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鬧內閣上

網友上傳 大鬧內閣(上)

大鬧內閣

欲爲朝堂扶日月,先從君側逐豺狼。

願將一縷萇弘血,直天門訴玉皇。

好一首絕筆,好一個萬燝

不管雙方的政治立場是如何對立,萬燝的這首絕筆詩還是讓袁大海深深的震憾一回。

他不能否認,萬燝的這首詩很高大,十分的高大,甚至能夠與那“去留肝膽兩崑崙”相較高低,從這首詩中,他能清晰的感受到萬燝內心深處的信仰。這種信仰姑且對與不對,但其所表達出來的浩然正氣是袁大海永遠無法比肩的。

站在雙方不同的角度看,萬燝做的沒有錯,那些爭相搶着受刑的也沒有錯,因爲他們都有自己的訴求,同樣,袁大海也認爲自己沒有錯,他的所做所爲都是正義的,或許,錯的只是這個有些詭異的時代。

佩服歸佩服,該做的還是要做。

萬燝死了,與那幾十號官員士子一樣,無聲無息的死去,留下的只有午門前那道鮮紅的血殤。

那些被杖斃的官員士子無一不是被打得血肉模糊,下半身如從血水中浸過般,碎肉、細骨、以及粘粘的骨髓與衣服混合在一起,讓人作嘔欲吐。

就連那些行刑的番子這會也一個個好像虛脫般,連正視受害人的勇氣都沒有了,只在那呆呆的看着手中的刑棍,偶爾會機械的用袖腳拭去粘在棍的血肉。

人羣,早已散了,飽讀聖賢之的官員和士子們無法忍受嗆鼻的血腥,更無法忍受眼前活生生的慘劇,他們哭叫着,鬼吼着四散而去。四散的同時,午門前發生的一切也迅速蔓延開來。

袁大海親手爲萬燝的屍體披了一件外衣,於其說是尊重,倒不如說他不想再看到萬燝已被打得稀巴爛,都能看到白骨的屁股。至於其他人,卻沒有這個優待,在冷酷的命令下,番子們麻木的前將屍體拖離午門。

人死,俱了矣。

自己應該滿意了?那些眼神之中飽含恐懼與敬畏的人羣,難道不正是自己想要的嗎?

屍體被拖至遠離午門處,等待着他們的家人前來認領。

留下藍國安善後,袁大海頭也不回的向午門內走去,他要去向魏忠賢稟報剛剛發生的事情,並請求他的支持,或者說,請求皇帝陛下的支持。

皇權,永遠是最好的外衣,有了這層外衣,就不必怕那些手握兵權的東林黨人會來“清君側”。

………

“千歲,杖一人爲杖、杖百人亦爲杖;斃一人不足以揚威,斃百人亦不足震攝,杖斃任何敢犯千歲虎威者,方爲廷杖正道也”

“官員士子視廷杖爲兒戲,出口挑釁東廠,冒犯的絕不是屬下,而是千歲的虎威對此等狂妄之徒,寧殺錯,無放過”

乾清宮內,袁大海聲嘶力竭極力勸說着被消息驚到的魏忠賢。他不斷的用激昂的語氣表達自己呈述的內容,以使魏忠賢的情緒亦能被他調動,起到同仇敵愾的作用,唯有如此,魏忠賢才能體會到杖斃那些以廷杖爲榮官員的重要性,進而不去追究袁大海的擅爲。

“寧殺錯,無放過,敢有犯千歲虎威者,一律杖斃好,這話說得好,殺氣凜凜,我輩之中要多幾個如袁千戶這樣的,那東林黨人何以敢一而再,再而三的視我內廷爲大敵呢”

王體乾成了袁大海最大的支持者,他欣賞袁大海的這份殺氣,在他看來,殺氣便是陽氣,而內廷缺的就是這種堂堂正正的陽氣以陰謀詭計私下殺人,太過陰柔,成與不成總是讓人覺得有所遺憾,然這種悍然行兇之舉,卻是能讓內廷聲威更顯天下。

“人都被你打死了,咱家還有什麼好說?難道還能殺了你,爲那些人償命嗎?”。

魏忠賢一向對王體乾的話言聽計從,見他贊成袁大海,便也點了點頭,但卻說道:“不過事情鬧這麼大,死了這麼多人,外朝豈肯幹休?你們還是得趕緊拿個章程出來應對纔是。皇這會正痛心着,萬不能讓外朝煩擾了他。”說完小心翼翼的朝後宮看了眼,這會李永貞和奉聖夫人正陪着皇呢。

王體乾微一沉思,說道:“無須多費心,外朝再敢多言,一律斃於午門,好叫文武百官知曉,廷杖這法,萬不可以身再試”說完朝袁大海看了一眼,讚許道:“有袁千戶這等敢爲之人,內廷不用起來,卻是不智的。當真鬧得兇了,叫司禮監擬道旨壓一壓便是,諒他們也鬧不出什麼動靜來。”

