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非洲軍團

“特種部隊?”勃勞希契元帥聽到了李樂的說法,疑惑的看着面前這個有些異想天開的元首。

他從未聽說過什麼特種部隊的說法,在他看來,部隊只有普通和精銳之分,哪裡需要什麼特殊部隊?

難道說,元首要成立的,是那種執行特殊任務的部隊?負責後勤的?運輸的?還是類似元首旗隊那樣的保衛工作的?

李樂提起了這個熟悉的東西,就開始滔滔不絕起來,他詳細的說了特種部隊的構成和組建,還有這支部隊執行的任務以及需要的裝備。

聽到李樂如此描述,勃勞希契也覺得,有了這麼一個特殊的部隊,確實可以在戰鬥中事半功倍的獲取勝利。

“我的元首,建立這樣一支部隊,我是沒有什麼意見的。如果可以的話,軍隊內會同時建設幾支這樣的力量,爲今後的大規模使用打好基礎。”想了一想,勃勞希契點頭對李樂說道。

英國空軍傾巢而出,這讓李樂緊張的心情稍微安定了下來。只要英國人頂着損失出動,那不列顛空戰就有辦法繼續堅持。

雖然德軍的損失也不小,可如果配合上潛艇更精確的破交戰,讓英國的工業遭到毀滅性打擊,就有可能讓英國人自己屈服。

這當然是最好的結果,如果英國人在未來的一個月內投降,李樂就差不多改變了歷史,結束了德意志第三帝國背腹受敵的不利戰局。

如果英國人不投降的話,被壓制的本土將不再成爲殖民地戰爭的發動機,無法向北非中東補充血液。

只要隆美爾可以如同歷史上一樣所向披靡,在他的全力支持下,德意聯軍就有可能在北非取得勝利,奪下另一個重要的石油產地。

有了這些地方,一方面可以截斷蘇伊士運河,斷了英國到印度之間的運輸線路,另一方面也可以儘可能的確保地中海航線的安全。

在李樂的戰略之中,針對英國的海上破交戰,還有不列顛空戰,都是騷擾。

他真正的殺招,是在北非針對埃及的攻擊,爲了這個必殺一擊,他才佔領馬耳他,爲遠征利比亞做好一切準備。

這一次德國的非洲軍團將不會面臨巨大的後勤壓力,也不再會面臨太強大的英國北非軍隊。

在這一增一減之下,李樂希望他的愛將隆美爾可以奪下埃及,實現軸心國的地中海戰略。

“我的元帥,遠征利比亞的運輸和部隊調遣,陸軍總司令部那邊準備的如何了?”想起了自己的戰略來,李樂就問面前的勃勞希契。

勃勞希契聽到元首這麼問,開口回答道:“初步預計,運到北非的部隊,有第15裝甲師還有第21裝甲師……這兩支部隊因爲剛剛改編,裝備不齊,所以更好處理。”

這件事是李樂知道的,第15裝甲師實際上就是原來的第5輕型裝甲師,這個師裝備的是2號坦克,大部分裝備都是過時的傢伙。

因爲要運到北非去,所以這個裝甲師得到了200輛剛剛生產出來的3號坦克的加強。

他們拿到的200輛3號坦克,是德國生產的3號坦克的最後一批,之後的3號坦克底盤將全部用於3號突擊跑的生產,以及已經服役的3號坦克的維修。

同時,第21裝甲師還領到了20輛新式的4號坦克改進型。這加強了該裝甲師的戰鬥力,不過承諾給這個裝甲師的另外200輛3號坦克,卻都是過時的38t還有2號戰車。

儘管李樂儘量在簡化德國軍隊的武器裝備,可是現如今的德國國防軍依舊還是和一個垃圾堆一樣,使用着五花八門的破******如說坦克,德國坦克部隊就裝備着1號、2號、3號、4號以及38t還有法國坦克……不算改進型和突擊炮,就有差不多10種。

