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都給你

八公山上,秋風捲落葉,枯枝墜黃土。

數十座山頭,幻音坊的修士們愕然望着天空那團巨大靈氣蘑菇雲,目瞪口呆,失魂落魄。

聖姬就是岐王?

他們不知道。

此前不知道,眼下也不清楚。

至少從始至終,聖姬都沒有承認過。

然而無論聖姬是不是岐王,此刻隕落在碧空之下,對幻音坊都是巨大災難。

別的姑且不說,此時此刻,安王就有殺他們的可能。就算不能殺盡,也可以殺去大半。誰能保證自己不在這大半之列?

連面容紙白的第一統率都不能保證。

她怔怔望着那團蘑菇雲,雙手冰涼。

作爲幻音坊聖姬之下第一人,第一統率其實直到現在都沒弄明白,聖姬爲何要跟安王聯手,去誅殺已經瀕臨絕境的吳王。不聯合吳王對付安王就算了,至少應該保吳王一命。否則,這個真正的安王日後如何對付?

聖姬的動機讓第一統率一頭霧水。

難道說,聖姬愛上了安王,所以不管不顧?

這個念頭剛冒出來,就被第一統率掐滅。這太可笑了!天下大爭,哪裡容得什麼情愛?自黃巢之亂開始,岐王披肝瀝膽,縱橫沙場,百戰餘生,嘔心瀝血,這纔有了關中基業,而後得兵家,破長安,挾天子,令諸侯,勢重天下。

既有吞吐九州之象,當存廓清宇內之志。

如此聖姬,亦或說如此岐王,豈會兒女情長?

諸番疑惑,來不及弄清,斯人便逝去了,徒留給世人千古之問。

第一統率滿心灰涼,禁不住淚水盈眶。

岐王啊,你到底在想什麼?你爲何這般的傻?

蘑菇雲漸漸消散。

有人從雲中筆直墜落。

準確的說,那應該是具屍體。第一統率無比確認這一點。忽然,她瞳孔猛地一縮。不對。爲什麼只有一具屍體?氣爆中,可以沒有屍體,那代表着身在其中的人,都已灰飛煙滅。也可以有兩具屍體。

但唯獨,不該是一具屍體。

等等!

第一統率渾身一顫,如同給人當頭澆了一盆冷水。

安王呢?

爲何從蘑菇雲升起,就沒見安王?

悠忽間,第一統率瞪大了雙眼。

消散的蘑菇雲中間,原本聖姬所在的位置,忽然出現水紋般的漣漪。在他不可置信的目光中,兩個人影徐徐由虛入實,彷彿從鏡中冒了出來。

赤霞長槍依舊被握在手中,呈筆直前刺狀。

握槍的人,自然是聖姬。

毫髮無損,卻呆若木雞的聖姬?

的確是呆若木雞,因爲她被人斜攬在懷裡。而攬她的人,側着身,一隻手向長槍前指的方向伸出,五指張開,作擎天狀。或許不是擎天,而是撐着某件物什。某件肉眼不可見的物什。

正是那件物什,擋住了高駢自爆帶來的攻擊?

第一統率也呆了。得是什麼物什,才能擋住一名陽神真人巔峰的修士,引動天機形成的自爆?

第一統率當然不知道“天鏡”這個答案。

可以虛實轉換,弱化、增強攻擊的天鏡。

還有“天盾”。

聖姬也不知道。

所以她良久纔回過神。

她本以爲自己必死無疑。

高駢在還有不少生機的時候,毅然決然回頭拉她同歸於盡,這是她無法料想的,就像她無法料想高駢有多恨她。似蒼穹裂開般的轟隆氣爆聲中,她看到了遮蔽視野的白光,原以爲此身就將交代在這裡。

她閉上了眼。

良久,沒感覺到疼痛。或許驟然死亡,身體的確來不及感到疼痛。聖姬睜開眼——她發現自己還能睜眼,於是想要看看死後的世界是怎樣的。她很奇怪,自己爲什麼沒有魂飛魄散,她決定弄清這個問題。

來不及弄清這個問題,她就愣在那裡。

仰着臉的聖姬發現,視野中除卻碧色如洗的蒼穹,便只有一個側臉。

對方一隻手伸出來,正擋在她面前,作擎天狀,好像撐住了整片天空。

她驚異不已。

連心跳都忍不住加速。

她第一時間就認出了那個側臉。

她感到匪夷所思。

這廝跟自己一起死了?死了魂魄還保持着生前的最後一個動作?想要爲他倆撐住一片天空的動作?