袁大海也道:“虎威之下,能有幾個不惜命的?只要皇不發話,外朝能拿咱們如何?黨人向與千歲做對,不殺幾個,他們便是不知道好歹,依屬下看,今後仍是應以霹靂手段對付黨人,冒一個,殺一個,冒一雙,殺一雙,殺得多了,總是會消停下來,全都殺了,卻是更好”

萬燝與那些官員士子在午門被活活杖斃的消息傳得很快,有人聞之震驚,有人聞之默然,有人聞之膽怯,有人聞之失聲痛罵。

萬燝的司,工部侍郎吳道常聞聽噩耗後,哭之甚哀,寫詩悼之:“我有白簡繼君起,與君同遊杖下矣。丹心留在天壤間,默默之生不如死。”

身爲萬燝同僚,工部之內東林黨人激憤之下,聚於工部大堂,呼喝口號,要爲萬燝討回公道。各部聞之而來者甚衆。

而東林黨的大本營都察院內,此時也是鬧翻了天,羣情激憤之下,楊漣也無法阻止御史們採取行動。

李應升聽聞萬燝與數十位不畏的官員士子之死後,痛哭萬分,如聲援楊漣二十四罪疏般再《懇念死諫之臣》一疏,爲萬燝和那些無辜枉死之人鳴冤。疏中直呼廷杖不可再,士氣不可折!魏忠賢爲狼,而袁大海爲狽,狼狽爲奸,大禍已不遠,今皇負殺諫臣之名,臣不僅爲萬燝冤,更深爲皇憂

顧大章卻從萬燝和官員士子被杖死一事,想到魏忠賢已兇相畢露,會大開殺戒,心有膽怯,便勸楊告假或辭官,一方面避一避風頭,另一方面或許能延緩一場清流之禍。

他苦口勸說楊漣:“楊公一日不去,那魏忠賢一日不安只要楊公一去,魏必定不敢再生兇心,如此,禍事便能稍緩也”

楊漣卻是拒絕道:“我已將母親大人與妻小送歸故里,隻身留在京中,便是要與魏閹相抗到底眼下正值鬥爭關鍵時刻,前有葉志選、後有萬燝等人捨生取義,左公又身陷東廠,當此時刻,我輩更是要拋頭顱,灑熱血,以一身浩然正氣與魏閹拼死相抗,如何能臨陣退縮,倘若我棄大夥遠去,今天下人如何看我”

楊漣早已把母親和妻小遣回故里湖北,隻身留在京城,一方面想看一看魏閹究竟能禍害到什麼地步,另一方面也在等內廷和高攀龍的消息。但他也不是沒有想到最壞的結局,因此他將南宋女詞人李清照的兩句詩“生亦做人傑,死欲爲鬼雄”寫在堂,以示自己之心已決。

“楊公心意,我等如何不知,然魏已祭起屠刀,皇又接連不朝,機會不待我輩,若楊公再執迷,怕殺身之禍不遠矣”顧大章知楊漣再等什麼,但黃尊素的離去讓他感到勝利無望,爲東林今後計,此時還是退讓的好,若是一舉事敗,則東林再無東山復起之機,朝中正人也將被魏趁勢清掃一空,至那時,還有何機

“我跟魏忠賢的賬還沒算,不是我死就是他亡只要我一天不被罷官,我就一天跟他鬥下去,不是爲我個人,是爲大明天下讀聖賢所學何事,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死有何懼”說這些話時,楊漣態度堅決,神情凜然,看得衆人都是一凜。

見楊漣執意不肯離去,顧大章無奈,只好長輯一禮,說道“既然楊公已將個人生死置之度外,我顧大章也無甚好怕,就讓我們這些潑心漢與那閹賊鬥到底,大不了一死報國而已然萬燝等人絕不能枉死,還請楊公帶領我等爲萬燝討回公道”

“此事正是我要做的是。”

楊漣微一點頭:“可由胡大人疏爲萬燝鳴冤,並與你們一同前往內閣向葉韓二人施壓,逼迫他們出面解決,如此,我輩也稍有緩息。而我則坐鎮都察院,聯絡各方人士,以待明日朝會發難,皇一日不朝可以,兩日不朝可以,但恐不會三日不朝,只要皇朝,我輩便能爲國除賊。”

見楊漣對皇朝這麼肯定,顧大章等人皆是一振。

“你們這便去分頭行事,今日總要內閣出面,斷不能再使他們做了縮頭烏龜”楊漣恨葉向高和韓爌老奸巨滑,要趁此機會讓他們再受非議。

“好,大洪且在院中聽我等消息。”