在假元首的倡導下,德國已經將落後的1號坦克全部出口,賣給了自己的盟國還有其他想買的國家,而2號坦克以及38t坦克全部都編入了改裝計劃。

可這種改進計劃是漫長的,時間還沒有長到讓德國人改裝他們所有的落後裝備。

“如果有可能的話,再運一個步兵師增援北非。我們要在那裡打垮英國人,逼迫他們認真的考慮投降的事情。”李樂詢問了一些部隊調動的問題,就開口對勃勞希契說道。

現在,第15裝甲師的100多輛3號坦克已經被運到了意大利的南部地區。

不過第15裝甲師的指揮部還沒有南下,畢竟組建非洲軍團的時間並不久。

第21裝甲師還在駐地訓練使用他們的新坦克,包括那些略顯過時的2號坦克。

“雖然因爲馬耳他的原因,從意大利到北非之間的航線變得暢通無阻,可是我們還是要考慮後勤補給問題的。”勃勞希契開口回答道。

德軍缺乏海外殖民地,所以也數十年沒有過遠距離後勤補給的實戰經驗了。

在這種前提條件下,貿然提高北非軍團的規模,就有些讓人覺得不保險了。

原本增兵北非的協議裡,意大利是要承擔步兵還有炮兵等常規兵力的——德軍只是提供裝甲兵,統一指揮也由德國負責。

這種協同作戰,已經被李樂知道的歷史證明了其有效性。實際上那些說意大利軍隊沒有戰鬥力的段子,是多少有失偏頗的。

至少在有德國軍隊支撐的前提下,意大利軍隊是可以一戰的,戰鬥力大概和普通部隊差不多,只是達不到那種以一敵二或者以一敵百的逆天程度罷了。

但是,李樂還是希望隆美爾手上要有比歷史上更多的軍隊。畢竟這是一場決定命運的戰鬥,李樂希望自己的部隊可以用盡全力。

“因爲利比亞的石油製品已經不少,滿足了很多當地駐軍的需求。”李樂開口對身爲陸軍總司令的勃勞希契元帥說道:“所以我們能夠減少一部分的後勤壓力。”

理論上,可不是一點點的壓力。至少在未來的半年時間裡,建立起來的利比亞油田就能讓非洲軍團在油料上自給自足。

減少了油料的運輸,就可以增加彈藥還有裝備的運輸,也就能讓德軍和意大利軍隊在前線保持更大規模的軍隊。

“只要攻下了埃及,我們就可以把英國的地中海艦隊趕出地中海去!”李樂對勃勞希契說道:“我們就可以徹底靜下心來,開發利比亞!”

這確實是一個大餅,勃勞希契也非常歡迎的大餅。德國的石油專家已經不止一次保證,利比亞的油田規模巨大,足夠支撐整個歐洲的未來石油消耗。

雖然李樂知道這可能有些誇大其詞,但是支持德國擁有更多的坦克還有汽車,這個是絕對可以做到的。

“我的元首,現在我們正在大量消耗我們儲備的石油,孤注一擲進軍北非,真的會得到相應的回報麼?”勃勞希契不同於瘋狂的元首,他還是比較理智的那類人。

動用國家儲備物資,去打一場傾盡全力的遠征,這是一個陸軍總司令不得不謹慎考慮的事情。

要知道,如果浪費的物資在未來得不到成倍的補充,德國的資源就會出現斷裂,這可是一場巨大的災難。

那個時候,就算空有十倍的戰鬥機和十倍的坦克,也會立刻輸掉戰爭,連掙扎的可能性都沒有。

“首先!利比亞的石油,是我的人發現的。”李樂看着勃勞希契,對其解釋道:“那麼,你怎麼知道,埃及沒有呢?”

“埃及?那裡也有石油?”勃勞希契有些意想不到,他想不到埃及也有一個沒有被英國人發現的油田。

李樂擺了擺手,開口說道:“埃及當然沒有,但是我告訴你一個只有幾個人知道的秘密……中東,是有石油的!”

щщщ ●TTkan ●¢Ο

“中東有石油……可遠水解不了近渴啊,我的元首。”勃勞希契開口勸說道。

他恨不得找一張地圖來,指着上面的中東地區,給李樂解釋解釋中東究竟有多麼遙遠:“我們就算佔領了埃及,也無法把手伸進中東啊!”

“而且,即便我們真的奪下了中東,把那裡建設成另外一個利比亞,至少又要1年的時間……”他苦口婆心,恨不得立刻打消李樂的念頭。

可是李樂現在是主意已定,開口對勃勞希契說道:“如果我們不這麼做,那麼利比亞油田就無法確保供應正常,到時候事情更加麻煩。”

利比亞的油田也是在英國和未來美國轟炸機的攻擊半徑之內的,如果對方願意,很有可能讓利比亞油田根本產不出任何石油!

