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不二體力漸漸恢復,但傷勢仍未減輕。擔心再遇到仇家追殺,丁不二決定進深山靜養。一心則一路細心照顧着。丁不二教一心識別一些治療內傷的草藥。一心便按照丁不二的指點,四處採藥爲其治傷。
二人走走停停,不覺已經來到太行山南坨峰一帶(在今河北、山西交界)的深山之中。
這一日,丁不二又吐血了。一心扶他在青石上躺好,說:“我再去採些藥來。”丁不二道:“我不能跟你去了,你可要多加小心啊。”一心給丁不二備了一囊清水,便出去採藥。見一心走遠了,丁不二才又躺好,自語道:“不知是我幫了他,還是他幫了我。呵呵。孤身行走江湖十來年,難得遇上這麼一個小兄弟。”
此時正值春季,漫山的黃、紅、褐、綠,如潑彩一般。這裡人跡罕至,草木茂盛,確實是養傷和隱居的絕妙去處。
山上根本沒有道路。好在一心從小在山上長大,幹着砍柴提水的粗活,體力甚好,而且翻山越嶺的,早已習慣了。
他一路尋找,仔細甄別,竟真的收穫了不少,腰裡、懷裡塞了好多,那喜悅的神情全都掛在臉上。估計藥材已足夠三五天用的,心中又惦記着丁不二的傷勢,便不再貪多,轉身往回走。
他攀來繞去,走出了很遠,竟一時找不到來時的路了。原來,他太過專注於尋找和辨別藥草,並未留意山勢地形,也沒做下任何標記。這可怎麼辦?
前面不遠,有一處高崖。一心想到:“那裡地勢高,應該可以看得遠些。”於是便朝那山崖爬去。
山崖附近,更加陡峭,草木也不如別處茂盛。一心小心翼翼地登上一塊巨石,坐下來,擦擦頭上的汗,稍事歇息。山間的空氣真是清爽。一心深吸了幾口氣,又有了精神。他繼續攀爬了幾步,抓到一根粗藤,正好借力,得以登上高崖。
遠處層巒疊嶂清晰可見。居高臨下,只覺得心曠神怡。一心雙手攏在嘴邊,面對空谷,大聲喊叫起來:“我來了一—,我是一心——”那喊聲在空谷中迴盪。
果然是登到高處望得廣遠。一心憑記憶大致辨明瞭方向,心中高興。他不願再從來路下去,而是沿着南側的緩坡慢慢走下來。
忽然眼前一亮,發現崖邊的亂木叢中,竟然隱約伸出幾枝黃橙橙的果子來。一心大喜,快步走過去,扒着樹枝,探出身子,伸手便去採摘。
那枝椏從山石縫中長出,根基並不牢靠,一心的身子壓上去,便開始有些鬆動。一心想到又可以讓丁不二美餐一頓,已然是興奮不已,竟一時忘了自己的處境。他身子傾在樹杈上,探手去抓枝端的果子。那樹根承受不住,漸漸拔斷開來。
一心大驚,但要想退回已經是來不及了。只聽“咔”的一聲,吃着力的根條應聲崩斷,樹杈倒垂而下。一心猛然翻落,身子便甩了出去,懷中的果子也飛散在空中。
畢竟在山裡長大,經歷過一些,他在慌亂之中,仍兩手抓住了樹枝,身子便懸空吊掛在崖邊。
這恰是一塊突出的巨石,一心腳下懸空,根本無從着力。餘下的樹根一點一點拔出,終於那最後一根也斷了。
一心大聲驚叫着,向空谷中墜了下去……那叫聲在谷間迴盪……
丁不二迷迷糊糊睡了一覺。醒來時,太陽已經快落山了。
“一心!一心!”丁不二叫了兩聲,不見迴應,心中便開始感到不安,“已經這麼晚了,怎麼還沒回來?”
他坐起來,呆了一會,忽然一股不祥的預感襲上心頭。他支撐着站起來,順着一心出去的方向,一邊疾走,一邊大聲呼喊:“一心兄弟!你在哪兒?一心兄弟……”
忽然一口鮮血噴出,丁不二撲倒在地。腰裡別的短劍掉出來,滑入草叢。
深山的早晨,空氣清新,天空雲淡。
“咔!咔!”的劈柴之聲打破了清晨的寧靜。與偶爾的幾聲鳥叫相比,砍柴之聲格外入耳,更顯得有生氣。
這是山谷中的一處小院,周圍用樹枝扎着簡易籬笆。
一個三十七八歲的漢子,放下斧頭,坐在小木屋門口的矮凳上,用衣襟擦着臉,回頭朝屋裡問道:“香兒。那小和尚醒了沒有?”
