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一 章

西部一帶的風景,在京畿是數得着的!

風景最美的時候,除了春天應該就是秋天了。

秋天的景色是肅殺了些,可是肅殺中所透露出來的美,不是任何一個季節可以比擬的,菊黃楓紅,丹桂飄香,加上肥蟹幾隻,佳釀一罈,不永遠是詩人們的最愛麼!

西部有一座大宅第,建築宏偉,佔地也大,美輪美奐,林木森森,深不知有幾許。

這麼一座不亞於王侯之家的大宅第,應該是進出人多,門前車馬不斷,至少門前也該有幾個站門的。

可是理雖如此,事卻不然,這座大宅第兩扇硃紅大門緊閉,不只是門前不見站門的,就連那丈高的圍牆裡頭,也聽不見一點人聲。

難不成這是一座沒人住的空宅!

不會吧,空宅怎麼會有客人造訪!

客人,來自門前的大路上,這條路,通京城往西部,西山的幹道。

不提軟轎,只看那四人四騎,就可以知道客人是什麼來頭。

四匹馬,清一色蒙古種健騎,鞍配十分講究,每匹馬的鞍邊,都掛着一把紅絲穗,金絲纏把氣昂昂,八道目光更像利刃,掃誰一眼能讓人不由自主的機伶伶打個寒顫。

軟轎停下,當然轎後兩騎也跟着停下。

前面兩騎左邊的騎士翻身下馬,至前面轎前恭謹躬身:“啓稟大人,李府到了,容卑職上前叫門。”

“叫門!”前面軟轎裡傳出詫異一聲,隨即轎簾掀起,一個穿長袍馬褂的清腥老者探出了頭,一看大宅第大門,不由又是一怔:

“怎麼回事兒,不在家也不該這樣兒,倒像根本沒人住。”

那騎士道:“回大人的話,這就不知道了。”

清腥老者下了轎,就在轎前立望。

騎土走到大門前,擡手就要扣門環。

只聽一個清朗話聲傳了過來:“諸位找誰?”

騎士停手,跟清腥老者,還有那三名同伴,四名轎伕循聲望。

一眼就看見了,大門西圍牆的那一邊,不知道什麼時候走過來個人,四五年紀,身材頎長,一身莊稼漢打扮,但是沉穩、英挺,還有那自然流露的不凡氣度,卻不像個莊稼漢。

清腥老者忙道:

“我找這宅第的主人。”

沉穩、英挺年輕人道:“我就是李詩,請教!”

清腥老者忙趨前拱手:“原來就是李公子當面,老朽有眼無珠,老朽榮琦。”

李詩握起了雙拳:“原來是領侍衛內大臣榮大人,我才失敬,請蝸居奉茶!”

他擡手讓,卻是往西邊圍牆的那一邊讓。

清腥老者榮琦訝然道:

“李公住在後頭?”

李詩微笑道:“蒙聖恩重建寒家,宅第是建好了,人卻只有李詩一人,一個人住這麼大的宅子,浪費了,所以特在宅西林子裡多搭一間茅舍暫住,至於寒家宅第,還是等親人團聚後再說吧!”

“原來如此,”榮琦道:

“老朽有公務在身,不敢多停留,多謝李公子好意了。”

李詩道:

“這麼說,榮大人來找李詩是公務?”

“正是,老朽奉旨來請李公子進宮。”

李詩微愕:“進宮?”

“正是。”

“自鰲拜事後,我一直沒進過宮,也多年沒進宮了,榮大人可知道皇上有什麼事?”

“老朽不知道,也許是多年不見,皇上想念李公子。”

李詩遲疑了一下:“既是皇上宣召,隨便派個人來就行了,怎麼敢當榮大人親自跑這一趟……”

“李公子好說,應該的,早年老朽不在皇上身邊,無緣拜識,如今能奉旨來請李公子,這是老朽的榮寵。”

“榮大人言重,李詩更不敢當,請先回去覆旨,李詩隨後就到!”

“李公子,另有一頂軟轎供公子乘坐,聖上旨意,請公子馬上進宮。”

這麼急?會是隻爲了想念麼!

李詩遲疑了一下:“請稍候,容我換件衣裳。”

“公子請便!”

