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今非昔比

哈立德國王軍事城,聯軍司令部。

收到報告之後,丁鎮南立即趕了過來。在詢問一番之後,他也就放下心來,再也沒半點擔憂。

衝在前面的是劉尊山指揮的突擊部隊,應該沒什麼問題。

在擬定計劃的時候,丁鎮南就反覆強調了一點,必須把波沙灣地區糟糕的氣候條件考慮進去。

主要指的也就是沙塵暴。

雖然高溫同樣是大問題,但是在適應之後,特別是在加大了相關投入,比如給每間營房安裝空調,縮短室外執勤的時間等等,高溫對官兵造成的影響已經是微乎其微。裝備則通過加大維護力度,縮短維護的間隔時間,經常更換易老化的耗材等方式,也能夠達到較高的出勤率。

唯一過不去的,其實就是沙塵暴。

在之前的一個多月裡面,因爲沙塵暴,至少取消了4000多個架次的空襲行動,導致作戰效率降低了一成以上。

關鍵就是,沙塵暴根本就避不開!

在進行空中打擊的時候,如果遇到沙塵暴,別說是激光制導炸彈,就算是鐵殼炸彈,也未必能夠正常使用。

伊拉克軍隊利用這一點,保存了大量主戰裝備,包括數千輛坦克。

地面作戰,其實也一樣。

沙塵暴不但會導致能見度大幅度降低,還會產生強靜電,在某些特殊情況下甚至能燒燬電子設備。

針對沙塵暴產生的影響,帝國空軍在8月初緊急發射了幾顆太陽同步軌道氣象衛星。

氣象衛星能提供幾個小時的天氣預報,無法消除沙塵暴。

在沙塵暴面前,只能繞着走。

丁鎮南耐心等了一個多小時,才收到了前線發來的消息。

其實是“指-10A”發回來的一份報告。

在沙塵暴到來之前,陸戰隊的突擊部隊已經機動到伊拉克軍隊的西南方向,也就是處在上風方向。

雖然這會提前被沙塵暴席捲,但是背對沙塵暴,能保護紅外成像儀等電子設備。

不過,那些ZT-99AL仍然在向北運動。

顯然,突擊部隊想運動到上風口。

原因無二,儘可能的降低橫風造成的影響。

雖然坦克有橫風測量儀,而且跟火控系統聯動,但是在遠距離交戰的時候,坦克車長都會設法降低橫風造成的影響。

在理論上,橫風是影響坦克炮命中精度的頭號干擾因素。

降低橫風影響,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處在順風方向上。

讓風向跟炮擊方向平行,就能減少炮彈在飛行中受到的影響。

顯然,這也是突擊部隊向西北方向運動的關鍵所在。

抓住沙塵暴到來之前的大約半個小時,突擊部隊的30多輛ZT-99AL發起衝擊。

與此同時,協同作戰的20多輛步兵戰車在東南方向上,也對來襲的伊拉克坦克戰車發起了攻擊。

步兵戰車使用的線導重型反坦克導彈,全程由射手控制,不受橫風的影響。

只是,時間太過短促了。

不過,也不見得是壞事。

按照“指-10A”發來的報告,從北面來的是共和國衛隊的一個裝甲旅,有數百輛坦克與步兵戰車,兵力差不多是突擊部隊的三倍。如果得到了加強,還有數百名攜帶反坦克導彈與火箭筒的步兵。

要是沒遇到這場沙塵暴,哪怕最後擊敗了敵人,突擊部隊同樣會遭受慘重損失。

從東北方向上襲來的沙塵暴,其實保護了突擊部隊。

根據聯合指揮機的報告,在沙塵暴到來的時候,突擊部隊已經摧毀數十輛坦克,基本上擊潰了伊拉克軍隊。

只是,丁鎮南不敢大意,隨後就下令,讓陸戰隊航空兵做好準備。

在沙塵暴過去之後,立即派出武裝直升機,搜尋與殲滅那些沒有被突擊部隊消滅的伊拉克坦克與戰車。

此外,就是派出運輸直升機,把物資與給養送上去。

如果需要,還要幫助突擊部隊維修受損與出故障的坦克戰車。

總而言之,就是儘快讓突擊部隊恢復作戰能力,好繼續向塞馬沃進發。

不是丁鎮南不體恤基層部隊,更不是說相信劉尊山,而是在前線,暫時沒有能頂上去的裝甲部隊。

沙塵暴同樣導致主力部隊放慢了前進速度。

關鍵還有,後勤保障部隊是跟隨主力部隊活動,很多車輛是臨時調配,並沒有針對新月地區的惡劣環境做必要改進。比如很多軍用卡車沒有更換空其濾清器,在沙塵暴的襲擾下很容易報廢。