“還沒有呢,爹。”一個十二三歲的小姑娘從屋裡出來,幫這漢子揉捏着肩膀,“已經兩天了,他怎麼還不醒啊?”
漢子輕聲嘆道:“唉。誰知道呢。咱們先吃飯吧。”說着站起身,便去擺放碗筷。
一心慢慢醒來,頭昏昏沉沉,渾身的傷仍疼得厲害。他輕輕睜開眼,發現自己躺在一張小木牀上,很是驚訝。屋裡除了一大兩小三張木牀,就只有一個小桌,兩個矮凳,再沒有別的傢俱。牆上掛着兩張獸皮。
正自納悶,忽見一個小姑娘端着碗走進來。見他醒了,又掉頭跑了出去,然後就聽見她在門外興奮的喊聲:“爹。他醒了,他醒了。”
一心想坐起來,卻動彈不得,身上一點力氣也沒有。
小姑娘拉着她爹進門,卻又羞怯地躲到了爹爹身後,只探頭看着。那漢子走到牀前,摸了摸一心的腦門,說道:“不礙事了。唉,總算是醒了。”“你都睡了兩天了。”小姑娘說了一句又躲到爹爹身後。
一心又試着掙扎了兩下,仍是不成,便只有繼續躺着,呆呆地望着父女二人。漢子給他蓋好被子,輕聲說道:“你傷得不輕,先不要動。就這樣躺着吧。”回頭又對小姑娘說:“香兒,去給他端碗粥來。”
“噯。”香兒應了一聲,歡快地跑了出去,很快便端來一碗熱粥,遞到爹爹手中。漢子一口一口餵給一心吃了。
一心肚裡進食,稍稍有了點力氣,掙扎着說:“謝謝施……”他想說謝謝施主,忽然想起丁不二曾告訴他,現在已經不是和尚了,不要再叫人施主,便一時不知該叫什麼。正好一動,牽扯了傷口,不禁輕“啊”了一聲。
漢子扶他躺好,溫聲說道:“叫我柳大叔就好。”他拉過小姑娘,小姑娘清脆地說:“我叫香兒。你呢,你叫什麼?”
一心感激地望着二人,心中覺得很親切,輕聲回答:“我叫一心。”
接下來幾天,一心仍只能躺在牀上,昏睡一陣,清醒一陣。每次醒來,都看見香兒坐在牀邊,笑眯眯地看着他,特別的開心。見他醒了,香兒便給他擦臉,給他餵飯。一心試圖坐起來自己動手,香兒便會哄着他,輕聲說:“乖,別動。我來好了。”一心的心中總是暖暖的。有時候,朦朧中聽見香兒輕輕哼着歌兒,一心的心中便有一種說不出的甜美,他會假裝多睡一會,好繼續傾聽香兒那甜美的聲音。
在柳大叔的精心調理和香兒的悉心照顧下,一心的外傷慢慢好轉,也漸漸有了力氣。
這一天,一心醒來,香兒卻沒在牀邊。他掀開被子,慢慢下牀,乍一站立,頭竟“嗡”的一下,險些摔倒。扶着牀沿,閉目歇息了一陣,頭痛才慢慢退去。覺得身上的衣服有些緊窄,低頭看去,才發現已不是自己原來的衣裳。
香兒在門口格格的笑起來:“呵呵呵,你穿的是香兒的衣服。好看嗎?”一心撓了撓腦袋,也跟着笑起來。香兒走過來,關切地問:“你身上的傷還疼嗎?”“不疼了。”一心外傷算是好了,也不敢提頭痛的事,怕香兒擔心,只說,“我想到外面走走。”“好,我來扶你。”香兒便扶着他,一步一步,慢慢走出木屋。
一心在牀上躺久了,一旦走出屋子,頓覺空氣清爽。微風襲來,精神也好了很多。竿子上掛曬着他的衣裳,被樹枝巖角刮破的地方已經縫補好了。
香兒說:“爹爹在菜園,我們去找他。”一心樂得和她在一起,便高興地點了點頭。香兒拉着一心的手,朝小屋後面跑去。
柳大叔剛從小溪挑了水來,見香兒拉着一心跑過來,急忙喊道:“香兒別跑。一心哥哥有傷,不能跑動。”香兒剛纔一時興奮,便全都忘記了,現在爹爹一提醒,趕緊停下,關切地問着:“一心哥哥,你沒事吧?”一心忍着頭疼,笑着答道,“我沒事。”他是怕香兒受到她爹的責備。
