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四章 逼近京兆

嶺南道的沈家其樂融融,隴右道的蔣博文,心情也很好。

因爲,他帶領着的隴右衛,已經打敗了最大的敵手關內衛,並且射殺了關內衛大將軍嚴律政。剩下的凌雪松和劍南衛,不足爲患。

沒有人可以阻擋他邁往京兆的腳步了。關內衛殘兵死守着關內道的邊城,卻沒有多大的作用。只要攻下前面的狼山,隴右衛就進入關內道了,在蔣博文的心目中,這是分分鐘的事情。

嚴律政都死了,關內衛還有什麼用?

想到了嚴律政,蔣博文微微一笑,心想鎮遠公的弟子也不過如此,只須一個誘人深入的計策,嚴律政就疏了。

蔣博文帶着的隴右衛的確了得,又加上他在隴右道經營十幾年,在百姓心目的存在感很不錯。這裡的官員和百姓,不知是震於他的威勢還是因爲別的什麼,對蔣博文的謀反,是睜一眼閉一眼。

蔣博文便趁着這樣的時機,不斷擴充兵力,並且許下豐厚的承諾,吸引了隴右道的百姓前來當兵,使得隴右衛的兵力迅速增加。隴右衛由原先的十二萬,已經擴充至近二十萬人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 蔣博文才能和關內衛和劍南衛僵持那麼久。

蔣博文不愧是長泰帝看重武將,如果他不是謀反,對於大永來說,必定是護國柱樑。可惜……

在幾個月的對峙中,關內衛有劍南衛幫忙,在兵力上也只是和隴右衛打成平手,誰都無法剋制誰。蔣博文和嚴律政對此都無比着急,奈何局勢一直這樣僵持着。

對蔣博文而言,轉機就在河內道的大動亂。河內道的動亂,使得嚴律政更加着急。他知道,大永已無可用之兵,關內衛必須儘快擊敗隴右衛。纔能有迴旋的餘地。

蔣博文正是瞅準了嚴律政這種心思,纔想出了一個誘敵深入的計策。在一次戰鬥當中,蔣博文假裝敗退,引得關內衛不斷追擊。最後。關內衛落入了隴右衛事先設好的包圍中,就連大將軍嚴律政和副將軍簡從厚,都在包圍中喪生了。

這是令蔣博文引以爲傲的事情,嚴律政身死,關內衛兵敗如山倒,只能節節敗退,最後退回了關內道轄境內。蔣博文和隴右衛,當然是乘勝追擊。

終於,到了關內衛的狼山這裡。蔣博文信心滿滿,只要踏過了狼山。離京兆就更進一步了。

想到這裡,他的眼中閃過烈烈的野心。京兆,大永的國都,一定會落入他手中的!僅僅是當隴右王,已經滿足不了蔣博文了。

他要做天下之主。取大永而代之!

“啓稟大王,嶺南道有消息傳來了。沈家帶着禁衛軍,去了河內道!”

就在蔣博文凝思的時候,隴右衛副將軍匆匆來稟,說的,是嶺南道的情況。

自沈家起兵,嶺南道和西寧道就成了蔣博文重點關注的對象。他做到一衛大將軍的位置。當然有很深的人脈根基,在嶺南道自然也安插了耳目。

沈家改制的消息,還有沈家出兵河內道的消息,都是嶺南道的耳目加急發來的,蔣博文才知道得那麼清楚。

自稱隴右王的蔣博文,對於沈家的起兵。也滿是驚愕。那個自詡正統純臣的沈華善,竟然也帶着沈家謀反了,當真是沒有想到。大永,真的是氣數盡了啊!

沈家雖打着“誅左氏、清君側”的旗號,但在知道沈家對軍隊改制、對錢幣改換之後。蔣博文認定,沈家必定和他一樣,是要稱王稱帝的。

他甚至推斷出,沈家一定會率兵前往京兆,以實現那個旗號,將左良哲滅掉。所以蔣博文才加緊往關內道推進,以比沈家更早到達京兆、搶佔京兆。

再次讓蔣博文愕然的事出現了,沈家竟然去了河內道。沈家是想佔據河內道?就連京兆也放棄了?還是因爲別的什麼?

