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五章 太常失瑞

沈華善看着氣喘吁吁的孫子,心中咯噔一聲,卻很快就平靜下來了。

“帝星看不見了?”沈華善問着沈餘樂。星象浩渺,要觀測準確,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帝星不見,是暫時隱去了?還是怎麼了?

“紫微星先前已經很暗淡,如今已經完全看不見了。帝星隱,反而有聖人新星在西方現,孫兒恐怕……”

沈餘樂沒有絲毫猶豫,就說出了自己觀測所得。根據往年的史書曆法,星象所預兆的一切,其實就是人間的將來。

帝星隱,聖人新星出,是不是預兆着大永王朝氣數已盡?取而代之的人,將會在西方出現?

這個星象所預兆的事情,讓沈餘樂膽戰心驚。能夠預知王朝氣數,此乃歷代司天監的本領。能有這個本領確是好,但是這樣的天象,誰敢說出去?如果不是對着祖父沈華善,沈餘樂是怎麼都不會說的。

“西方?是大永的西方?還是西燕?”沈華善皺着眉頭問道。

帝星隱這個天象,就算他不會看,也能預知一二。大永王朝踏進景興元年以來,不祥的事情就接二連三,這何嘗不是上天的預警?

只是聖人新星在北方現?他還真是沒有想到。西方?究竟是指哪個地方?西寧道是西方,西燕是西方,這天象究竟是指哪裡?

“孫兒不知道……聖人新星也是若隱若現。”沈餘樂照實回答。能觀測到聖人新星在西方現,已經是盡他所能了,他判斷不出是西寧道還是西燕。

聖人新星,一般都是新王朝之主,又或者是一代聖人。相傳當年太祖上官伏還在泰州的時候,泰州就有聖人新星現。

如今在西方出現聖人新星,如果讓皇上知道這一點,估計西寧道的官員都不用活了。

“此星象關係重大,務必保密。就是回到司天臺,也絕不能說出去。”

想了想,沈華善這樣提點道。沈餘樂的性子直率,又有些神神化化。他忍不住再三叮囑道。

沈餘樂點點頭,心想道這樣的事情我當然不會說出去,我纔不像小叔沈則熙那樣糊塗。況且我就要離開司天臺了,怎麼會亂說話?

受沈華善撤職的影響,沈餘樂這個司天少監也不能再擔任了。這個結果,在沈華善和沈餘樂意料當中。司天臺能觀測將來事,皇上既然要沈家遠離朝堂,又怎麼會留着沈餘樂在司天臺呢?

沈餘樂被罷職,就等着吏部的調令下來而已。

一連幾天,沈餘樂觀測到的星象。都是帝星隱、聖人新星現,就算沒有烏雲,也看不見。看來,帝星隱不是暫時的了。

見到這樣的天象,沈餘樂心中憂喜半雜。帝星隱。王朝必定動盪,天下百姓多苦,此乃心憂;然而窮途未必沒路,聖人新星現,又可預見太平會來,此乃心喜。

“唉……”長嘆一聲,沈餘樂想起了君復樂。似乎有些瞭解他過世之前的心情了。

沈餘樂長嘆一聲的時候,摘星臺上,司天監許鳳章眉頭也皺成一線,心中憂慮惶恐。

聖人新星現,這個星象他未必看得到,但是帝星隱。這個星象他自然看到了。這個天象,乃是大凶像,預兆着國無君主,預兆着王朝氣數盡。

這可不是一般的兇象,他怎麼敢說出去?只得自己將這個兇象死死悶在心中。試圖讓自己忘記這個兇象。

不說、忘記的,並不代表不存在,大永的命運,仍按照它的軌跡在走下去,帝星依然不再出現。

景興帝因爲沈則思之事,將沈華善罷職,中書令之位暫且空缺,對此,朝中大臣都沒有什麼話可說。沈則思叛國,皇上只是奪去沈家人的職務,已經算是開恩了。

然而江成海和楊簡銳,因爲大采選一事沒了官職,就讓不少官員同情了。皇上因爲這事,罷了兩個三品大員的職務,會不會太苛嚴了?況且沒,他們只是盡本分事而已。

江成海這是第二次被罷職了,不知道他還有沒有再復起的機會?楊簡銳這個御史大夫,正式就任也不過三個月而已,就被免了職,這變化也太快了吧?