香兒找了幾片大的葉子墊在地上,扶一心一起坐了,看爹爹拿着瓢給菜澆水。她忽然望着一心的光頭,問:“一心哥哥,你怎麼沒有頭髮?”一心看着她,靦腆地笑了,說:“我也不知道。寺裡的師兄、師弟們都是這樣的。”香兒說:“我能摸摸你的頭嗎?”柳大叔擡頭看了女兒一眼,正要阻止,卻見一心已經將頭向香兒的手邊伸了過去,不禁笑着搖了搖頭。
香兒的小手輕輕在一心頭上游走,格外輕柔,生怕碰壞了似的。一心感覺到香兒的手又軟又熱乎,摸在頭上很舒服,想起她這些天對自己的悉心照顧,心中更是甜蜜。
香兒忽然問道:“一心哥哥,你爹和你娘呢?”一心低下頭,兩手抱着膝蓋,小聲說道:“我從小在寺里長大,沒有爹,也沒有娘。”香兒輕輕“哦”了一聲便沉默下來,與剛纔那個歡天喜地的樣子相比,倒似換了一個人,也小聲說道:“我也沒有娘了。”
柳大叔把瓢丟到桶裡,走過來,撫着女兒的頭髮,輕輕說道:“好端端的,又提這個做什麼。”香兒把頭貼子爹爹的腿上,眼裡轉着淚花。一心見了,想安慰她,又不知該說什麼。
柳大叔見兩個孩子都沉默傷心,忙岔開話題:“一心小師父,你怎會來到這裡?還有誰和你一起來的?”一心這纔想起丁不二,心裡一下子慌了,忙問:“柳大叔,我在這裡幾天了?”柳大叔說:“半個多月了。前幾日你一直昏睡,後來也是睡睡醒醒的。”
“我要去找丁……”一心匆忙站起來,話到嘴邊,突然想起丁不二的囑咐,便不再提起丁不二的名字,只說,“我要去找我大哥。”
“你大哥?”柳大叔一愣,也顧不得細問,先阻攔道,“你現在傷還沒好……”
想到丁不二的傷勢,也不知他這些天有沒有吃東西,一心很焦急:“他傷得很重。我要去給他採藥,給他找吃的。”
柳大叔安慰道:“你不要急。你現在爬不得山,就算能找到他,你也救不了他啊。不如告訴我他在哪裡,我替你去找,還能揹他回來救治。”
一心望着柳大叔,知道他說的有理,便憑印象把丁不二的棲身之處說了,拜託他去救人。
柳大叔囑咐他們進到屋裡,又把籬笆門關了,帶着些吃的上山去找一心的“大哥”。
“不知丁大哥現在怎樣了?”一心在屋裡待不住,站在院裡張望,“只盼着柳大叔能快點找到,救他回來。”
香兒跟在他身邊,也不瞭解他的心事,只問道:“一心哥哥,你會唱歌嗎?”一心搖了搖頭。香兒說:“那我唱歌給你聽吧。”
“好。我喜歡聽……”一心說的是心裡話,有幾次剛醒來的時候聽見她哼唱,都不願打斷,便繼續裝睡,樂得多聽上幾句。當然,香兒並不知道。一心也不願泄露這個秘密,就沒有說下去。
香兒見一心高興,拉着他一起靠着大樹坐下,然後認真地唱起來。歌裡唱的是兩個小孩在河邊大樹下玩耍的情景。樹上開着好看的花,有紅的,有白的,漂亮極了。一個小姑娘是妹妹,叫小丫;一個是小哥哥,叫大丫。小丫妹妹擡頭看着樹上的花,喜歡得很,想要。大丫哥哥就爬上樹,去給她摘。小丫妹妹高高興興地看着哥哥給他摘花,心裡歡喜,不停地拍手。大丫哥哥當然心裡高興,就更起勁。小丫妹妹光顧了擡頭看哥哥在樹上摘花,沒留神腳底下,一下踩進了水坑裡,哭起來。大丫哥哥看見了,趕緊從樹上跳下,也顧不得腳摔得疼不疼了,伸出一隻手給妹妹擦眼淚,同時把摘下的一大把好看的花遞給她,嘴裡還說着:“妹妹妹妹別害怕,大丫哥哥揹你回家。”小丫妹妹看着大丫哥哥剛給自己摘來的花,高興極了,不再哭泣,踩進水坑的事也忘了,笑着說:“哥哥,咱們回家吧。”
