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_第234章 何以解憂

薛朗一聽,連忙認真的道:“殿下請說,只要有能幫上忙的地方,一定竭盡全力,義不容辭。”

公主殿下瞟他一眼,雖然表情不變,但感覺整個頭都透着一股愉悅的氣息,這是對薛朗的表態感到滿意嗎?薛朗眨眨眼,剛想確定自己的感覺,平陽公主又恢復往日安然淡定的模樣。

平陽公主道:“因我受傷之故,聖人應會令我回長安。回長安之後,大將軍之軍符必然上繳,我當如何是好?”

言詞間猶豫之感頗爲明顯,顯然是真拿不定主意。薛朗有些不明白,以公主殿下的睿智,這個問題應該很好想明白的,爲什麼會猶豫?

薛朗略作斟酌後,問道:“殿下是怕失去權力後,在長安不好立足嗎?”

平陽公主點頭,道:“我來年將有一難題,希望準備周全些,實力豐厚些,否則,怕事到臨頭,無力抵抗。”

薛朗迷惑的看平陽公主一眼,問道:“是何難題?不如說出來讓屬下參詳一二,所謂一人計短兩人計長,或許會有辦法解決呢!”

平陽公主微微一嘆,道:“此事無人能幫,包括我自己,能做者不過是多做準備罷了。”

薛朗一愣,感覺腦海中似乎有什麼靈光閃過,但一時卻又悟不透,似乎有什麼秘密,眼看就要揭開,可還是隔着薄薄的一層紙,但是,捅破這層紙的主動權卻不在他這邊。

對於急性子來說,簡直是叫人抓心撓肝般難受!

薛朗默默望了平陽公主一眼,強忍着撓頭的衝動,道:“其實,權勢不一定非要進一步。殿下乃是女子,再進一步反而把自己置身於危險之中,不如以退爲進,後退一小步,反而能佔據有利位置。”

平陽公主眸光一閃:“此話何解?”

薛朗道:“敢問殿下,在長安城中,比兵力,誰敢與聖人相比?比權勢,何人不是聖人所賜?”

平陽公主眼神一亮,道:“誰人也比不上聖人!”

薛朗道:“既然已知比不過,何不後退一步?殿下是女子啊,又是聖人的女兒,聖人一片慈父心腸,做兒女的不妨也孝順些,少讓阿耶操心。殿下以女子之身領兵,想來非議者

不少吧?”

平陽公主已然明白薛朗的意思,含笑點頭:“確實如此。聖人爲了我,力排衆議,讓我以婦人之身掌兵不說,還命我鎮守關隘,慈父心腸,身爲女兒,我銘感五內,深感無以爲報。”

薛朗道:“既然如此,不如就主動上交兵權吧。然後,熊羆軍人數也精簡一下,精益求精,從五千人中挑選一下,只錄取三千人入公主殿下的部曲中。長安城內,有這三千人,加上我的一千,除非陛下派兵,否則,也足以自保矣。”

平陽公主點點頭,道:“我關心則亂,竟不如幼陽看得透徹,多謝幼陽教我。”

薛朗微微一笑,幽了一默:“屬下是食君之祿擔君之憂,努力盡到做屬下的責任,殿下如果覺得薛朗還好使,記得給我寫個優秀的用後感。”

平陽公主莞爾,笑道:“定會讓幼陽滿意。”

薛朗湊趣的拱手:“多謝殿下仗義。”

平陽公主竟然笑着點頭了,半點都不謙虛。

說笑兩句,薛朗道:“這上繳兵符,也需要斟酌一下。殿下的部曲,不需要神臂弓和牀弩,不如就把殿下訓練的能手們交予聖人,順便,隊列訓練法也可以奏報聖人,請聖人酌情推廣全軍。”

薛朗越想越覺得合適。把這個方法奏報聖人推廣,就是大大的軍功,雖然比不上開疆拓土,但于軍功赫赫,又有發掘紅薯、土豆功勞在身的平陽公主來說,足以讓她立於不敗之地,之後地位將更加超然,也必然更加安穩。

旋即興奮地點點頭,自己肯定道:“沒錯!是該把方法奏報聖人。這個練兵之法,我們已經實踐過是確實有效地,不是空口白話,有這次戰役的勝果作證,想來聖人應該會採納。屆時,即便殿下卸下軍權,但是有三千部曲,加上我的那一千,又簡在帝心,今後可無憂矣。”

薛朗情不自禁的點點頭,心中默唸道,這樣一來,馬元良這個首先學習過隊列訓練法的小軍官就能出頭了。

薛朗想得開心,平陽公主卻目光古怪的看着他,看得薛朗滿腔的興奮都沒了,只剩下滿滿的懵逼:“殿下,爲什麼這樣看着我?”

平陽公主喝了一口茶,道

:“幼陽,你有真正在意之物事嗎?”

