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9 印度的折中方案

帝國遠征 379 印度的折中方案

印度玩家聯盟的大首領們得到了中國玩家聯盟的強硬回覆之後,一下猶豫住了。他們中的大部分人都不想和中國聯盟徹底鬧翻,更不想和整個亞洲各國對抗。

在這次世界大戰中,印度作爲一箇中立國,其實已經佔了很多的便宜。

中國聯盟爲了避免過於刺激印度玩家,避免其投靠歐美陣營,在一定程度上放鬆了對印度的包圍,並沒有進行壓制。中國聯盟幫助巴基斯坦玩家收復了他們的絕大部分國土之後,並沒採取報復性反擊,從陸地上打擊印度。

此外,印度商船可以自由的在中國海軍控制的整個印度洋上航行,和中東諸國、波斯灣諸國、非洲東部、東南亞進行商業貿易。

同樣,歐美聯盟爲了拉攏印度,避免其投靠中巴陣營,也給了印度商船極大的方便,允許其在他們控制的非洲西部、歐洲,甚至美洲進行商貿活動。

印度商船可以從東南亞上貨,穿過印度洋、中東埃及的蘇伊士運河,賣到歐洲去。然後又從歐洲拉貨,返回亞洲。

作爲一箇中立國,印度在兩大陣營中間都得了相當大的貿易好處,兩大陣營沒有誰會輕易去動印度。另外一箇中立集團---中東諸國也是一樣,現在歐美陣營和中巴陣營都不會隨便去碰他們,以免引起過度的反應。

當然了,這一切好處的前提,都是印度必須處於絕對的中立地位。如果印度投靠任何一方的陣營,那麼另外一方絕對會作出最激烈的反應,打擊驅逐印度的商船,禁止印度玩家的貿易行爲。否則,印度難道會以爲這兩大陣營都是吃素的,會任由印度胡來?那是做夢。

中國聯盟發出強硬的威脅和震懾警告,便是要提醒印度聯盟不要做傻事。一旦印度設立一個什麼“中立區港口”來幫助歐美陣營,那麼印度玩家現在享受的一切好處都將立刻消失。印度商船會在整個印度洋遭到打擊。

印度聯盟地大首領們,不得不考慮這個非常關鍵的因素。他們本身就是一羣大地主、大財閥、大船商、大軍閥組成的玩家羣,擁有大批的遠洋商隊和戰船,靠遠洋貿易獲得鉅額的收入。遠洋貿易航線非常重要,佔了收入了一大半。他們不願意被切斷。

如果印度地海軍艦隊足夠強大,可以保護他們的商船進行貿易,那也沒什麼,印度不怕得罪任何人。

但是印度戰船根本無法和中國主力鐵甲戰列艦對抗。惹怒了中國聯盟地結果。便是印度立刻將遭到海上封殺。沒有一艘商船可以在印度洋上航行貿易。

一些完全靠商船貿易爲主業地沿海印度大首領。立刻動搖了他們地立場。

“設立中立區港口地事情。還是必須慎重考慮才行。歐美只願意給我們一批先進地陸軍武器裝備技術。拒絕給我們鐵甲戰列艦、轟炸機、格鬥機技術。我們在海軍主力裝備上還完全不是中國地對手。僅僅能夠保住陸地而已。

在關鍵地時候。歐美陣營是根本不可能出頭來幫助我們地。只會讓我們和中國死拼。以減輕他們自身地壓力。那樣地話。我們又何必急着出頭去幫助歐美陣營?”

一名軍閥大首領卻十分不服:“可是。如果我們被中國一句威脅地空話就嚇住。那未免也太丟人了。我們國內地玩家只怕會不服啊!我們和中國玩家地積怨也不小。被他們一句話便嚇住。不設立中立區港口。全世界都會看到我們印度聯盟地軟弱無能。對我們進行恥笑。不管如何。我們不能輕易向中國示弱。只有態度強硬。才能讓全世界不敢對我們小覷。”

某大首領冷笑:“嘿。俄羅斯都被中國玩家打丟了半壁國土。也沒見俄羅斯玩家有多麼丟臉。我印度退後一步也不算什麼可恥地事情。”

那軍閥大首領立刻激動道:“俄羅斯那至少也是光榮戰敗,不是被嚇退的!他們就算知道自己未必敵得過中國,也會盡力去打,表現他們的強硬。這兩者能比較嗎?”