李詩轉入西邊圍牆後不見。

榮琦陪着李詩匆匆來到御書房外,今天的御書房外竟然沒有小太監站門,就是連大內侍衛也沒有,大內侍衛都撤到了幾丈外。

這又是個不尋常。

榮琦在門外躬身:

“啓稟皇上,李公子候旨覲見!”

御書房裡傳出一聲:“快請”。

不只是“請”,而且是“快請”。

榮琦轉過身,忙往御書房裡讓。

李詩欠欠身,隨即邁步進了御書房,榮琦居然沒跟進去。

御書房裡只有皇上跟萬順和在,幾年不見,皇上長大了不少,萬順和也老了些。

一邊御書房,李詩就覺得氣氛有點不對,可是卻沒辦法覺出究竟是什麼地方不對。

皇上原在揹着手走動,顯得急燥不安,一見李詩進來,立即停住。

萬順和原低着頭,一付惶然驚急狀,李詩一進來,他馬上擡起了頭,老臉上的神色更是清晰的落在李詩眼裡。

李詩上前躬身:

“草民見過皇上,恭請皇上聖安。”

皇上擡了擡手:

“李俠士,咱們好久不見了。”

“草民一直沒有進宮請安,請皇上恕罪。”

“李俠士,咱們之間是君子之交,你就別客氣了!”

“謝皇上不罪之恩!”

萬順和這才顫巍巍的走了前來,拉住了李詩的手,一隻老眼裡竟然有了淚光:

“李爺,好久沒見您了,您安好?”

李詩很感動,反握住他的手:

“託您的福,您安好!”

萬順和竟然流下了老淚兩行:

“我纔是託您的福呢,只是不知道還能見您幾面了。”

李詩只當是老人感傷之餘的隨口話,剛想安慰幾句。

只聽皇上道:“好了,萬順和,沒人怪你,我只是問問你。”

李詩聽出了話中有因。

那知萬順和忽然哭出了聲:“萬歲爺,奴才也是不得已呀,不信您問問李俠士,他最清楚!”

這句話原是

李詩道:

“多年之後的今天,皇上突然宣召草民人宮覲見……”

皇上道:

“我召你進宮,是爲跟你查證一件事。”

“請皇上明示!”

“據說我皇阿瑪還健在!”

這簡直是晴空裡的一個霹靂!

李詩心頭猛震,急道:

“皇上,事關重大,您千萬不能……”

“李俠士,不要跟我說這些,只告訴我有沒有這回事。”

這要是對別人,李詩可以一口否認,可是這是對皇上,他不知道皇上已經知道多少了,頓時感到難以回答,他望向萬順和,想從萬順和那兒得到一點暗示。

萬順和何許人,怎麼會不懂李詩的意思,他道:

“李爺,是皇太后告訴皇上的。”

是皇太后,這就麻煩了,李詩他要是否認,不就等於指皇太后說謊,這是什麼事,能指皇太后說謊,何況皇太后並沒有說謊。

知道這件事真象的,沒有幾個人,要是一旦事情喧嚷開來,那對文武百官跟天下百姓

李詩暗一咬牙,毅然道:

“回皇上的話,太后所說,是實情。”

皇上倒是顯得很平靜,道:

“聽太后說,我皇阿瑪是在‘五臺山’剃渡出了家。”

“這也是實情。”

皇上似乎有一點激動了,但是可以看得出,他還是忍着:

“聽太后說,這件事跟一個叫董小宛的女人有關。”

“可以這麼說。”

“聽太后說,你是我皇阿瑪託付的人,這件事從始至終只有你跟萬順和兩個人最清楚。”

“是的,這是實情。”

“你告訴我,究竟是怎麼回事?”

李詩又望萬順和。

萬順和苦着臉道:“李爺,以我的身份,有些話我不能說啊,要不我怎麼會跟萬歲爺說,我不得已呢!”

原來他說的不得已是指這。

不錯,他說的是實情,照他的身份,有些話他的確不便說。

事到如今,由不得人不說,李詩遂把他知道的,他參與過的,從頭到尾說了一遍。

靜靜聽畢,皇上再也忍不住激動,道:“蒼天,我真是不孝。”

他忽然和西跪下。

萬順和忙跟着跪下,道:“萬歲爺,這不能怪您啊!”

