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五百刀斧手(三)

抒艮國愚忠罔顧身,無端造誣自何人?家居六載還遭謗,‘並信從前使不真。

一曹化淳曹化淳原本是王安的人,司禮隨堂兼掌內官監掌印,與原司禮秉筆惠進皋、王裕民、楊公春等人一起爲王安所信,王安倒臺後,惠進皋、

王裕民、楊公春等司禮監都受到株連,魏忠賢把他們各自一頓好打後,發配到南京鼓樓打更。但唯獨留下了司禮隨堂曹化淳,還不計前嫌委其內操總制守之職,全權統率宮中的武裝太監。

魏忠賢之所以如此厚待曹化淳,不是因爲曹化淳事先與他有過什麼勾結,充爲什麼內應,而是因爲曹化淳很有本事,十分的能幹,是一個精明且厚道並堅持原則的人(太監)。

曹化淳自幼便家境寒微,其父苦於無法養活子女,便狠心在他十二三歲時,將其送進宮以求一個活路。進宮之後,曹化淳也與大多寒門子弟一般,苦心學習,進宮僅一年,便由其師父保舉入內書堂受教,幾年苦讀下來,詩文書畫可以說無一不精,更難得的是,他的武藝還十分高強,曾有一人連敗七名宮內侍衛的記錄。

這人的文化知識與李永貞幾乎一樣,不同的是,一個是通過自己的勤奮苦讀學到的本領,一個則是在牢裡陰差陽錯無意成就的一身好本事。

曹化淳和李永貞還有一個共同點,或者說宮裡的太監都有一個共同點,這便是他們都是窮苦人家的子弟,他們每一個人的背後都有一段心酸甚至充滿血淚的過去。因此,他們更明白窮苦百姓是如何生活,因此他們更痛恨那些貪官污吏。

個別太監的貪婪不足以掩蓋太監這個整體對於百姓的親切,若說貪官,百姓們說得最多的也是那些衣冠禽獸的“父母官”而絕少說到宮裡的太監,然而在文人的筆下那些本沒有大惡的太監卻成了最大的敗類,甚至成了亡國的禍首,真叫人可笑得很。

沒有槍桿子,難立國:沒有筆桿子,難留名。

曹什淳,便是一個被人不折不扣潑了黑墨的好太監,一個實實在在的好人!

至少當魏忠賢的嘴中提到曹化淳這個名字的時候,在沒有見到他本人真面目的時候袁大海就如此想到一這是一個既有良心又有才華的太監!

後世之時,一說曹化淳,人們首先想到的便是“開城迎賊”然而,事實與真相卻證明,曹化淳沒有開門迎賊過,因爲崇禎十二年他便告老還鄉,崇禎十七年李自成入北京的時候他人在武清老家,根本不可能在北京迎什麼賊!

曹化淳絕對沒有開門迎降過李自成,但是如果不是他開的城門,

北京城門又是怎麼開的呢?

往深裡追究,那些與李自成勾搭的東林黨徒們就要被挖出來,於是他首先被扣上勾結李闖開門投降的罵名,隨即害死袁崇煥等一大堆罵名接踵而來轉瞬之間,這個昔日爲大明忠心耿耿的太監成了天字第一號陰謀家,一切的一切,只因他是個不折不扣的太監!

包衣奴才金大師的小說裡更是爲了迎合觀衆讀者的口味,犧牲曹化淳的“1小我”而完成自己的“大我”卻根本不理會幾百年前那個人無聲的反抗。

誰說太監就不是人?誰說太監就不能是好人?每想到曹化淳在後世小說電視演義中所出現的現象,袁大海總會長嘆一聲,他想不通爲什麼歷史只歌頌鄭和?

假如鄭和也生在崇禎年間,而“局勢”也要求一個人必須出來背黑鍋當反面教材,那麼選不到人的文人們是不是也會毫不猶豫的把這盆污水給鄭和潑上?只是因爲鄭和是個“死太監”?