如果劉尊山的突擊部隊停了下來,進攻行動必然會受到影響,甚至會戛然而止。

一個師的兵力,聚集在前不着村、後不挨店的荒漠深處,後果將難以設想,何況伊拉克軍隊已經發線這路大軍。

不管有多大的困難,突擊部隊都必須繼續向塞馬沃進發。

所幸的是,情況沒有想象的那麼糟糕。

夜間9點左右,在沙塵暴減弱後,丁鎮南收到確切消息,突擊部隊的損失不是很大,不過有接近一半的坦克戰車因爲沙塵暴出了故障,暫時只能組織小部分兵力,大概一個加強連向塞馬沃突擊。

關鍵還有,伊拉克軍隊已被擊潰。

據抓獲的俘虜交代,該部隊是尼布甲尼撒機械化步兵師下面的一個機步旅,在數日之前部署到塞馬沃。

在當天上午才收到消息,得知聯軍已經突破邊境線,正朝塞勒曼挺進。

用了幾個小時完成準備,該旅就奉命南下阻擊聯軍。

哪裡想到,聯軍的推進速度太快,竟然在當天中午就越過塞勒曼,因此在與聯軍遭遇的時候,該旅根本就沒有做好戰鬥準備,甚至沒有讓裝甲部隊展開,自始至終處於被動挨打的境地。

關鍵就是,該旅的指揮官認定聯軍不會在沙塵暴即將到來的時候發動進攻。

這也符合“指-10A”之前發來的戰報。

由此能判斷出,應該是紐蘭共和國的偵查衛星發現突擊部隊,然後由紐蘭情報機構把相關消息通報給了伊拉克當局。因爲指揮系統的效率低下,也許跟保密有關,所以前線部隊晚了幾個小時才收到消息。

只憑伊拉克軍隊的偵查體系,根本就不可能發現聯軍的突擊部隊。

當然,這也從一個側面證明,紐蘭共和國已經間接捲入了波沙灣戰爭,並且取代了迢曼帝國,成爲侯賽因政權的最大支持者。只是礙於波伊國,紐蘭共和國纔沒有爲伊拉克提供實質的支持。

或許,紐蘭當局正在積極撮合這兩個苦戰了8年的國家。

那麼,就必須考慮來自北面,也就是波伊國的威脅。

要說的話,這也是在擬定作戰計劃的時候,最讓丁鎮南頭痛的事情了。

他手裡總共只有3個師,兵力本來就嚴重不足,再把波伊國算上,就算前期以防禦應對來自波伊國的威脅,兵力也遠遠不夠。

不要忘了,波伊國的體量是伊拉克的3倍!

雖然兩伊戰爭已經結束,但是波伊國並沒放鬆國防建設,也不敢放鬆,因爲其東邊就是與樑夏帝國結盟的巴鐵。

時至今日,波伊國的常備兵力都在100萬以上。

顯然,要想頂住百萬大軍的進攻,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理論上,波伊國能在1個月之內動員250萬預備役與民兵,在3個月之內把兵力擴充到500萬。

正是如此,在反覆權衡之後,丁鎮南才放棄了直接攻打巴格達的念頭,決定首先在伊拉克南部地區打一仗,也就是攻佔至關重要的巴士拉,穩住南邊的局面之後,再派重兵攻打巴格達。

關鍵就是,伊拉克南部地區,也就是巴士拉省與邁桑省,正好面對波伊國的低地省。

持續了8年的兩伊戰爭,幾乎都是圍繞着低地省展開的!

在獨立建國後,伊拉克一直宣稱,同樣在兩河流域的低地省是其領土的一部分,是被波伊國篡奪。

此外,波伊國是通過戰爭獲得了獨立,沒有佔領與控制低地省的法理基礎。

按照伊拉克當局的意思,伊拉克是通過獲得國際社會公認的方式獨立建國,因此是忒爾共和國在兩河流域的繼承者。

結果就是,在10年前,伊拉克的侯賽因政權以此爲由,發動了針對波伊國的戰爭。

什麼領土紛爭,還有繼承合法性,其實全都是藉口。

關鍵只有一個。

低地省是波伊國主要的石油產地,擁有幾座大油田,還有幾百千米的海岸線與幾座深水良港。

哪怕伊拉克有大量石油,也需要這幾百千米長的海岸線。

在兩伊戰爭的8年期間,交戰雙方圍繞着低地省打了幾場大會戰,傷亡都非常慘重,可以說血流成河。

哪怕最後保住了低地省,波伊國高層也肯定是刻骨銘心。

正是如此,在兩伊戰爭結束之後,波伊國一直在加強低地省方向上的防禦部署,除了沿邊境修建防線之外,還在該地部署了大批精銳部隊,包括3支隸屬於衛隊,總共有2000輛主戰坦克的裝甲師。

