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大道與未來

黎明的曙光灑落血火斑駁的城牆,李曄站在城頭面往外瞭望,沸騰了一整夜的回鶻大營,終於在成爲一片焦黑廢墟後,隨着縷縷升騰的濃煙平靜下來。

一隊隊唐軍將士在打掃戰場,他們首先收斂的,自然是同袍屍骸,裝車後運出營地,向劃定好的墓地行去——所謂墓地,也不過是一片空曠的荒野罷了。

只不過此戰之後,原本的平坦地面,會多出一座墳山。

至於回鶻將士的屍體,則是隨意堆在一起,一把火點燃了事,雖說骨灰會被掩埋,但肯定不會有墳塋。

依照李曄的經驗,掩埋數十萬戰士骨灰的地方,一定會在不久後成爲一片格外肥沃的土地,滋養着生長在那裡的花草樹木。

這大概,是入侵的回鶻戰士,能夠爲大唐這片江山做的唯一貢獻了。

“羽林軍的軍報上說,他們成功劫住了藥葛羅祿慬,伏擊戰應該不會出什麼意外。”跟李曄並肩而立的李峴,望着動靜小下來,但並未完全寂靜的戰場說道。

數十年沙場征戰,勝利失敗都經歷過,哪怕是面對現在這樣的場面,李峴臉上也看不到半分異色,說話的聲音依舊沉穩。

“西州回鶻這些年勢力雖然龐大,但根底也不過如此,此役之後,藥葛羅祿慬想要在西域抵擋王師兵鋒,也註定了只是癡人說夢。所謂偷雞不成蝕把米,正好描述他這回興兵攻唐的行爲。”

李曄輕笑一聲,眸中有不加掩蓋的輕蔑之意。雖說眼下他這具身體,是帝道之眼的化身,神態卻是已經能跟本體沒有多大差別。

李峴眼中也有了笑意,那是特屬於勝利者的笑意。

他道:“回鶻也曾輝煌過,在漠北勢力不凡,不過那是多久之前的事了。藥葛羅祿慬以爲有明教幫助,就能再度爭雄天下,的確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李曄不想過多談論藥葛羅祿慬的故事,對回鶻的夢想與奮鬥也沒有興趣,說到底,此刻勝負已分,對方只是失敗者,過多談論他們,在李曄看來只是浪費時間。

他轉而說起眼下戰爭的大局大勢,以及對日後的軍事安排:“現如今北境已經沒有疑難雜症,打契丹雖然打得艱難了些,但勝利之後好處顯而易見。

“契丹建國之時,獨霸草原,漠北的那些大部落被打壓得很慘,現如今契丹國一滅,草原就沒有力量強大的部族,足保三十年太平。

“而只要朝廷策略得當,三十年足夠我們治理好草原,讓其成爲大唐的後花園。如今有虎衛、驍騎兩軍暫時駐紮契丹故地,也不怕零星宵小之徒作祟。

“契丹國中唯一可以稱作不安定因素的,是那些修爲不俗的大修士。不過我已經有了處置他們的方案,不用多久,他們要麼成爲朝廷爪牙,要麼就成爲白骨。

“王建已經在蜀中擊敗南詔大軍,陣斬了南詔王,眼下大軍挺進南詔,就再也沒有任何困難,預計不出兩個月,南詔就會成爲大唐州縣。

“朝廷需要考慮的問題,其實就剩下涼州之役後,大軍是否要趁勝向西域進軍,恢復安西四鎮。有關這個問題,我還想聽聽您的意見。”

李曄說這番話的時候,李峴頻頻點頭,末了還伸手撫起了鬍鬚,一副欣慰愉悅的模樣。

李曄的話說完後,李峴沒有立即回答他的問題,而是看着他說道:“我主持軍政大事的時候,不是南征北戰平定叛亂,就是整頓吏治肅清風氣,然而叛亂卻越平越多,吏治越肅越亂,最終落得那般結局。

“你剛出仕的時候,面對的局面比我那時要嚴峻百倍,但你只用了不到十年時間,就平定了國內霍亂,讓朝廷重塑威嚴,令王師戰無不勝。而今不僅國內太平,四境之敵,也基本被肅清,大唐儼然要重現盛世......”