太監也是人,難道僅僅因爲他們的悲苦身世就可以成爲惡毒攻擊的對象?

鄭和是個成功者,他畢竟曾經輝煌過,在這樣一個大人物身上潑黑水,會有無數人替他證明,但曹化淳在幾千年的歷夾上畢竟只是個小

人物,一個曾經的比較“大、,的“1小人物”所以往這種人身上潑污水是最好最明智的選擇!

這既是小人物的悲哀,但同時也是〖中〗國文人的悲哀,更是整個中華民族的悲哀!

無悔一生、生前不被肯定倒也罷了,身後反倒被人盡情的潑污水,只爲了掩蓋歷史的真相,只爲了給憤怒的當代人以及後代人一個發泄的靶子,這真的是一件讓人難以提及的隱痛。

太監是人,官員也是人,有鳥的是人,沒鳥的也是人,誰說有鳥的就一定可以勝過沒鳥的!

袁大海相信曹化淳,但他卻不清楚曹化淳是怎麼成了崇禎的心腹太監,按後世史料所說,他應該在王安倒臺後被髮配到了南京,崇禎上臺後才起復,然現在他人卻是實實在在的宮中,而且還是宮裡武裝太監的提調太監,這便讓他很是奇怪與納悶了。如果真是這樣,那曹化淳便是閹黨,既是閹黨,何以躲過崇禎的清洗,反成他心腹之人呢?

疑問只是在腦中一閃而過,袁大海沒有過多的去想這個問題。在粱棟領他去見曹化淳時,路上,他想得更多的是曹化淳在崇禎年間做的一些實在事。

如果沒有記錯,當崇禎一舉剪除閹黨的時候,是曹化淳奔前跑後的幫忙協助:當崇禎提升他的官職之時,他也儘量謙恭屢屢上書推讓:當改朝換代後,他也爲了自己昔日的主人而勇於上書爲崇禎帝后陵寢而爭取。可以說,曹化淳身上有很多閃光的優點,只是可惜他是個太監,所以有黑鍋需要人背的時候,東林黨的那幫無恥文人就選擇他:當有污水沒地方潑的時候,東林黨的那幫徒子徒孫也不吝筆墨往他身上潑。

在這些掌握了筆桿子和輿論的東林黨徒的眼中,他們纔不會理會曹化淳到底有沒有做過壞事,又或是爲他們做過什麼好事他們眼中注意的只是一點那便是曹化淳是個太監,既然是個太監,任你如何個好法,你還是壞的,你還是敗類你還是人渣。

這是個很是荒唐的邏輯,這讓人無語的邏輯背後所反映的一個事實便是,那些以父母官自居,以“正人”自居的文官勢力看不起寒門子弟,看不起那些窮泥棒子的後人。

“精英”在沒有成爲“精英”之前,他從不會鄙視自己的同類,然而等他成爲“精英”後他卻忘記了自己的出身。他們會想盡一切辦法壟斷權力,他們會不擇手段打壓窮苦百姓的代言人因爲他們已經忘記自己的出身,他們心中所想的只是利益,既得利益。在利益面前他們不容許有人來染指。爲了壟斷他們的利益,他們做得更多的是壟斷教育的權力。

一個沒有文化的窮人是不會成爲當官的有錢人的。

而當窮苦百姓的另一個畸形和奇怪的代言人太監出現時,他們更是無法忍受,因爲他們認爲自己有着“生理”上的優勢,當一個沒鳥的做的比自己這個有鳥的好時他們就會暴怒,他們就會自卑,進而瘋狂的進攻,不擇手段的去詆譭,直到塵埃落定,一切如他們所願。

或許,說太監是窮苦百姓代言人有些可笑然而讓人可笑的是,在明末,太監們的種種作爲卻是實實在在的在替百姓謀福利,而那些大人們卻只是在想着自己的腰包這個事實似乎誰也沒有辦法否認。