顧大章等人覺得此法可行,當即要御史胡良機也疏爲萬燝鳴不平,並聲討魏忠賢。

胡良機早就義憤填膺,得此任務便立即疏,先是質問:“皇真以爲人言不足畏嗎?”。接着他引用《大明律》,指出“律例,非叛逆十惡無此死法”,在疏尾他斷言魏忠賢就是當今的劉瑾,袁大海與東廠更是助紂爲虐的奸邪,如不嚴懲之,百官心寒。

胡良機送出奏疏後,又與顧大章、袁化中、魏大中、周宗建等人率領都察院大小御史及六部黨人四十餘人到內閣建言,提出今後凡有廷杖的聖旨,內閣就該當場封還,拒不執行,並強調這是內閣的權力。

內閣當值首輔葉向高與次輔韓爌躲避不及,被胡良機等人堵在內閣當中,面對羣情洶涌衆人,葉韓二人卻保持沉默,不出一言。此二人反應讓衆人更加暴怒,聞訊趕來的官員也越來越多,短短片刻,聚於內閣的六部官員已近二百人,聲勢之大,驚動內廷,已有太監急刻報與魏忠賢知曉。

………

正與袁大海、王體乾商量的魏忠賢聞聽東林黨人大鬧內閣,要求以後不得再開廷杖,不禁氣得破口大罵:“這幫小人,卻是板子沒有打他們的屁股,爾今倒要以身一試不是看來這廷杖不是使得兇了,而是使得不夠但是使得兇了,這幫黨人如何能不怕”

怒到極處,憤然命令袁大海:“你馬帶人去內閣,把那幫鬧事的都給咱家抓起來,咱家倒要看看,是他們的屁股硬,還是咱家的棍子硬”

袁大海一聽又要動手,而且這會是對着大魚去,不是萬燝那幫小魚小蝦,不禁心下一喜,忙要領命去拿人,卻被王體乾攔住,勸魏忠賢道:“先前杖斃數十人不過都是些小官,無功名的讀人,殺便殺了,無關緊要。但現在內閣鬧的那幫人卻官高職高,都是東林骨幹先鋒之人,又有葉向高和韓爌在,輕易派人去拿下廷杖,葉韓必會阻撓,若硬拿,怕二人會立即進宮見皇,不拿,則於千歲聲名有損。因此,還是要妥善處置纔好,萬不能落了被動。”

“王公的意思是?”魏忠賢習慣性的一摸下巴,卻是沒有鬍鬚。

王體乾想了想,道:“我看不妨與去年鬧工部大堂一般,叫下面的人去鬧一鬧,也不拿人,鬧一鬧就好。”

去年爲了冬衣之事,魏忠賢曾叫內廷派了數百個太監到工部大堂鬧事,效果也十分不錯,因此聽了王體乾的話,頓時明白他的意思,不由笑道:“也好,黨人大鬧內閣,我內廷如何不能同樣而爲。”

稍頓,問王體乾:“叫誰去?”

王體乾眯眼一想,點頭道:“樑棟可以。”

魏忠賢也覺樑棟適合,便吩咐袁大海:“那好,大海,你速到司禮監找樑公公,叫他領些人手與你一起到內閣鬧一鬧,要是哪個敢動手打我內廷的人,你就前拿他們,但說律法,其它莫問。”

“屬下明白”

袁大海忙領命到司禮監找了樑棟,一聽魏忠賢要自己帶人去內閣鬧一鬧,樑棟哈哈一笑,隨口吩咐尚寶監、尚膳監、御用監、都直監不當差的太監全到內閣集中,然後隨自己一起去大鬧內閣。

