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5 半調子的歐約組織

3月11日,聖彼得堡。弗拉基米爾、萊德勒、約翰尼斯三大首領,分別代表俄羅斯、英國、荷蘭三國玩家簽訂了一份集體防務軍事同盟協議《歐洲安全公約》,正式組建歐洲安全公約組織(簡稱“歐約”)。

這是一個純粹的軍事集團,初衷是和以中國爲首的亞洲軍事集團進行抗衡。最高決策機構是歐約議會,議會由成員國的玩家魁首、軍事將領組成,總部設在聖彼得堡。若歐約某成員國一旦受到攻擊,其他成員國可以及時作出反應、聯合進行反擊。

簽署完協議之後,英國使節團和荷蘭使節團乘船離開俄羅斯。

兩國的帆船船隊徐徐離開聖彼得堡港口。

萊德勒和約翰尼斯站在船甲板上,望着俄羅斯陰沉沉的天空。

約翰尼斯的臉色就像天空一樣陰霾,他依舊在爲荷蘭和俄羅斯簽訂的“不公平”原材料貿易協議而感到氣憤,“這個該死的俄國佬,跟那些法國佬和德國佬一樣不是好東西,趁火打劫,這筆帳遲早要算回來。他還自以爲拿住了我們的要害,等我們拿回了非洲這塊原材料產地,我看他還能囂張多久!”

萊德勒瞥了他一眼,緩緩道:“想要奪回非洲,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我們英、荷、俄三國就算聯手,也撼不動中國的勢力。俄國人想要從陸路進攻奪回西伯利亞的失地,而我們想要從海路進攻奪回非洲,兵分兩路軍力分散,其實對中國的威脅並不大,憑中國的海陸兩軍軍力完全可以擋住兩面攻擊。這件事情不能操之過急,我們還需要更多的力量。”

約翰尼斯,道:“我明白,回去之後,儘量遊說更多的歐洲國家玩家加入歐約。西班牙、葡萄牙。他們也有意和中國人再較量一番,遊說他們加入應該不困難。我負責再去遊說比利時、盧森堡、丹麥、瑞典、挪威等國。俄羅斯去遊說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烏克蘭、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八九個國家。你負責去遊說德國、法國、意大利、奧地利、希臘、匈牙利、捷克等國。這樣一來,我們至少可以邀請到十至二十多個國家加入同盟,力量大大增強,勝利的把握也大大增加。”

萊德勒苦笑道:“哪有這樣容易。俄羅斯控制的北歐還好說一些,但是德國和法國控制着西歐大陸格局。他們兩國不點頭,其它地西歐大陸國家也不會點頭加入我們的軍事同盟。可是要勸動德國和法國,難度不是一般的高。他們本身在非洲北部有不少的地盤,而中國人又給了他們巨大的好處,允許兩國商人在亞洲艦隊控制下的非洲南部自由活動,他們恐怕不會願意輕易和中國翻臉。”

約翰尼斯不以爲然地哼了一聲,道:“別人給的,哪裡有自己直接佔着的好?!他們的商人在非洲活動,依舊要向中國艦隊繳納高額的稅賦。那可是一大筆錢。如果他們從中國手裡搶過地盤,這筆高額的稅賦就可以省下,放進他們自己的口袋了。只要有重利。他們只怕比我們還更積極。”

萊德勒微微點了點頭。這話倒也是不錯。

重利。

唯有重利。才能令德、法兩國加入軍事同盟。向中國開戰。而這個重利。無疑便是非洲大陸。

現在非洲西北部約1/4掌握在歐洲手裡(摩洛哥、塞內加爾、阿爾及利亞、馬裡、幾內亞等國)。非洲東北1/4掌握在中東國家地手裡(埃及、利比亞)。非洲南部和海岸國1/4直接掌握在中國艦隊手裡(南非、索馬里、莫桑比克、蘇丹)。非洲中部1/4掌握在亞洲聯軍地手裡(加蓬、剛果、安哥拉、贊比亞、埃塞爾比亞)。

也就說。中國和亞洲集團軍。一起掌握了非洲大陸一半以上地海岸線和內陸腹地。只要擊敗了中國艦隊。打垮了亞洲艦隻。便能獲得一半以上地非洲大陸。

重新瓜分非洲大陸。這份厚利或許能夠吸引德、法兩國加入這場戰爭。

在歐約組建之後的一二週時間裡,俄羅斯、英國、荷蘭之間地原材料貿易量開始急劇上升。

同時,三國的玩家首領就像走馬觀燈一樣快速頻繁拜訪北歐、西歐、中亞各國的玩家首領級人物,對各國進行密集的強力遊說,邀請他們加入歐約。

弗拉基米爾等俄國的玩家大首領,對北歐國家玩家的遊說相當成功。

他以“低價的原材料”。以及承諾“保證歐約國家安全”、“如果不加入歐約,將無法確保其國家安全”等脅迫、誘餌爲手段,讓白俄羅斯、烏克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芬蘭等六國的玩家大首領,同意加入歐約。

但是弗拉基米爾在遊說中亞國家哈薩克斯坦的時候,卻遭到哈薩克斯坦玩家大首領“塔仁”堅定不疑地一口婉拒,表示哈薩克斯坦是“中立國”,不會加入任何軍事集團組織。

開玩笑,歐約明顯是衝着中國去的。哈薩克斯坦和中國的西北邊界相鄰,連俄羅斯都無法保住自己的地盤。哈薩克斯坦玩家怎麼肯那自己的安全來開當賭注?!

