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四十三章 千鈞之痛

(不寫3500字,不足以盡我意!寫到最後,有些眼溼溼。)

沈華善和邱盛年在詹事府等待着太子的回來。他們不知道太子會選擇這三策中的哪一策,也不知道皇上在這件事上對太子有何要求,不免心裡有些着急。

過了一個多時辰,太子纔回到詹事府,他臉上輕鬆舒暢的表情令沈華善和邱盛年心裡一鬆。看太子的表現,在紫宸殿裡面表現一切順利?那麼太子是怎麼說的?

“讓沈大人和邱大人久等了。對於給事中一事,本太子心裡已經有了主意,也已經在父皇面前陳述我的想法,纔會這麼遲。”甫回到詹事府,太子就這樣笑着說道,對沈華善兩人甚是禮遇。

在回來之前,他已經將長泰帝教給他的做法仔細思量了一遍,確信自己的表現沒有什麼問題了,才踏進詹事府。

“敢問太子殿下選擇了哪一策……”沈華善馬上就接口問道。他在詹事府等得着實有點急。不知道爲什麼,想到皇上要撤給事中,想到已經爲給事中一職丟了性命的呂務厚,想到以八十三高齡千里迢迢來京兆論道的俞謹之,沈華善就覺得心裡難以平靜。

他不知道太子會選擇哪一策,不,應該準確地說,是他不知道太子會選擇哪一條路,是不是會選擇一條和沈家背道而馳的路……

如果太子的選擇和沈家的不一致,那麼沈家該怎麼辦?這纔是令他心憂如焚的根由!

“本太子認爲你所言上策極好!本太子認爲,給事中一職撤不得的。本太子明日就會正式上表。請求父皇收回撤掉給事中的旨意!”太子擲地有聲地回答道!他少年稚嫩的臉上有着堅毅和決定。

這樣的話語令沈華善和邱盛年喜出望外。沈華善甚至覺得自己有點眼溼溼。他看着這個穆目露堅毅的少年,心裡覺得由衷的慶幸。

原先他還在猜想長泰帝在這個召見太子,定是給太子透口風,讓太子別摻和撤給事中一事,沒想到太子去了一趟紫宸殿,就堅定了主意,這真是驚喜。

幸好,幸好。太子選擇的方向和沈家的方向是一致的;幸好,幸好,太子年紀雖小,卻不是糊塗的人。這說明,他之前想的沒有錯,太子,是可以教導輔弼的!

“但是父皇是否接納本太子的上表。這倒是說不準。今日我在紫宸殿和父皇說道這個問題的時候,父皇還頗爲不滿。恐怕明日的上表,難以有效。”隨即,太子又這樣說道,眉頭略皺了起來,有些爲難。

“這一點太子殿下請放心!只要太子殿下上表了,皇上就一定會接納殿下的意見的。”沈華善笑着勸慰太子道。

這一點。在沈華善看來,根本就不存在爲難。就憑皇上對太子的看重,這又是太子被冊立之後的第一次上表,皇上一定會看在繼承人的面上,給太子這個臉面的。也就是說,只要太子上表,皇上就一定會收回旨意的。

既不用撤掉給事中,也爲太子樹立了威信,這實在是兩得的事情!

“沈大人對朝政極有見地,既然這麼說。那麼本太子就放心了。沈大人和邱大人都是朝中重臣,此後東宮還請兩位大人多多扶持!本太子就此有禮了。”說罷,他還朝沈華善和邱盛年點頭以行禮。

沈華善和邱盛年自然不敢受太子這個禮,嘴上連連回答着“臣定當竭盡全力”這樣的話語,臉上也帶着笑意。他們爲這個少年太子的表現感到滿意和驚喜。

沒想到早前太子還是個吵嚷着要營造鞠少年,短短一段時間,就已經懂得如何決斷取捨了。看來詹事府官員這一段時間的教導果真沒有白費。

沈華善和邱盛年這樣想道。或許就是因爲他們太過看重給事中這個職位了,太不希望皇上要撤掉這個職位了。所以忽略了很多事情。太子在東宮的遲疑和在紫宸殿後的果斷,這樣的差別,是爲了什麼?

