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 道不同

沈華善重返朝堂的第一天,就彈劾了尚書右僕射卞之和,這個彈劾來得這樣突然而狠絕,逼得卞乎義被杖責五十,慕太妃搬離朝暾宮,從此在靜安庵禮佛。

不少朝臣看向沈華善的眼光都變了。在他們的印象中,沈華善是兩朝權臣,爲人做事都是滴水不漏了,正如他的名字一樣,是以“善”以人交的,朝官們都記得他一臉和善的笑容。

如今,他還是和善地笑着,但朝官們的心,反倒對他敬畏起來。先是跌落,而後復起,這不是一般重臣能夠做到的事情。

政局朝堂之所以驚險,就在於它很多時候,只有一次過的,站錯了隊或者是出了差錯,就沒有再翻身的機會了。可是沈華善不但翻了身,而且還翻得這麼漂亮。

直到這個時刻,他們才真切地感受到,沈華善乃是京兆重臣,沈華善有的,不僅僅是和善,從他對卞家的出手來看,狠絕也是非常的,這樣的人,他們可不敢輕易惹。

震懾,這就是沈華善重返朝堂之後做的第一手。且不管震懾的效果怎麼樣,能少一些宵小的蠢蠢欲動,讓他們少動些手腳,對於沈家來說,就已經是好事。

“你生生逼得慕太妃遠離後宮,又讓卞乎義要杖責五十。卞之和估計要恨死你了吧。他不恨你的時候,都設下了獻俘禮的局,這下有這樣徹骨恨,看你怎麼應對。”景泰大街內,葉正純說着這些話,臉上卻有些幸災樂禍。

沈華善以往的確太溫和了,下一任的中書令,沒有一些狠絕的手段,沒能在朝臣中樹立起威嚴,這可不行。想當年,韋景曜剛就任中書令的時候,也是以手段狠厲見稱的,不然怎麼壓得住文武百官?

“我以往。總想着留人一寸。儘管早就知道卞家有那個隱疾,卻從來沒有想着用,讓慕太妃在朝暾宮享最後的尊榮,是可以接受的事情。如今想一想,真是個大傻蛋!不然也會被卞之和逼得離朝靜養了。”

沈華善和葉正純碰了碰酒杯,然後這樣說道,頗有些感嘆。

這兩個月裡面,他想了很多,主要想的,是以後要走的路。朝直而行。順道而爲。要怎樣才能堅持到最後呢?

自己離朝靜養一事。令得親者極爲擔憂,孫女沈寧有了身孕,還在爲自己謀劃重返朝堂的事情,葉正純更是斷了隱逸的打算。千里迢迢來到京兆,助自己一臂之力。

昔日沈華善在天寧寺和常真禪師討論佛偈的時候,對於寒山問拾得之言,是記得很清楚的。

寒山問:世間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如何處治乎?

拾得雲: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某種程度來說,沈華善這些年所爲,也是遵循着這樣的佛言在行進,所以他都沒有將事情做絕。只是如今,他才發覺,有一個前提。他似乎忽略了。

寒山拾得問答,是精神層面的,那是精神上的善與忍讓。而如今,他身處的,乃是波雲詭譎的朝堂。是可瞬間傾覆瞬間榮顯朝堂。

以這個問答爲繩,自然不可行,他以往的想法,的確有些可笑了。對待敵人,就該如秋風掃落葉一樣,定要毫不留情的。

“傻蛋個球!凡事都有個度,太和善或太狠厲,都不是一件好事。這一次彈劾的手法不錯,打殘了卞之和的手腳,朝堂之中,會有暫時的平靜。”葉正純比沈華善年長了幾歲,是以在沈華善面前說話,是一點都不客氣的。

“卞乎義不在中書省任職,卞家就少了耳目,張道也被罷職了,卞之和要找人頂上這個位置,不是容易的事。皇上現在對卞家,可是猜忌得很。京兆少尹這麼重要的位置,怎麼可能會落到卞氏一系中。”對於葉正純的說話,沈華善也贊同的。

