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8永遠都不夠的汽車

汽車方面,奔馳也好,大衆也罷,就連寶沃保時捷之類的也都算上,依舊還是根本保證不了陸軍需要的巨大數量。

1939年的戰爭前夕,在德國擁有的103個作戰師當中,只有16個裝甲師、摩托化師實現了計劃中的摩托化。

其餘部隊均靠步行,和1914年的時候幾乎沒有什麼分別。雖然按照德國部隊的編制,每個步兵師在編制上有942輛汽車,可這個數量從來沒有達到過。

就和裝甲師的坦克從來沒有滿編過一樣,德國所有部隊的汽車都沒有達到過滿編狀態……

一個步兵師的補給品,大部分仍由1200輛馬車裝運。這種情況下說機械化推進,未免有些過於自欺欺人了。

誰能想象,德國步兵師主要的運載工具,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就一樣使用着的馬拉大車?

李樂甚至彷彿看到了開戰之後,那一幅幅感人的歷史老照片:德國士兵陷入泥濘之中,推着一輛四輪馬車蹣跚前行。

戰爭一旦開始,蘇聯那坑爹的公路上,都要擠滿越過邊境,擁擠在一起的德國運輸兵。是的,就只能用坑爹來形容,蘇聯的大部分道路,和1940年的中國道路,是半斤八兩的差距。

德國士兵們趕着馬車,與摩托還有卡車堵在道路上。兩旁的漫山遍野的德國步兵,爲了趕路把行李丟得到處都是……

當然,如果運氣再不好一些,坦克還有大炮,裝甲車以及難民鐵道兵也會出現在這幅畫卷裡,讓擁堵的情況雪上加霜。

這和歷史上德國的巴巴羅薩計劃簡直一模一樣,失敗的結局也差不多在這個時候就已經註定下來了。

無論李樂願意不願意,現在,就在這一次召開的,修改巴巴羅薩作戰計劃的會議之中,他要面對的就是這樣的問題。

而這個問題,也同樣是陸軍各個指揮官,需要面對的棘手問題。如何讓這樣的部隊跑起來,確實是一個很讓人頭疼的事情。

一個步兵師有300輛各式各樣的卡車,大部分火炮都只能用馬車來拖拽。戰爭開始之後,百分之九十的部隊,前進要靠自己的雙腿。

不要覺得300輛卡車或者700輛卡車只是牽引拖拽的工具,這些卡車還要在戰區內負責區域運輸,所以損耗和故障率相當的高。

至於在基地倉庫和鐵路終點站之間,全軍只有3個汽車團,共約9000人,6600輛載重卡車,他們專門負責運輸。

可這支部隊的總載重量只有19500噸上下,這樣的運力,是無法支持德軍的所有部隊同時行動的。所以戰鬥中,德國軍隊進攻的話,只能有部分軍隊先動,然後其他部隊再跟上。

1944年同盟國爲保障在法國作戰的47個師,雖擁有69400噸的汽車運載能力,仍然感到運力嚴重不足——而德軍103個師,卻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運力……

當然,現在李樂做出了改進,可改進的時間尚短,短時間內也看不出什麼本質上的不同。

現在德國一個步兵師裝備有500輛汽車,比原本的數量要多出將近一倍。可能夠達到這樣數量的部隊依舊很少。

此時此刻的德國拳頭部隊,還是二十幾個裝甲師、機械化師以及摩托化步兵師。

“我解決的辦法很簡單,那就是暫停所有民間汽車的生產,轉而生產軍用汽車!”李樂看着施佩爾,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民間想要購買汽車,就只能買到和軍隊一樣的汽車!”李樂一板一眼的說出了自己的想法,讓施佩爾茅塞頓開。

籌措汽車極爲困難,因而很大一部分車輛不得不直接取自民間經濟部門。結果,車輛的型號多得不堪設想。

改變這樣的現狀,李樂的辦法,就是生產汽車只生產軍用型號,這樣就可以極大限度的減少徵用汽車的型號繁雜問題。

“我們只生產桶車!還有軍用卡車!簡化生產線,儘可能的讓汽車型號單一起來!”李樂伸出手來,指着面前的文件對後勤部門的官員開口說道。

原本的時空中,繁雜的所有型號的車輛,都需要供應各自的維修備件,供應的速度因戰爭的消耗又必然要加快。在戰爭的最初幾年,由於備件需要量太大,因而連已經實現了的低水平的摩托化也無法維持。