不管沈家出兵河內道有何意圖,蔣博文都是鬆了一口氣的。他還真有點擔心隴右衛在關內道這裡花費了時間,會比沈家慢一步到達京兆。如今沈家既知難而退,那就最好不過了。

蔣博文當然也知道沈華善有隔山觀虎鬥的意思。不管沈家是在河內道鋪勢,還是暫避鋒芒,他都不擔心。左良哲充其量是小白兔,怎麼會是老虎?就算京兆是老虎,也是一個病弱的老虎,隴右衛如今氣勢如虹,怎麼會怕?

“沈華善這一步棋,走錯了啊。河內道平定之前,京兆就是我的了。挾天子以令天下,沈家還能折騰什麼?”

蔣博文自言自語道,滿意地撫了撫絡腮鬍子。不過這樣也好,待他攻下京兆之後,就給沈華善上了一課,讓其知道什麼纔是搶佔時機,也會讓他知道,時機過去了就不可再得,沈家必定會後悔不已。

這個時機,他一定要牢牢抓住!他在隴右道稱王,就一定要在京兆稱帝!反正景興帝那個昏君已崩,新帝這個才幾個月大的嬰兒,怎麼能守住大永?

“此時不必理會。傳令下去!酉時進攻狼山,只許勝,不許敗!”

蔣博文這樣對副將吩咐道,打算進攻狼山了。一定要抓住時機,一定要在沈家之前去到京兆,還有在沈家反應過來之前,就要控制住京兆。

時間,太緊了。

蔣博文帶着隴右衛打了無數大大小小的戰爭,和朝廷對抗的時候,也沒有處於下風,這讓兵將們崇敬不已,也都暗自希望他能快點到京兆。這樣,他們這些兵將封喉封將,就是簡單的事情了。

在狼山這個地方,蔣博文帶着隴右衛與關內衛交戰了一天一夜,最後才攻破了狼山,正式進入了關內道。

而關內衛殘部,敗北之後,正迅速向京兆方向退去。他們敵不過隴右衛,唯一的倚仗,就是京兆了。

當京兆的左良哲接到關內衛戰敗的消息後,差點都坐不住了。敗了?竟然敗了?!

“蔣博文離京兆越來越近了……關內衛和劍南衛聯合,都滅不掉一個隴右衛?!”

左良哲氣急敗環地呵斥道。將前來報信的斥候罵了個狗血淋頭。

關內衛戰敗,這對左良哲來說,是個噩耗。江南衛和河內衛聯合的招討司,已經在嶺南道輸了。根本就壓制不住沈家。

如今關內衛和劍南衛再輸,那麼大永就真的無兵可用了!

“怎麼就是關內衛呢?嚴律政武藝非凡,怎麼輸呢?”

左良哲感到難以置信,也感到痛心。在大永各衛中,左良哲對關內衛是最信任的,他知道不管是什麼情況,嚴律政都不會像其餘各衛一樣謀反,他對大永皇室是忠心耿耿的。

何況,關內衛還有鎮遠公的嫡孫簡從厚在。簡從厚和新帝,是表兄弟的關係。這樣的關內衛。怎麼不會爲大永盡心竭力呢?

但是左良哲沒有想到,對大永忠誠的關內衛,竟然會被蔣博文打敗了。 這……大永真是多災多難啊。

“主子,嚴律政身死,蔣博文就更加肆無忌憚。他必定會帶着隴右衛前來京兆的!京兆的局面。危矣!”

左良哲一向倚重的謀士趙德說話了,提醒了左良哲接下來的局面。

若是蔣博文帶着隴右衛前來圍攻京兆,那麼京兆能不能守得住?如何應對隴右衛?是否需要各地士兵前來京兆救駕?這纔是眼下最重要的事情!

“嚴大將軍身殞之後,隴右衛進攻的方向,就是關內道!不知道關內衛能不能挺得住。”

彙報的斥候,作實了趙德的猜測。左良哲聽到這些,臉上的血色。再次消退了幾分。

“快!召金吾衛大將軍魏延慶,召兵部尚書鄭棣恆,召京兆尹上官階。”

左良哲急急地說道,試圖平息心中的慌亂,卻只覺得手腳發抖,連聲音都顫動了。

金吾衛有士兵七萬餘人。還有一千京兆府兵,這就是京兆主要的防護力量。如何應對京兆會遭到的圍攻,這就是魏延慶、鄭棣恆上官階的責任了!

