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李詩飛騎出了城.馳出了一段路,他勒繮停馬,回望“張家口”。

對他來說,“張家口”並不算一個什麼特別的地方,但是卻給了他太多的回憶,不管是苦是甜、是悲傷、是歡愉,每一個都讓他心神震顫,久久無法平靜。

這就是“張家口”!

別了,“張家口”!

他瓣轉馬頭,健騎長嘶,鐵蹄翻飛,再次飛馳而去。

李詩回到了京裡,他直接進了宮。

御書房裡見到了皇上,他要行禮,皇上讓萬順和攔住了:

“征塵未卸,你一定直接進宮來了。”

“是的。”

“幹嘛這麼急,你應該歇歇。”

“皇上的恩典,草民應該先進宮覆旨。”

“好吧,那你就先說。”

李詩說了,一點也沒有隱瞞,包括他那位恩叔楚雲秋在內。

靜靜聽畢,皇上道:“你做的很好,可是你也很苦。”

“草民不敢居功,那幫人所以能迅速瓦解,全是因爲草民的恩叔跟她們那位大公主。”

“你以爲我該怎麼封賞他們。”

“草民斗膽,以爲不必。”

“怎麼?”

“那位大公主,遠在江湖,人海茫茫無處覓,至於草民那位恩叔,他一向以漢族世胄,前明遺民自居,皇上還是成全他吧。”

“我懂了,聽你的,那麼你……”

“草民更不求任何封賞,草民原就不敢居功。”

“那怎麼行?”

“皇上剛說過,聽草民的。”

“那是對那兩位。”

“草民也不是官家人,祈請皇上也成全草民。”

皇上微微點頭:“李俠士你也不願意沾。”

看來,皇上也明白,李詩雖不願意過於明顯的認爲他也是個漢族世胄,前明遺民,但是他也不願意讓人認爲他是朝逆,或者是愛新覺羅氏皇家的人。

這跟他的父親一樣,除了讀書,做學問,其他的一概不沾不碰。

其實,李詩還不如他父親做得徹底,想當初,他的父親是一代大儒,朝廷曾多次徵召,希望他出來做官,他的父親屢次婉辭,就是不肯,只是,像那麼樣風骨的一代大儒,李自成破北京,一家大小還不是照樣遭賊毒手,而李詩如今還已經替愛新覺羅氏皇一家,盡了不少力,做了不少事了呢。

皇上明白,可是李詩也不願意招惹皇上心裡不痛快,因爲那畢竟不是他的本意,他道:“皇上應該知道,草民說的是實情。”

皇上道:“我知道,我知道。”

“其實!”李詩道:“草民不必非是官家人,但人在京裡,隨時可以爲皇上效力,不是很好麼。”

“我這麼說吧,李俠土希望能保持個超然身份跟立場。”

“皇上聖明,草民願意爲皇上效力,是因爲草民跟先皇帝,皇上之間的私誼。”

“就算是私誼,我也總可以謝謝你吧。”

“爲朋友兩肋插刀,記私誼不必謝。”

“你這句話,我聽來倒是很受用,可是這麼一來,以後有什麼事,我還怎麼麻煩你。”

“皇上,記私誼也不必顧慮這些。”

萬順和一旁道:“萬歲爺,奴才斗膽,李俠士說得是。”

皇上微笑:“行了,你有了幫腔的了……”

頓了頓,道:“這皇宮內院就是我的家,論私誼,你征塵未卸,我讓人侍候你洗個澡,然後準備點酒菜,讓你喝兩杯酒解解之總可以吧!”

李詩正色道:“草民斗膽,皇上不可壞了歷代禁宮的規矩。”

還真是,真要能那樣,太監人宮何必非得“淨身”不可!

皇上呆了一呆:“我沒想到這一層,你這也不要,那也不行,那怎麼辦?”

李詩道:“讓草民回去,改天再來拜領皇上的恩賜。”

皇上無奈的道:“只好這樣了,聽我告訴你一件事再走,‘張家口’事了了,可是我認爲吳三桂絕不會就此罷休,一旦兵馬動,我想讓紀玉領軍,你看怎麼樣?”