言及此處,李峴無奈苦笑,既高興又落寞,不知道該怎麼往下說了。

李曄能夠體會李峴的心情,不過他還是實話實說道:“我跟您不同,您是在給朝廷到處補漏救火,嘔心瀝血之下,雖然成績斐然,但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

“我另闢蹊徑,坐視天下大亂,然後用強軍平之,看起來是難了些,但一旦功成,無異於讓皇朝脫胎換骨,再建一個盛世,也就沒什麼大不了的。

“簡而言之,重症用猛藥。朝廷的根結爛了,從內部已經很難革新,唯有從外部下手,推倒重來。”

這席話李峴聽得很認真,臨了肅然頷首,“你說的不錯......論魄力與遠見,我的確是不如你。這如畫的江山,終究還是屬於年輕人。我,的確是老了......”

對這樣的感慨,李曄唯有聽着,沒有接話的餘地。畢竟他沒老,無法感同身受,說什麼都不太合適。

所以雖然心裡不太同意這個觀念,李曄也沒有直接出言反對。

李峴很快收拾好思緒,正色道:“如果藥葛羅祿慬沒有被羽林軍阻擊成功,我們自然不能冒然進兵西域,畢竟路程太遠,糧秣輜重供給困難,大唐現在剛剛內部平穩,藩鎮還未徹底消除,又經歷了這樣的大戰,應該休養一段時間。

“但既然藥葛羅祿慬被伏擊了,若是他的精銳大軍損失慘重,那這就是我們克復西域的不二良機,甚至不需要太多兵力就能達成目標,沒有道理放過。”

李曄聽罷點點頭,這其實也是他的想法,有顧慮和困難,也是莫大的機會,正因如此,才需要李峴給他參謀一二,既然李峴覺得應該勇猛精進,李曄就不會再遲疑。

說完眼下需要考慮的最大問題,兩人一時間都沒再多言,只是靜靜看着清理戰場的將士。

大唐四境,這些年戰火不斷,如今契丹、南詔都被解決,只能說主要問題解決了,並沒有到李曄可以享福的時候。

吐蕃雖然早就被打敗,但因爲氣候、地形、形勢等等種種原因,唐軍並未進駐草原,現在只是全真觀、無空釋門在活動。按照李曄的想法,日後肯定是要在高原駐軍的,只是時機還沒到。

西域方面,回鶻敗了,西域就沒有大的對手,但也不是唾手可得。彼處形勢複雜,小國、種族林立,還毗鄰中亞。大唐經略西域,不能不跟中亞勢力正面碰頭,往後形勢如何發展,還有的是說法。

至於渤海國、高句麗,雖然是小地方,卻也需要大軍出征。

當然,這些問題都已經不是燃眉之急,就眼下大唐的國勢而言,他們也沒有主動進犯大唐的實力。李曄只需要讓大唐養精蓄銳之後,去主動出擊即可。

舉世攻唐的局面破解之後,大唐獨霸東土,四夷小國只能瑟瑟發抖,如何處理他們,何時處理他們,主動權完全掌握在李曄手中。

比起這些,李曄現在需要關注的,其實是國內。

首先得徹底解決藩鎮問題,將藩鎮這個存在,從大唐徹底抹去,然後天下才能說是完全太平;其次就是等待土豆、玉米大規模種植,成爲百姓家中的常備糧食;再次便是增強大唐修士力量與整體國力。

還有仙域。

當然,這裡面有一個,李曄不得不正視的隱患。

默然半響的李峴,忽然語氣複雜地開口:“如今四境即將平定,大好國勢已經到來。自安史之亂後,內憂外患的大唐,因爲你橫空出世,而擺脫了皇朝傾塌的危局。扶大廈之將傾,挽狂瀾於既倒,是對你所作所爲最恰如其分的評價。

“當此之時,你有不世之功,有百年未現的威望,而皇帝又疏於政務,沉迷享樂。這回與契丹之戰,更因爲這個隱患,導致大局差些崩壞,讓你我跟大唐皇朝,距離萬劫不復都只有一步之遙......