粱棟得魏忠賢令急調曹化淳領五百刀斧手至文華殿,命令來得匆忙又過於詭異,然曹化淳未有一絲耽擱,半個時辰後即領五百刀斧手趕到文華殿候命。遇有他監太監詢問,曹化淳及其手下大小太監一律回是爲皇上閱操準備。

天啓好開內操,喜看太監舞刀弄斧,且有小孩子心性,說什麼時候開內操就什麼時候開,故曹化淳這般說辭倒未升起宮內有心之人的警覺。

對魏忠賢,曹化淳有種知遇之恩,雖他前主王安是被魏所害,王安對他又不薄,所以起初對魏的挽留與重用,曹化淳也有惶恐與排斥不安之心,然見魏專權後,大事小事有條不紊,對國家之事也不多予干涉,雖偶有獨斷欺君,但都不是什麼要害之事,皇上對他又深爲信任,便漸漸適應下來,甘爲魏所驅使。領內操總制守後,大操小操,曹化淳都是身先士卒,統領提調得方,對魏手下一幫司禮太監,也都是恭敬有加。

低調加上確實有本事,這樣的人自然在字中受人歡迎,即便如粱棟也是對曹化淳青眼有加,雖然前者才三十出頭,後者卻已經快四十了。

“曹公公,這位便是東廠的掌刑千戶袁大海,此番調你入宮便是聽候袁千戶安排。”

簡單介紹了下袁大海後,粱棟沒有忘記提醒一句“這是魏公公的意思。”“粱公公放心,即便沒有千歲的口諭,咱家也當唯袁千戶馬首是瞻!”對於讓自己聽命東廠的掌刑千戶提調,曹化淳的臉上表現得很是自然,沒有任何不滿,眼神平靜的如淡水一般,看不出一絲內心的想法。

粱棟這麼說,袁大海可不敢真這麼自居了,忙上前躬了一躬,謙虛道:“曹公公這話過了,屬下能和公公一起共事,實是屬下的榮光,大事上還是要公公拿主意,屬下聽命就是。”曹化淳忙道:“不敢,不敢!袁千戶大名,咱家早有耳聞,今日一具,當真是名不虛傳能與千戶共事,也是咱家的榮光”

曹化淳一謙虛,袁大海還得跟着客氣,粱棟見這二人太過客套,插嘴道:“好了,你們二位也不要在再此客套了,千歲那還有事,咱家得趕着回去。”說完看了一眼袁大海:“你和曹公公在文華殿好生候着,千歲那裡估摸着還要召你,你萬不可出宮。噢,對了,曹公公練兵是很有一手的他手下的兒郎不比你黑旗箭隊遜色,你可讓曹公公陪你點閱點閱。”

“那是自然,粱公公不說,咱家也是要請袁千戶校一校兒郎們的。”曹化淳哈哈一笑。

“那等會就勞煩曹公公了。”聽粱棟說曹化淳手下的人不比自己的黑旗差,袁大海也來了興趣想看看他這五百刀斧手有何厲害之處。

當下,粱棟也不多說,急忙便趕回司禮監覆命,他並未與曹化淳多說一句調五百刀斧手入宮的目的,曹化淳也明智的不多問一句,二人好像有默契般,心照不宣。他二人不說,袁大海自然也不會不識趣,言語間也絲毫不提這五百刀斧手明日是用來做什麼的。

曹化淳別的不敢肯定,但要說魏忠賢調自己帶兵進宮是要謀反,他是打死不信的。縱觀這幾日京中風雲,他也隱約查覺這事與外朝有關。對東林黨,曹化淳沒有好感也沒有惡意,只是覺得這幫子人做事不那麼厚道,其他倒不排斥什麼。但要魏忠賢真下決心對付東林黨,他也不介意充爲馬前卒一次。

…………,

曹化淳帶來的那五百刀斧手清一色都是二十出頭的太監,選的都是太監中身強力壯之輩,當然,與京營邊軍的精銳比起來,這些太監的體格自然是比不上的,但精神面貌卻是不錯的。遠遠一觀,但見那五百刀斧手列隊整齊,排於文華殿後,五百人有如一人,不吱一聲,不晃一人,十分的安靜。這與那日前往內閣鬧事的太監們比起來,當真是天壤之別了。