李詩心頭一震:“皇上打算讓玉貝勒領軍?”

“嗯!”

“軍國大事,草民本不敢置啄,但是朝廷不乏能征慣戰之將,皇上卻派玉貝勒領軍,只怕……”

只怕什麼,他沒有說出口。

可是皇上明白:“你認爲不大好?”

其實李詩到不是怕自己的手足兄弟去打仗,而是爲皇上想,那麼多能征慣戰的王公大臣,怎麼派也輪不到玉貝勒,他怕他們不服。

“草民斗膽。”

“其實你不知道,紀玉是個能征慣戰的將才。”

“草民知道不知道,無關緊要。”

“滿朝文武都知道。”

“皇上,玉貝勒畢竟年輕,也毫無戰陣經驗與歷練,恕草民直說一句,論能征慣戰,他絕比不上吳三桂。”

這是千真萬確的實情。

論武藝,吳三桂或許不如玉貝勒,可是論兵法戰陣,領軍廝殺,以及作戰的經驗跟歷練,玉貝勒那能跟吳三桂比!

運籌帷幄,決勝千里,豈是那麼簡單的。

“萬順和,你看呢。”

“奴才想說不敢說,李俠士替奴才說了。”

皇上微微點了點頭:“好吧,那我就打消這個念頭,還是讓紀玉留在身邊,領他的京師禁衛吧。”

“草民敢爲皇上賀。”

皇上從善如流,李詩暗暗鬆了一口氣。

“我沒別的事了,那你就回去吧,我讓萬順和送你出宮。”

萬順和送李詩出了宮,又回到了御書房,他見皇上微皺着眉,揹負着手,在那兒來回踱步,像是有什麼心事,一點也不像這個年歲的孩子。

他忙趨前道:“萬歲爺爲派誰領軍煩?”

皇上搖了頭:“我一點也不爲派誰領軍煩,這件事我早就有了腹案了,我所以說派紀玉領軍,也只是試試他。”

萬順和微怔:“試試李俠士?”

“試試他對我是不是說實話。”

“那麼您認爲……”

“他對我說的是實話,紀玉不適合領軍作戰。”

“那您還有什麼心事。”

“更顯得他是個不可多得的人,而這麼樣一個人,我偏偏收不到身邊來。”

“李俠士人在京裡,隨時能爲您效力,怎麼說收不到您身邊來。”

“萬順和,你不會不懂我的意思。”

“奴才懂,只是萬歲爺,這種人是不容易收到身邊的,真要是容易收到身邊,也就不那麼珍貴了,您說是不是。”

“這個道理我懂,可是越是這樣,我越是想把他收到身邊。”

“萬歲爺,您可別逼急了他。”

“那恐怕還不至於,他的根在京裡,何況他答應過先皇帝,十年不離京。”

“那萬歲爺您還有什麼好煩的。”

“我要他不只十年,我要他一生,一輩子。”

“萬歲爺,奴才年紀大了些,看事兒跟您有點不一樣,可是不知道當說不當說。”

“你說。”

“謝萬歲爺的恩典,這種人,不會忘了他是漢族世胄,前明遺民,可是他也不會敵視咱們,所以不管怎麼樣,他希望保持個超然的身份與立場,您就成全他,讓他一方面願意爲您效力,一方面又能不時的說些實話,有什麼不好。”

皇上靜靜聽畢,微微點頭:“年紀大的人,到底有他年紀大的人的見地,萬順和,我讓你跟在我身邊,是選對了。”

萬順和忙躬身:“萬歲爺聖明,萬歲爺的恩典,萬歲爺聖明,萬歲爺的恩典。”

皇上道:“時候不早了,咱們回去吧!”

萬順和忙恭應:“喳!”

夜是很深了,內、外城,“紫禁城”,除了少數的燈光,幾乎是一片黑,也幾乎是一片靜。

就在這到處既黑又靜的當兒,這條衚衕底站着一個人,只能說是一個黑影。

黑影站在那兒一動不動。

此時此地,站這麼個黑影,他想幹什麼?