現在哈薩克斯坦玩家和中國玩家還算友好。邊境並無戰事。但是中國玩家在西北邊境和西伯利亞一帶部署了重兵軍團。一旦哈薩克斯坦加入歐約,而中俄開戰的話。那麼哈薩克斯坦首當其衝,第一個倒大黴。

身在中亞的哈薩克斯坦,可不像白俄羅斯、烏克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芬蘭這六個北歐國家那樣灑脫。這六個北歐國家的版圖,都完全躲在俄羅斯的身後,就算中俄打起來,戰火一時半會也波及不到他們六國。在俄羅斯完蛋之前,他們地領土絕不會損傷一絲一毫。

俄國戰勝了中國,六國可以跟着拿些好處。俄國戰敗了。六國也安然無損,大不了向中國投降,換一個靠山而已。所以北歐六國願意加入歐約,是穩掙不賠的買賣。可哈薩克斯坦要是加入進去,只怕一開戰,便要連骨頭渣都不剩。

哈薩克斯坦大首領塔仁。深知其中的厲害,毫不猶豫的拒絕加入歐約,保持中立。他既得罪不起,也得罪不起俄羅斯,只能不加入任何一方。

中亞第一大國,哈薩克斯坦保持中立。

其它的中亞小國,如吉爾吉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阿富汗等等,更是不願意加入歐約組織,和中俄戰爭沾上邊。俄國人對中亞地遊說無功。雖然惱火,卻無可奈何。他們也不敢採取過於強硬的手段對中亞國家進行威脅,以免把中亞國家推到中國陣營一面去。

萊德勒和約翰尼斯。也成功的遊說了一小部分的歐洲國家玩家,如挪威、瑞典兩國。

但是他們對德國、法國地遊說卻慘遭。

英國和荷蘭地使節團,在柏林和巴黎遭到冷遇。萊德勒雖然以非洲版圖爲誘餌,承諾將大片地非洲中部地土地讓給德國和法國,但是並沒有令德國和法國動心。

德、法兩國的玩家大首領,根本不相信歐約組織的艦隊,能夠擊敗中國艦隊和亞洲艦隊。

就算集合英、德、法、俄、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等七大歐洲艦隊,另外加上一些個歐洲小國的艦隊,也不是中國艦隊和亞洲艦隊的對手。

光是中國艦隊一家。實力便只能用恐怖來形容,抵得上七國艦隊。另外加上亞約艦隊、印度洋國家艦隊,至少數十個附庸國艦隊,足以把歐約艦隊打的滿地找牙。亞洲要人有人,要物資有物資。想要從中國玩家手裡奪回非洲,談何容易!

勝利的機率太小。

退一萬步來說,就算歐約艦隊僥倖獲得了勝利,那也是慘勝,歐洲剩下不了多少艘戰船和兵力。

那麼到頭來。最終會便宜誰呢?

扳指頭算算就清楚了,《帝國》世界裡的帝國集團只有三家,北美集團、歐洲集團、中國集團。

一旦爆發《帝國》第一次世界大戰,等歐洲艦隊和中國艦隊拼光了地那一天,自然輪到“僅剩的帝國”的美國來撿便宜,把歐洲、非洲、亞洲統統納入其海軍地統治之下。

他們德國、法國又不是白癡,爲什麼要把這樣的好處白白送給美國人!

不和中國開戰,要比和中國開戰好。

不開戰,他們依舊能夠在整個非洲大陸做生意。中國人現在並不排擠德國和法國商人玩家。美國玩家也老老實實的待在他們的美洲大陸。無法對着全世界指手畫腳,充當世界警察。三大帝國集團相互牽制着。誰也無法成爲問鼎世界霸權的最強帝國集團。

