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天津一戰

李元芳不及多想,分開圍觀衆人,直向河邊掠去,所幸今夜燈火通明,遠遠望去,寬闊的河面上,一條小狗正叼了阿玉的包袱,自舟船間穿過,往對岸游去。此時要從天津橋繞到對岸,必已追趕不及。李元芳立在堤岸,略一思忖,見距這邊最近的船也有數丈之遠,當下深吸一氣,竟凌空躍起,輕飄飄地在那船頂上一點,又躍向前方另一艘船。阿玉暗急幫不上忙,只得奔到岸邊,兩眼眨也不眨地盯着看,一旁衆人也早顧不得觀燈,都圍到河邊隔水望去,只見燈影輝煌中,李元芳衣袂飛揚,宛似從天而降,船上的人先還奇怪岸上的人怎地都往這邊看來,他已幾番起落,躍過數舟,落在對岸的堤石上,即刻便可夠到那小狗。

此處已近天津橋下,李元芳正要伸手去捉,那小狗抖了抖白色長毛上的水,見有人來捉,叼着包袱立時就竄了開去,想李元芳臨陣對敵的經驗雖然豐富,但拿這小狗卻不免頭痛,見它機靈可愛,又不忍傷它性命。稍一遲疑間,橋上一人探出身來,揮繩一套,將小狗連包袱一起收了去,李元芳一時不備,捉了個空,目光過處,正是那灰衫人。小狗在主人懷中向他輕吠一聲,像是打了個招呼,便鑽入了灰衫人身後的竹簍,灰衫人將包袱也放入竹簍,轉身隱入人羣。

李元芳哪肯輕易放過,躍上橋頭,飛身向灰衫人抓去,橋上游人比方纔路上更多數倍,此時摩肩接踵,打鬥起來,極難施展,灰衫人也正是算定李元芳顧及路人,無法全力施爲,只在人羣中左避右閃,卻不正面與之相交。李元芳心知若讓灰衫人藉助人流通過橋上,到了對岸較空之處,只要他一騎上馬,憑那身馬術,怕是再追不上他的,此刻只能招招糾纏,緊逼不捨,好讓對方不得脫身。

正好一支舞龍隊伍自定鼎大街上橋而來,吹吹打打,好不熱鬧,遊人自覺讓向兩側,灰衫人苦於無法擺脫,見機閃入龍燈下執杆舞動的隊伍裡,只見衆藝人隨着樂聲快速變幻隊形,將一條龍燈舞得眼花繚亂,衆人喝彩之聲不絕。李元芳靈機一動,躍上竹木編就的龍身,任滿天燈影亂飛,底下衆人卻看得一清二楚,手中不停,認準了灰衫人身上招呼過去,灰衫人無奈,只得奮力抵擋,瞬時勁風疾動,拳來掌往,二人已鬥了數十招。灰衫人且戰且走,暗暗心驚:李元芳在恐傷極他人的情況下,出手既快且準,不帶絲毫花俏,已令得自己需以十分之力防守,若無旁人遮掩,認真比試起來,萬萬不是他的對手,久戰必於自己不利,需儘快脫身才是。他哪知李元芳的身手是於千百次實戰中練就,從不講究招式兵器,只以臨戰經驗中悟到的精妙爲招,向無蹤跡可循,卻隨手拈來,渾然天成,凌厲無比。

激鬥之間,李元芳也不由心生佩服,原來他居高臨下,在地勢上已佔了先機,數招下來,卻仍是抓不到對方,只覺灰衫人一推一檔,俱是沉穩之極,守中兼攻,不露破綻,又在人羣燈影中繞行閃避,將身後的竹簍護得滴水不漏,只是這法子甚耗體力,料來不能持久。

舞龍諸人雖見一青一灰兩條人影繞着龍燈上下翻飛相鬥,卻不好停下來,只顧自向前舞去,樂鼓喧天中,橋上游人還道是今年新添的舞龍節目,見他二人鬥到精彩處,都紛紛喝起彩來。引得兩岸近處遊人,也都往橋上看去。