又一條黑影降自夜空,翩然落下,就落在原先那條黑影前。

只聽原先那條黑影低低叫道:“恩姨!”

原來,這兩條黑影一個是李詩,一個是“肅親王府”的那位賈姑娘。

只聽賈姑娘道:“少主回來了。”

“剛回來不久。”

“進過宮沒有?”

“進過了。”

“情形怎麼樣?”

“這麼晚驚動恩姨,請恩姨出來,就是爲稟知恩姨‘張家口’事。”

“噢?”

“格格跟書兒都好?”

“都好。”

李詩沉默了一下:“恩姨,這次‘張家口’事,我碰到了一個人,讓我差一點沒法下手對付。”

“噢,誰?”

“恩叔!”

“雲秋?”賈姑娘脫口輕叫:“他怎麼會讓少主下不了手……”

“因爲恩叔已經投身‘平西王府’了。”

“雲秋!他,他怎麼會……”賈姑娘再次輕叫。

“恩姨,有些事是無法預料的,有些事是無奈的。”

“我有點懂了,那麼後來……”

“恩叔還是退讓了,還是成全了我!”

“他應該如此,如今呢,他又那兒去了?”

“恩姨,恩叔已經故世了。”

“怎麼說,雲秋他……”賈姑娘叫出了聲。

“恩叔已經故世了。”

“怎麼會?雲秋他怎麼會……”賈姑娘抓住了李詩,抓得好緊。

“我剛跟您說過,恩叔還是退讓了,還是成全了我。”

“聽少主的口氣,雲秋他,他好像是自殺的。”

“是的!”

賈姑娘似乎要昏過去了,身軀一晃,要倒!

李詩忙扶住了她,叫道:“恩姨!”

賈姑娘哭了,悲痛欲絕,邊哭邊叫:“雲秋,雲秋,雲秋……”

李詩道:“恩姨,我本不想告訴您,可是我又不能不告訴您……”

“少主怎麼能不告訴我。”賈姑娘哭着說:“可是少主告訴我了又如何……”

李詩道:“恩姨,您要節袁……”

“少主放心,我會的,我不節哀又如何!”

“恩姨,不要這麼說。”

“少主,該做的我不能做,該說的您說讓我說說吧,不然我會難過死……”

“李詩沒有說話,他能說什麼?

“我對不起他,我負了他,他找到了我,我連認都不敢認他,我算什麼啊!”

“恩姨,這不怪您,只怪多年的離亂,您是爲了書兒,爲了李家,要怪也只能怪李家,活生生拆散了您跟恩叔!”

“少主,別這麼說,要是這麼說,我會更難過,雲秋的在天之靈也會不安。”

“恩姨……”

“這樣也好,這樣可以讓我在他心目中,永遠保持個美好……”

“恩姨……”

李詩本想告訴賈姑娘,他那恩叔已經認出她來了,可是話到嘴邊他又忍住了,賈姑娘想在他那恩叔的心目中保持個美好,他又何必加以破壞,他那恩叔人已經沒了,成全她這個心願,有什麼不好?

“少主,你埋了雲秋麼?把他埋在那兒了?”

“恩姨不要問了。”

“我不能去看他,可是總不能連他埋在那兒了,都不讓我知道啊!”

“恩姨,恩叔自絕之後,放了一把火,把自己燒得屍骨無存。”

“啊!”賈姑娘一聲悲痛驚呼,險些又昏了過去。

“恩姨!”李詩又伸手扶住。

賈姑娘又哭了:“雲秋,他,他,他真做得出來,他這是爲什麼,他這是爲什麼啊……”

“不知道,可能恩叔是不願意給我惹麻煩……”

他沒有說真情實話,顯然,他也要他那恩叔,在他這位恩姨的心目中,保持美好。

賈姑娘哭得很傷心,似乎心爲之碎,腸爲之斷。

“恩姨,您不要再哭了,待會兒回去,萬一讓書兒或者是格格看出來怎麼辦。”

“不要緊,他們已經睡了,少主放心,我過一會兒也就好了。”

“那麼……”