朝臣們怎麼想,江成海和楊簡銳並不在乎。他們因爲諫言而被罷官,這實在是可笑的事情。太祖定下“不罪諫官”的鐵律,在景興這一朝也形同虛設了。

新任的戶部尚書和御史大夫,一個是在左良哲的舉薦之下就任的,一個是走了容太后的路子。

這兩個人品性和德行,都不足以擔任一部一臺的主官,然而就算吏部尚書溫圭章直言說這兩個人不合適,皇上還是下了任命的旨意。

這樣的結果,讓江成海和楊簡銳心灰意冷。在再三思考之後,他們也決定和沈華善一樣,離開京兆了。

京兆這裡,已經沒有他們容身的地方,而每見到這些朝堂變化,又讓他們心塞不已。

眼不見爲淨,雖然自欺,卻總比看着污穢的事情而無能爲力強。

因此,京兆出現了很奇怪的畫面,那就是準備遷離京兆的官員突然多了起來。

沈家就不用說了,蔣家、楊家,還有沈家的姻親成家、古家,也都在收拾行裝,準備離開京兆了。

成方圓前兩天出了意外,摔斷了腳,經尚藥局奉御孫伯揚診斷,膝蓋骨已經斷裂,三年之內都不會好轉了,成方圓因病自請退官。

至於古家,沈則敬的妹夫古恆同早已致仕了,古文瀾謀了外放的職務,也要離京就職了。

一同要去外地任職的,還有樓盛懷等集賢殿的官員。

似乎在短短時間內,京兆就出現了一股罷官調官潮。然而這股風潮,與太常寺的大事比起來,實在微不足道了點。

太常寺這件大事,令得紫宸殿中的景興帝睡也睡不好,而左良哲、衛復禮、楚炎等重臣,更是被連夜召入宮中,以商對策。

太常卿季子白、太常少卿章方諭神色蒼白地跪在紫宸殿,訥訥不成言。

請罪的語辭,他們已經說過很多次了,可是於事無補!他們就算說再多請罪的話語,都無比彌補大永王朝的損失了!

“臣有罪……”季子白再次叩頭,這樣說道。除了這樣請罪的話語,他都不知道還能說什麼。

他根本就不知道事情是怎麼發生了,太常守兵去急匆匆去報告他的時候,他只覺得天都要塌下來了,不,是天已經塌下來了。

太常寺失瑞!

這不可思議的事情,就在昨晚發生了!當太常守兵如常巡邏的時候,就發現太常寺裡供奉的山河乾坤鼎,竟然不見了!

山河乾坤鼎,大小共有九隻,重大千斤,卻不翼而飛!

山河乾坤鼎,是大永帝王一代代傳下來了,大永,也是從大安王朝那裡接過來的,大安朝,也是從前朝皇室那裡接下來的。

相傳這九鼎,在天地初開之時,就已經出現在世間的,象徵的,就是這天地山河人間乾坤。這九鼎,爲歷代王朝所有,被每一代王朝供奉在太常寺。

這九鼎,自大永太祖以來,就被供奉在太常寺,已經兩百多年了,一直平靜安穩。可是,如今,竟然不見了!

這怎麼可能?太常寺守兵,是從金吾衛中精挑細選出來的,個個都是武藝不凡;而太常寺裡機關重重、守衛嚴密,山河乾坤鼎,怎麼會不見了呢?這些守衛竟然一無所覺。

山河乾坤鼎,象徵的就是大永的江山。如今這九鼎不見了,代表的是什麼?

紫宸殿中重臣,每一個都屏住了氣。這代表的是什麼,他們都知道,卻是絕對不能說啊。

太常寺失瑞,預兆着皇上權柄將失,這樣的話語,誰敢說出來?

