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荒村墓洞

狄仁傑與李元芳打聽了去高家村的路,爲免引人注目,也不用車,只騎馬循路而去,狄春自留在客棧顧看行李不提。行了一程,雪已停了,果然雪野裡一片破敗的村子倚坡而建,村前道路因久無人行,也淹在雪泥裡幾不可見。

狄仁傑與李元芳走進村來,隨便找棵樹把馬栓了,見房屋破敗,有的屋頂已塌,只留了幾面斷垣殘壁,有的遠看還好,走近了才見幾扇木門破窗半斜地倒在雪地裡,顯得分外淒涼,村中道路狹窄,又倚着山坡之勢,有高有低,七轉八拐,狄仁傑一面默默而行,一面仔細查看四周,轉了片刻,李元芳只覺得破屋子到處都差不多,也認不出方纔進來之處了,不由道:“果然那小二說得不錯,這村裡的路確有幾分古怪。”

狄仁傑笑道:“元芳,你可發現,這裡不僅道路錯綜複雜,我們在村內轉了這些時,總是在坡下打圈,坡上那些看着就在眼前的墳塋,卻總是無法走近?”

李元芳低頭看看雪地上踩出的紛亂腳印,皺眉道:“不錯,這是怎麼回事?”

“方纔我一路走來,就覺得村落佈局十分奇巧罕見,應是按九宮八卦之陣所建,雖然現已敗落,仍可看出當年初建時房屋高低錯落,道路結構精巧,外人不明其中之理,難免會有迷路之感。如此費心設計,想是不願外人進入坡上墳地,難道上面真是高長恭的埋骨之處?”

狄仁傑微一沉吟,道:“元芳,你跟着我來。”

李元芳緊隨了狄仁傑,二人時而沿路,時而穿過房屋柴籬,有時明明有路,卻偏向樹木院牆走去,倒也都走得通,李元芳心中暗暗稱奇,如此半晌,果然走出了那迷宮般的村舍,李元芳立在坡上回頭再看村子,此時居高臨下,望去只見村落格局精巧別緻,方纔也不知怎麼拐出來的,不由嘆道:“真是什麼都難不倒大人。”

狄仁傑呵呵一笑道:“先去尋那高長恭的墓要緊,這陣法多用在行軍打仗上,極少有人肯花這麼大的心思去建個村子,你若有興趣,待閒了我細說與你聽。”一面說,一面在坡上四處查看起來,因坡頂極不平坦,且積雪之下難以分辨何處可以落腳,李元芳忙上前扶了,又要顧着腳下,又要留意尋找,故走得極慢,二人不由相視而笑:看這悠閒之態,倒像是在荒村裡賞起雪景來了。

“大人說的高長恭,可是傳說中因長相太過俊美,每次打仗都要帶面具的那位北齊蘭陵王?”

“嗯,你看過《蘭陵王入陣曲》罷?”狄仁傑道:“這舞曲講的就是洛陽之戰,高長恭帶領五百騎士,衝過周軍重重包圍,突入洛陽城下,城上齊兵認不出誰來了,還道是敵人的計謀,當他摘下面具,示之以面容時,城上軍心大振,很快擊退了周軍。齊人以高長恭驍勇善戰,編了《入陣》一曲,至我朝又演爲《大面》舞戲,內容雖經後人編飾,但高長恭確有其人,他是東魏丞相高歡之孫,音容兼美,據說當年木蘭從軍,最後投的便是蘭陵王帳下。”

李元芳點頭道:“卑職也聽過這個故事。”

繞過一片岩石,見坡頂一面似是泥石滑落,地勢塌了一塊,高處雖有厚厚的白雪覆蓋,下面與地相接處卻有一片黑縫,李元芳彎腰捏了個雪球,輕輕一拋,將斜面上的積雪打落,只見一個往內凹進的洞口顯露出來,忙閃身去看,稍過片刻,仍回到洞口叫道:“大人,這裡像是個入口。”

