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飛面

bookmark

我從小就聽說過“飛面”。小碗中盛着蕎麥麪,你剛剛吃完,就會有面條從遠處飛來,正好落在碗裡。幾次三番下來,當你覺得已經吃飽了,正要蓋上碗的時候,麪條還會鑽過蓋子和碗之間的空隙,飛到碗裡。這情景已經在我腦海裡形成了一幅清晰的畫面,永遠不能忘記:從對面兩米遠的地方,麪條“刷———”地飛過來,正好落在碗中……

“好棒啊!”

我一直這麼想象着“飛面”。

大約五年前,我因爲工作關係第一次去了巖手縣的盛崗。到了盛崗,幾位報社的人士前來迎接,邀請我們說:

“午飯我們去吃飛面怎麼樣?”

我喜出望外,不由得衝着旁邊的人叫道:

“要吃飛面啦!”

我在夢裡描畫了幾乎半個世紀的“飛面”啊!現在終於要在本地看到、吃到正宗飛面了。我高興極了,向盛崗最古老的“飛麪店”走去,一路上樂得合不攏嘴,那幅情景現在想來還令人忍俊不禁。

飛麪店是木造的老房子,我們被引上二樓。那是一間鋪着榻榻米的大屋子,正中間有一條又長又寬的飯桌。我被安排坐在壁龕旁邊,大家也都坐好了。

我環顧了一下房間,想看看麪條會從什麼地方飛過來,心想“拉門大開着,應該從那裡飛過來吧”。

從門口到我這裡約有兩米遠。我雖然以前就聽說過飛面,可是想到要從那麼遠的地方把面飛過來,還要正好落進我的碗裡,不禁佩服極了。這間店的師傅們一定是經過了多年苦練,才學會飛面的。

這期間,一隻小蓋碗放在了我的面前。這是一隻黑漆的秀衡碗①。揭開碗蓋,裡面是紅色的。我興奮不已,蕎麥麪會怎樣飛過來呢?

我拿下蓋子,朝碗裡面張望,這時坐在我前面的一位中年記者教給我說:

шшш●тTk дn●Сo

“吃飽了的時候,請把蓋子合上。這就是‘已經夠了’的意思。不過,要是合得不夠快,麪條還會趁着空隙落進來,所以如果真的吃飽了,要快點合上蓋子。”

“哇!”

我更加高興了。

“看來是真的。蓋上碗的那一瞬間,還要瞄準那五釐米的空隙把麪條飛進碗裡,這門手藝真是神乎其神啊!”

我一門心思留意拉門那邊的動靜,不知道飛面師傅什麼時候會到那裡作準備。

在吃蕎麥麪之前,先送上了一些小菜,吃完小菜,終於到了“飛面”時間。我把碗筷捧在手裡,作好準備,麪條無論從哪裡飛過來都沒問題。

這時,我注意到一個穿着飛白花紋和服的女子站在我的座位旁。她站在我和旁邊的一位男士中間,靜靜地一動不動。我有點奇怪,擡頭一看,穿飛白花紋和服的女子一隻手上託着一個長方形的大盤子。由於我是從下往上看,看不到盤子上究竟放着什麼。可是,對於坐在榻榻米上的人來說,有人站在身邊,還是有點不舒服。於是,我問飛白花紋和服的女子:

“您要做什麼?”

女子用很親切的東北口音答道:

“給您的碗裡放麪條啊!”

戰時我曾經疏散到青森縣靠近盛崗的地方,所以覺得東北口音很親切。

“放麪條?是您把麪條放到我的碗裡?”

女子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回答說:

“是啊。”

“這就是飛面嗎?”我又確認了一句。

“是的。這就是飛面。”

飛白花紋和服的女子親切地說。我慌忙問道:

“可是,飛面不是應該從兩米遠的那邊飛過來,落進碗裡嗎?”

女子爲難地說:

“這麼湯水淋淋的蕎麥麪,要是從遠處飛過來,會把這裡弄髒的,那就做不成生意了。”

記者們笑呵呵地聽我們說話。我還不死心,追問道:

“不過,麪條會不會偶爾也從那邊飛過來呢?”

“不會的。”

我徹底失望了,最後問道:

“那麼,您是從這兒把麪條‘啪’地放進我碗裡嗎?”

“是的。”

確實,在我的對面和斜前方,每隔幾個人,就站着一個身穿飛白花紋和服的女子,她們手裡託着大盤子,準備不斷把麪條放進旁邊客人們的碗裡。

我一直以爲麪條會從兩米遠的對面飛過來,可實際上,是一小口蕎麥麪從我頭頂上“啪”地落進了碗中。

現在想來,這一門手藝也實在是非同小可。師傅的一隻手端着一個大盤子,盤子上放着無數個只盛了一小口麪條的小碗,另一隻手還要配合我吃麪的速度,把麪條從小碗裡“啪”地放進我的空碗中。掌握時間非常重要,而更要緊的是,如果託着盤子的那隻手因爲吃力或別的原因抽筋了,或者沒掌握好平衡,那麼以她站的位置來說,整個盤子上的麪條就會全部扣到我頭上。