這當然是無稽之談。

聖姬老臉一紅。

感官回到身上,她馬上就意識到,自己的腰被人摟住了。她低頭看了看,目光越過有些遮擋視線的雙峰,就弄清了現在自己的姿勢。

她馬上就咬牙切齒對眼前的人道:“你準備保持這個姿勢多久?”

李曄回頭過,在空無一物的藍天下笑得燦爛,“很帥吧?”

......

從半空下墜的,當然是高駢的屍體。他氣海被毀,渾身經脈盡碎,骨頭也成了渣,整個身體就是一灘爛肉,被皮包着勉強保持着人形,已經是個奇蹟。

他的意識漸漸消散,最後的視線落在八公山上,又越過八公山,落在山南的千里良田、無邊原野、如帶河流上。淮南,淮河之南,這裡是他的領地。曾經是。

千秋功業,轉眼如煙。

這天下終究沒能姓高,它依然姓李。

高駢無聲的嘆了口氣,閉上了眼。

他,高駢,世出將門,少年時入神策軍,知兵事、通韜略,得老將看重,受皇帝賞識。藩鎮叛亂、邊患橫生之際,他時常領命出征,歷次征伐無不建立奇功,以至於邊蠻聞高駢至,將帥皆引兵退卻。

世人皆贊其有名將之才。

只可惜,名將做了諸侯,就踏上了死路。

高駢腦海中最後浮現的畫面,是他年少時,錦衣駿馬、飛鷹走狗出長安。那年他身姿風流,那天陽光正好。城門外雞飛狗跳,官道上塵土飛揚。通向天下的大道是那般筆直、寬廣,看不到盡頭。

天下大爭,兵馬縱橫,只是再無他高駢。

......

八公山上草木枯黃,秋風拂面,衣袂輕揚,李曄跟聖姬並肩站在山巔,瞭望川流原野。

良久,聖姬悠悠開口:“八公山還真是一處奇地,三十年內,竟然先後埋葬了兩個王......噢,準確說,差些埋了三個。”

李曄沒回頭看她,“岐王想說什麼大可直接些。”不等聖姬搭話,他忽然咧了咧嘴:“當然,如果是聖姬,委婉些也無妨,畢竟是女人。”

聖姬頓時眉眼如劍,胸膛也劇烈起伏了一下。

她哼了一聲,“歸義軍自張議潮歸朝之後,便日益孱弱,前些年更是頻頻丟失領地。奇怪的是,自打南宮第一去了沙洲,情況竟然穩住了。”

李曄:“南宮第一隻是個修士,理應穩不住局面。”

聖姬:“所以跟他一起去的那個人,到底是誰?”

“岐王認爲是誰,那便是誰。”

“呵,安王啊安王,你們還真是雄才大略,把天下人都當猴子耍!”

李曄聳聳肩:“這真不是故意的。”

聖姬本想反駁,細想之下,竟是無言以對。

兩人一時都沒有再說話,場面歸於沉默。

片刻後,李曄先開口:“高駢死了,儒門獨木難支,淮南指日可定,就是不知岐王有何打算?”

聖姬滿臉陰氣的瞪了李曄一眼,“我要是說撤軍回關中,就此跟安王以潼關爲界,雙方互不侵犯,安王會答應?”

李曄笑了笑,“岐王何必睜着眼說瞎話,這並不是你心中所想。其實我很好奇,你今日爲何會助我殺了高駢?”

聖姬沒有立即回答。她揮了揮手,示意身旁的幻音坊修士都退下。

自己負手走到石桌前坐了,看着蕭瑟山景,默然良久,才語氣莫名的緩緩開口:“從我知道你是你那一刻開始,我就知道這個天下大局已定。你去崑崙之前,姑且勢大難擋,現如今誰還能阻止你?”

李曄沒有動身,依舊站在大石邊,看着聖姬的側臉聽她說話。

聖姬繼續道:“今日,我若是相助高駢,他的確可以活下來。但是那又如何?他已經身負重傷,我們聯手也未必能夠殺你。如果不能勝你,等你的大軍吃掉吳軍,憑你在淮泗的佈置,我的兵馬也撤不回關中,最好的結果是撤到淮南。然而那又有什麼用?你只需封鎖淮河,就可以分兵直取關中。

“丟了關中基業,幾十萬大軍只是無根浮萍。等你取了關中,我從關中帶來的兵馬,還有什麼戰心可言?屆時你無論是先取漢中、蜀中,再順江而下,還是直接渡淮河南進,都只需要兩三年。在這個時間內,高駢根本無法恢復元氣,是怎麼都擋不住你的。”