片刻間,龍燈已走過橋上大半。

這天津橋於隋代初建時,本系用大船連以鐵索而建的巨大浮橋,當年數十條大船一字排開在洛河上,蔚爲壯觀,可惜後來被李窯的起義軍燒燬。到了太宗貞觀年間,方改造爲石橋,又爲了能使形體高大的樓船順利通過,將橋的中間一段設計成爲鐵索懸掛的吊橋,如城門吊橋般可以自由開合升降,並在橋的兩端建了四座角樓,用以控制鐵索絞鏈。今日這角樓外也另搭了高高竹架,紮起重重彩燈來,裝點得明亮通透,自岸上望去,確似夜色中一道彩虹橫跨銀河,如夢似幻。

轉眼已至橋頭角樓,灰衫人虛晃一招,轉身往一側的燈架上躍去,又撮口爲哨,遠遠的,只見那幾匹舞馬穿過人羣向橋邊奔來。李元芳緊隨而上,此時已無人羣阻擋,再無顧忌,二人掛立在樓外的燈架上,直打得彩燈亂顫,竹架嘎嘎作響,眼看就要倒塌下來,樓下衆人方躲避開去,卻不肯走遠,仍在橋上仰頭觀望。

李元芳見灰衫人招喚馬兒,知他就要尋機逃脫,足下使力,將那搭建燈樓的竹竿一震,因竹子韌性極好,一彈之下,灰衫人站立不穩,伸手抓向內側的角樓,李元芳早一掌迎上,此時灰衫人前後俱是彩燈,可容身之處甚窄,已是避無可避,只得生生接了這掌,橋下衆人只聽得砰一聲大響,角樓牆面板壁斷裂,硬是被這一掌之勢打出了個大洞,四散的碎片把外面的彩燈擊得東倒西歪,更有幾個跌落在地,燃了起來。再看時,已不見二人,唯有樓內打鬥之聲大作,木片、磚瓦如雨點般砸將下來。

原來方纔灰衫人硬接了李元芳一掌,繞是他情急之下借勢卸去了部分掌力,仍被震得氣血翻滾,驚駭不已,心知再打下去,自己必討不到好,乘着退入角樓、李元芳後招未至的一瞬間,拔出腰間彎刀,反手攻出,只盼能借兵器之利,得以逃脫。

刀勢未至,李元芳已覺撲面一道寒氣襲來,看似滿天銀色的月光灑落,卻叫人驟然生出森森冷意,心念電轉間,猛地剎住追勢,身形一轉,向樓內一側避過,身後的木柱、窗戶卻不堪一擊,刀風過處,喀嚓嚓地折落一片。灰衫人早知這彎刀的鋒利,輕易不敢駕馭,此刻催發刀氣,只覺後勁綿綿不絕,刀與人竟似心神相通,漫室刀影,逼得李元芳無法近身,角樓上的樑柱、壁板、屋頂都紛紛破裂斷折,眼見不片刻,拆房砸屋,已將好好一座角樓削去了一層,橋上衆人驚呼逃散,混亂中,跌落的彩燈又將角樓下層引燃,轉眼就要燒上樓去。

樓內本有用於吊橋升降的絞輪鐵索,平時需數人合力,一起轉動輪盤,再將鐵製的楔子一顆顆固定在鐵索上,方能使巨大的橋身平穩牢固。要知這天津橋架於洛河最寬的一段水域上,雖然兩頭是石橋,只在中間留出一孔的距離設爲吊橋,供樓船通行,但就這一孔的距離,也有數丈之遠,若吊橋升起,天津橋便從中斷開,橋上行人車馬自是不能通行的。灰衫人與李元芳鬥得正酣,哪裡還想到這一層?那彎刀又削鐵如泥,不知何時,早將固定鐵索的楔子都打斷、震鬆了,待到最後一顆鐵楔跌落,兩條手臂粗的鐵鏈嘩啦啦地拖動輪盤倒轉,飛速滑脫下來,李元芳與灰衫人一愣間已知其理,不由都驚得臉上變了顏色,此時橋上人潮擁擠,天寒水凍,吊橋忽往一側傾倒,當真是非同小可!