當然,對攻入伊拉克南部地區的聯軍來說,最大的問題,其實是無險可守。

要說的話,伊拉克軍隊對此有非常清楚的認識。

整個兩伊戰爭期間,伊拉克軍隊都在拼命進攻,哪怕是在總體戰局上處於不利境地,也在積極的進攻。

原因就是,相鄰的巴士拉省與邁桑省,同樣是平原地形,根本沒辦法防守。

如果沒有主動進攻,把戰火燒到敵人境內,而是讓敵人發起反攻,那就根本守不住本土防線。

兩伊戰爭最後,也就是以伊拉克停止進攻,並且從低地省撤軍而宣告結束。

當然,伊拉克撤軍,也確實是沒有辦法繼續打下去,已經拼盡了全力,耗光了所有作戰部隊。

進攻無法維持,也只能跟波伊國停戰。

可見,至少是在地理因素上,對聯軍非常不利。

最理想的選擇,也就像當年的伊拉克,通過主動進攻佔領低地省,然後跟波伊軍隊打消耗戰。

可惜的是,這根本就不可能。

因爲知道不會獲得批准,所以着手擬定計劃的時候,丁鎮南提都沒提,直接忽視了這個選擇。

在丁鎮南的計劃中,將用戰略威懾應付波伊國。

說得簡單一點,就是在攻打伊拉克的行動當中,展現出強大的打擊力,從而讓波伊國領導人望而卻步。

關鍵是產生“威脅”效果的手段。

空中打擊,自然是不用多說。

在過去的2個月裡,帝國空軍與海軍航空兵已經用行動證明,哪怕是地區強國,也頂不住帝國的空中力量。

如果比較防空力量,波伊國還不如伊拉克。

至於空軍,哪怕波伊國獲得紐蘭共和國的大力支持,採購了幾十架F-14A,還有上百架像F-4與F-5這類第三代戰鬥機,因爲欠缺現代化指揮系統,所以實戰表現很有可能跟伊拉克空軍是半斤八兩。

指望紐蘭共和國的支持?

除非直接出兵參戰,不然紐蘭共和國的支持也只是畫餅。反過來,紐蘭共和國直接出兵參戰,就跟波伊國沒多大關係了。

其實,在8年的兩伊戰爭中,波伊空軍就沒有在伊拉克空軍面前佔到多少便宜。

要說的話,最快10天,最多也就半個月,聯軍就能夠像對付伊拉克一樣,徹底摧毀波伊國的空中力量與防空體系。

地面作戰,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跟伊拉克相比,波伊國最突出的優勢,其實就是國土面積更廣袤,而且幾乎都是高原與山地。

這也是帝國軍隊在波伊國鏖戰十多年,最終不得不承認戰敗,並且撤軍的關鍵所在。

只是,今非昔比。

關鍵,其實在戰略層面。

20多年之前,樑夏帝國是爲了阻止波伊地區宣佈獨立而出兵,也就不得不佔領與控制整個波伊高原。

現在,只是爲了削弱波伊國,增強對波沙灣的控制力度,鞏固在新月地區的影響力。

如果聯軍能迅速掃蕩伊拉克南部地區,就能讓波伊國當局認識到,聯軍同樣能夠攻佔低地省。

當然,佔領低地省就足夠了。

按聯軍在此之前採用的打法,以空中打擊爲主,波伊國根本就能承受不起戰爭所帶來的衝擊。

說得直接一點,聯軍完全可以通過轟炸摧毀波伊國,而且不用打地面戰爭,至少不在對波伊軍隊有利的環境下打地面戰爭。

這樣一來,波伊國就不可能通過打消耗戰的方式來擊敗聯軍。

可見,聯軍能用極小的代價把波伊國炸回石器時代!

真要如此,參戰還有什麼好處呢?