“什麼?不太明白,請殿下解惑。”

薛朗一時反應不過來。平陽公主目光定定的望入薛朗眼中,道:“我聽幼陽之意,隊列訓練如此簡單實用之練兵之法,幼陽也無有隱藏之心思,竟想也不想就讓我奏報聖人,可是要把功勞讓與我?”

薛朗道:“不是讓給殿下,是殿下英明,採納我的建議,方纔有今日之熊羆軍。殿下是有功勞的,又何必自謙?”

“是嗎?”

平陽公主依舊定定的望着薛朗,直視着他:“我知在幼陽心目中,紅薯、土豆是換取立身之階之事物,頗得幼陽珍視。然而,粉條製作方法也好,隊列訓練之法也罷,甚至是家傳之菜譜,在幼陽心中似乎都不重要,只要旁人想學,儘可學去,無有秘傳之想法。如若是旁人,早已珍藏再珍藏,秘不示人。幼陽爲何與旁人不同?”

公主殿下果然是那種見微知著、聞一知十的聰明人。薛朗只是不經意間帶出來的言辭和習慣,就讓她看出這許多的東西。

薛朗嘆了口氣,道:“因爲在我看來,人永遠排第一位。不管遇到什麼事情,當以人爲本。只要人好好地,其他東西其實都不重要。”

平陽公主凝視着他,聽到薛朗的話,目光不禁柔和了幾分,點點頭:“原來如此,以人爲本嗎?”

薛朗正色道:“沒錯!”

平陽公主正色道:“本宮受教矣!”

說着,便向薛朗施禮,薛朗連忙避讓開:“殿下快不要這樣,這等小事,簡直不值一提。”

平陽公主道:“對幼陽來說是不值一提,對我來說卻如暮鼓晨鐘,發人深省。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古人誠不欺我。”

薛朗不想再被誇,乾脆的轉移話題:“殿下除了此事憂心,想來,還有一事……殿下卻要早日做好心理準備纔是。”

平陽公主沒辜負薛朗對她聞一知十的評價,道:“此事雖有遺憾,然則人力有時窮,聖人皆無辦法,又何況是我!不過是盡人事,聽天命罷了!”

薛朗心頭有些酸澀,忍不住脫口而出道:“不如殿下招個駙馬吧!”

(本章完)