李詩想讓賈姑娘回去。

賈姑娘忍了淚,舉袖擦了擦,截了口:

“少主這趟‘張家口’,究竟情形怎麼樣。”

顯然,她是想知道經過。

李詩當即把這趟“張家口”的經過情形,告訴了賈姑娘,當然,他瞞了楚雲秋那該瞞的一部份,其他的部份,他一點也沒有增減。

靜靜聽畢,賈姑娘道:“想不到吳三桂那‘平西王府’裡,倒養了不少武林中的好手。”

“他有心謀叛,當然要網羅些這種人物,他知道,單憑兵馬戰陣,是不夠的。”

“錯非少主,朝裡還真找不出幾個人能應付這種人物。”

“書兒可以。”

“論書兒的武藝,自是綽綽有餘,可是他欠缺江湖歷練,不能擔當這種任務。”

李詩沒有說話。

事實上,賈姑娘說的是實話。

“以我看,這件事恐怕不是‘張家口’事了就算了的。”賈姑娘又道。

李詩道:“我也這麼想,不過那就不是我的事了。”

“皇上不會沒想到吧!”

“那當然。”

“皇上提過打算派誰領兵麼?”

“提過-”

“誰?”

“書兒。”

“什麼?”賈姑娘驚叫:“那怎麼行,領兵作戰非同小可,何況這是對能征慣戰的吳三桂。”

“我也是這麼想,所以我給攔了。”

“少主真給攔了!”

“恩姨不會怪我擅自做主吧!”

“不,怎麼會,少主攔得好,攔得對,書兒年輕,又沒有實戰經驗,在這方面,絕不是吳三桂的對手,讓他領兵是害他,也是讓他害別人。”

“恩姨不怪我就好。”

“我反而感激少主……”

一頓,賈姑娘又接道:“我不該這麼說,書兒是少主的親弟弟。”

“要是能不讓書兒知道,還是不讓他知道的好。”

“怎麼?”

“我不知道他怎麼想,怕他不諒解。”

賈姑娘沉默了一下:“少主顧慮得對,書兒自小在王府長大,難免氣盛……”

“我就是這個意思-”

“少主放心,我不會讓他知道。”

“謝謝您。”

“皇上有沒有提,打算改派誰。”

“沒有,不過吳三桂是個王,皇上怎麼樣也要在諸王裡挑個能征慣戰的。”

“我就是擔心這個。”

“怎麼?”

“我怕他挑上肅王爺。”

“噢!”

“肅王爺年紀大了,身子也不如以前了。”

“皇上不會想不到這一點吧!”

“但願他想得到。”

“時候不早了,恩姨請回吧!”

“好,那我回去了。”

賈姑娘倒是沒再多說什麼,往上一拔,直上夜空不見。

望着賈姑娘消失夜空不見,李詩也走了,他懷着一顆不知道是輕鬆,還是沉重的心情,踏上歸途。

他把楚雲秋的死,告訴了賈姑娘,按說心裡已經沒事了。

可是事實上,他心裡還是塞得滿滿的,心情還是很沉重。

也難怪,畢竟他那位恩叔,是唯一救他脫險伴他成長,與他同甘苦,共患難多年的人。

到達了宅後的住處,他老遠就有所見,不由爲之一怔停步。

他的住處前,站着個美好的身影,正在擡頭望月,細數星辰。

李詩只一眼,馬上看出了那是誰。

就在這時候,那美好的身影說了話,無限甜美:“回來了。”

李詩一掠到了近前,夜色雖暗,他仍可清楚的看見羅梅影那清麗如仙的嬌靨:

“姑娘怎麼知道我今夜會回來。”

“我會算。”羅梅影微笑道。

“難不成……”

“說穿了不值一文錢,自從我回來以後,我每天晚上都會到你這兒來,天快亮才走,總會碰見你吧!”

原來如此。

李詩猝然了,也爲之一陣感動,他沒問姑娘爲什麼這麼樣,這不能問,他道:

“請屋裡坐。”

“夜涼如水,羣星閃爍,在這兒說說話不是很好麼?”