瞬時間,李元芳無暇細想,扯起地上未完全滑脫的鐵索,轉身繞過自己肩腰,猛地運氣往後牽拉,灰衫人不敢怠慢,忙上前相助,合二人之力,終將索鏈暫時穩住,繞過了輪盤一圈。二人自全無阻檔的角樓向下望去,只一暼,已見吊橋上人羣跌倒滾翻,亂作一團,還有數人掛在橋側鐵鏈上搖搖欲墜,晃動變化之力自鐵鏈上傳來,幾乎令人把握不住。他二人拼力拉住鐵索,好比是與橋上數人並橋身自重賽起了拔河,李元芳強自運氣,一足緊抵輪盤底座,不覺手臂肩頭已被鐵鏈勒得皮開肉綻,那輪盤雖有生鐵鑄就的底柱直通地底,但失卻了數十道鐵楔的釘力,根本無法固定,李元芳與灰衫人均知以血肉之軀相抵,最多隻能撐得片刻。

李元芳知事不容遲疑,喝道:“快去救人!”

灰衫人一點頭,飛身躍下角樓,身影起落處,已將掛在橋側一人拎起,李元芳只覺鐵索猛地蕩起沉落,險些又自輪盤上倒滑去半圈,前臂一絞,發力一挫一拉,才堪堪穩住。

阿玉的叫喊聲自一片混亂聲響中傳來,呼喊着衆人快快離開弔橋,又幫着灰衫人或扶或拖,護着人羣往岸上撤逃。樓下火勢經風漸盛,煙火汗水中,李元芳眼前漸漸模糊,渾身力氣正隨着意志一絲絲地抽去,連足底樓板也發燙起來,遠遠地聽到阿玉和衆人一齊大叫:“李大哥,快下來,大家都安全了!”四面空氣早已是炙熱一片,危急中,李元芳一腳踢向樓上僅存的一根柱子。

鐵索終於自火餡中如水般傾落下來,在橋面石板上砸出了一片巨響,與此同時,河中吊橋向一面側翻,所幸無一人落水。四周瞬時安靜下來,只有火餡燃燒木片發出噼叭聲響,阿玉呆望着火中半座角樓,方纔自吊橋上逃出的人也相互攙扶,靜立在旁,舞燈奏樂的藝人們早放下了手中器具,卻忘了救火,都向着火餡看去。

灰衫人一聲嘆息,正要穿過人羣而去,卻聽一人長聲道:“兄臺留步,身後包袱,還請賜還。”

回頭看時,見李元芳立在數步開外,看來雖有幾分疲憊,卻仍是一副氣定神閒的樣子,灰衫人心中一喜,轉又一嘆:看來今日是無法脫身了。

阿玉的目光落到李元芳身上,只覺世間萬物都停滯在了此刻,連風也不再吹動,半晌,一顆心才放了下來,仍呆呆立着不語。衆人如夢方醒,這才彼此招呼親友,又忙着打水救火,渾然忘了方纔正是這兩人打得橋翻樓塌,害衆人險些落入河中。好在角樓建於石橋之上,火勢不得四處蔓延開來,離水既近,不過多費些人力。事後有人憶起當晚情景,也覺不可思議,按理這二人把好好一個上元節擾得一塌糊塗,又毀壞了角樓吊橋,燒掉了大片彩燈,該是大煞風景纔是,怎麼當時人人都似着了迷般,反覺得這一夜精彩無比?