“莫非你也想讓我們印度地軍隊像俄羅斯一樣戰敗。然後再退這一步?不過到時候。恐怕就不是退一步這樣簡單了。甚至退十步都有可能。戰敗者,是沒資格談什麼條件的。你看俄羅斯現在是什麼樣子?他們的鄂木斯克城一旦守不住。只怕要退到烏拉爾山脈,退回到歐洲大陸。他們進攻地結果。無法是丟了更多的國土而已。這種盲動的進攻,不要也罷。”

“話不能這麼說,俄羅斯要是不進攻,只怕死的更快。而且他們也是爲了兩條戰線夾擊中國的戰略需要,作出了充分的考量,爲了爭奪非洲和西伯利亞的資源,才發動強烈地進攻地。.....”

“他們是爲了戰略需要,作出了充分的考量才發動進攻。那我們又是爲了什麼要去和中國發生衝突?難道是爲了配合歐美陣營地行動?他們爭奪非洲大陸和西伯利亞,跟我們有什麼關係?歐美又不肯把非洲大陸讓一半給我們!”

印度聯盟的大首領們激烈地爭論起來,爲了軟弱還是強硬,爭的不可開交。

印度聯盟的大首領多達數十人,相互之間的實力相差不大,所以並沒有特別強勢的核心首腦人物。印度絕大部分的重要事務,都要靠他們中的大多數取得一致才能通過。

要讓數十人對同一件事情取得一致的看法,本身便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以航海貿易爲主業的印度大首領,根本無心捲入這場歐美和中國之間的世界大戰。他們非常滿足於現在的中立地位,可以自由的在整個世界航行。

不過,以土地、資源爲主業的印度大首領,卻想在世界大戰中分一杯羹。在印度以外的地方,獲得大片的土地。

而以工業、軍工、軍閥等爲主的印度大首領,積極的想要獲得歐美的裝備技術,想要增強實力,參與這場世界大戰。

他們對這場世界大戰的看法,本身便不一樣。

之所以至今沒有參與進世界大戰中去,一方面是因爲實力不足,另一方面也是想待價而沽,從中謀得最高的利益。他們在歐美陣營和中巴陣營之間,搖擺不定,無法判斷加入哪一邊,纔是最佳的選擇。所以一直拖着,保持中立。

從情感來說,印度聯盟還是傾向於和歐美陣營結盟。雙方沒有多少直接的矛盾衝突,而且語言上相似,天生容易接近。相反,印度玩家和中國玩家有着根深蒂固的潛在矛盾。中國先是大力幫助巴基斯坦玩家,把印度玩家從巴基斯坦國土上趕了出去,破了印度一統南亞的美夢。後是中國艦隊佔了印度洋,破了印度一家在印度洋上獨大的局面,讓印度在印度洋上淪爲二流國家。而且中印在邊境上接壤,更是衝突不斷。中印關係能好,那是怪事。

但是從現實來看,印度聯盟卻無法和中國翻臉。中國幾乎和印度的周邊所有的國家都結了盟,把印度給包圍住了。而且中國艦隊在斯里蘭卡、卡拉奇、索科特拉羣島、安達曼羣島、毛里求斯羣島駐紮,從四面八方徹底封鎖住了印度的海上航線。

一旦翻臉,印度首先面臨的便是海上貿易線的完全斷絕。連印度洋上的家門都出不去,更別說滿世界進行貿易了。

其次是中國可以從陸地上發動進攻,不把印度切成七八塊是不會罷休的。

印度可不像美國一樣瀟灑,躲在萬里之外的北美洲,根本絲毫不懼中國海上、陸地上的進攻。印度和中國的領土緊挨着,躲都躲不掉。

如果印度玩家能夠和美國玩家換一下所在的位置,美國玩家在南亞次大陸也得裝孫子,蹦跳不起來。印度玩家可以在北美洲裝大爺,到處放火,不用擔心被攻擊。

印度大首領們的心態,非常的複雜:三分痛恨、三畏懼、一分希翼、一分不敢得罪,另外則是在複雜的局面下強行保持着的二分冷靜,不想作出令他們自己都後悔的事情來。

一名實力排序第一的印度大首領“辛格”,在衆人的意見之中作出了一個妥協的方案,說道:

“我們已經在《帝國》論壇上公開宣佈了要建立中立區港口的計劃,所以這中立區港口一定要建,否則僅僅因爲中國聯盟的一句警告便停建了,連我們印度玩家都說服不了。這關係到我印度的顏面和威望。......不過,中立港口雖然要建。但是歐美的潛艇就不必要過來了。我們以審覈不通過,不符合條件的名義,拒絕它們進入中立港

當然了,這僅僅是暫時的。一切還要看世界大戰的後續變化。如果歐美成功的西伯利亞、非洲大陸狙擊了中國,取得了優勢,那我們可以考慮接收歐美的潛艇進入中立港口。如果中國在西伯利亞、非洲大陸都取得了優勢......那麼此事不必再提了。”