這麼明顯的一點,這兩個老練的朝臣卻忽略了。不由得不讓人感嘆馬有失蹄人有忽心。

第二日。太子上表,反對撤給事中一職,理由和沈華善的理由差不多。正如他昨晚對沈華善、邱盛年說的一樣,他做了他身爲太子要做的事情,他已經表了態。

這是太子冊封以來的首次上表,沒想到這首次上表,竟然是和皇上唱對臺戲!對此,不少官員感到不可思議,卻又爲太子的見解和膽色而折服。

敢於據理力爭,而且陳述有理有據,不管皇上最終是反對還是贊成,這個年輕的太子倒讓不少大臣眼前一亮,就連中書令韋景曜和侍中申科都滿意地點了點頭。

太子和詹事府持相同的意見,都是反對撤掉給事中,還爲此上表,皇上會怎麼做?是收回旨意呢還是堅決要撤掉給事中一職?不少官員都在等待着長泰帝的決斷。

出乎沈華善和申科等人的意料,就算太子上摺子請求,長泰帝也不爲所動。仍然下令按之前旨意辦事,將詹成、林楚君調入太子詹事府,又將柯漢林、姚鵬外放任職,並且說此事朕意已決,衆卿不得再議,其中還專門提到了太子這一次上表。

“太子關心朝政,關注朝局,這是儲君之職,詹事府官員爲太子解惑傳授知識,盡職盡責。太子首次上表,攸關朝局社稷,朕心甚慰。然而此事朕意已決,給事中一職所存意義不大,故裁撤之。太子既有心,詹事府教導也有力量,望太子以後熟悉軍政要務,特令太子早朝觀政!”

這旨意已經說得很明白了,長泰帝還是要撤掉給事中一職,但是太子關心朝務這一點。長泰帝很讚賞,故而讓他也上早朝,熟悉軍國要務。

沈華善有些驚愕,事情怎麼會這樣?皇上竟然沒有接納太子的上表?雖然他當衆給了太子上早朝聽政的殊榮,可是給事中還是要撤掉!

怎麼會這樣?這和他之前所想的不一樣,皇上一向屬意太子,怎麼會不給太子這個臉面呢?怎麼會這樣?第一次,沈華善猜錯了。

他有些心慌意亂。忍不住看向戶部尚書江成海,彼此都用對方眼神裡的不可思議。的確是不可思議,他們之前只考慮到怎樣讓太子選擇,卻根本沒有想到,皇上會駁了太子的上表,不給太子這個臉面!

而沈華善瞥見,他前面站着的門下侍郎申科則緊抿着嘴脣。臉上看不出什麼,只彷彿有無邊的沉默和死寂。

“真的確定了?是不是要去?”中書省內,戶部尚書江成海低沉着聲音,這樣問着沈華善。他臉上傻呵呵的笑容沒有了,有的,也是平靜,和沈華善一樣的平靜。

“去吧。爲人臣者。總得有一些事情是要做的,明知不可爲而爲之。申大人已經跪在那裡了,我們也要去助他一助纔是。”沈華善說道,他一向和善的臉上,此刻只有平靜,平靜得彷彿他只是要去退朝一樣。

平靜,有如千鈞之力。

紫宸殿外,申科已經跪在這裡一段時間。猛地,他聽見身後有窸窣聲響起,而後聽到沉沉的“砰砰”幾聲。他回過頭來一看,冷寂的臉上才露出一絲笑容。

“你還是來了……”申科長長嘆息一句,見到沈華善和江成海也直直地跪在紫宸殿前,想要說什麼,卻什麼也說不出來。還有什麼可以說的呢?皇上的態度,已經擺在那裡了,這是,大永之禍啊!

“是啊。我還是來了……”沈華善也回了這一句,然後靜默不語。來了,是要阻止,是要匡正。歷千百劫,何有可懼?世尊拈花,迦葉破顏。皇上接連的旨意代表着什麼,他們這些朝臣再清楚不過了啊。

日已偏移,申科和沈華善仍然跪在紫宸殿前,請求皇上收回撤掉給事中的旨意。這三人,一個兩品侍中,兩個三品大員,這一次的跪請,和上一次呂務厚幾個給事中跪請的情況相似,然而比上一次分量重多了。

紫宸殿裡面的長泰帝彷彿根本就不知道沈華善等人跪在紫宸殿門外,裡面一點旨意都沒有傳出來。到了酉時,快到落宮鑰之時,卻是太子來勸說衆臣了。

沈華善在見到太子出現的那一刻,就瞪大了眼睛,跪着的雙膝,也忍不住有些抖動。太子這個時候出現在這裡?爲什麼?這是爲了什麼?!

他是來跪,還是來勸?