“李曄,那把椅子,你會不會坐上去?”

他說這些話的時候,是看着城外。

這些話說完,就轉頭直視李曄的雙眼,面容肅殺,靜候李曄回答。

李曄看着在回鶻營地中忙碌的王師將士,沒有作聲。

這個疑問,想來不只是李峴有,上到滿朝文武,下到州縣百姓,多多少少都會有。如果李儼是個正經皇帝,負責任的皇帝,那麼這個疑問也不會這麼大。

但平心而論,若無李儼,李曄一路走來不會這麼順,甚至極有可能在起步的時候,就大業夭折淪落江湖。

李曄不是那種,可以喊着爲了天下大義,而果斷捨棄至親之人的愣頭青或者僞君子。

但他現如今站在這個位置上,就有自己相應的職責,也必須有相應的擔當。

李曄轉頭看向李峴,反問道:“您覺得我會如何?”

李峴搖搖頭:“我不知道。宣宗在世時,對我耳提面命,故而忠君報國,是我一生之志,也是我活着的意義所在。爲了這個國家,我可以捨身忘死,但面對這個選擇,我也沒有答案。”

李曄笑了笑,將目光重新投向城外,觀景不語。

比起當不當皇帝,李曄現在還有更重要的事,那纔是刻不容緩的。

那是仙域之上的事。

再者,天道氣機有九,現在出現了六個,還有三個在何方?

所謂大道之意,是僅僅是大唐的大道,還是不侷限於東土的大道?