那洞口想是因年久自行坍塌而成,極難進入,李元芳掌間加力,擊落了幾塊土坯,方能容人走入,通道直而不長,少時呈現在狄仁傑和李元芳眼前的便是一間圓形墓室,此時洞口開大,雪光映射進來,倒也不十分黑暗,狄仁傑粗粗一看,除了中間一方小小石臺外,墓室內空無一物。李元芳自懷中取出熒光珠,室內頓時浮起一層淡淡的光來,平添了幾分神秘之感。

壁上雕繪了一些與真人大小相差無幾的人物,狄仁傑與李元芳上前細看,見其間雖有戰馬之類,但人物多不着盔甲,畫面中的主要人像被特意塑成了半浮雕樣,從壁上突顯出來,但似是匆匆製成,仍有地方未及完工,與牆面凹凸不平地混在一起。已完工的人物塑得衣褶緊密稠疊,又在粘土外施以油彩,初看之下,給人清越秀麗之感,壁畫後面雖繪有攻城作戰的背景,但叫人不覺戰徵的血腥恐怖之氣,反襯得畫面中的主要人物衣冠楚楚,氣韻生動,再看每組畫中間一人,果然頭戴面具,只可惜有幾處色彩已剝落,更有一個人物面部整片脫落下來,空留了向外突起的泥坯形狀。

“看這壁上造像,人物秀骨清像,衣如出水之狀,確有幾分北齊曹仲達的畫風神韻,”狄仁傑看了看李元芳,又自言道:“在墓室壁上雕塑、繪畫墓主生前的場景,也合乎蘭陵王北齊貴族的身份,但這小小洞室裡只有中間這方平臺似曾用來供放物品,而依這平臺形制來看,卻不可能放得下棺槨,難道這裡只是個衣冠冢?”

李元芳不解道:“那高長恭既貴爲郡王,這壁上雕像怎的好像有點粗糙減工,未加精琢的樣子?況且這墓室似乎也太過簡陋了。”

狄仁傑道:“若真是高長恭之墓,倒也有可能。因他當年是遭齊後主高瑋忌恨而殺,且北齊自立國到被滅,不過短短三十來年,其間北方戰禍不斷,歷任國主又多是史上出了名的兇殘顛狂之徒,”說到此處,狄仁傑不禁嘆了口氣道:“高長恭的墓如此急急完工,也許就是這個原因罷。”

李元芳道:“原來如此。其實就算把墓設計得如何精巧隱蔽,又真能將世間榮華富貴永遠帶入地下麼?”

“不錯,即便是北齊皇室之祖高歡的墓,也終難逃被盜之命。”

狄仁傑說着低下身子去看那石臺,伸手拂了拂臺上泥灰,忽神色一動道:“元芳,你取些雪來。”

李元芳折回洞口捧了些雪來,狄仁傑用雪在那石臺上一擦,熒光照射下,顯出一副圖畫來,原來磨平的石面上以細線刻了些形象。

仔細辨別,見是一副左右對稱的圖畫,兩邊各刻了一人一騎,相對而來,中間似是一條河流,又有些樹木之類,畫面上方左右各有太陽、月亮,輪廓簡單明瞭,只以單線勾畫,卻看不懂畫的是什麼意思。

狄仁傑皺眉道:“這畫十分奇怪,與壁畫風格全不相同,形象簡單,倒象是一些符號。”

“大人您看,這畫上的兩人像是髡髮胡衣。”李元芳指了指石面,看向狄仁傑,愣道:“畫的是契丹人?”

狄仁傑點了點頭,也大爲不解:“這畫刻在石臺之上應甚爲重要,但若不是臺上原先放置的東西已被取走,也實難留意到它,刻畫之人既隱又顯,不知是何用意?”

李元芳搖搖頭,面上也是一片茫然。

狄仁傑低頭沉思,不覺繞着石臺慢慢踱行,忽盯着石臺正後的洞壁,立定不動,循着他目光看去,見壁上油彩脫落之形,似是較爲整齊,自上而下掉了長長一條,李元芳會意,伸手在洞壁上摸索,半晌,只聽一陣“扎扎”之聲,面前一塊洞壁竟向外翻動,露出一道暗門來,李元芳早拉了狄仁傑避過一邊,稍停片刻,未見異狀,才與狄仁傑走了進去,少時,暗門自行閉合。