李詩道:“皇上,萬總管說的不錯……”

皇上竟然流了淚:“不,我皇阿瑪還健在,我居然接掌大寶,我皇阿瑪還健在,我居然不能晨昏定省,而讓他老人家遠在‘五臺’受苦,我何止是不孝,簡直就是大逆不道,愧爲人君!”

他向着西邊磕了頭。

萬順和急忙跟着嗑頭。

皇上小小年紀,竟然如此,李詩深深爲之感動,等皇上磕了三個頭之後,他上前扶起了皇上:“皇上,您完全不知情,不知老有什麼罪。”

萬順和跟看站起,道:“是啊!”

皇上轉臉向李詩,一臉冷肅:“我要接我皇阿瑪回朝!”

萬順和大驚:“萬歲爺,不能……”

皇上怒聲道:“怎麼不能?”

李詩正色道:“萬總管的沒有錯,您不能。”

皇上向李詩,話聲中已沒有怒意:“我爲什麼不能?”

“您是位聖明仁君,文武百官跟天下百姓不能欺君,但是人君更不能欺騙百官跟百姓。”

“我不管……”

“您不能不管,否則您是陷皇上於不忠不孝,不仁不義,那您就真不止是不孝了。”

皇上的臉色連變了好幾變:“那難道就讓我這麼算了?我不能,我會一輩子不安,我寧不要這個王位,不當這個皇上。”

萬順和大爲驚慌:“萬歲爺,您千萬不能,您更不能,那您豈不是違背了先皇帝的遺詔了麼,不、不、不,不是先皇帝,不是遺詔。奴才該死,奴才該死!”

皇上顯示沒跟他計較那麼多,凝目向李詩:“那你得跟着我去一趟‘五臺’。”

李詩忙道:“皇上……”

“李俠土,以前我知道,現在我知道了,這是我這個做人子的起碼該做的了。”

還真是。

“草民知道,可是……”

“李俠土,我要是不能上‘五臺’看看我皇阿瑪,我真寧可不當這個皇上,我還配爲人君麼?”

李詩遲疑了一下,毅然點頭:“草民遵旨就是,只是皇上怎麼個去法?”

“怎麼個去法,什麼意思?”

萬順和忙道:“萬歲爺,李俠土早說,您得輕車簡從,暗地裡去,可是怎麼瞞文武百官呢?”

“那容易,隨便找個理由就行了。”

“萬歲爺,要找個合適的理由不容易悶!”

“這你就不用管了,你只管準備車馬,到時候跟着去就是了。”

“奴才遵旨。”

李詩道:“請皇上示下,什麼時候啓駕?”

“是今天晚上,不是明天一早,你看什麼時候好?”

“明天一早吧,夜晚路上不好走。”

“好,那就明天一早。”

“草民遵旨!”

☆☆ ☆☆ ☆☆ ☆☆ ☆☆ ☆☆ ☆☆ ☆☆ ☆☆ ☆☆ ☆☆ ☆☆一輛高篷東套黑馬車,在城門口剛開的時候馳出了城,高坐在車轅上趕車的是李詩,不用說,車裡坐的,一定是皇上跟萬順和。

出了城門,掀開了密遮的車簾,皇上有點興奮,也有點激動,東看看,西看看,道:

“外面的世界真好!”

多少人羨慕大內天家的人間極富貴,皇上他卻說外面的世界真好。

萬順和道:“萬歲爺,您又不是沒出來過。”

皇上道:“出來的時候年紀太小,記得什麼,又懂什麼。”

這倒是。 WWW⊙ ttka n⊙ C〇

秋高氣爽,一路之上的田原郊野,雖然看不到什麼,但是對一位久居深宮的小皇上來說,也夠心曠神怡的了。何況這一趟是遠上“五臺”看望多年以來一直以爲已經賓了天的皇阿瑪,對這位仁厚至孝的小皇上,更是一種鼓舞,所以,儘管一路之上,萬順和舀滔不絕的,跟皇上敘述當年也走這條路上‘五臺’的情景,皇上似乎是一句也沒聽進去。

其實,這一趟不只對皇上是一種鼓舞,對李詩跟萬順和來說,又何嘗不也有一份興奮與激動!