一心投入地望着香兒,聽着她甜美的歌聲,腦海裡也大致想得出那是怎樣一個場景。一個像香兒這樣可愛的小妹妹和一個跟自己差不多年歲的小哥哥,一起在樹下玩耍。或許他們早就認識,或許他們也像自己一樣偶遇,反正在一起很開心,就像自己現在這樣。要是自己是那個小哥哥,也一定會爲香兒去樹上摘花。如果香兒踩進水坑裡,自己也一定會不顧一切地跳下來,去給她擦眼淚……
“一心哥哥,好聽嗎?”香兒唱完了,扭頭問道。
“好聽,好聽。”一心開心地答道。
香兒說:“這是我娘教我的。娘經常給我唱歌。娘可疼我了。後來娘病了,後來就……”說到這裡,香兒又傷心起來,把頭搭在一心的膝蓋上,喃喃道:“我想娘了。”
傍晚時分,柳大叔回來了。
香兒傷心之後,睡着了。一心剛把她抱到屋裡躺下。聽見籬笆門的響聲,知道是柳大叔回來,急忙迎了出去。
一心見柳大叔是一個人回來的,丁不二並沒有跟他一起,心中咯噔一下子,愣在那裡。
柳大叔見一心出來,搖了搖頭,說道:“那裡沒人。我又在附近轉了轉,還是沒有。只找到這個。”說着,遞過一個鐵酒壺和一柄短劍。
一心手裡捧着酒壺和短劍,心如刀絞,眼淚刷地流了出來。
又過了幾日。
柳大叔帶回一隻野兔。香兒甚是喜歡,經常託在手臂,撫摸個不停。一心仍想着丁不二的事,心裡難受,頭痛也時有發作。
忽一日,一心想通了:“既然柳大叔沒找到丁大哥,那就說明他沒事。丁大哥那麼有見識,怎麼會有事?想是他等不到我回去,自己先走了。一定是這樣。”這樣一想,他心裡好受多了。現在丁大哥也走了,自己無處可去,不如就留下來,跟香兒和柳大叔在一起,那不是很好?
他心裡踏實了,美美地樂了一陣子。閒着沒事,就解開衣裳,數起身上的傷疤來。經過多日的休養,外傷已基本痊癒。大致一數,留下的痕跡竟有十四處之多。
香兒抱着小兔從木屋裡出來,見一心坐在樹下,也走過來,說:“一心哥哥,讓我看看你的傷口。”一心怕她擔心,急忙遮掩:“我剛剛看了,都好了。”香兒還是堅持:“我看看。”一心不好再拒絕,便把衣裳敞開,只露出那幾道比較淺傷痕。
“還疼嗎?”香兒伸出小手,輕輕的在傷痕旁邊觸摸,忽然發現,在一心的左邊鎖骨下,有三顆綠豆大小的痦子,便好奇地伸手摸了過去,“這是怎麼弄的?”
一心說:“這是痦子,我生來就有的,師祖爺爺說這是我的記號。”
“我也有記號。”香兒說着,把小兔放到一心手裡,自己捲起衣袖,露出右臂上的一條紅跡:“看,像不像一片柳樹葉?”“真的很像。”一心也忍不住去摸了一下,“還是紅的呢。”
香兒笑道:“我們兩個都有記號,太好了。”兩個孩子當真是天真可愛,一見彼此都有特殊記號,高興得半天合不攏嘴。
香兒沉默了一會,忽然站起來,說:“一心哥哥,我帶你去個地方。”一心“哦”了一聲,也站起來,跟在香兒身後。
兩個小傢伙打開籬笆門,出了小院。
跨過小溪,又走了百十來步,前面竟有一處平緩地勢。這裡水土豐澤,草木茂盛。
一心跟着香兒繞路走到近處,才發現那裡有三面是低矮的樹叢,包圍着一片清理過的空地,地面的矮草才能沒過腳面,綠茸茸一片。空地中央有一座土丘,前面立着一塊石碑,上刻:“亡妻黎氏之墓”。
香兒拉着一心來到墳前,說:“這是我孃的墳。”說着就在墓碑前跪下。見香兒跪下,一心也跟着跪下磕頭。香兒磕了兩個頭,對着墳堆說:“娘,我想讓一心哥哥做我的哥哥,你說好不好?”