一旦歐約向中國開戰,結局異常難以預料。最好的結局是慘勝,最糟糕的結局是慘敗,輸的連家底都被掏光。

除非有絕對勝利的把握,可以確保戰後德國和法國地利益不受損,他們纔有可能會考慮參加搶奪非洲大陸的計劃。

這纔是法國和德國玩家不願意加入歐約組織的原因。

至於俄國人、英國人、荷蘭人和中國人的矛盾,關他們什麼事情?只要不侵犯到他們的利益,他們可沒打算做拯救三國的大好人。

法國和德國不同意加入歐約組織,歐洲大陸的衆多看法國和德國玩家臉色行事的小國玩家,自然也不願意多摻和。

俄、英、荷蘭的玩家首領們忙活了一個多星期,東奔西跑,歐約卻依舊還是半調子地軍事組織,並沒能凝聚起整個歐洲的軍事力量。

370 封鎖河面91 幫派鬥爭初露崢容91 幫派鬥爭初露崢容221 衝出黃河212 三艦對峙50 不受歡迎的波蘭玩家85 神秘的竹簡274 進駐海參崴城堡185 艙船換帆船171 冷靜的籌算113 大量銷售167 盧龍城寨220 戰書263 俄日秘密談判213 一觸即發321 日本的賣身契117 價格同盟165 土匪縱橫316 短暫停戰117 價格同盟362 飛艇指路狂轟濫炸49 劇變大遷徙12 合作71 封地任務335 南非風暴41 漁場危機260 軍工重鎮天津240 佔領對馬島131 軍情急報394 中東歐美中的火拼202 佔領港口110 俘虜118 激烈搶奪買家112 吸引客戶267 大賣軍火314 印度內部紛爭23 硝煙東島衝突153 禁青銅武器令49 劇變大遷徙6 石器時代393 波斯灣油庫185 艙船換帆船229 修養生息112 吸引客戶130 戰爭爆發345 半調子的歐約組織212 三艦對峙80 購地建商鋪131 軍情急報96 剿殺山戎部落354 瘋狂的口水大戰146 周水城外的決戰154 瘋狂的青銅搶購熱潮386 核子轟炸機56 小野覆滅265 最高統帥部決議180 單桅帆船11 絕色的野蠻人女鄰居125 軍需採購248249 帝國鐵器時代286 太平洋海軍司令部296 艦載大炮334 爭奪南非市場75 偵查騎兵和弓箭手104 鑄造銅劍24 第一單買賣258 拿下東北鐵礦87 地皮熱潮324 弱勢總社長279 天下盟217 周密的戰前準備269 進入俄境82 組隊殺山戎131 軍情急報327 平衡操縱339 四大司令部169 採礦和修路的飛速進展143 窘困崩潰的前夜60 大戰爆發137 核心利益212 三艦對峙67 敵軍急撤277 君主集權347 歐美的密約293 中印交鋒225 逼降53 曉霧突襲198 黃河攻略385 絕密計劃終極武器254 燕國大革命150 開發熱潮299 大隅海峽遭遇戰190 尷尬的遭遇戰152 絕妙的銅幣替代品357 最後的努力229 修養生息331 佔領索科特拉島383 流氓戰術24 第一單買賣164 修一條通往薊城的馬路
370 封鎖河面91 幫派鬥爭初露崢容91 幫派鬥爭初露崢容221 衝出黃河212 三艦對峙50 不受歡迎的波蘭玩家85 神秘的竹簡274 進駐海參崴城堡185 艙船換帆船171 冷靜的籌算113 大量銷售167 盧龍城寨220 戰書263 俄日秘密談判213 一觸即發321 日本的賣身契117 價格同盟165 土匪縱橫316 短暫停戰117 價格同盟362 飛艇指路狂轟濫炸49 劇變大遷徙12 合作71 封地任務335 南非風暴41 漁場危機260 軍工重鎮天津240 佔領對馬島131 軍情急報394 中東歐美中的火拼202 佔領港口110 俘虜118 激烈搶奪買家112 吸引客戶267 大賣軍火314 印度內部紛爭23 硝煙東島衝突153 禁青銅武器令49 劇變大遷徙6 石器時代393 波斯灣油庫185 艙船換帆船229 修養生息112 吸引客戶130 戰爭爆發345 半調子的歐約組織212 三艦對峙80 購地建商鋪131 軍情急報96 剿殺山戎部落354 瘋狂的口水大戰146 周水城外的決戰154 瘋狂的青銅搶購熱潮386 核子轟炸機56 小野覆滅265 最高統帥部決議180 單桅帆船11 絕色的野蠻人女鄰居125 軍需採購248249 帝國鐵器時代286 太平洋海軍司令部296 艦載大炮334 爭奪南非市場75 偵查騎兵和弓箭手104 鑄造銅劍24 第一單買賣258 拿下東北鐵礦87 地皮熱潮324 弱勢總社長279 天下盟217 周密的戰前準備269 進入俄境82 組隊殺山戎131 軍情急報327 平衡操縱339 四大司令部169 採礦和修路的飛速進展143 窘困崩潰的前夜60 大戰爆發137 核心利益212 三艦對峙67 敵軍急撤277 君主集權347 歐美的密約293 中印交鋒225 逼降53 曉霧突襲198 黃河攻略385 絕密計劃終極武器254 燕國大革命150 開發熱潮299 大隅海峽遭遇戰190 尷尬的遭遇戰152 絕妙的銅幣替代品357 最後的努力229 修養生息331 佔領索科特拉島383 流氓戰術24 第一單買賣164 修一條通往薊城的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