第1章 赴任洛陽第19章 浮巖第33章 洛神第19章 賭約第18章 道法自然第11章 玉語解惑第12章 靈藥第1章 寧州刺史府第8章 琳月第19章 賭約引子第6章 重逢第16章 起舞第2章 鎏金綠度母像第3章 鬧鬼傳聞第21章 畢方第9章 淺析第6章 重逢第18章 舞馬第34章 豁然貫通第2章 買酒第14章 身世第23章 血祭第16章 起舞第7章 晨遇第12章 面具第35章 出路第10章 日魄月精第34章 豁然貫通第5章 高氏祠堂第14章 事說從頭第26章 歸路長第21章 漬梅第24章 死得其所第26章 蓮花洞第1章 赴任洛陽第25章 鉞下水府第1章 赴任洛陽第2章 鎏金綠度母像第16章 上元佳節引子第26章 歸路長第1章 寧州刺史府第7章 斬妖第35章 出路第13章 質庫第5章 龍川藏寶第9章 淺析第5章 龍川藏寶第18章 道法自然第5章 龍川藏寶第30章 變數第23章 血祭第12章 面具第7章 晨遇第9章 淺析第14章 事說從頭第2章 買酒第14章 身世第28章 別離第16章 上元佳節第19章 賭約第12章 靈藥第6章 對弈第14章 事說從頭第15章 舊事第34章 豁然貫通第1章 寧州刺史府第4章 荒村墓洞第25章 鉞下水府第16章 起舞後記第11章 斛律後人第28章 別離第8章 聞聲第16章 上元佳節第3章 七巧玲瓏鎖第1章 赴任洛陽第8章 琳月第20章 密鑰第11章 玉語解惑第14章 事說從頭第25章 西山一夢第24章 死得其所第2章 鎏金綠度母像第24章 蓮花妙法第12章 面具第26章 歸路長第6章 對弈後記第28章 效法迦葉第26章 歸路長第35章 出路第13章 順水人情第15章 蛇渡第21章 漬梅第2章 買酒第9章 夜探第13章 順水人情
第1章 赴任洛陽第19章 浮巖第33章 洛神第19章 賭約第18章 道法自然第11章 玉語解惑第12章 靈藥第1章 寧州刺史府第8章 琳月第19章 賭約引子第6章 重逢第16章 起舞第2章 鎏金綠度母像第3章 鬧鬼傳聞第21章 畢方第9章 淺析第6章 重逢第18章 舞馬第34章 豁然貫通第2章 買酒第14章 身世第23章 血祭第16章 起舞第7章 晨遇第12章 面具第35章 出路第10章 日魄月精第34章 豁然貫通第5章 高氏祠堂第14章 事說從頭第26章 歸路長第21章 漬梅第24章 死得其所第26章 蓮花洞第1章 赴任洛陽第25章 鉞下水府第1章 赴任洛陽第2章 鎏金綠度母像第16章 上元佳節引子第26章 歸路長第1章 寧州刺史府第7章 斬妖第35章 出路第13章 質庫第5章 龍川藏寶第9章 淺析第5章 龍川藏寶第18章 道法自然第5章 龍川藏寶第30章 變數第23章 血祭第12章 面具第7章 晨遇第9章 淺析第14章 事說從頭第2章 買酒第14章 身世第28章 別離第16章 上元佳節第19章 賭約第12章 靈藥第6章 對弈第14章 事說從頭第15章 舊事第34章 豁然貫通第1章 寧州刺史府第4章 荒村墓洞第25章 鉞下水府第16章 起舞後記第11章 斛律後人第28章 別離第8章 聞聲第16章 上元佳節第3章 七巧玲瓏鎖第1章 赴任洛陽第8章 琳月第20章 密鑰第11章 玉語解惑第14章 事說從頭第25章 西山一夢第24章 死得其所第2章 鎏金綠度母像第24章 蓮花妙法第12章 面具第26章 歸路長第6章 對弈後記第28章 效法迦葉第26章 歸路長第35章 出路第13章 順水人情第15章 蛇渡第21章 漬梅第2章 買酒第9章 夜探第13章 順水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