砍了卞之和的手腳,卞家必定會有一段時間的平靜。經歷了皇上遇刺、京兆流言、彈劾這幾件事,想必左良哲和卞之和都會消停了,朝廷也可保暫時的平靜。

“佛家常有云:菩薩心腸、霹靂手段,以往我都沒能真正悟到這一點。如今,我算是想明白了。陰險手段、守正心腸,纔是沈家能夠存衍的方法。”沈華善感嘆地說道。有了這個方法,沈家將來的佈局,纔有可能實現的一天。

不然,就等着成爲炮灰吧。

沈華善這兩個月已經想得很明白了。炮灰,他是絕對沒有興趣的,他感興趣的,是讓別人成爲炮灰。

“陰險手段、守正心腸。這個說法很不錯,很不錯!你若是能做到這一點,我就不用跑來京兆了。”聽了沈華善的話語,葉正純拈着須回答,覺得口中的酒也有餘香。

陰險手段、守正心腸,這樣才能在變幻莫測的京兆朝堂裡面生存下去,看來沈華善是覺醒了。

卞之和正好撞在沈華善覺醒的當口,於是很不幸地成爲炮灰,這真的是他運數不成了。又或者,沒有他之前的設局,沈華善也不會離朝靜養,就不會悟出陰險手段、守正心腸這個道理了。

萬事皆有定數。

通過彈劾卞之和一事,朝官們對沈華善多了畏懼,但是也有官員例外,反而對沈華善前所未有地親熱起來,這個官員,就是左良哲。

左良哲早年想爭太子詹事這個職位,卻敗在了沈華善手下,一直以來,他都對沈華善有種不忿,後來他的孫女成爲了太子妃,他的心態才平衡了些。

左彥救駕不成,反而被踢暈了過去,左良哲早就認定,這是卞之和做的手腳,是以對卞家也是恨之入骨。如今沈華善彈劾了卞之和,這讓左良哲暗爽不已。本着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這個道理,左良哲忽然發現,沈華善這個人,也挺不錯的。

這一日,左良哲就往沈家遞了帖子,準備上沈家拜訪,敦睦同僚情義來了。

左良哲的帖子,沈華善當然會接下的。左良哲會遞過來帖子,想必是因爲自己彈劾了卞之和,左良哲以爲自己和他是同道中人了,想必他這一次來,說的,也是場面上的話語——沈華善這樣想道。

場面上的話語,也沒有什麼可說的,就是喝酒喝酒而已,沈華善還吩咐沈俞氏準備了一桌好酒席,以接待左良哲。

可是沈華善沒有想到,左良哲這番登門,卻不是說說場面話的,而是有事和沈華善相商,這個事情,還讓沈華善嚇了一跳!

左良哲上門,竟然是想和沈華善結爲姻親。他相中的,就是沈華善的庶孫女沈宛!其實也不是他相中的,而是沈則敬這一房,只有沈宛這個未定下婚約的姑娘了。恰好,他有一個庶孫子左俊,年齡上是合適的。

“沈兄以爲如何?若是得當,過兩日我就遣官媒前來說親了。”左良哲說完了自己的意圖,自信十足地看着沈華善,等待他的答應。

左家出了一個皇后,是當今皇上的妻族,自己又是承恩公。若是皇后誕下皇兒,那麼左家就是未來太子的母族,這樣的家世,這樣的顯赫,左良哲篤定沈華善一定會答應這門親事的,如今只是走個過場而已。

沈華善哭笑不得地看着左良哲,且不說左良哲“沈兄”這個稱呼令人訝異,他提到的這門親事,也讓沈華善心裡嘆氣。

先不說,沈華善對沈宛早就安排,就算沈宛的親事沒有定下,就衝左家是外戚之家這一點,沈華善也不會答應這門婚事。

外戚之家,聽着好聽,看着勢重,底下隱藏的,全是暗流刀鋒。一個不慎,死無全屍都是輕的!沈華善怎麼可能會讓沈家綁上這麼危險的家族?

況且,兩個顧命大臣聯姻,等於是強強聯合,皇上怎麼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沈家現在這樣,已經被皇上猜疑了,若是和左家聯姻,皇上會猜疑成什麼樣子?在這不是明擺着把刀柄遞給皇上嗎?