魏延慶的臉色十分難看。他和左良哲一樣,怎麼都沒有想到關內衛會敗了,同樣。他也判斷出京兆可能會有的情況了。

隴右衛將近二十萬人,金吾衛才七萬餘人。當初在分配兵力的時候,朝廷是萬萬沒有想到京兆會有被圍困的時候,如今看來,金吾衛的兵力太少了。

“原本關內衛和河內衛離京兆最近,可是這兩道竟無可用之兵。如今之計,唯有從直沽一帶調來兵將了。”

魏延慶快速思考着,和鄭棣恆等人商量着應對的辦法,心中也感到慌亂。京兆是國都,地位和意義都不一樣,若是被蔣博文攻破,那麼,就是國破了!

國破,他們這些朝臣該怎麼辦?京兆百姓怎麼辦?一定要守住京兆!一定要守住大永!

鄭棣恆點點頭,贊同魏延慶的意思。如今只有這個辦法了,能來京兆救駕的士兵,的確不多了。

隨即,一紙調兵的旨意,送到了直沽。直沽的士兵知道局勢緊急,很快就起兵往京兆疾馳。

因有金吾衛的戒備和京兆府兵的戒嚴,京兆的氣氛頓時緊張起來。百姓們並不知道將博文和關內衛之事,他們只是感到隱隱不祥。

就在這個時候,皇宮中也傳出了噩耗。禍不單行,大永就是如此。

ps:

一更!感謝sunflower889的平安符和玉兔。我知道一個作者寫的書,不可能每一個人都喜歡,我接受所有善意的批評和建議,希望自己能夠一點點進步~~但對那些從來不訂閱,只是看了幾章就亂噴的黑粉,深惡痛絕。被刺激到了,求安慰~~

