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二日,山城上空響起了空襲警報聲。
在防空司令部、稽查處和警察局的指揮下,市區的居民沒有驚慌失措,井然有序的服從命令,到住處附近的防空洞躲避轟炸,四月底就得到了相關的通知,人口密集區域,防空司令部和市政府聯合做了疏散。
對山城的居民來說,到防空洞躲避炸彈,這已經成爲了常態,對防空司令部來說,如何應對防空同樣駕輕就熟,經驗非常的豐富。
防空司令部會議室。
伴隨着外面巨大的爆炸聲,地面和牆壁都在輕微的顫抖,防空工作會議照常舉行。
“根據特派員的命令,鑑於目前我們山城政府的空軍力量,無法對日軍飛機進行攔截,爲了防止日軍長時間猛烈轟炸,造成人員重大傷亡,造成隧道和防空洞坍塌事件,必要的疏散工作要強行推動。”
“換句話說,城區不能出現人口密集的情況,特別是白象街、十八梯等繁華地段範圍內,居民務必要服從安排,分散到市政府提前準備的臨時居住點,即便想不通也得撤離,沒有任何的迴旋餘地。”
“據特勤處得到的相關情報,五月、六月、七月和八月,是日軍轟炸的高峰期,到九月纔會結束,我們無論如何要撐過四個月的時間,安置災民的工作,只能依靠市政府了。當然,防空司令部、稽查處和警察局,也會協助市政府維持秩序。”曹建東說道。安置災民屬於是行政事務,主要責任由行政院和市政府承擔,防空司令部是軍事機構,不負責這塊工作,也沒有這樣的資源。
“江防司令部和山城大部分的民用船隻,都接到了稽查處運送市民過江的命令,由憲兵司令部負責維持秩序,稽查處和警察局負責挨家挨戶進行檢查,賀市長,你們市政府沒有問題吧?”曹建東說道。
“再難也得做,如果因爲我們畏難,沒有及時疏散市民,導致出現重大傷亡,誰都承擔不起這個責任,總裁已經決定,臨時從駐軍的軍糧裡面撥出一部分,支撐災民的吃飯問題。”
韓霖之所以敢做出疏散十幾萬人口這麼大的決定,是因爲記憶中的大隧道事件,那可是山城老百姓的一場災難,巨大的災難,慘痛的讓整個國家刻骨銘心,因此,他不會讓這次事件重演。
“疏散計劃已經得到了軍委會和行政院的批准,今天晚上就開始行動,先進行廣播,各街道的甲長和保長,由警察局開會進行部署,疏散通知在明天早晨就要傳遞到市民家裡,收拾必要的生活物資,明天從白象街和十八梯開始強制疏散,市政府做好南岸地區的接收工作。”
山城政府的軍委會和行政院,之所以批准這麼大的疏散方案,最後一次,是促成兩邊全力支持他決定的主要原因。山城政府的財政枯竭了,持續的投入肯定是支撐不住的,但是一次投入,咬咬牙也就過去了。
“諸位,還有一個消息,相對來說是個好消息,日本方面對戰略大轟炸的效果並不滿意,我們山城政府和山城的老百姓,沒有被轟炸帶來的重大損失和傷亡所嚇倒,更沒有退縮,日本人的目的沒有得逞。”
“這次特派員給出的任務時間段,是從五月二日到十二日,十天的時間裡,由防空司令部和市政府聯合推進,稽查處和警察局協助,動用一切力量,把市區內主要商業區的人口轉移到市政府的臨時居住點。”
日軍開始轟炸後,他就給自家老闆韓霖發了電報,韓霖收到消息後,立刻就下達了命令,核心內容只有一個,那就是疏散市民,最大程度保障老百姓的安全,也給市區的防空工作減輕壓力。
“按照你們防空司令部的部署,一次性需要疏散十幾萬市民,市政府設在江北、南岸、沙坪壩、歌樂山等地的臨時居住點,接收難民的壓力非常大,生活需要柴米油鹽醬醋茶,居住也成問題,如果轟炸持續幾個月時間,光是糧食和物資消耗,我們也會撐不住的。”市長賀遠靖愁眉苦臉的說道。
“山城的糧商,稽查處也找他們一一談了話,手裡儲存的糧食,必須要服從市政府的調撥,最起碼能有上百萬斤,還有老百姓自己攜帶的糧食,全部加在一起,半飢半飽的也能勉強支撐下來。”
“應對日軍第二次戰略大轟炸的準備工作,我們防空司令部早在三月份就已經開始了,爲此,社會各界紛紛慷慨解囊,向防空工作捐款捐物,行政院撥了救災款,通知市政府提前儲備糧食物資,賀市長,這時候您向我叫苦,我也沒有辦法。”
爲了得到上峰的支持,他肯定要給出鼓舞人心的消息,他給軍委會和行政院報告,說自己獲取了日本的重要情報,戰略大轟炸以後不會再有了,日本自身的戰略正在轉向東南亞地區,沒有多餘的飛機再來轟炸山城。
他雖然是防空司令部的少將參謀長,但是防空工作的重大決策,卻是由韓霖這個軍事委員會特派員來決定的。
“十幾萬人要在臨時居住點生活四個月,別的物資暫且不說,一人一天就算半斤米,也得六七萬斤,這是四個月一百多天的轟炸時間,不是四天也不是四十天,幾百萬斤糧食,我們市政府也難以籌措!”賀遠靖說道。
“國際形勢即將迎來新的變化,日本也修改了自己的戰略,不再尋求短時間內結束戰爭,而是轉爲和我們打持久戰,他們要開闢新的戰線,這第二次戰略大轟炸,也是日本最後一次戰略大轟炸,以後只有零星的轟炸。”
“總裁和孔院長都給我們防空工作下達了死命令,務必要把這次應對工作做好,誰出了問題,軍法國法無情!時間緊迫,我就不多說了,遇到情況咱們隨時溝通解決,希望大家爲三年來不辭辛苦應對日軍密集轟炸的防空工作,畫一個圓滿的句號,散會!”曹建東站起來說道。
韓霖當然不敢對着蔣總裁和孔鄉熙說假話,事實也的確如此,等到十二月份的珍珠港事件爆發,日軍和歐美國家在東南亞開啓了太平洋戰爭,山城的局面就好轉了很多。
雖然作爲亞洲工業強國的日本,製造了數萬架飛機,單從數量來說非常恐怖,可是面對美國這樣的龐然大物,差距是很明顯的,隨着戰爭的進程,不得不把大部分航空兵力用到了東南亞地區和美軍作戰,哪有餘力再來轟炸山城?
這次日軍策劃並且實施的第一零二號戰略大轟炸,確確實實是抗日戰爭最後一次戰略大轟炸,以後的轟炸行動雖然還在持續,但是規模降低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