景興帝的臉色,已經不能用難看、震怒來形容了。震怒之餘,是一種深深的惶恐。

試想一下,威嚴的一國之君,露出惶恐的表情,該怎麼形容?

是的,景興帝在惶恐。這山河乾坤鼎的意義實在太過重要了,意味着江山權柄。如今它們不見了,是不是意味着他的王朝、他的皇位不穩了?

不!這絕對不可以!這絕對不可能!

“許鳳章,天象究竟如何?這太常失瑞,能否卜出卦象?”

景興帝幾乎是一字一字地問出來的。太常寺守衛那麼嚴密,幾乎是每隔一個時辰巡邏一次,這重大千斤的九鼎,怎麼會憑空消失了?

在嚴密封鎖這個消息之後,金吾衛的士兵,曾搜索了太常寺多次,並沒有發現什麼機關秘道,難道這九鼎真的是不翼而飛了?

既然人力所做不到的事情,那麼就要問非關人力的司天臺了,因此許鳳章纔出現在紫宸殿中。

“回稟皇上,天象並無異。臣數度起卦,皆是無所得,山河乾坤鼎,非是能占卜之物。”

許鳳章叩首道。知道太常寺失瑞之後,許鳳章心中也極是驚嚇。他再想想之前帝星隱的天象,心中也確定,這真的是天象有兆了。

可是,他怎麼敢說出去?太常寺已經失瑞,若再說了天象,許鳳章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情。

太常失瑞,這樣不祥的事情,怎麼可能會發生呢?難道王朝將會易主?

紫宸殿中的官員,每個人都是驚駭萬分。

ps:

三更。晚上還有一更,請大家等等~

第四百五十五章 援兵到第三百六十五章 王室後裔第四百六十三章 沈家暗朝第四十四章 尚書右僕射第四百六十二章 奪職第三百二十二章 歸心第一百八十三章 原來是他!第四十三章 攏軍心第兩百一十九章 謀利第兩百一十六章 錯了!第四十四章 尚書右僕射第三百四十一章 毒殺子第兩百二十一章 全義第五百二十五章 攻心第一百六十三章 登聞鼓真相第五十二章 鎮遠公病重第四百七十八章 英雄前傳第三百五十九章 何策?第兩百五十九章 西風近第三百三十八章 釜底抽薪第三十九章 衍嗣和祭祖第一百一十四章 諡號爭論第三百零七章 嬌客第兩百零八章 絕地反擊第八十九章 過年交底第四十四章 尚書右僕射第四百一十九章 枯骨在下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婚之喜第三十六章 三十萬人情(一)第四百七十七章 後方努力 (和氏璧加)第兩百五十三章 儀服之禮第兩百七十九章 謀兵第四百一十八章 攻城突變第四章 晚梅有香第四百一十三章 兩路叛軍第五百五十三章 沈家的刀劍第兩百零一章 白氏身份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婚之喜第一百九十九章 少女情懷第三百七十九章 押俘第兩百零一章 白氏身份第兩百二十四章 奸臣至極第兩百七十二章 並肩作戰第三百零七章 嬌客第四十四章 尚書右僕射第十八章 說親之機第一百二十七章 五皇子登門第四百一十九章 枯骨在下第五百一十六章 帶兵離開第四百零八章 全殲第兩百七十九章 謀兵第五十九章 治水良人第三百四十章 背後之人第三百九十五章 拿卞家開刀第兩百五十六章 殺伐第五十九章 治水良人第四百八十章 兵臨城下第四百零八章 全殲第兩百七十五章 沈得善的壓力第三百二十二章 歸心第三百五十四章 第一道旨意第兩百四十九章 沈宓其人第五百五十一章 出發救夫第一百五十八章 撾登聞鼓第六十四章 變化之前第一百二十章 任職中書侍郎第六十一章 開始熱鬧了第四百一十九章 枯骨在下第一百六十四章 玩完了第三百二十七章 變數第一百四十一章 廷杖(一)第一百四十五章 要變天了第七十五章 救應南圖(一)第七十六章 救應南圖(二)第兩百三十四章 冊太子封王令第三十三章 第一次見他第三百七十六章 誰的人第四百五十章 北疆真相第一百三十八章 三日無大小第三百八十九章 書房有計第兩百六十五章 舊情第一百零六章 春榜結果第一百五十七章 三皇子妃人選第四百一十四章 檄文第五百五十五章 逼宮第一百九十一章 溪山俞氏第十五章 平安度過第五百五十三章 沈家的刀劍第六十四章 變化之前第兩百九十二章 縱橫捭闔第五百二十三章 順勢而爲第兩百零三章 大難臨頭第一百六十五章 風向變了第五百三十五章 帝都亂第兩百九十八章 主政昆州第兩百四十三章 千鈞之痛第兩百一十二章 僅此而已第一百八十五章 開始出手第五百三十八章 偷天第五十二章 鎮遠公病重
第四百五十五章 援兵到第三百六十五章 王室後裔第四百六十三章 沈家暗朝第四十四章 尚書右僕射第四百六十二章 奪職第三百二十二章 歸心第一百八十三章 原來是他!第四十三章 攏軍心第兩百一十九章 謀利第兩百一十六章 錯了!第四十四章 尚書右僕射第三百四十一章 毒殺子第兩百二十一章 全義第五百二十五章 攻心第一百六十三章 登聞鼓真相第五十二章 鎮遠公病重第四百七十八章 英雄前傳第三百五十九章 何策?第兩百五十九章 西風近第三百三十八章 釜底抽薪第三十九章 衍嗣和祭祖第一百一十四章 諡號爭論第三百零七章 嬌客第兩百零八章 絕地反擊第八十九章 過年交底第四十四章 尚書右僕射第四百一十九章 枯骨在下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婚之喜第三十六章 三十萬人情(一)第四百七十七章 後方努力 (和氏璧加)第兩百五十三章 儀服之禮第兩百七十九章 謀兵第四百一十八章 攻城突變第四章 晚梅有香第四百一十三章 兩路叛軍第五百五十三章 沈家的刀劍第兩百零一章 白氏身份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婚之喜第一百九十九章 少女情懷第三百七十九章 押俘第兩百零一章 白氏身份第兩百二十四章 奸臣至極第兩百七十二章 並肩作戰第三百零七章 嬌客第四十四章 尚書右僕射第十八章 說親之機第一百二十七章 五皇子登門第四百一十九章 枯骨在下第五百一十六章 帶兵離開第四百零八章 全殲第兩百七十九章 謀兵第五十九章 治水良人第三百四十章 背後之人第三百九十五章 拿卞家開刀第兩百五十六章 殺伐第五十九章 治水良人第四百八十章 兵臨城下第四百零八章 全殲第兩百七十五章 沈得善的壓力第三百二十二章 歸心第三百五十四章 第一道旨意第兩百四十九章 沈宓其人第五百五十一章 出發救夫第一百五十八章 撾登聞鼓第六十四章 變化之前第一百二十章 任職中書侍郎第六十一章 開始熱鬧了第四百一十九章 枯骨在下第一百六十四章 玩完了第三百二十七章 變數第一百四十一章 廷杖(一)第一百四十五章 要變天了第七十五章 救應南圖(一)第七十六章 救應南圖(二)第兩百三十四章 冊太子封王令第三十三章 第一次見他第三百七十六章 誰的人第四百五十章 北疆真相第一百三十八章 三日無大小第三百八十九章 書房有計第兩百六十五章 舊情第一百零六章 春榜結果第一百五十七章 三皇子妃人選第四百一十四章 檄文第五百五十五章 逼宮第一百九十一章 溪山俞氏第十五章 平安度過第五百五十三章 沈家的刀劍第六十四章 變化之前第兩百九十二章 縱橫捭闔第五百二十三章 順勢而爲第兩百零三章 大難臨頭第一百六十五章 風向變了第五百三十五章 帝都亂第兩百九十八章 主政昆州第兩百四十三章 千鈞之痛第兩百一十二章 僅此而已第一百八十五章 開始出手第五百三十八章 偷天第五十二章 鎮遠公病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