第兩百八十五章 最好的時機第一百五十三章 離間第三百二十五章 他竟然死了第一百零三章 文才半江南第一百四十二章 廷杖(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斷子絕孫第四百八十九章 弩威第四百三十六章 宮闈波瀾第兩百八十六章 局勢第十八章 說親之機第一百四十八章 皇后的作用第三百九十六章 道不同第三百八十六章 靜養第一百五十一章 上官長治得勢第四百一十五章 宣傳戰第五十一章 所謀爲何第一百二十二章 測帝心第四百五十四章 陶陽之戰第三百六十章 首領第兩百三十一章 點閱之災!第五百五十章 有病第三百一十六章 金剛怒目第三百零三章 救彭第二十一章 中元祭自身第三百一十四章 垂死第一百五十七章 三皇子妃人選第兩百一十八章 斬盡第兩百一十三章 開始佈局第三百三十二章 小登科第四百六十六章 誰在挖坑?第六十二章 姑姑用意第四百七十一章 國有瘡痍哀兵至第四百二十二章 卞家暴露第兩百六十九章 局勢影響第一章 吳越沈 七月沉第四十三章 攏軍心第四百一十四章 檄文第八十章 棋局之後第四百八十七章 祥瑞現第四百九十四章 殺謝第兩百三十三章 準卿所奏第三百一十八章 鬥錢多第三百二十五章 他竟然死了第兩百七十八章 將軍府舊怨第五百五十九章 死守善道第五百一十六章 帶兵離開第兩百五十三章 儀服之禮第四百五十二章 國有忠義哭鄭閒第一百一十九章 沈家磨刀石第四百五十九章 產子第兩百章 不和第兩百四十四章 沈餘憲第一百八十四章 愛情第一百九十八章 安排後路第八十一章 蟄伏和危前第七十七章 救應南圖(三)第一百七十三章 先機第一百五十八章 撾登聞鼓第一百九十六章 帝王心術第三百二十六章 思考班底第六十九章 不死不休第一百六十二章 天理昭昭第三百一十八章 鬥錢多第五百零七章 監國大臣第四百六十六章 誰在挖坑?第兩百一十七章 一個女人的怨恨第三百六十五章 王室後裔第三百四十五章 竟然是她!第三百三十九章 不慈第一百二十一章 長泰帝隱聞第兩百八十三章 家族生意第三百八十七章 有孕第五百五十章 有病第一百八十八章 內情第三百零二章 狠手第四百八十二章 不負梅香第五百一十章 禮崩第三百五十三章 新君難測第五百二十五章 攻心第三百零一章 伏殺第四百九十三章 沈家大悲第五百一十八章 夫妻重逢第三十四章 喜事多第四百九十五章 民心所歸第兩百五十二章 移勢第五百四十一章 遺策第三章 前因後情第五百二十三章 順勢而爲第五百四十章 神兵第四百八十二章 不負梅香第一百三十八章 三日無大小第五百四十四章 暗殺第五百二十七章 基石第兩百四十九章 沈宓其人第一百七十八章 背後之手第三百五十八章 兵器司!第三百三十七章 削爵第七章 隨伺書房第四百零七章 轉運司之因第一百九十一章 溪山俞氏
第兩百八十五章 最好的時機第一百五十三章 離間第三百二十五章 他竟然死了第一百零三章 文才半江南第一百四十二章 廷杖(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斷子絕孫第四百八十九章 弩威第四百三十六章 宮闈波瀾第兩百八十六章 局勢第十八章 說親之機第一百四十八章 皇后的作用第三百九十六章 道不同第三百八十六章 靜養第一百五十一章 上官長治得勢第四百一十五章 宣傳戰第五十一章 所謀爲何第一百二十二章 測帝心第四百五十四章 陶陽之戰第三百六十章 首領第兩百三十一章 點閱之災!第五百五十章 有病第三百一十六章 金剛怒目第三百零三章 救彭第二十一章 中元祭自身第三百一十四章 垂死第一百五十七章 三皇子妃人選第兩百一十八章 斬盡第兩百一十三章 開始佈局第三百三十二章 小登科第四百六十六章 誰在挖坑?第六十二章 姑姑用意第四百七十一章 國有瘡痍哀兵至第四百二十二章 卞家暴露第兩百六十九章 局勢影響第一章 吳越沈 七月沉第四十三章 攏軍心第四百一十四章 檄文第八十章 棋局之後第四百八十七章 祥瑞現第四百九十四章 殺謝第兩百三十三章 準卿所奏第三百一十八章 鬥錢多第三百二十五章 他竟然死了第兩百七十八章 將軍府舊怨第五百五十九章 死守善道第五百一十六章 帶兵離開第兩百五十三章 儀服之禮第四百五十二章 國有忠義哭鄭閒第一百一十九章 沈家磨刀石第四百五十九章 產子第兩百章 不和第兩百四十四章 沈餘憲第一百八十四章 愛情第一百九十八章 安排後路第八十一章 蟄伏和危前第七十七章 救應南圖(三)第一百七十三章 先機第一百五十八章 撾登聞鼓第一百九十六章 帝王心術第三百二十六章 思考班底第六十九章 不死不休第一百六十二章 天理昭昭第三百一十八章 鬥錢多第五百零七章 監國大臣第四百六十六章 誰在挖坑?第兩百一十七章 一個女人的怨恨第三百六十五章 王室後裔第三百四十五章 竟然是她!第三百三十九章 不慈第一百二十一章 長泰帝隱聞第兩百八十三章 家族生意第三百八十七章 有孕第五百五十章 有病第一百八十八章 內情第三百零二章 狠手第四百八十二章 不負梅香第五百一十章 禮崩第三百五十三章 新君難測第五百二十五章 攻心第三百零一章 伏殺第四百九十三章 沈家大悲第五百一十八章 夫妻重逢第三十四章 喜事多第四百九十五章 民心所歸第兩百五十二章 移勢第五百四十一章 遺策第三章 前因後情第五百二十三章 順勢而爲第五百四十章 神兵第四百八十二章 不負梅香第一百三十八章 三日無大小第五百四十四章 暗殺第五百二十七章 基石第兩百四十九章 沈宓其人第一百七十八章 背後之手第三百五十八章 兵器司!第三百三十七章 削爵第七章 隨伺書房第四百零七章 轉運司之因第一百九十一章 溪山俞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