聽李茂貞說完,李曄不置可否。

李茂貞嘆息一聲,“至今日,你的兵馬雖然還沒有縱橫天下,但天下已經在你囊中了。”

李曄仍是不做置評。

皇帝李儼尚在,大唐朝廷就還在,李曄本就是李唐宗室,只要據有天下大勢,解決幾個主要對手,麾下兵馬的確不需要縱橫每一塊土地,那些割據一方的小諸侯、節度使們,就會乖乖效忠朝廷。

李茂貞所言不虛。

前提是,李曄得先取了關中。

正常情況下,取關中,比勝高駢難。

說到底,儒門真要成事,需要時間治理地方提升國力,但兵家那些戰將可個個都是戰場上的硬骨頭,一旦據雄城、險關而守,只要不犯錯,同等境界之下根本不用擔心被攻破。

沉吟片刻,李茂貞頭也不回道:“關中我可以給你。但你也得兌現諾言,讓我繼續做岐王。你明白我的意思,我不是要做一介閒人,而是要繼續領兵征戰!”

說到這,安靜坐在石桌前的李茂貞頓了頓,沒回頭,“你可能答應?”

李曄可以不答應。

若是不答應,那便淮泗血戰。

雙方百萬大軍擺開架勢戰鬥到最後一刻。

李曄道:“當然能。不過長安你不能再駐軍。依照慣例,我將派遣將校、文官,進入關中各鎮任職,一些險要之處,我還會派遣自己的心腹部曲進駐。”

李茂貞點點頭,又陷入沉默。

李曄奇怪道:“你當真不擔心我過河拆橋?”

李茂貞笑了一聲,回過頭,剪水雙眸直愣愣看着李曄,幽幽反問:“你會嗎?”

李曄不言。

這個問題回答不回答其實都一樣,畢竟嘴上說的話不一定會付諸行動。

李茂貞站起身,伸了個懶腰,曲線玲瓏,打了個哈欠,意態慵懶:“連日征戰,累死我了。關中各鎮軍隊如何撤回關中,你自己做安排吧,我不管了,只負責簽字畫押。”

說着,她從山巔飛起,獨自走了,臨了只給那些幻音坊修士留下一句話:“你們也聽安王安排吧。”