印度聯盟衆大首領們紛紛點頭,對這個折中的方案表示滿意。

50 不受歡迎的波蘭玩家361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第一個夜晚358 歐美對中國宣戰204 海盜鬥艦324 弱勢總社長104 鑄造銅劍391 低頭67 敵軍急撤324 弱勢總社長195 三大政策363 鐵打的防禦開普敦233 坐莊朝鮮半島59 短暫的休整119 明爭15 小木筏194 薊城大騷亂370 封鎖河面53 曉霧突襲118 激烈搶奪買家267 大賣軍火37 波瀾再起237 瘋狂採購146 周水城外的決戰56 小野覆滅172 分策略出擊37 波瀾再起290 東南亞航海貿易127 技術積累250 迅速擴散的冶鐵技術346 北美艦隊9 探索258 拿下東北鐵礦30 白霧中的突襲298 名古屋之變246 搶灘登陸82 組隊殺山戎147 戰後分配利益323 談判80 購地建商鋪53 曉霧突襲184 波瀾再起25 報復日本高手203 化敵爲友76 抵押土屋囤積獵弓354 瘋狂的口水大戰70 戰略地153 禁青銅武器令313 略試身手18 火藥桶122 整軍備戰251 燕國動亂309 大洋彼岸的顧慮125 軍需採購222 臨兵列陣134 主動請辭102 出租封地322 前往橫須賀71 封地任務62 狼羣分擊術302 蹂躪321 日本的賣身契60 大戰爆發331 佔領索科特拉島242 遠東110 俘虜305 集結集結105 打造銅器套裝200 揚帆起航352 頻繁的武裝衝突9 探索44 崩潰的韓國玩家166 令支國58 合縱連橫248249 帝國鐵器時代257 重工業28 破損的柵欄206 和襄平的鉅額交易350 偵察者駕臨131 軍情急報301 沉沒10 同島嶼的鄰居370 封鎖河面151 青銅時代252 新王登基318 五國出兵385 絕密計劃終極武器146 周水城外的決戰90 英雄阿弱3 國家的崛起313 略試身手180 單桅帆船167 盧龍城寨374 新西伯利亞城342 最原始版本飛機偵查0號101 建營開始耕地106 再戰山戎32 驚退236 韓日衝突174 封殺
50 不受歡迎的波蘭玩家361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第一個夜晚358 歐美對中國宣戰204 海盜鬥艦324 弱勢總社長104 鑄造銅劍391 低頭67 敵軍急撤324 弱勢總社長195 三大政策363 鐵打的防禦開普敦233 坐莊朝鮮半島59 短暫的休整119 明爭15 小木筏194 薊城大騷亂370 封鎖河面53 曉霧突襲118 激烈搶奪買家267 大賣軍火37 波瀾再起237 瘋狂採購146 周水城外的決戰56 小野覆滅172 分策略出擊37 波瀾再起290 東南亞航海貿易127 技術積累250 迅速擴散的冶鐵技術346 北美艦隊9 探索258 拿下東北鐵礦30 白霧中的突襲298 名古屋之變246 搶灘登陸82 組隊殺山戎147 戰後分配利益323 談判80 購地建商鋪53 曉霧突襲184 波瀾再起25 報復日本高手203 化敵爲友76 抵押土屋囤積獵弓354 瘋狂的口水大戰70 戰略地153 禁青銅武器令313 略試身手18 火藥桶122 整軍備戰251 燕國動亂309 大洋彼岸的顧慮125 軍需採購222 臨兵列陣134 主動請辭102 出租封地322 前往橫須賀71 封地任務62 狼羣分擊術302 蹂躪321 日本的賣身契60 大戰爆發331 佔領索科特拉島242 遠東110 俘虜305 集結集結105 打造銅器套裝200 揚帆起航352 頻繁的武裝衝突9 探索44 崩潰的韓國玩家166 令支國58 合縱連橫248249 帝國鐵器時代257 重工業28 破損的柵欄206 和襄平的鉅額交易350 偵察者駕臨131 軍情急報301 沉沒10 同島嶼的鄰居370 封鎖河面151 青銅時代252 新王登基318 五國出兵385 絕密計劃終極武器146 周水城外的決戰90 英雄阿弱3 國家的崛起313 略試身手180 單桅帆船167 盧龍城寨374 新西伯利亞城342 最原始版本飛機偵查0號101 建營開始耕地106 再戰山戎32 驚退236 韓日衝突174 封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