大鬧內閣

第231章 風捲殘雲 血洗東林(十六)第10章 遼東缺馬大鬧內閣下第133章 吾師肺腑,皆鐵石所鑄第181章 東林悲歌(三)第218章 風捲殘雲 血洗東林(一)第10章 遼東缺馬第47章 班門弄斧第100章 鎮壓(中)第202章 人間正道是武夫(下)第81章 千歲也害怕第182章 東林悲歌(四)第174章 太康伯張國紀第13章 好一聲“爹”第91章 自作多情第239章 無恥之徒(七)第55章 借爾項上人頭一用第100章 鎮壓(中)第16章 當斷則斷第164章 御馬監第100章 鎮壓(中)第180章 東林悲歌(二)第46章 南苑賽馬第173章 天下事,東林不行(下)第102章 依律處置便是第199章 我要做魏忠賢的女婿(下)第101章 鎮壓(下)第41章 黑旗箭隊壞得流油了最好的辦法是殺光第49章 咱家成全你第45章 耳目一新第102章 依律處置便是第29章 寶哥哥馮銓第35章 東廠不能亂第70章 黑獄(十一)世間正道唯有大閹乎第159章 血腥的內廷(九)第36章 唐大傻子第177章 放浪的女人(下)第149章 內廷大清洗(中)第89章 今日免朝第158章 血腥的內廷(八)第231章 風捲殘雲 血洗東林(十四)第149章 內廷大清洗(中)第89章 今日免朝第50章 烏合之衆第43章 南海子第78章 劉瑾的教訓第24章 誘導第162章 血腥的內廷(十二)第32章 要報仇 入閹黨第176章 放浪的女人(中)第171章 內官監慘案第2章 拿銀子來第165章 司御之爭第175章 放浪的女人(上)打就打誰怕誰第149章 內廷大清洗(中)第92章 跋扈至此嗎?第45章 耳目一新第40章 叛我東廠 千刀萬剮第149章 內廷大清洗(中)第60章 黑獄(一)第224章 風捲殘雲 血洗東林(七)第104章 閹黨《真理報》第97章 內廷有人第99章 鎮壓(上)第91章 自作多情第150章 內廷大清洗(下)第195章 喜極生悲(下)第214章 東林大財主(中)第54章 閹狗害我第197章 你不仁 我不義(下)第90章 公公放心我是一個惡人第10章 五虎崔呈秀第231章 風捲殘雲 血洗東林(十六)第188章 大幕拉開(四)第71章 黑獄(十二)第145章 五百刀斧手(二)第129章 東林點將錄(下)第220章 風捲殘雲 血洗東林(三)第43章 南海子第5章 目中無人第19章 去找熊廷弼第183章 東林悲歌(五)第95章 都察院第1章 番子來了第207章 東林狗咬狗(下)第156章 血腥的內廷(六)第158章 血腥的內廷(八)第101章 鎮壓(下)第78章 劉瑾的教訓第1章 番子來了第40章 叛我東廠 千刀萬剮第179章 東林悲歌(一)第217章 罷了楊漣第102章 番子殺人第24章 誘導
第231章 風捲殘雲 血洗東林(十六)第10章 遼東缺馬大鬧內閣下第133章 吾師肺腑,皆鐵石所鑄第181章 東林悲歌(三)第218章 風捲殘雲 血洗東林(一)第10章 遼東缺馬第47章 班門弄斧第100章 鎮壓(中)第202章 人間正道是武夫(下)第81章 千歲也害怕第182章 東林悲歌(四)第174章 太康伯張國紀第13章 好一聲“爹”第91章 自作多情第239章 無恥之徒(七)第55章 借爾項上人頭一用第100章 鎮壓(中)第16章 當斷則斷第164章 御馬監第100章 鎮壓(中)第180章 東林悲歌(二)第46章 南苑賽馬第173章 天下事,東林不行(下)第102章 依律處置便是第199章 我要做魏忠賢的女婿(下)第101章 鎮壓(下)第41章 黑旗箭隊壞得流油了最好的辦法是殺光第49章 咱家成全你第45章 耳目一新第102章 依律處置便是第29章 寶哥哥馮銓第35章 東廠不能亂第70章 黑獄(十一)世間正道唯有大閹乎第159章 血腥的內廷(九)第36章 唐大傻子第177章 放浪的女人(下)第149章 內廷大清洗(中)第89章 今日免朝第158章 血腥的內廷(八)第231章 風捲殘雲 血洗東林(十四)第149章 內廷大清洗(中)第89章 今日免朝第50章 烏合之衆第43章 南海子第78章 劉瑾的教訓第24章 誘導第162章 血腥的內廷(十二)第32章 要報仇 入閹黨第176章 放浪的女人(中)第171章 內官監慘案第2章 拿銀子來第165章 司御之爭第175章 放浪的女人(上)打就打誰怕誰第149章 內廷大清洗(中)第92章 跋扈至此嗎?第45章 耳目一新第40章 叛我東廠 千刀萬剮第149章 內廷大清洗(中)第60章 黑獄(一)第224章 風捲殘雲 血洗東林(七)第104章 閹黨《真理報》第97章 內廷有人第99章 鎮壓(上)第91章 自作多情第150章 內廷大清洗(下)第195章 喜極生悲(下)第214章 東林大財主(中)第54章 閹狗害我第197章 你不仁 我不義(下)第90章 公公放心我是一個惡人第10章 五虎崔呈秀第231章 風捲殘雲 血洗東林(十六)第188章 大幕拉開(四)第71章 黑獄(十二)第145章 五百刀斧手(二)第129章 東林點將錄(下)第220章 風捲殘雲 血洗東林(三)第43章 南海子第5章 目中無人第19章 去找熊廷弼第183章 東林悲歌(五)第95章 都察院第1章 番子來了第207章 東林狗咬狗(下)第156章 血腥的內廷(六)第158章 血腥的內廷(八)第101章 鎮壓(下)第78章 劉瑾的教訓第1章 番子來了第40章 叛我東廠 千刀萬剮第179章 東林悲歌(一)第217章 罷了楊漣第102章 番子殺人第24章 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