湯汁非常美味,麪條的口感也好極了。可是我在吃麪時,還是戀戀不捨地朝拉門那邊張望了好幾次。

我漸漸地覺得飽了,正要合上碗蓋。說時遲,那時快,只一眨眼的工夫,麪條已經“啪”地落進了我的碗裡。速度之快,讓我佩服不已,但由於這和我長期以來描繪的情景實在完全不同,我還是覺得很遺憾,終於忍不住說道:

“像現在這樣,當要合上碗蓋的時候,還是從兩米遠的那邊‘刷———’地飛過麪條來更有趣啊!可以借給客人一條圍裙,那樣就算是弄得的,也沒關係了呀!而且,飛面技術非常高明的人,還可以像打檯球那樣,不要直着飛。比如說吧,兩個人同時從拉門那邊把麪條飛過來,兩團麪條在餐桌的正中間相撞,‘嘭———啪———’,然後穩穩落進哪隻碗裡,讓人大吃一驚,怎麼樣呢?”

可是,沒有人贊成。

就這樣,我的“飛面”之旅結束了。

大約一年以後,朋友永六輔君從盛崗給我寄來一張明信片。永君爲人非常親切,而且勤於動筆,他出門旅行的時候,經常會給我寄明信片。明信片上總是隻寫幾行字,不過言簡意賅。那張明信片上是這麼寫的:

直到現在,這邊的記者們一說起你的飛面故事,還忍不住哈哈大笑。

看來有一陣子沒法去盛崗了。

①秀衡碗是日本東北地區的一種碗,尺寸較大,黑底上描以硃紅色的草木花紋,據傳創意者是平安末期的武將藤原秀衡,故而叫做秀衡碗。

16.駕照(2)29.紀念照片12.暗號9.相撲22.日出2.飛面14.新娘1.精進湖的風景30.白日夢(1)10.裁判11.土墩13.日本聯賽28.舊金山的撣子(2)9.相撲4.醫院16.駕照(2)11.土墩29.紀念照片25.沖繩的貓9.相撲20.西瓜臉(1)5.我什麼也沒幹!25.沖繩的貓14.新娘2.飛面14.新娘20.西瓜臉(1)2.飛面18.貓糧(1)14.新娘32.白日夢(3)26.殯儀師14.新娘11.土墩29.紀念照片11.土墩4.醫院10.裁判22.日出34.高爾夫2.飛面31.白日夢(2)3.企鵝2.飛面19.貓糧(2)34.高爾夫18.貓糧(1)28.舊金山的撣子(2)32.白日夢(3)21.西瓜臉(2)8.麥克風35.月票3.企鵝14.新娘32.白日夢(3)31.白日夢(2)35.月票21.西瓜臉(2)32.白日夢(3)35.月票32.白日夢(3)2.飛面26.殯儀師30.白日夢(1)14.新娘25.沖繩的貓2.飛面20.西瓜臉(1)34.高爾夫32.白日夢(3)37.奧運會的馬(1)21.西瓜臉(2)32.白日夢(3)7.車門22.日出10.裁判33.給兒子7.車門17.口信26.殯儀師14.新娘19.貓糧(2)31.白日夢(2)16.駕照(2)19.貓糧(2)33.給兒子6.手套14.新娘1.精進湖的風景29.紀念照片31.白日夢(2)17.口信9.相撲16.駕照(2)33.給兒子2.飛面12.暗號20.西瓜臉(1)15.駕照
16.駕照(2)29.紀念照片12.暗號9.相撲22.日出2.飛面14.新娘1.精進湖的風景30.白日夢(1)10.裁判11.土墩13.日本聯賽28.舊金山的撣子(2)9.相撲4.醫院16.駕照(2)11.土墩29.紀念照片25.沖繩的貓9.相撲20.西瓜臉(1)5.我什麼也沒幹!25.沖繩的貓14.新娘2.飛面14.新娘20.西瓜臉(1)2.飛面18.貓糧(1)14.新娘32.白日夢(3)26.殯儀師14.新娘11.土墩29.紀念照片11.土墩4.醫院10.裁判22.日出34.高爾夫2.飛面31.白日夢(2)3.企鵝2.飛面19.貓糧(2)34.高爾夫18.貓糧(1)28.舊金山的撣子(2)32.白日夢(3)21.西瓜臉(2)8.麥克風35.月票3.企鵝14.新娘32.白日夢(3)31.白日夢(2)35.月票21.西瓜臉(2)32.白日夢(3)35.月票32.白日夢(3)2.飛面26.殯儀師30.白日夢(1)14.新娘25.沖繩的貓2.飛面20.西瓜臉(1)34.高爾夫32.白日夢(3)37.奧運會的馬(1)21.西瓜臉(2)32.白日夢(3)7.車門22.日出10.裁判33.給兒子7.車門17.口信26.殯儀師14.新娘19.貓糧(2)31.白日夢(2)16.駕照(2)19.貓糧(2)33.給兒子6.手套14.新娘1.精進湖的風景29.紀念照片31.白日夢(2)17.口信9.相撲16.駕照(2)33.給兒子2.飛面12.暗號20.西瓜臉(1)15.駕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