“諸位大人請起來吧。諸位大人跪在這裡,這不是在逼迫父皇嗎?此非臣子所爲,何必君臣兩相難呢?諸位大人請起,本太子在此應承諸位大人,定會繼續勸說父皇的!沈大人,請起來吧。”這樣說着,太子就吩咐內侍去將沈華善等人攙扶起來。

沈華善感到自己的心一點一點落了下去。殘陽的光映照在他身上,他泛着金色的臉孔看起來十分嚇人,卻是一動不動。

太子竟然是來勸!他竟然是勸!真是可笑,真是可憐!這幾年,沈家給了給事中這個職位、爲了阻止長泰帝的心思做了這麼多事情,卻一點作用都沒有!那一個影響之策,使得沈家定下支持十二皇子爲太子之基調,到了現在,竟然還是一點作用都沒有?

那麼,這幾年算是什麼呢?

沈華善不動,申科不動,江成海也是不動。無論太子和內侍怎樣勸說,這三個人仍然像硬石頭一樣,一動不動地跪在那裡。

太子無法,只得說道:“既如此,那麼本太子就陪諸位大人一起跪在這裡吧,諸位大人一日不起,本太子也一日不起!”說罷,太子就直挺挺地跪在紫宸殿門外,以示他說的話是真的。

“太子殿下,這使不得……這使不得……殿下乃龍軀,怎麼能隨臣等下跪呢,太子快快請起……”江成海首先反應過來,太子和朝臣下跪,這怎麼可以?

申科的神色也便了,他轉過了身,站了起來,想攙扶太子起來。這三月的京兆,地上猶寒,若是太子有任何閃失,問題就大了!

沈華善聽得自己的心“啪”地掉了下來。他看到太子執意跪在地上,道是這幾位大臣不起來,那麼他也不起來。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太子之軀,怎麼可以跪餘這三月嚴寒之地呢?

沈華善心裡長嘆了一聲,佝僂着身體站了起來,踉蹌了幾步。心裡一片瞭然和悲涼。原來如此,原來如此。怪不得太子去了一趟紫宸殿之後,會這麼堅決地上表。自己之前沒有想到這個轉變,原來門道就是在這裡!

皇上這一對父子,爲了將給事中之職撤下去,真是聯手演了一場好戲,包括自己在內的所有朝臣都被騙過了!

上表,不納,跪請,勸誡,揚名,這一步一步,環環相扣,這些,都在皇上掌握之中啊!疏不間親,怪不得,怪不得太子殿下和皇上來這一場聯手!

沈華善伸出手去攙扶太子,卻是死死低着頭,掩飾住臉上的淚水滂沱。這是,感到大廈將傾而爲人臣子無能爲力不甘而悲憤的眼淚……

ps:

一更!難以言說……希望我能夠寫出沈華善那種大廈將傾無可扶的悲涼,以傳達給諸君知道……

第三百六十八章 殘害第五十四章 水患始現第三百九十五章 拿卞家開刀第七十三章 太子妃第五百五十七章 夫妻相見第兩百零四章 折臂第兩百九十一章 出手第兩百七十一章 京兆定策第五百二十八章 下一步第四百四十七章 沈則思反?第三百零四章 換命第三百八十六章 靜養第三百零二章 狠手第一百一十七章 紅袖死第兩百七十七章 紈絝彭瑾第五百二十章 不臣第五百五十三章 沈家的刀劍第五百五十七章 夫妻相見第兩百七十七章 紈絝彭瑾第六十二章 姑姑用意第三百九十八章 天象現第一百八十八章 內情第八十三章 解危和仁政第三百一十二章 保不得!第七十三章 太子妃第九章 新生第二百二十二章 全力誅殺他!第三百八十章 朝京行第三百二十三章 政績第二十三章 任職鴻臚寺第一百二十章 任職中書侍郎第八十一章 蟄伏和危前第五百四十四章 暗殺第三百三十一章 出嫁第四百五十五章 援兵到第一百七十九章 沈家的底氣第一百六十六章 沈家尚主第兩百七十六章 來者是誰第五百五十五章 打開生路第三百一十四章 垂死第兩百六十五章 舊情第四十六章 第一次進宮第六十章 離京與返京第三百八十三章 獻俘禮第兩百九十二章 縱橫捭闔第四百七十九章 一觸即發第三百三十九章 不慈第一百零八章 太后病重第九十三章 官場大調整第四百九十一章 克敵之火第五百三十六章 不逃第三百一十五章 寇色第三百二十六章 思考班底第三百七十七章 君有疑第四百七十六章 女人的影響第兩百二十八章 湘湖悟道第一百零八章 太后病重第三百二十五章 他竟然死了第三百一十三章 望君歸第七十五章 救應南圖(一)第兩百四十七章 大危第一百七十四章 和親使團第四百三十二章 千秋誰主第五十二章 鎮遠公病重第五百三十四章 逼近京兆第一百五十九章 勢力出動第一百五十三章 離間第一百四十一章 廷杖(一)第四百二十五章 不由己第二百零二章 出事了!第二十八章 北疆之局第兩百四十一章 撤給事中第三百九十六章 道不同第一百三十五章 太子病重第四十一章 家事和家事第三百一十五章 寇色第三百八十六章 靜養第兩百八十八章 朝徵第四百七十六章 女人的影響第五百三十八章 偷天第五百四十三章 死後第兩百四十九章 沈宓其人第四百九十九章 左半朝第五百五十三章 沈家的刀劍嫡長女 第四百三十九章 出乎意料第兩百七十二章 並肩作戰第五十四章 水患始現第三百三十四章 一家登臺第四百九十一章 克敵之火第三百零五章 奠第四百一十六章 悲第十八章 說親之機第一百七十五章 不祥第三百七十六章 誰的人第四百八十九章 弩威第四百二十四章 一月尚書(50粉紅加更)第三百零九章 驅夢魘第一百零二章 春闈真相第四百三十六章 宮闈波瀾第四百九十七章 災星
第三百六十八章 殘害第五十四章 水患始現第三百九十五章 拿卞家開刀第七十三章 太子妃第五百五十七章 夫妻相見第兩百零四章 折臂第兩百九十一章 出手第兩百七十一章 京兆定策第五百二十八章 下一步第四百四十七章 沈則思反?第三百零四章 換命第三百八十六章 靜養第三百零二章 狠手第一百一十七章 紅袖死第兩百七十七章 紈絝彭瑾第五百二十章 不臣第五百五十三章 沈家的刀劍第五百五十七章 夫妻相見第兩百七十七章 紈絝彭瑾第六十二章 姑姑用意第三百九十八章 天象現第一百八十八章 內情第八十三章 解危和仁政第三百一十二章 保不得!第七十三章 太子妃第九章 新生第二百二十二章 全力誅殺他!第三百八十章 朝京行第三百二十三章 政績第二十三章 任職鴻臚寺第一百二十章 任職中書侍郎第八十一章 蟄伏和危前第五百四十四章 暗殺第三百三十一章 出嫁第四百五十五章 援兵到第一百七十九章 沈家的底氣第一百六十六章 沈家尚主第兩百七十六章 來者是誰第五百五十五章 打開生路第三百一十四章 垂死第兩百六十五章 舊情第四十六章 第一次進宮第六十章 離京與返京第三百八十三章 獻俘禮第兩百九十二章 縱橫捭闔第四百七十九章 一觸即發第三百三十九章 不慈第一百零八章 太后病重第九十三章 官場大調整第四百九十一章 克敵之火第五百三十六章 不逃第三百一十五章 寇色第三百二十六章 思考班底第三百七十七章 君有疑第四百七十六章 女人的影響第兩百二十八章 湘湖悟道第一百零八章 太后病重第三百二十五章 他竟然死了第三百一十三章 望君歸第七十五章 救應南圖(一)第兩百四十七章 大危第一百七十四章 和親使團第四百三十二章 千秋誰主第五十二章 鎮遠公病重第五百三十四章 逼近京兆第一百五十九章 勢力出動第一百五十三章 離間第一百四十一章 廷杖(一)第四百二十五章 不由己第二百零二章 出事了!第二十八章 北疆之局第兩百四十一章 撤給事中第三百九十六章 道不同第一百三十五章 太子病重第四十一章 家事和家事第三百一十五章 寇色第三百八十六章 靜養第兩百八十八章 朝徵第四百七十六章 女人的影響第五百三十八章 偷天第五百四十三章 死後第兩百四十九章 沈宓其人第四百九十九章 左半朝第五百五十三章 沈家的刀劍嫡長女 第四百三十九章 出乎意料第兩百七十二章 並肩作戰第五十四章 水患始現第三百三十四章 一家登臺第四百九十一章 克敵之火第三百零五章 奠第四百一十六章 悲第十八章 說親之機第一百七十五章 不祥第三百七十六章 誰的人第四百八十九章 弩威第四百二十四章 一月尚書(50粉紅加更)第三百零九章 驅夢魘第一百零二章 春闈真相第四百三十六章 宮闈波瀾第四百九十七章 災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