一心愣愣地看着她,聽她獨自和墳裡的娘說話,想起自己也經常趴在地上,對着大石頭跟師祖爺爺說話的情景。
又聽香兒說道:“娘一定也很高興,是不是?”說完便靜靜傾聽,倒似她娘就在面前和她說話一般。然後就高興地說道:“我知道了。謝謝娘。”她又在地上磕了一個頭,才轉頭對一心問道:“一心哥哥,我想讓你當我的哥哥,你願意不?”一心只要是能讓香兒高興,他什麼都願意,於是連連點頭:“我願意,願意。”香兒非常高興,轉頭對着墳前說道:“娘,一心哥哥答應了。”說着,便拉了一心一起磕頭。一心倒也實在,直磕得腦門都要冒出血來。
香兒完成了一樁心願,很開心。一心見她高興,自然也跟着高興。
這時,隱隱聽到有人說話,而且好像正朝這邊走來。那不是柳大叔的聲音。一心急忙拉着香兒到墳後的樹叢中躲起來。
走過來的是兩個人,一樣的打扮。一個身上掛着腰刀,另一個腰間別着兩把鐵尺。
看到香兒她孃的墳墓,腰間別着鐵尺的漢子似乎有些驚訝:“怎麼就走到墳地來了?真是晦氣!”另外一個看完墓碑上的字,不禁大喜,指着墓碑叫道:“老鄭,你看。”
“愛妻黎氏之墓。”老鄭將墓碑上的字唸了一遍,不解地看着他,問道,“埋的是個女人,怎麼了?”那人說道:“你還記不記得,好像柳正風的夫人也是姓黎的。”老鄭想了想,點頭道:“不錯。杜仲兄弟,你是說……”
身上帶刀的漢子叫杜仲,分析道:“這荒山野嶺,哪來的一座孤墳?難道不可疑麼?”老鄭也面露喜色,說道:“四年來,我鄭越山東奔西走,今日終於看到希望了。”
杜仲說:“既然黎夫人埋身於此,想那柳正風也不會離得太遠。我們不妨先在此守上兩日。”鐵尺鄭越山點頭同意。
二人便鑽入墳堆左面的樹叢中,等待柳正風到來……
一心從二人的談話中大致聽明白,他們是在找一個叫柳正風的人,他們認定這墳就與柳正風有關,心中不禁閃了一下:“難道柳大叔就是他們要找的柳正風?”於是轉頭望着香兒。香兒猜到他在想什麼,輕輕點了點頭。她緊張地望着一心,希望他趕緊想個主意。
那兩個人藏入樹叢是在等柳大叔到來,想到天山惡鬼和蒙昆設埋伏害丁大哥的場景,一心馬上緊張起來,心中想着主意,只想找個機會帶着香兒溜走,然後回去找柳大叔報信。可是現在出去肯定會被他們發現的,只有先忍着。
樹叢中分兩處藏了四個人,此時都不敢出聲,一時間倒安靜下來……
沒過多久,又聽得腳步聲響。一個人手裡捧着大把野花走了過來,正是柳大叔。
香兒看到爹爹,幾乎叫出來,一心怕她暴露反受傷害,急忙將她的嘴捂了。
鄭越山和杜仲見果然等來了柳正風,心中大喜,相互一視,便各自伸手去摸兵刃。
柳正風把鮮花擺在妻子墓前,輕聲說道:“還芝,我又來看你了。”
一心從地上撿起一顆石子,心想:“只要石子打到那兩個人藏身的地方,說不定就能驚動他們暴露了。就算他們藏着不出來,至少也能讓柳大叔看看那裡,多少有個提防。”
鄭越山和杜仲已經各持鐵尺和腰刀在手,只待尋機跳出,殺他個措手不及。
卻見柳正風忽一轉身,大聲喝道:“誰?!”
鄭越山、杜仲、一心、香兒,四個人都是一愣,一齊順着他的目光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