馬車上不了山,到了“五臺”山腳下,只有把馬車寄存農家,步行登山。

登山,對李詩來說,自是不算什麼,可是對久享榮華富貴的皇上,跟上了年紀的萬順和來,可就是件苦事了。

其實,誰最苦,最苦的還是李詩,左手挽一個,右手扶一個,等到了“文殊寺”,已經是上燈時分了,皇上跟萬順和也精疲力竭了。寺里正晚課,知客已經換了人,不認識李詩跟萬順和了,只當是上山的遊客,遊客在寺裡借宿是常事,知客把三個人帶進客房,一進客房萬順和差點沒哭出來,只因爲這間客房當年故主住過,多少年了,點也沒變。

知客點上燈,安置好了三個人之後走了,萬順和還是忍不住掉了淚。

皇上看見了,道:“萬順和……”

“萬歲爺啊!”萬順和哭着說:“這兒皇上當年住過啊!”

李詩心裡也有種異樣感覺。

只見皇上轉過臉來:“李俠士,我想盡快見我皇阿瑪。”

李詩也好,萬順和也好,誰又不想,李詩道:“草民知道,等他們送茶水來,草民再安排。”

說話間,知客帶着兩個年輕和尚來了,不只送來了茶水,還有齋飯。

萬順和迎上去招呼,李詩則向知客道:“敢問師父上下!”

知客道:“貧僧慧通。”

“原來是慧通師父,我記得當年是位悟因師父。”

“施主認識貧僧的悟因師叔?”

“我記得悟因師父,只不知悟因師父是不是還記得我了?”

“貧僧的悟因師叔已經升任藏經堂首座了。”

“原來悟因師父已經榮升了,我想見見悟因師父,不知道是不是方便?”

“方便,方便,不過恐怕要等到晚課以後,施主正可以趁這機會用點齋飯與茶水。”

“那就煩慧師父跟悟因師父說一聲!”

“施主請放心,晚課一了,貧僧立即請悟因師父來見施主。”

“謝謝!”

“施主客氣。”知客帶着兩個年和尚走了。

萬順和道:“萬歲爺,您請先用點齋飯吧。”

皇上雖然急着見皇阿瑪,可是卻不能耽誤寺僧的晚課,更何況也真餓了,他點了頭:

“大家坐下來一塊兒吃。”

皁卜的話就是旨意,此時此地也真不能講究那麼多,於是三個人一起坐下吃了。

皇上天天吃的“御膳房”做出來的山珍海味,但是這頓齋飯卻吃得皇上連聲誇讚,或許是因爲吃膩了山珍海味,換了口味的緣故吧。

吃完了,喝着茶,兩個年輕和尚就來收走了碗盤,兩個年輕和尚剛走,知客慧通就陪着一個年紀在五十上下的老和尚來了。

李詩跟萬順和一眼就認出來了,正是當年的知客僧悟因,李詩一抱拳道:

“師父還認得我吧?”

萬順和上前道:“師父不認得這位李爺,總該認得我。”

悟因合什答禮:“貧僧覺得兩位施主很眼熟,可是就是一時想不起……”

李詩道:“我這麼說,師父或許就想起來了,當年有位貴人在這兒剃渡皈依……”

這提示果然有效,悟因臉色一變,瞿然道:“貧僧想起來了,兩位是聖上身邊的…”

萬順和道:“對,師父終於想起來了。”

悟因忙躬身,慧通也跟着施禮,悟因道:“貧僧失禮,沒能認出兩位。”

李詩道:“師父不要客氣,這麼多年了,也難怪。”

悟因道:“沒有想到這麼多年後的今天,兩位會再度蒞臨,敝寺應該好好接待。”

李詩道:“師父不用客氣了,是我們打擾清修,怎麼敢當這接待二字,我們此來是想見見那位貴人,不知道方便不方便?”