正是如此,丁鎮南才反覆的強調,地面戰爭的第一階段,掃蕩伊拉克南部地區的作戰行動一定要速戰速決。

只是現在看來,恐怕不會太順利。

第542章 聯席會議第525章 晴天霹靂第239章 口頭威脅第607章 取捨的結果第426章 突出重圍第94章 大禍臨頭第241章 提心吊膽第307章 攜手合作第169章 第三隻眼睛第458章 左右開弓第280章 披掛出征第307章 攜手合作第229章 飛來噩耗第523章 矇混過關第167章 制海利器第40章 全票通過第600章 斯班王國參戰第232章 特製燃燒彈第4章 一發入魂第550章 暗流涌動第259章 有苦難言第361章 完美的表演第24章 風雨飄搖第106章 如有神助第158章 去向成謎第476章 準備階段第145章 超遠距離炮擊第507章 航母現身第485章 萬事俱備第381章 中流砥柱第337章 敵人的雷達第115章 統帥之才第231章 陡生變數第214章 開門見山第82章 不謀而同第352章 超級說客第202章 縝密周全第76章 臨時變更第191章 拉幫結派第617章 全速突擊第49章 重啓的艦隊演習第88章 野心勃勃第38章 情景設定第425章 三種可能第150章 左右爲難第280章 披掛出征第310章 大婚之日第630章 殊榮第252章 除夕夜的酒第168章 主動後撤第19章 龍的天空第606章 反覆猶豫第139章 牛犢之勇第167章 軍人的價值第394章 三步走第262章 皇室的別宮第277章 勢如破竹第613章 強攻的局面第536章 狼羣出動第133章 內在關係第99章 半支艦隊第168章 主動後撤第575章 最後的反擊第565章 去向不明第467章 取捨第274章 人海戰術第156章 故意刁難第316章 大戰局第274章 蓋世英雄第232章 特製燃燒彈第438章 木已成舟第156章 反艦利器第618章 緊急撤退第458章 左右開弓第514章 奧援第139章 前出掩護第585章 立足點第599章 無法解決的矛盾第59章 深謀遠慮第143章 黃粱一夢第157章 公報私仇第92章 “蒼隆”末途第276章 艱鉅考驗第210章 中流砥柱第397章 同化的開始第118章 天助帝國第515章 舉棋不定第498章 跟隨戰術第628章 巨大的差距第253章 新年的第一天第579章 大膽猜測第386章 即將變天第9章 海陸分歧第5章 帝國首輔第592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240章 全局眼光第184章 無解之局第262章 皇室的別宮第470章 替代品第629章 命不該絕
第542章 聯席會議第525章 晴天霹靂第239章 口頭威脅第607章 取捨的結果第426章 突出重圍第94章 大禍臨頭第241章 提心吊膽第307章 攜手合作第169章 第三隻眼睛第458章 左右開弓第280章 披掛出征第307章 攜手合作第229章 飛來噩耗第523章 矇混過關第167章 制海利器第40章 全票通過第600章 斯班王國參戰第232章 特製燃燒彈第4章 一發入魂第550章 暗流涌動第259章 有苦難言第361章 完美的表演第24章 風雨飄搖第106章 如有神助第158章 去向成謎第476章 準備階段第145章 超遠距離炮擊第507章 航母現身第485章 萬事俱備第381章 中流砥柱第337章 敵人的雷達第115章 統帥之才第231章 陡生變數第214章 開門見山第82章 不謀而同第352章 超級說客第202章 縝密周全第76章 臨時變更第191章 拉幫結派第617章 全速突擊第49章 重啓的艦隊演習第88章 野心勃勃第38章 情景設定第425章 三種可能第150章 左右爲難第280章 披掛出征第310章 大婚之日第630章 殊榮第252章 除夕夜的酒第168章 主動後撤第19章 龍的天空第606章 反覆猶豫第139章 牛犢之勇第167章 軍人的價值第394章 三步走第262章 皇室的別宮第277章 勢如破竹第613章 強攻的局面第536章 狼羣出動第133章 內在關係第99章 半支艦隊第168章 主動後撤第575章 最後的反擊第565章 去向不明第467章 取捨第274章 人海戰術第156章 故意刁難第316章 大戰局第274章 蓋世英雄第232章 特製燃燒彈第438章 木已成舟第156章 反艦利器第618章 緊急撤退第458章 左右開弓第514章 奧援第139章 前出掩護第585章 立足點第599章 無法解決的矛盾第59章 深謀遠慮第143章 黃粱一夢第157章 公報私仇第92章 “蒼隆”末途第276章 艱鉅考驗第210章 中流砥柱第397章 同化的開始第118章 天助帝國第515章 舉棋不定第498章 跟隨戰術第628章 巨大的差距第253章 新年的第一天第579章 大膽猜測第386章 即將變天第9章 海陸分歧第5章 帝國首輔第592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240章 全局眼光第184章 無解之局第262章 皇室的別宮第470章 替代品第629章 命不該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