第二卷_第104章 家的樣子第四卷_第392章 毛腳女婿第四卷_第379章 真火第七卷_第583章 再次參與朝議第四卷_第344章 被打斷的獻禮第三卷_第198章 歸來初敘第四卷_第283章 貴妃萬氏第二卷_第125章 葉卿入夥第二卷_第130章 應對第三卷_第165章 巧遇與“援手”第四卷_第397章 嘴炮技能發動第一卷_第28章 論學第五卷_第420章 薛朗生日快樂!第一卷_第37章 庫房增肥第一式第三卷_第214章 棉花的文章第四卷_第327章 與秦王論政第六卷_第542章 諸般安排第七卷_第561章 事成第四卷_第387章 豁然開朗第二卷_第100章 急救第四卷_第310章 工作劃分第二卷_第60章 兩份消息第七卷_第588章 觸景傷情第三卷_第170章 御賜宅邸第四卷_第315章 三策第四卷_第360章 病友的春天第七卷_第548章 平陽之怒第五卷_第414章 各有算計第六卷_第501章 相聚第四卷_第410章 定策第一卷_第23章 小結第五卷_第421章 新貴第二卷_第122章 神醫後裔第七卷_第569章 “糧公”第二卷_第85章 師者第五卷_第468章 匹夫一怒第六卷_第490章 畫技小成第四卷_第285章 梅花開矣第三卷_第230章 姐弟情深第一卷_第35章 論刷上司印象的花樣方法第六卷_第479章 到越州第五卷_第476章 論儲第五卷_第469章 痛快陳詞第一卷_第11章 初唐數學第一課第三卷_第192章 聖人的親切關懷第五卷_第418章 生活第二卷_第86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五卷_第458章 鐵面第一卷_第39章 暗潮涌動第四卷_第381章 差異第二卷_第140章 何人平事第四卷_第347章 公主殿下威武第四卷_第340章 論好席糾的必要性第五卷_第429章 “巨坑”第五卷_第472章 若是君心似我心第五卷_第419章 又到重陽第三卷_第223章 斥候江臨第三卷_第186章 進展第四卷_第325章 聖人翹班打獵去第六卷_第511章 舊情第五卷_第458章 鐵面第四卷_第346章 諫臣薛朗第四卷_第384章 好基友的悠閒假期第二卷_第121章 求才若渴第二卷_第136章 不打不相識第七卷_第552章 尷尬的巧遇第二卷_第143章 來自公主的請教第四卷_第323章 兩情相悅第五卷_第443章 殷殷囑咐第三卷_第157章 進城第五卷_第453章 不知疾苦第二卷_第144章 紅薯宴客第四卷_第295章 宮宴第七卷_第554章 愛屋及烏第五卷_第 457章 爲難第一卷_第49章 變化第二卷_第110章 論讀書第三卷_第276章 冬狩開始第六卷_第518章 急診第三卷_第221章 敵襲第七卷_第552章 尷尬的巧遇第六卷_第522章 撫慰第三卷_第159章 萬民請命第四卷_第302章 無題第六卷_第528章 論將第四卷_第405章 紅薯再獲豐收第四卷_第403章 論教育第六卷_第509章 財帛利祿動人心第七卷_第551章 剖白與自省第四卷_第300章 上元佳節第一卷_第18章 愉快的決定吧第二卷_第125章 葉卿入夥第二卷_第130章 應對第二卷_第132章 論突厥第二卷_第87章 飛泉觀水第五卷_第425章 預熱第三卷_第219章 豆漿生崽第二卷_第102章 異姓兄弟第七卷_第565章 未雨綢繆第四卷_第323章 兩情相悅
第二卷_第104章 家的樣子第四卷_第392章 毛腳女婿第四卷_第379章 真火第七卷_第583章 再次參與朝議第四卷_第344章 被打斷的獻禮第三卷_第198章 歸來初敘第四卷_第283章 貴妃萬氏第二卷_第125章 葉卿入夥第二卷_第130章 應對第三卷_第165章 巧遇與“援手”第四卷_第397章 嘴炮技能發動第一卷_第28章 論學第五卷_第420章 薛朗生日快樂!第一卷_第37章 庫房增肥第一式第三卷_第214章 棉花的文章第四卷_第327章 與秦王論政第六卷_第542章 諸般安排第七卷_第561章 事成第四卷_第387章 豁然開朗第二卷_第100章 急救第四卷_第310章 工作劃分第二卷_第60章 兩份消息第七卷_第588章 觸景傷情第三卷_第170章 御賜宅邸第四卷_第315章 三策第四卷_第360章 病友的春天第七卷_第548章 平陽之怒第五卷_第414章 各有算計第六卷_第501章 相聚第四卷_第410章 定策第一卷_第23章 小結第五卷_第421章 新貴第二卷_第122章 神醫後裔第七卷_第569章 “糧公”第二卷_第85章 師者第五卷_第468章 匹夫一怒第六卷_第490章 畫技小成第四卷_第285章 梅花開矣第三卷_第230章 姐弟情深第一卷_第35章 論刷上司印象的花樣方法第六卷_第479章 到越州第五卷_第476章 論儲第五卷_第469章 痛快陳詞第一卷_第11章 初唐數學第一課第三卷_第192章 聖人的親切關懷第五卷_第418章 生活第二卷_第86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五卷_第458章 鐵面第一卷_第39章 暗潮涌動第四卷_第381章 差異第二卷_第140章 何人平事第四卷_第347章 公主殿下威武第四卷_第340章 論好席糾的必要性第五卷_第429章 “巨坑”第五卷_第472章 若是君心似我心第五卷_第419章 又到重陽第三卷_第223章 斥候江臨第三卷_第186章 進展第四卷_第325章 聖人翹班打獵去第六卷_第511章 舊情第五卷_第458章 鐵面第四卷_第346章 諫臣薛朗第四卷_第384章 好基友的悠閒假期第二卷_第121章 求才若渴第二卷_第136章 不打不相識第七卷_第552章 尷尬的巧遇第二卷_第143章 來自公主的請教第四卷_第323章 兩情相悅第五卷_第443章 殷殷囑咐第三卷_第157章 進城第五卷_第453章 不知疾苦第二卷_第144章 紅薯宴客第四卷_第295章 宮宴第七卷_第554章 愛屋及烏第五卷_第 457章 爲難第一卷_第49章 變化第二卷_第110章 論讀書第三卷_第276章 冬狩開始第六卷_第518章 急診第三卷_第221章 敵襲第七卷_第552章 尷尬的巧遇第六卷_第522章 撫慰第三卷_第159章 萬民請命第四卷_第302章 無題第六卷_第528章 論將第四卷_第405章 紅薯再獲豐收第四卷_第403章 論教育第六卷_第509章 財帛利祿動人心第七卷_第551章 剖白與自省第四卷_第300章 上元佳節第一卷_第18章 愉快的決定吧第二卷_第125章 葉卿入夥第二卷_第130章 應對第二卷_第132章 論突厥第二卷_第87章 飛泉觀水第五卷_第425章 預熱第三卷_第219章 豆漿生崽第二卷_第102章 異姓兄弟第七卷_第565章 未雨綢繆第四卷_第323章 兩情相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