“我去搬兩張凳子來。”

“不用了,要是你累,你坐。”

“我不累。”

“那就站着說話。”

李詩沒說話。

“你回京來了,顯見得‘張家口’事已經了了,是怎麼了的?是不是你讓你那位恩叔明白了。”

李詩本不願意再提了,可是現在他卻不能不提,黯然道:

“我不知道我恩叔明白了沒有,但卻是他使得那幫人瓦解了。”

羅梅影一時沒聽懂,道:“是他使得那幫人瓦解了?”

“是的。”

“那他一定明白了,要不然他怎麼會幫了你這麼個忙!”

“也有可能是因爲對付那幫人的不是別人,是我。”

“當然,這也是原因之一,不過,無論如何,在這件事後,‘平西王府’他是不能再待了,跟你一起回京來了麼?”

李詩忍住悲痛,道:“我恩叔已經故世了。”

“怎麼說?”羅梅影一怔,叫道:“怎麼說,你恩叔他,他已經……”

對羅梅影,李詩不必隱瞞,不必保留,他把經過從頭到尾說了一遍。

靜靜聽畢,羅梅影也爲之舉袖輕拭眼角:“這麼看來,你那位恩叔不只是情海斷腸人,他還是位情海可憐人,天下有情人都會爲他放聲一哭。”

李詩沒說話,他心裡的悲痛增加了幾分。

事實上羅梅影沒說錯,他那位恩叔在情海之中,的確是位可憐人,苦尋、苦等多年的情侶,已爲他人婦,好不容易碰見了,卻不認他,視他爲陌路之人。

在最失意、最潦倒,貧病交迫的時候,認識了另一個女人,他付出了他該付出的,那個女人對他卻是另有目的,最後爲了李詩,他犧牲了自己,而且跟那個女人同歸於盡。

誰能說他不可憐,那個有情人能不爲他放聲一哭?

羅梅影知道李詩的感受,反過來安慰他:“早知道我就不問了。”

“不!”李詩道:“你不問我也會告訴你。”

“無論如何,人死不能復生,你要節哀。”

“謝謝姑娘,事既至今,也只好如此了。”

“你進過宮了麼?”

“進過了。”

“他們那個皇上也知道了?”

“是的。”

“有什麼表示。”

“他要對我恩叔有所封賞。”

“應該的。”

“我代我恩叔拒絕了。”

“噢!”

“我恩叔不是爲他們而死,我恩叔一向以漢族世胄,先朝遺民自居,他們給他的封賞,對他來說,恐怕是一種玷污。”

“對!”羅梅影美目放光,猛點頭:“我沒有想到這一點,你拒絕他們對你恩叔的封賞,是對的。”

李詩沒說話。

“他們那位皇上,沒有不痛快吧!”

“他們那位皇上對我,一直相當容忍,相當客氣。”

“一點也不爲過,不是你,那有他今天!”

“我也不太願意居這個功。”

“這是實情,而且,在他們那位皇上身邊,能有你這麼個人,對所有漢族世胄,先朝遺民來說,是福而不是禍。”

李詩沒有說話,事實上他根本不願意捲進這種事裡。

羅梅影何嘗不知道,她見李詩沒說話,立即轉了話鋒:

“我夜夜到這兒來等你,一方面是看你回來沒有,想知道一下‘張家口’方面的情形,另一方面是急着告訴你一件事。”

李詩道:“什麼事?”

“我回來不久,就接獲弟兄們稟報,有一幫江湖人分批進了京……”

“他們是那一路的。”

“還不知道。”

“北京城’臥虎藏能,江湖人的來去,不是常事麼?”

“這一幫行跡可疑!”

“怎麼個可疑法?”

“他們化整爲零,分批進京,進京以後立即沒了蹤影,不張望京畿地面的任何江湖人物,也不跟任何一個江湖人物連絡。”

李詩微皺眉:“這的確可疑,知道他們來了多少人麼?”