悟因道:“原來兩位是來見貴人的。”

萬順和道:“師父,應該說是這位來見貴人,我們兩位則是跟着來的。”

萬順和手比的這位,當然是皇上。

悟因轉望皇上,道:“這位小施主是……”

李詩道:“師父,這位小施主是那位貴人的少爺。”

悟因一點就透,猛一驚,臉色大變,急道:“小僧悟因,率師倒慧通,叩見聖上。”

他帶着慧通拜了下去。

皇上擡手道:“兩位師父請起。”

“謝聖上恩典。”悟因與慧通站了起來。

皇上道:“我想見見我皇阿瑪,還要偏勞師父。”

悟因遲疑了一下:“小僧不敢,敞寺有敝寺的規矩,小僧做不了主,請容小僧稟報住持。”

皇上道:“那就麻煩師父一趟。”

“不敢,小僧這就去稟知住持。”悟因帶着慧通跪下一拜,然後帶着慧通退了出去。

萬順和道:“皇上說的話就是聖旨,怎麼他還要稟報住持?”

李詩道:“一個寺院本來就有一個寺院的規矩,何況這座寺院跟天下的寺院都不相同,咱們既進這座寺院,就該遵從這家寺院的規矩。”

這話萬順和還能不懂,就因爲貴人在這兒當了和尚,連貴人都得遵從這兒的規矩,還有誰敢不遵從,萬順和他連吭也沒再吭一聲。

皇上道:“李俠士說的對,既人佛門就該遵從佛門的規矩,不急在這一會兒,咱們就等等吧。”

萬順和忙恭應:“是!”

悟因辦事挺快的,沒一會兒工夫,他就帶着慧通又來了,進來先行大禮,然後道:

“啓稟聖上,住持令小僧代爲稟奏,今天太晚了,明天早課過後再見諸位。”

這話聽得李詩、萬順和都一怔。

悟因去稟報,不會不提來了什麼人,怎麼這位住持的架子這麼大,連覲見都不來覲見,還說什麼明天早課以後再見皇上蹋李詩、萬順和。

萬順和忍不住道:“怎麼說,明天早課以後……”

悟因道:“諸位有所不知,貴人早年落髮皈依後,爲防京裡來人打擾,曾經有一紙手諭,特准住持對京裡任何來人一概免參免見。”

原來是貴人特准的,還有手諭在這兒。

萬順和一怔,又不敢吭聲。

皇上道:“不要緊,我皇阿瑪都得遵從貴寺的規矩,禮敬住持,何況是我,就等明天早課以後。”

悟因道:“時候不早了,聖駕請早安歇,小僧率慧通告退。”

皇上道:“師父請便。”悟因率慧通一拜而起,低頭躬身,恭恭敬敬的退出去。

萬順和跟過去關上了門,回過知來道:“貴人怎麼會有這麼一道手諭。”

李詩道:“悟因師父說得很明白,就是爲防京裡來人打擾,所以住持肯見咱們,已經是給了咱們方便了。”

“還真是。”皇上道:“既有皇阿瑪的手諭在,住持要是不見咱們,或者不讓咱們見皇阿瑪,恐怕我也沒有辦法。”

連皇上都沒有辦法,別的還有誰有辦法?

李詩道:“只好等明天了,好在睡一覺就到了,皇上也夠累的了,請早些安歇吧。”

皇上還真是夠累的了,小小年紀那受過這個,儘管祖宗傳下來的,歷代的皇上、阿哥必須習弓馬、武藝,可是一天跑這麼多的路,又走的那麼多山路,還是受不了。

萬順和也是一樣,甚至比皇上更慘,所以,在沒有辦法的情形下,李詩一提歇息,誰也沒有反對。

☆☆ ☆☆ ☆☆ ☆☆ ☆☆ ☆☆ ☆☆ ☆☆ ☆☆ ☆☆ ☆☆ ☆☆“五臺”的秋意更濃,在“山西”,到了這時候,天兒比別處涼多了,甚至都有寒意,尤其是早晚。

皇上、李詩、萬順和早起來了,打開客房門,望着滿院子的迷濛霧氣,入耳聲聲晨鐘,陣陣梵唄,讓人心裡別有一番感覺。

望着、望着,皇上忽然流了淚。

萬順和看見了,忙道:“萬歲爺,您這是怎麼了?”