第三十七章 深入第二章 朋友與敵人第七十九章 天道的規則第三十五章 終極一戰(第九更)第一百一十八章 我們跟你們不同第四十一章 過往的未來第三十五章 裝死的麻雀第七十章 最後的戰爭(4)第三十六章 叫你一聲敢應嗎?第五十八章 入城(第三更)第六十七章 行刺(2)第七十二章 科學 修真 原初第四十七章 力量的源泉第一百三十八章 再見天機第一百六十一章 開戰第十一章 親信第四十一章 過往的未來第一百三十四章 習慣第二十一章 答案第六十六章 憂傷與憤怒第六十四章 她的故事第四十六章 放心(第二更)第五十四章 危機與勝利(2)第二十章 一劍東來第六十四章 計謀(三更)第七十一章 務必殺了他第四十七章 再動要出事第八十章 儒門士子(下)第六十章 英雄豪傑 海內一統第十二章 鋤奸第二十章 很好很銷魂第四十八章 愛情經與吃飯論第二十二章 一劍咫尺 隔絕天涯第一百四十六章 血氣盈野 劍開星夜第十九章 大人第五十六章 將不過李第九十四章 站在絕景上的人第三十五章 柳暗第一百四十八章 斯人如舊第一百零一章 吐露心聲第五十七章 決勝第二十章 十五個字的時間(第二更)第三十一章 佈局第四十四章 撥雲見日第一百二十六章 放棄第七十九章 天道的規則第十二章 收服江湖(第五更)第十五章 慣於不惜死(已修改)第四十三章 不開心第十九章 攻城(2)第五十一章 怎麼賠(三更)第七章 雜魚第二十八章 羣賢畢至 風雲際會(2)第四十八章 嬀州會戰(4)第八章 接收第九十四章 站在絕景上的人第七十六章 新皇登基第三章 浮沉不知命 北面見安王(下)第六十三章 離間第四十四章 此間酒盡 再無故人(下)第三十六章 身死道隕(第十更)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進展與大行動第一百二十九章 誤解第五十七章 盛況第一百二十九章 吸納第四十二章 無量天尊第三十九章 破冰第八十四章 溜了溜了(三更)第一百四十九章 監察院第一百五十四章 長安艦與白牛第三十章 明志第二章 龍氣第一百零一章 利器第一百零九章 萬里河山有我第一百五十三章 軍勢洶涌第七十五章 方向 挑戰 謀劃第七十二章 對手(1)第八十七章 爲資源 爲遠航第八章 英雄識於陌路第十五章 初戰(4)【第三更】第二十二章 兩百斤山第八十章 順之者昌第八十章 儒門士子(下)第二十三章 剩一人 或一個不剩第十六章 改變自己的對手第十四章 無所不能第五十三章 人的名第一百二十五章 費盡心思第一百一十二章 你不想見他嗎?第九十八章 所謂默契第十五章 交換第二十章 很好很銷魂第十一章 好學第一百二十三章 如見老友第四十二章 山重第七十一章 迎難而上第三十八章 應對第一百四十四章 皇后第五章 出手第三十一章 同盟會議
第三十七章 深入第二章 朋友與敵人第七十九章 天道的規則第三十五章 終極一戰(第九更)第一百一十八章 我們跟你們不同第四十一章 過往的未來第三十五章 裝死的麻雀第七十章 最後的戰爭(4)第三十六章 叫你一聲敢應嗎?第五十八章 入城(第三更)第六十七章 行刺(2)第七十二章 科學 修真 原初第四十七章 力量的源泉第一百三十八章 再見天機第一百六十一章 開戰第十一章 親信第四十一章 過往的未來第一百三十四章 習慣第二十一章 答案第六十六章 憂傷與憤怒第六十四章 她的故事第四十六章 放心(第二更)第五十四章 危機與勝利(2)第二十章 一劍東來第六十四章 計謀(三更)第七十一章 務必殺了他第四十七章 再動要出事第八十章 儒門士子(下)第六十章 英雄豪傑 海內一統第十二章 鋤奸第二十章 很好很銷魂第四十八章 愛情經與吃飯論第二十二章 一劍咫尺 隔絕天涯第一百四十六章 血氣盈野 劍開星夜第十九章 大人第五十六章 將不過李第九十四章 站在絕景上的人第三十五章 柳暗第一百四十八章 斯人如舊第一百零一章 吐露心聲第五十七章 決勝第二十章 十五個字的時間(第二更)第三十一章 佈局第四十四章 撥雲見日第一百二十六章 放棄第七十九章 天道的規則第十二章 收服江湖(第五更)第十五章 慣於不惜死(已修改)第四十三章 不開心第十九章 攻城(2)第五十一章 怎麼賠(三更)第七章 雜魚第二十八章 羣賢畢至 風雲際會(2)第四十八章 嬀州會戰(4)第八章 接收第九十四章 站在絕景上的人第七十六章 新皇登基第三章 浮沉不知命 北面見安王(下)第六十三章 離間第四十四章 此間酒盡 再無故人(下)第三十六章 身死道隕(第十更)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進展與大行動第一百二十九章 誤解第五十七章 盛況第一百二十九章 吸納第四十二章 無量天尊第三十九章 破冰第八十四章 溜了溜了(三更)第一百四十九章 監察院第一百五十四章 長安艦與白牛第三十章 明志第二章 龍氣第一百零一章 利器第一百零九章 萬里河山有我第一百五十三章 軍勢洶涌第七十五章 方向 挑戰 謀劃第七十二章 對手(1)第八十七章 爲資源 爲遠航第八章 英雄識於陌路第十五章 初戰(4)【第三更】第二十二章 兩百斤山第八十章 順之者昌第八十章 儒門士子(下)第二十三章 剩一人 或一個不剩第十六章 改變自己的對手第十四章 無所不能第五十三章 人的名第一百二十五章 費盡心思第一百一十二章 你不想見他嗎?第九十八章 所謂默契第十五章 交換第二十章 很好很銷魂第十一章 好學第一百二十三章 如見老友第四十二章 山重第七十一章 迎難而上第三十八章 應對第一百四十四章 皇后第五章 出手第三十一章 同盟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