“確實的人數不清楚,不過總有十幾廿個。”

“姑娘他們是……”

“他們在這時候到京裡來,而這時候恰是‘張家口’有事的時候,我懷疑他們跟‘平西王府’有關。”

李詩一邊聽,一邊想,沒有說話。

“如果我不幸料中,他們的來意不外兩件事,一是謀刺他們那個皇上,一是救吳三桂的兒子。”

“嗯!”李詩點了頭:“‘張家口’的那幫人,跟他們互相呼應,要是吳三桂想動兵馬,他就非得先救他的兒子,否則投鼠忌器,他不敢動。”

“當然,要是能一舉刺殺他們那個皇上,那是最好。”

“對,”李詩剛點頭,突有所覺,立即目閃寒芒外望:“那個朋友夜訪?”

羅梅影道:“恐怕是我‘北京分舵’的弟兄。”

她話剛說完,一個半大小子的話聲從林外夜色中傳了過來:

“我要找位羅姑娘。”

羅梅影立即道:“是虎兒麼?過來吧!”

一條矯捷黑影撲進樹林,落在眼前,真是個半大小子,挺壯,也長得挺好的半大小子。

“姑娘!”小夥子躬身見禮。

“見過李爺。”

“李爺!”小夥子又一躬身。

這小夥子李詩見過,正是跟羅梅影上“五臺”的那一個,李詩沒多說什麼,只答禮道:“兄弟別客氣。”

羅梅影道:“來這兒找我什麼事,是不是又有那幫人的消息了。”

“回姑娘。”小夥子道:“據說那幫人是‘平西王府’的人。”

李詩心頭猛一跳。

“據說?”羅梅影道。

“還沒法證實。”

“消息是那兒來的。”

“地面上有人這麼說-”

“他們是根據什麼這麼說的。”

“這就不知道了。”

羅梅影還得再問。

李詩道:“姑娘,這跟你的推測不謀而合,就是夠讓咱們寧信其是,不信其不是了。”

羅梅影道:“那麼你打算……”

“爲貴會好,還是請貴分舵置身事外,有必要的時候,我自會請貴分舵幫忙。”

“你要不要知會他們一聲。”

“我打算這就去,姑娘跟這位小兄弟請回吧。”

“好,你隨時可以找我,我走了!”

羅梅影帶着小夥子走了。

望着羅梅影跟小夥子不見,李詩也長身而起,飛射沒人夜空。

李詩站在“肅王府”最高一處屋脊上。

這時候天已經快亮了,清清楚楚的看得見,一條人影挺拔的站在那兒,衣袂在裡風裡飄揚着。

“草民李詩,求見貝勒爺。”李詩揚聲發話。

王府的各處角落裡,響起了幾聲叱喝,有幾條人影竄上半空。

“幹什麼,回來!”另一個清朗話聲劃空響起。

那竄起的幾條人影還真聽話,立即折了下去,沒人王府各處角落不見。

“請下來坐坐吧!”清朗話聲又起。

李詩應道:“謝謝貝勒爺,事態緊急,不敢多耽誤,敢請貝勒爺上來聽草民稟報。”

事態急迫是真,另外也是因爲格格紀翠。

一條矯捷人影飛掠而上,玉貝勒就落在李詩對面,揚着雙眉問:

“什麼事,事態緊急?”

李詩道:“可能有‘平西王府’人十幾廿名潛入京裡,他們行動神秘,行蹤不明,據推測他們的目的有二,一爲行刺皇上,二爲營救額駙,請貝勒爺速作準備。”

玉貝勒兩眼冷芒暴閃:“那裡來的消息?”

“草民的友人相告。”

忽聽一陣急促蹄聲傳來,由遠而近。

李詩跟玉貝勒居高臨下,射眼望去,只見一騎快馬衝破黎明前的夜色,直奔“肅王府”而來。

李詩心頭爲之急跳。

玉貝勒更急,大喝:“什麼事?”

喝聲中,他已騰身掠起,天馬行空般直向“肅王府”大門迎去。

他落在“肅王府”大門外,站門的衛兵忙躬身,那騎快馬也適時馳到,一名穿戴整齊的小武官翻身下馬,打下繮去:“啓稟貝勒爺,‘宗人府’出事了。”

玉貝勒:“出了什麼事了,說!”

