風暴第386章 別讓電影死了第六十二章 預算問題第257章 心服口服第三十三章 偷菜第104章 正式上映第347章 新構思第五十五章 移動變焦(感謝ROMATOTTI支持)第283章 人民電影第292章 批判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