聽萬順和這麼一問,李詩轉過臉來也看見了。

皇上道:

“咱們起得已經夠早了,寺裡的和尚起得更早,出家人的日子過得清苦……”

皇上沒說下去。

可是,夠了,李詩跟萬順和都知道皇上爲什麼突然掉淚了, 對皇上的至孝,兩個人感動而敬佩。

李詩道:“皇上不能拿一般人的日子跟出家人比,當然更不能拿宮裡的日子跟他們比,出家人的日子本就清苦,不然何謂修行。”

皇上道:“我是在想,我皇阿瑪怎麼會寧願遜位而剃渡出家……”

李詩道:

“貴人的抉擇,不是皇上這種年紀所能懂的,其實就連草民也不懂,如果真要問爲什麼不可,恐怕只能說貴人看透了,想通了。”

“皇阿瑪一定是下了很大的決心,從人間之極榮華富貴,一變而爲平淡清苦,不容易,這不是常人能夠做到的。”

“皇上說得是!”

悟因帶着慧通來了,進門一禮,道:

“啓稟聖上,住持來覲見了。”

皇上道:“請!”

迷濛的霧氣中又傳來了步履聲,接着出現了人影,一前二後,後頭兩個中年僧人,前面那位則是位身披大紅袈裟的老和尚,鬚眉俱霜。

皇上站了起來,李詩、萬順和侍立左右。

老和尚進入客房,兩名中年僧人則留在門外,老和尚至前肅然合什:

“‘文殊寺’住持,老僧大悲,叩見聖上。”

他就要行大禮。

皇上一擡手:

“我皇阿瑪有手諭,特准住持對京裡來人一概免參免見,住持不必行大禮。”

老和尚大悲沒有行大禮,肅靜合什躬身:“多謝聖上恩典!”

“住持請坐!”

萬順和忙搬椅子。

老和尚大悲謹欠身:“老僧不敢!”

“在我皇阿瑪面前,住持都是坐着,在我面前,住持又有什麼不能坐的。”

“再謝聖上恩典。”

老和尚大悲坐了下去,悟因跟慧通侍立身後。

坐定,大悲再欠身:“據悟因稟報,聖上要見貴人。”

皇上道:“是的。”

“老僧死罪,不能如聖上願。”

皇上、李詩、萬順和都一怔,皇上道:“住持怎麼說?”

皇上不是沒聽清楚,而是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老僧死罪,不能如聖上願。”

老和尚又說了一遍。

這回皇上相信自己的耳朵沒聽錯了。

萬順和道:“住持……”

皇上擡手攔住了萬順和:“爲什麼?”

“因爲這是敝寺規法所不許的……”

“貴寺的規法,不準弟子見親人:”

“是的。”

“我能不能請住持行個方便。”

“老僧身爲住持,不敢自壞規法。”

倘若他自壞規法,往後又怎麼拿規法規範寺中弟子!

李詩忍不住道:

“住持,皇上的情形不一樣,在今天之前。皇上甚至不知道貴人還健在,無論如何,請念皇上一片孝心,行個方便。”

“諸位有所不知,就算老僧能行方便,貴人也是不會見諸位。”

皇上道:“這又是爲什麼?”

老和尚大悲道:

“因爲貴人在當年剃渡皈依之後,曾經交待,今生今世不見任何外人!”

皇上道:“我們來見,我皇阿瑪知道麼?”

“老僧尚未讓貴人知道。”

“親生骨肉不能算外人,我皇阿瑪也沒有表示不見我這個兒子,是不是?”

“這……”

李詩道:

“請住持告訴貴人,來的是當今聖上,還有萬總管跟李詩,貴人一定會見。”

“這個……”

“住持,骨肉至親,人之大倫,出家人怎可抹煞,就是看在皇上這片孝心份上,住持也該成全,是不是?”

“老僧剛說過,不是老僧不行方便,實在是貴人不願意……”

萬順和道:“住持還沒有讓貴人知道,又怎麼知道貴人不願意見我們。”

“老僧剛也說過,貴人當年曾經交待過……”

萬順和道:

“我們相信貴人當年確曾有過這種交待,但是那是對別人,絕不是對當今聖上、李俠士,還有我。”

老和尚大悲沒有說話。

李詩道:

“還是請住持行個方便,予以成全,這不難,是不是,只要貴人還是不願見我們,我們也就沒有話說了。”

老和尚大悲面有難色,依然沒有說話。

皇上的話氣依然平和,可是臉色已經有一點不好看:

“究竟是我皇阿瑪不願見外人,還是住持你不願讓我皇阿瑪見外人。”

老和尚大悲還能不知道皇上不高興了,忙抵頭躬身:

“聖上明鑑,老僧何來天膽,敢阻攔貴人見外人……”

“我看就是住持你不讓我皇阿瑪見外人!”