“聽說袁千戶在南海子練黑旗十分得方,叫千歲十分歡喜,想必對練兵之道很有見解,卻不知對咱家手下這些兒郎有何指教。”

“曹公公這可是爲難屬下了,想屬下雖是邊兵出身,可也不瞞公公,屬下向來只是一介武夫,打打殺殺,衝鋒陷陣可以,但要說什麼練兵之道,卻真是無從說起的了。”趙強打個哈哈,他哪有什麼練兵之道可與曹化淳這等文武雙全之人好說,別看這曹化淳只是個太監,但人家是內操總制守,麾下有數萬武裝太監,這放在邊關,便是一軍之帥,自己操練黑旗,不過靠了個殺伐果斷、威逼利誘,哪真有什麼道道來。真要說起練兵之道,不說與曹化淳比,就是京營中隨便提個遊擊出來,他怕也不好和人家論個頭頭道道。

兵道,虛實結合,古人在這上面,尤其厲害,而趙強所熟知的是後世的練兵之道,放在如今,怕是水土不符的多。所以,這笑話還是不要隨便出的好。

曹化淳見袁大海不願談,也不強求,一笑而過,忽擡手招來手下一太監,對他低語幾句,那太監忙去取了一長盒捧了過來。

袁大海見那長盒好像是裝劍匣一類,有些不解,但也不好開口問曹化淳。曹化淳輕步走過去,打開那長盒,果然裡面露出一柄寶劍來。

袁大海見那寶劍十分精緻,刀刃寒光閃映,暗道好劍,又尋思曹化淳取這寶劍有何再意,難道是送自己?

在袁大海的疑惑中,曹化淳微微一笑,從盒中取出寶劍,在手中掂了一掂,突然嗆地一聲,拔劍出鞘。他手下那太監也十分配合的將自己佩刀解下,平伸於前,曹化淳二話不說,揮劍便砍“咣”的一聲,那太監佩刀已被一斬二爲,斷成兩截。

“好劍,好劍!”袁大海再不識貨,經這一演示,也知這劍乃削鐵寶劍了,不由大聲讚了起來。

曹化淳聽了,哈哈一笑,舉着寶劍向袁大海走來,邊走邊笑道:“這劍乃遼東毛文龍進貢給前司禮監王安王公公的,幾番輾轉落在咱家手中,可惜咱家一個太監,要這寶劍無用,今日有幸與袁千戶相識,這劍算是碰上主人了。來來來,袁千戶莫要推辭,還請笑納!”說着不由分說,便將這劍硬遞到袁大海手中。

袁大海沒想到曹化淳竟然送自己一把寶劍,而且這劍還是遼東毛文龍進獻的,不由怔了一怔,這一愣神,曹化淳已然將劍塞到自己手中。

回過神來,忙推辭道:“曹公公,俗話說無功不受祿,公公爾今卻送我如此寶劍,實叫屬下心中惶恐得很,這劍還是請公公收回,屬下實在是不敢相受。”

“哎,自古寶劍便是配英雄,袁千戶如此英雄,如何能沒一把寶劍在手!”曹化淳好似打定主意要將這劍送給袁大海,言語間可是一點也沒有收回頭的意思。

“曹公公當真是折煞屬下了,想屬下一個粗人,弊裡配得上英雄一稱。”袁大海很有自知之明,他充其量就是一個殺人不眨眼的鷹犬爪牙,曹化淳卻說他是英雄,想都不用想就知這是人家的客氣話,試問,他哪裡英雄了?這英雄啊和他還真是扯不上邊。

曹化淳卻笑道:“袁千戶不是英雄,這世上誰還當得了英雄一稱?”“公公這話從何說起。”寶劍袁大海是想要,人他也是想結識,但曹化淳禮送得太重,他可是和曹化淳是頭一次見面,哪裡就好意思收人家這份厚禮。