看着李茂貞衣袂如帶的消失在雲端,李曄張口無言,少頃,不禁陷入沉思。

其實高駢自爆,未必真能殺得了李茂貞。

前者已經氣力不濟,而後者還在巔峰,頂多就是重傷。

而天下大勢,也並不是李茂貞說的那樣。

準確的說,天下大勢要像李茂貞說的那樣,李曄真要得關中,還需要一個非常大的前提。

一個被李茂貞掐掉的前提。

第五十四章 佈置第六十章 袁天罡(第三更)第四十七章 我就是這樣的人第一百零五章 傳說第九十五章 誰寫的命運第十一章 先鋒(第二更)第三十二章 妖族的真貌第五十九章 危機與勝利(7)第三十五章 論裝逼還是你們厲害第二十六章 歷史第九十九章 平壤之戰(4)第十五章 如此秘辛(第二更)第三十章 連臉皮都不要了(第二更)第八十四章 溜了溜了(三更)第九十二章 有志者 事竟成第一百零二章 原因第一百四十五章 浴血同袍 操戈爲敵第十一章 先鋒(第二更)第十一章 親信第五十五章 帝道第三境第一百五十二章 心驚第四十四章 就要出手第六十四章 漸漸習慣第一百二十七章 規矩第九十四章 決戰(4)第三十九章 自立爲帝(第三更)第一百一十一章 去太原城(二更)第八章 馭下第三十七章 一個跑 一個追第二十九章 襲爵第二十四章 猴子的因果第七十五章 長存與再會(大結局)第三十章 你爲什麼不動第四十七章 我就是這樣的人第四十八章 愛情經與吃飯論第四十四章 彩頭第七十八章 彼此彼此(二更)第十一章 親信第十八章 下馬威第三十八章 地仙第七十七章 老夫做不到第十八章 漠南之殤(3)第四十一章 花明(6)第六十六章 四境平(2)第一百零八章 習慣了(二更)第一章 道不同第五十八章 果然是要搶錢第四十六章 原來是友軍?第三十一章 恭賀安王(第五更)第三十四章 目標第一百一十四章 他想反殺?第三十三章 格桑第八十二章 主動出擊第三十三章 陣名九合 鼎有九樽第一百三十三章 擊殺(二更)第十三章 野心第八十五章 先走一步第三十四章 暗鬥第七章 雜魚第五十二章 各處情況第十六章 士氣之爭第十八章 下馬威第九十二章 高手(2)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存孝之死(二更)第一百五十四章 長安艦與白牛第七十九章 異變第七十章 大道與未來第七十七章 人才第一百三十一章 逆賊第一百一十四章 他想反殺?第一百零四章 步步生蓮 太乙真仙第一章 世子第八十七章 不如來扳手腕吧(三更)第一百二十章 宮變(5)第九十七章 是分是合(二更)第六十章 袁天罡(第三更)第一百零九章 是你踢我?第十五章 慣於不惜死(已修改)第四十八章 這就是差距(第四更)第九十章 必須決出的勝負第八十章 丟了多少節操第三十三章 竟敢對安王有想法?(第三更)第七十八章 推進第四十八章 嬀州會戰(4)第八十七章 有趣第十二章 交手第一百四十七章 黑汗國第三十八章 四大天王第八十六章 攔截第五十三章 別回來了第三章 盟誓第一百二十三章 三日五戰第六十七章 四境平(3)第五章 禍害第二章 外鬆內緊第四十六章 邊城第七十三章 新舊仙帝第五十二章 真人境楚南懷(第三更)第十四章 襲擊第九十五章 攻防應對
第五十四章 佈置第六十章 袁天罡(第三更)第四十七章 我就是這樣的人第一百零五章 傳說第九十五章 誰寫的命運第十一章 先鋒(第二更)第三十二章 妖族的真貌第五十九章 危機與勝利(7)第三十五章 論裝逼還是你們厲害第二十六章 歷史第九十九章 平壤之戰(4)第十五章 如此秘辛(第二更)第三十章 連臉皮都不要了(第二更)第八十四章 溜了溜了(三更)第九十二章 有志者 事竟成第一百零二章 原因第一百四十五章 浴血同袍 操戈爲敵第十一章 先鋒(第二更)第十一章 親信第五十五章 帝道第三境第一百五十二章 心驚第四十四章 就要出手第六十四章 漸漸習慣第一百二十七章 規矩第九十四章 決戰(4)第三十九章 自立爲帝(第三更)第一百一十一章 去太原城(二更)第八章 馭下第三十七章 一個跑 一個追第二十九章 襲爵第二十四章 猴子的因果第七十五章 長存與再會(大結局)第三十章 你爲什麼不動第四十七章 我就是這樣的人第四十八章 愛情經與吃飯論第四十四章 彩頭第七十八章 彼此彼此(二更)第十一章 親信第十八章 下馬威第三十八章 地仙第七十七章 老夫做不到第十八章 漠南之殤(3)第四十一章 花明(6)第六十六章 四境平(2)第一百零八章 習慣了(二更)第一章 道不同第五十八章 果然是要搶錢第四十六章 原來是友軍?第三十一章 恭賀安王(第五更)第三十四章 目標第一百一十四章 他想反殺?第三十三章 格桑第八十二章 主動出擊第三十三章 陣名九合 鼎有九樽第一百三十三章 擊殺(二更)第十三章 野心第八十五章 先走一步第三十四章 暗鬥第七章 雜魚第五十二章 各處情況第十六章 士氣之爭第十八章 下馬威第九十二章 高手(2)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存孝之死(二更)第一百五十四章 長安艦與白牛第七十九章 異變第七十章 大道與未來第七十七章 人才第一百三十一章 逆賊第一百一十四章 他想反殺?第一百零四章 步步生蓮 太乙真仙第一章 世子第八十七章 不如來扳手腕吧(三更)第一百二十章 宮變(5)第九十七章 是分是合(二更)第六十章 袁天罡(第三更)第一百零九章 是你踢我?第十五章 慣於不惜死(已修改)第四十八章 這就是差距(第四更)第九十章 必須決出的勝負第八十章 丟了多少節操第三十三章 竟敢對安王有想法?(第三更)第七十八章 推進第四十八章 嬀州會戰(4)第八十七章 有趣第十二章 交手第一百四十七章 黑汗國第三十八章 四大天王第八十六章 攔截第五十三章 別回來了第三章 盟誓第一百二十三章 三日五戰第六十七章 四境平(3)第五章 禍害第二章 外鬆內緊第四十六章 邊城第七十三章 新舊仙帝第五十二章 真人境楚南懷(第三更)第十四章 襲擊第九十五章 攻防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