那小武官道:“吳額駙讓人劫走了!”

這幾句話,李詩站在“肅王府”那最高屋脊上,聽得清清楚楚,他心頭震動,也騰身掠向“肅王府”大門外。

只聽玉貝勒道:“知會內外城,任何人不得進出,多派人手巡城。”

小武官領命上馬馳去。

李詩落在了玉貝勒身旁,道:“他們已經早一步展開行動了。”

玉貝勒道:“我這就趕進宮去,然後再往‘宗人府’看個究竟。”

他沒等李詩說話,騰身飛射而去。

他沒找李詩幫忙,不知道那是因爲他認爲那是他的職責還是怎麼!

李詩微微怔了一怔,他沒有計較,他也不去跟玉貝勒計較,同時他也認爲那是玉貝勒的職責,他沒有必要去搶,站在他的立場,他只能從旁協助,所以,怔了一怔之後,他也騰身飛射而去,他的方向跟玉貝勒不一樣。

他認爲,禁宮大內有玉貝勒趕去,應該足以應付一切狀況了。

盞茶工夫之後,李詩到了前門一帶,他從一處暗隅上了城上,然後翻上城樓瓦面,神不知,鬼不覺。

他要守在這裡監視,不讓那幫人趁夜出城,前門城樓最高,是一處最好的監視地方。

當然

那幫人不一定會從前門一帶出城,可是前門城樓最高,是個最好的監視處所。

內城一圈這麼大,站在前門城樓上,就能監視整個一圈內城了麼?

不可能,李詩不是千里眼,他看不了那麼遠,但是他有敏銳的聽覺可以聽,這時候還很靜,憑他這種修爲,他可以聽到相當遠地方的動靜。

可是,他沒有聽到任何動靜。

qxhcixi掃描,Baru OCR

第二十四章第十三章第 三 章第十一章第十七章第二十一章第十一章第二十二章第 一 章第 六 章第二十五章第 五 章第十七章第 七 章第十二章第十二章第十六章第二十五章第 十 章第 四 章第 五 章第 十 章第 十 章第十二章第 五 章第 八 章第十五章第二十三章第二十二章第十三章第二十七章第十五章第二十三章第十五章第 八 章第二十五章第二十章第十五章第 四 章第 六 章第十七章第 一 章第十二章第二十三章第二十章第 六 章第十八章第二十章第十五章第十八章第十七章第十三章第 一 章第二十七章第十四章第二十三章第 一 章第十九章第二十三章第十八章第十七章第二十章第二十七章第十三章第十二章第 九 章第二十三章第十五章第二十章第 八 章第二十一章第二十章第二十一章第 六 章第 四 章第 一 章第 九 章第 三 章第十八章第十四章第十九章第十七章第二十七章第十三章第十二章第二十一章第 八 章第 二 章第 一 章第十一章第二十二章第十九章第 十 章第二十三章第 一 章第 六 章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四章第十三章第 三 章第十一章第十七章第二十一章第十一章第二十二章第 一 章第 六 章第二十五章第 五 章第十七章第 七 章第十二章第十二章第十六章第二十五章第 十 章第 四 章第 五 章第 十 章第 十 章第十二章第 五 章第 八 章第十五章第二十三章第二十二章第十三章第二十七章第十五章第二十三章第十五章第 八 章第二十五章第二十章第十五章第 四 章第 六 章第十七章第 一 章第十二章第二十三章第二十章第 六 章第十八章第二十章第十五章第十八章第十七章第十三章第 一 章第二十七章第十四章第二十三章第 一 章第十九章第二十三章第十八章第十七章第二十章第二十七章第十三章第十二章第 九 章第二十三章第十五章第二十章第 八 章第二十一章第二十章第二十一章第 六 章第 四 章第 一 章第 九 章第 三 章第十八章第十四章第十九章第十七章第二十七章第十三章第十二章第二十一章第 八 章第 二 章第 一 章第十一章第二十二章第十九章第 十 章第二十三章第 一 章第 六 章第二十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