可是現在,李樂命令所有的汽車生產企業,只能生產規定的簡化版汽車,其餘型號一律只能作爲技術儲備,不能量產裝備軍隊。

方頭方腦的德國簡化版汽車,也就是連車門都沒有,車頂都是帆布的乞丐版汽車,開始大量的裝備部隊。

一開始的時候,領到了這樣汽車的前線部隊很不滿意,可後來隨着時間的推移,大家都發現這類汽車的好處來。

最直觀的好處,就是從1940年的8月到1940年的11月,汽車產能比原來翻了一番還多。

前線大量出現的乞丐版卡車,從根本上緩解了德國前線部隊用車困難的問題。德國也從70人擁有一輛汽車的過去,過度到了60人擁有一輛汽車的現在。

要知道,這才僅僅過去三個月不到的時間,能夠讓德國汽車保有量提升如此巨大,元首的乞丐版汽車功不可沒。

“只有兩個型號的汽車?”聽到了元首的命令,施佩爾覺得自己被嚇到了……元首竟然這麼中意簡化生產,甚至連一塊鋼板都不願意浪費掉。

“不是隻生產兩種,而是儘量壓縮種類!四輪轎車就只生產桶車,軍官用的奔馳車……卡車也只生產有限的幾種!”李樂給出的自己的建議,施佩爾開始記錄起來。

“儘可能的減少前線的武器裝備種類,如果有必要的話,用盡可能通用零件的產品!”看到施佩爾記錄,李樂繼續吩咐道。

“還有,法國那邊,也要物盡其用!雷諾等卡車,裝備二線部隊!醜是醜了點兒,但只要能用,就是好東西。”李樂想了想,又開口對軍方的人補充道。

德國可遠沒有到浪費繳獲裝備的奢侈程度,至少在1940年,勃勞希契等人是捨不得放棄哪怕一輛汽車的。

東線的德國部隊,還有西線的守備部隊,加起來有超過4萬輛汽車,是從法國手裡繳獲的戰利品。

現在,李樂還有陸軍的將領們,爲了簡化後勤保障配給,打算將這些法國、英國以及比利時的汽車,統統從前線作戰部隊內淘汰出去。

“法國的汽車,集中送給鐵道部隊,還有駐紮在法國的部隊使用!至於比利時和英國的破爛,丟給集中營之類的地方,自生自滅去吧。”李樂可不打算維修這些破爛了,比造新車還要昂貴。

那種生產幾百兩虎王坦克,還搞出一個“保時捷”限量版的愚蠢事情,李樂是絕對不會允許了。

如果再有混蛋敢這麼做,把本來已經夠複雜的軍隊武器裝備弄得更加複雜,李樂就把這個混蛋所屬的公司收歸國有!

“新式的坦克那邊,生產的如何了?”想起了坦克,李樂就想起了自己監督設計生產的德國全新坦克。

“新的坦克生產已經大規模開始,因爲採用了更符合生產的設計,所以比預期的效果還要好。”施佩爾對李樂回答道。

他說完之後,另一個軍方的代表,也點頭確認了生產情況:“軍方對這種坦克非常滿意,比起原來的3號和4號來,絕對更勝一籌!”