最重要的是,沈華善覺得自己和左良哲,不是同道中人。沈華善是彈劾了卞之和,卻不代表,他是想幫左家的。事實上,沈華善和申科差不多,都對左良哲有一種淡淡的不待見,呂務厚的事情,沈華善至今還記得。

況且左家的家風,圓滑善鑽殺伐什麼的,沈華善一點都看不上眼。

想到這裡,沈華善臉色便有些憂慮,說道:“承蒙左大人看重,如果這個庶孫女能夠有這個福分,我是樂見其成的。只是……我們兩個,先是監國重臣,如今同是顧命大臣,若再成爲親家,皇上會怎麼想?當年陳知浩和張星華,就是因爲謀帝心,被先帝猜忌的……”

左良哲慣會鑽營,這個簡單的道理,他定然會懂的。他只是有感於自己對卞之和的彈劾,一時頭腦發熱而已。若是自己都這樣說了,他還不開竅,那麼左家這個外戚之家,死期就不遠了。

那就更加不可能和左家連在一起了。

果然,聽得沈華善這麼說,左良哲的神色也凝重了,變的有些難看。這個簡單的道理,他竟然算漏了。若不是沈華善提醒,他差點就要犯錯了。

陳知浩和張星華的命運,他可不想重複。

這個插曲,伺候讓沈華善忍不住多次感嘆,幸好當初是道不同不相爲謀,不然,沈家就要背上和左家一樣的惡名了。

ps:

三更!感謝2832616書友的粉紅票!請大家繼續支持~

第五百五十三章 沈家的刀劍第三百三十四章 一家登臺第三百一十一章 前奏第五百五十二章 路上第一百八十九章 鄭家教女第四百六十八章 沈則思現身第三百七十六章 誰的人第三百二十二章 歸心第兩百零八章 絕地反擊第三百六十八章 殘害第三百九十九章 人禍第八十七章 使團返回京兆第五百四十一章 遺策第三百八十章 朝京行第一百八十三章 原來是他!第一百七十一章 誰在設局?第兩百一十章 韜光養晦第兩百四十三章 千鈞之痛第三百一十七章 覺醒第三百三十七章 削爵第三百九十五章 拿卞家開刀第四百七十八章 英雄前傳第五百零七章 監國大臣第一百二十三章 容嬪是誰?第一百三十一章 走私事發第七十六章 救應南圖(二)第四百七十五章 提前出兵吧!第四百八十二章 不負梅香第五百三十章 後宅之功第兩百八十七章 順遂第三百六十九章 逼反第五百二十二章 扶幼主第兩百四十二章 三策第四百五十二章 國有忠義哭鄭閒第三百二十二章 歸心第五百一十章 禮崩第四百一十三章 兩路叛軍第一百一十六章 神秘婢女第三百八十二章 立功第四百八十二章 不負梅香第兩百零七章 良醞署之因第四百八十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零三章 文才半江南第一百六十章 廬江榴花謝第四百零八章 全殲第四百四十六章 驚變(和氏璧加更)第一百七十五章 不祥第一百四十二章 廷杖(二)第三章 前因後情第三百六十四章 埋伏第兩百九十八章 主政昆州第一百三十八章 三日無大小第三百三十章 清平侯府第四百二十七章 疑心生暗鬼第兩百九十九章 密謀第一百五十八章 撾登聞鼓第兩百四十五章 太子妃之爭第五百二十三章 順勢而爲第五百四十一章 遺策第兩百四十三章 千鈞之痛第三百八十一章 死生之間第一百三十六章 叔祖來了第一百二十八章 家族的力量第五百章 荒謬的爭論第一百八十三章 原來是他!第九十六章 鑑華堂第一百一十五章 死局變生局第五百五十八章 噩耗第兩百一十章 韜光養晦第一百八十九章 鄭家教女第一百章 春闈案三第三百六十八章 殘害第四百六十一章 君臣義斷第兩百一十章 韜光養晦第三百二十八章 應召進宮第四百三十六章 宮闈波瀾第一百五十五章 打老虎的決心第一百五十六章 背家譜第一百八十章 表字退之第四百六十五章 太常失瑞第七十五章 救應南圖(一)第五百三十七章 佈防第一百七十九章 沈家的底氣第九十六章 鑑華堂第一百三十四章 目標是沈寧第五百五十七章 夫妻相見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婚之喜第四百一十八章 攻城突變第二章 破局之策第四百六十六章 誰在挖坑?第兩百四十四章 沈餘憲第五百四十六章 死脅第一百八十六章 貴人謀第七十二章 太子上官如初第兩百六十五章 舊情第兩百四十二章 三策第五百零六章 七大罪狀第四百六十七章 趕緊走!第兩百二十八章 湘湖悟道嫡長女 第四百四十章 改元即到
第五百五十三章 沈家的刀劍第三百三十四章 一家登臺第三百一十一章 前奏第五百五十二章 路上第一百八十九章 鄭家教女第四百六十八章 沈則思現身第三百七十六章 誰的人第三百二十二章 歸心第兩百零八章 絕地反擊第三百六十八章 殘害第三百九十九章 人禍第八十七章 使團返回京兆第五百四十一章 遺策第三百八十章 朝京行第一百八十三章 原來是他!第一百七十一章 誰在設局?第兩百一十章 韜光養晦第兩百四十三章 千鈞之痛第三百一十七章 覺醒第三百三十七章 削爵第三百九十五章 拿卞家開刀第四百七十八章 英雄前傳第五百零七章 監國大臣第一百二十三章 容嬪是誰?第一百三十一章 走私事發第七十六章 救應南圖(二)第四百七十五章 提前出兵吧!第四百八十二章 不負梅香第五百三十章 後宅之功第兩百八十七章 順遂第三百六十九章 逼反第五百二十二章 扶幼主第兩百四十二章 三策第四百五十二章 國有忠義哭鄭閒第三百二十二章 歸心第五百一十章 禮崩第四百一十三章 兩路叛軍第一百一十六章 神秘婢女第三百八十二章 立功第四百八十二章 不負梅香第兩百零七章 良醞署之因第四百八十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零三章 文才半江南第一百六十章 廬江榴花謝第四百零八章 全殲第四百四十六章 驚變(和氏璧加更)第一百七十五章 不祥第一百四十二章 廷杖(二)第三章 前因後情第三百六十四章 埋伏第兩百九十八章 主政昆州第一百三十八章 三日無大小第三百三十章 清平侯府第四百二十七章 疑心生暗鬼第兩百九十九章 密謀第一百五十八章 撾登聞鼓第兩百四十五章 太子妃之爭第五百二十三章 順勢而爲第五百四十一章 遺策第兩百四十三章 千鈞之痛第三百八十一章 死生之間第一百三十六章 叔祖來了第一百二十八章 家族的力量第五百章 荒謬的爭論第一百八十三章 原來是他!第九十六章 鑑華堂第一百一十五章 死局變生局第五百五十八章 噩耗第兩百一十章 韜光養晦第一百八十九章 鄭家教女第一百章 春闈案三第三百六十八章 殘害第四百六十一章 君臣義斷第兩百一十章 韜光養晦第三百二十八章 應召進宮第四百三十六章 宮闈波瀾第一百五十五章 打老虎的決心第一百五十六章 背家譜第一百八十章 表字退之第四百六十五章 太常失瑞第七十五章 救應南圖(一)第五百三十七章 佈防第一百七十九章 沈家的底氣第九十六章 鑑華堂第一百三十四章 目標是沈寧第五百五十七章 夫妻相見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婚之喜第四百一十八章 攻城突變第二章 破局之策第四百六十六章 誰在挖坑?第兩百四十四章 沈餘憲第五百四十六章 死脅第一百八十六章 貴人謀第七十二章 太子上官如初第兩百六十五章 舊情第兩百四十二章 三策第五百零六章 七大罪狀第四百六十七章 趕緊走!第兩百二十八章 湘湖悟道嫡長女 第四百四十章 改元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