老和尚既驚又急,砰然一聲跪了下去,他這一跪,背後的悟因、慧通,門外的兩個,全都跟着跪了下去,老和尚道:

“皇上聖明,老僧不敢,老僧不敢……”

“那住持你爲什麼連讓我皇阿瑪知道一下都不肯?”

“這……”老和尚突然爬伏在地:

“老僧死罪,不是老僧不肯讓貴人知道,而是貴人早在一年多前已經圓寂了。”

皇上、李詩、萬順和心神同震,皇上霍地站起:“住持,你、你怎麼說?”

“回皇上的話,貴人早在一年多前已經歸天了。”

李詩上前一把拉起了老和尚:“這是真的?”

老和尚只點頭,說不出話來。

萬順和道:“我不信。”

老和尚終於說出了話:“這是什麼事,老僧焉敢騙諸位!”

萬順和突然哭了,轉向皇上砰然跪下:“萬歲爺……”

皇上臉色發白,兩眼也現淚光:“你們爲什麼早不說,悟因師父還說做不了主……”

老和尚道:

“貴人臨歸天之前交待,不讓告訴任何人,因爲貴人早在幾年前就已經賓天了,悟因說做不了主,也就是他不知道能說不能說啊。”

皇上流下淚,道:

“我皇阿瑪葬在什麼地方?”

老和尚道:“老僧可以帶皇上去看。”

皇上道:“有勞住持帶路。”

老和尚顫巍巍,向着皇上施一禮,帶着悟因、慧通出了客房,門外兩個和尚跟了去。

皇上帶着李詩、萬順和跟出了客房。

qxhcixi掃描,Baru OCR

第二十四章第二十七章第 六 章第十三章第二十三章第十八章第十四章第 四 章第二十一章第二十章第 一 章第二十三章第 七 章第十七章第 六 章第二十二章第 三 章第 九 章第二十四章第 一 章第 三 章第十九章第十一章第 九 章第二十三章第 十 章第 四 章第二十三章第十九章第 十 章第十七章第二十一章第二十五章第二十七章第十六章第 五 章第 八 章第 三 章第 十 章第二十七章第二十三章第 七 章第二十二章第 一 章第 一 章第 五 章第十八章第二十六章第 七 章第十八章第 五 章第二十二章第 十 章第 六 章第 六 章第 一 章第 六 章第二十五章第十五章第二十一章第十八章第二十章第 三 章第十二章第二十三章第 六 章第十三章第十三章第 十 章第十一章第 八 章第二十一章第十八章第 五 章第十七章第 九 章第二十一章第十七章第 四 章第 九 章第十九章第 六 章第十九章第十七章第 三 章第十九章第十九章第十六章第十八章第 七 章第十九章第 四 章第 八 章第二十四章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四章第二十七章第 六 章第十三章第二十三章第十八章第十四章第 四 章第二十一章第二十章第 一 章第二十三章第 七 章第十七章第 六 章第二十二章第 三 章第 九 章第二十四章第 一 章第 三 章第十九章第十一章第 九 章第二十三章第 十 章第 四 章第二十三章第十九章第 十 章第十七章第二十一章第二十五章第二十七章第十六章第 五 章第 八 章第 三 章第 十 章第二十七章第二十三章第 七 章第二十二章第 一 章第 一 章第 五 章第十八章第二十六章第 七 章第十八章第 五 章第二十二章第 十 章第 六 章第 六 章第 一 章第 六 章第二十五章第十五章第二十一章第十八章第二十章第 三 章第十二章第二十三章第 六 章第十三章第十三章第 十 章第十一章第 八 章第二十一章第十八章第 五 章第十七章第 九 章第二十一章第十七章第 四 章第 九 章第十九章第 六 章第十九章第十七章第 三 章第十九章第十九章第十六章第十八章第 七 章第十九章第 四 章第 八 章第二十四章第二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