第3章 鬧鬼傳聞第25章 鉞下水府第9章 淺析第19章 賭約第2章 鎏金綠度母像第28章 效法迦葉後記第5章 高氏祠堂第28章 效法迦葉第30章 變數第31章 相聚第17章 天津一戰第8章 琳月第22章 釋嫌第3章 七巧玲瓏鎖第27章 重見天日第12章 面具第16章 起舞第7章 晨遇第23章 刀鏡合一第1章 寧州刺史府第16章 上元佳節第34章 豁然貫通第16章 上元佳節第28章 別離引子第26章 蓮花洞第20章 密鑰第20章 透光寶鑑第9章 淺析第9章 夜探第1章 寧州刺史府第20章 密鑰第23章 血祭第3章 鬧鬼傳聞第8章 聞聲第12章 面具後記第28章 效法迦葉第18章 舞馬第17章 天津一戰第19章 賭約第24章 死得其所第10章 初解迷語引子第18章 舞馬第6章 對弈第21章 漬梅第20章 透光寶鑑第37章 齊孫子第9章 淺析第29章 神龜負書第26章 歸路長第11章 玉語解惑第3章 鬧鬼傳聞第3章 鬧鬼傳聞第26章 蓮花洞第23章 刀鏡合一第22章 無中生有第8章 琳月第17章 彼岸第34章 豁然貫通第21章 畢方第10章 初解迷語第21章 漬梅第23章 血祭第2章 鎏金綠度母像後記第10章 日魄月精第34章 豁然貫通第6章 對弈第21章 漬梅第12章 靈藥第9章 淺析第16章 上元佳節第29章 神龜負書第2章 鎏金綠度母像第9章 夜探第7章 斬妖第27章 重見天日第10章 日魄月精第19章 賭約第25章 鉞下水府第16章 上元佳節第14章 事說從頭第21章 畢方第27章 重見天日第21章 畢方第6章 重逢第13章 順水人情第27章 過道第9章 夜探第10章 日魄月精第4章 天一生水第22章 釋嫌第3章 七巧玲瓏鎖第13章 質庫第9章 淺析
第3章 鬧鬼傳聞第25章 鉞下水府第9章 淺析第19章 賭約第2章 鎏金綠度母像第28章 效法迦葉後記第5章 高氏祠堂第28章 效法迦葉第30章 變數第31章 相聚第17章 天津一戰第8章 琳月第22章 釋嫌第3章 七巧玲瓏鎖第27章 重見天日第12章 面具第16章 起舞第7章 晨遇第23章 刀鏡合一第1章 寧州刺史府第16章 上元佳節第34章 豁然貫通第16章 上元佳節第28章 別離引子第26章 蓮花洞第20章 密鑰第20章 透光寶鑑第9章 淺析第9章 夜探第1章 寧州刺史府第20章 密鑰第23章 血祭第3章 鬧鬼傳聞第8章 聞聲第12章 面具後記第28章 效法迦葉第18章 舞馬第17章 天津一戰第19章 賭約第24章 死得其所第10章 初解迷語引子第18章 舞馬第6章 對弈第21章 漬梅第20章 透光寶鑑第37章 齊孫子第9章 淺析第29章 神龜負書第26章 歸路長第11章 玉語解惑第3章 鬧鬼傳聞第3章 鬧鬼傳聞第26章 蓮花洞第23章 刀鏡合一第22章 無中生有第8章 琳月第17章 彼岸第34章 豁然貫通第21章 畢方第10章 初解迷語第21章 漬梅第23章 血祭第2章 鎏金綠度母像後記第10章 日魄月精第34章 豁然貫通第6章 對弈第21章 漬梅第12章 靈藥第9章 淺析第16章 上元佳節第29章 神龜負書第2章 鎏金綠度母像第9章 夜探第7章 斬妖第27章 重見天日第10章 日魄月精第19章 賭約第25章 鉞下水府第16章 上元佳節第14章 事說從頭第21章 畢方第27章 重見天日第21章 畢方第6章 重逢第13章 順水人情第27章 過道第9章 夜探第10章 日魄月精第4章 天一生水第22章 釋嫌第3章 七巧玲瓏鎖第13章 質庫第9章 淺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