現在英國人沒有轟炸利比亞油田,一方面是因爲目標太小,真的不值得轟炸,一方面也是因爲沒找到具體位置。

而如果利比亞油田是一個日產數萬桶石油的基地,那傻子纔會找不到,傻子纔會放任它繼續生產!

如果真的到了那個時候,豈不是利比亞油田變成了德國送給盟軍的禮物?

545彙報659驚喜583轟炸明斯克1062黑海艦隊1031自尋死路970下一位元帥128勞動營119柿子要找軟的捏448再壓縮壓縮1096不同的能力6參觀916新雷達1193可怕的事741高瞻遠矚1095要看日本218什麼都沒有868混19送死你去167說服716命中1039莫斯科的照片775在不在莫斯科657我一定回來381夜晚的天空678小樓之戰200見面和承諾481順利的登陸672側翼的槍聲1197破綻52報應輪迴1210兩敗俱傷1076糾結的南雲266一道新命令590有些吃緊的後勤477深夜阻擊711互相算計418永遠都不夠的汽車404無法執行任務703都出去252節約866熱情的事業332殘酷的現實625我不想被敵人絞死664回到師部87他沒說錯919幫忙767莫斯科會戰開始1098兩個戰場10獨家內幕754日本人的選擇807失蹤的元帥1141元首在我們身後636彈痕1060打得好691巨炮攻城1188領袖名字命名的武器1052戰死在莫斯科229投桃報李1025夏天來了431中午炮戰315離開90狼羣1204羅斯托夫爭奪戰293陷入被動414兩個人的衝鋒452有船沒人817準備好就開火1058第二次302另一個目標1129斯大林格勒要塞839截肢1220轉型313像敦刻爾克一樣1147運輸革命16那個總理府1044笨蛋飛行員917多瑙河號284殺心89多出來的聲音171英國對策986七月109來自東方的解衣推食566戰爭的規模501以力破局600我們同意了732近在咫尺349德國人能看見195吃緊的英國678小樓之戰1102混亂的撤退332殘酷的現實1162遺憾的速度933死在這裡507彎道遭遇戰452有船沒人779海軍的炮彈351好運氣對好運氣507彎道遭遇戰654王牌改行
545彙報659驚喜583轟炸明斯克1062黑海艦隊1031自尋死路970下一位元帥128勞動營119柿子要找軟的捏448再壓縮壓縮1096不同的能力6參觀916新雷達1193可怕的事741高瞻遠矚1095要看日本218什麼都沒有868混19送死你去167說服716命中1039莫斯科的照片775在不在莫斯科657我一定回來381夜晚的天空678小樓之戰200見面和承諾481順利的登陸672側翼的槍聲1197破綻52報應輪迴1210兩敗俱傷1076糾結的南雲266一道新命令590有些吃緊的後勤477深夜阻擊711互相算計418永遠都不夠的汽車404無法執行任務703都出去252節約866熱情的事業332殘酷的現實625我不想被敵人絞死664回到師部87他沒說錯919幫忙767莫斯科會戰開始1098兩個戰場10獨家內幕754日本人的選擇807失蹤的元帥1141元首在我們身後636彈痕1060打得好691巨炮攻城1188領袖名字命名的武器1052戰死在莫斯科229投桃報李1025夏天來了431中午炮戰315離開90狼羣1204羅斯托夫爭奪戰293陷入被動414兩個人的衝鋒452有船沒人817準備好就開火1058第二次302另一個目標1129斯大林格勒要塞839截肢1220轉型313像敦刻爾克一樣1147運輸革命16那個總理府1044笨蛋飛行員917多瑙河號284殺心89多出來的聲音171英國對策986七月109來自東方的解衣推食566戰爭的規模501以力破局600我們同意了732近在咫尺349德國人能看見195吃緊的英國678小樓之戰1102混亂的撤退332殘酷的現實1162遺憾的速度933死在這裡507彎道遭遇戰452有船沒人779海軍的炮彈351好運氣對好運氣507彎道遭遇戰654王牌改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