“很好!3號突擊炮可不能停下來!畢竟炮兵也是需要這樣的武器的。”李樂給出自己在這方面的建議。

實際上,最近德國坦克生產的主要壓力,被堆積在了有關火炮的方面——底盤生產速度倒是不慢,可奈何火炮生產進度出了問題。

也不能說出了問題,而是因爲過於追求型號統一,德國坦克炮把所有的需求,都壓在了75毫米和88毫米兩種口徑上。

原本,德國坦克炮和反坦克炮的口徑,是從37毫米一直延伸到88毫米的。現在小口徑的火炮統統停產了,壓力自然也就轉嫁了。

不管是追獵者坦克殲擊車,還是3號突擊炮,還有4號坦克改進型,以及牽引式75毫米反坦克炮……他們都使用75毫米口徑炮管,都要同一種生產線來生產。

雖然已經擴建了好幾條生產線,可相對應的火炮身管產量依舊無法滿足需求,很多部隊都在等待着自己的新式裝備。

最新的5號坦克使用的是88毫米口徑火炮,這是一條和原本88毫米高射炮完全不同的生產線——當然擴大產能也需要時間。

“我的元首,我們的火炮產能跟不上,這嚴重製約了坦克數量的提升。”施佩爾鬱悶的爲自己解釋了一句。

他最近正在拼命的擴大火炮產能,也讓坦克還有其他裝甲車輛的產量大副提升。可陸軍就像一隻吃不飽的老虎,幾乎永不滿足。

10個機械化步兵師剛剛裝備完成,配套的武器裝備還沒有滿編,勃勞希契就已經想着,要再建設20個類似的作戰師了。

--------

第幾更了?各位看官,網站頁面上有一個打分系統,可以給龍靈的這本書打個分數,如果有條件並且喜歡龍靈的書,請給五星好評……如果不喜歡,就……還是給5星吧……

791無功而返361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1107眼鏡蛇100非洲軍團82目標倫敦31互相捅刀其樂融融932氣勢的比拼50跳傘709明星太多815壞天氣472二月998噁心人243虎口拔牙1176 美國坦克597攻擊太快699挖坑962再戰瓦胡島1207一場苦戰799艦隊的調動1147運輸革命419不同的道路637倒黴的布瓊尼1002追415機場爭奪戰961輕重93複雜的恩尼格瑪1118轟炸克里木550捱打990趾高氣昂488樣子都沒看清23停不下來的4號443一個盯着一個349德國人能看見530通電317弟弟是俘虜69審查386艦隊出擊588來自中東的友誼1221不良影響869予取予求88攻擊開始419不同的道路132重要的人170首相的咆哮551民族矛盾614源源不斷582明斯克空戰144拜爾迪混戰967用最快的速度離開這裡865標準771增援莫斯科382翱翔的夜鶯345睡不着872日本的算盤863一樣的士兵246全軍覆沒203平行的審訊706被動的美國823閉上了眼睛21要改的事情太多太多6參觀180絕境下的反擊911脫銷984戰鬥然後死去679再丟一顆手榴彈1189敵人也在進步44見鬼872日本的算盤972佔便宜318他們都知道了415機場爭奪戰573英國人要還債973精髓的字52報應輪迴594赫魯曉夫215聽我把話說完67再來一次632戰爭福利27身體健康有時候不是好事420兒戲一樣的戰鬥84不上當717得手509第二套計劃229投桃報李1162遺憾的速度166什麼都行1101火光一閃250我們失敗了997成爲元帥471剎車778撤離727建功67再來一次1031自尋死路907勢如破竹235李樂的戰略1043新兵上陣265不顧後果的進攻769重歸寂靜379繼續延後的登陸
791無功而返361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1107眼鏡蛇100非洲軍團82目標倫敦31互相捅刀其樂融融932氣勢的比拼50跳傘709明星太多815壞天氣472二月998噁心人243虎口拔牙1176 美國坦克597攻擊太快699挖坑962再戰瓦胡島1207一場苦戰799艦隊的調動1147運輸革命419不同的道路637倒黴的布瓊尼1002追415機場爭奪戰961輕重93複雜的恩尼格瑪1118轟炸克里木550捱打990趾高氣昂488樣子都沒看清23停不下來的4號443一個盯着一個349德國人能看見530通電317弟弟是俘虜69審查386艦隊出擊588來自中東的友誼1221不良影響869予取予求88攻擊開始419不同的道路132重要的人170首相的咆哮551民族矛盾614源源不斷582明斯克空戰144拜爾迪混戰967用最快的速度離開這裡865標準771增援莫斯科382翱翔的夜鶯345睡不着872日本的算盤863一樣的士兵246全軍覆沒203平行的審訊706被動的美國823閉上了眼睛21要改的事情太多太多6參觀180絕境下的反擊911脫銷984戰鬥然後死去679再丟一顆手榴彈1189敵人也在進步44見鬼872日本的算盤972佔便宜318他們都知道了415機場爭奪戰573英國人要還債973精髓的字52報應輪迴594赫魯曉夫215聽我把話說完67再來一次632戰爭福利27身體健康有時候不是好事420兒戲一樣的戰鬥84不上當717得手509第二套計劃229投桃報李1162遺憾的速度166什麼都行1101火光一閃250我們失敗了997成爲元帥471剎車778撤離727建功67再來一次1031自尋死路907勢如破竹235李樂的戰略1043新兵上陣265不顧後果的進攻769重歸寂靜379繼續延後的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