“敢作敢爲便是英雄。”曹化淳突然說道。

聞言,袁大海不由再次看了曹化淳一眼,但見曹化淳嘴角露出一絲笑意,直言道:“所謂英雄者,爲國者有之,爲民者有之,但在咱家眼裡,爲國爲民固然是爲英雄,但敢當敢爲者也爲英雄,正如仗義每多屠狗輩一般,爲上位者想,不顧自身名利者,便也是英雄。,!。

第220章 風捲殘雲 血洗東林(三)第26章 奉聖夫人第65章 黑獄(六)第43章 南海子第97章 內廷有人第189章 大幕拉開(五)第82章 釜底抽薪阮大鋮獻寶第52章 鳴鏑(中)第41章 黑旗箭隊第85章 怕什麼?有我呢!第224章 風捲殘雲 血洗東林(七)第16章 當斷則斷第99章 鎮壓(上)第104章 閹黨《真理報》第152章 血腥的內廷(二)第41章 黑旗箭隊第70章 黑獄(十一)第52章 鳴鏑(中)第93章 大事不妙第105章 葉向高的算盤第38章 千戶發難第139章 人去屋空第79章 袖手旁觀第88章 蓄勢待發第35章 東廠不能亂第165章 司御之爭第210章 你的就是我的第35章 東廠不能亂第196章 你不仁 我不義(上)第88章 蓄勢待發第167章 進了東廠,你才知厲害!第180章 東林悲歌(二)第198章 我要做魏忠賢的女婿(上)第197章 你不仁 我不義(下)第16章 當斷則斷第111章 不殺此輩,不足以明綱紀第208章 少年學士 黑頭相公(上)第79章 袖手旁觀第202章 人間正道是武夫(下)第155章 血腥的內廷(五)第194章 喜極生悲(中)第180章 東林悲歌(二)第227章 風捲殘雲 血洗東林(十)第232章 風捲殘雲 血洗東林(十五)第222章 風捲殘雲 血洗東林(五)第191章 大幕拉開(七)第16章 當斷則斷第142章 一人做事一人當第43章 南海子第203章 我的志向是殺人第94章 做一個大反派第42章 再建黑旗第134章 腰斬左光斗第146章 五百刀斧手(三)第45章 耳目一新第136章 趙南星(下)第193章 喜極生悲(上)第92章 跋扈至此嗎?第167章 進了東廠,你才知厲害!第49章 咱家成全你第218章 風捲殘雲 血洗東林(一)第198章 我要做魏忠賢的女婿(上)第59章 葉閣老來了第182章 東林悲歌(四)第154章 血腥的內廷(四)第183章 東林悲歌(五)第224章 風捲殘雲 血洗東林(七)第71章 黑獄(十二)第149章 內廷大清洗(中)第231章 風捲殘雲 血洗東林(十六)第186章 大幕拉開(二)第106章 老東西,死到臨頭還嘴硬!第238章 無恥之徒(六)第91章 自作多情第155章 血腥的內廷(五)第99章 鎮壓(上)第141章 包圍葉向高第204章 姑娘,你可別坑我第138章 抓人,抓人!第153章 血腥的內廷(三)第108章 江西人反水第9章 投魏公公去!第150章 內廷大清洗(下)第183章 東林悲歌(五)第92章 百官上疏第10章 五虎崔呈秀第11章 公公英明第22章 春風得意太過早第178章 小魏爺爺第87章 化兇爲吉故事說明第65章 黑獄(六)第72章 黑獄(十三)第8章 事與願違第136章 趙南星(下)第14章 先下手爲強第206章 東林狗咬狗(中)第101章 鎮壓(下)第241章 斬盡殺絕
第220章 風捲殘雲 血洗東林(三)第26章 奉聖夫人第65章 黑獄(六)第43章 南海子第97章 內廷有人第189章 大幕拉開(五)第82章 釜底抽薪阮大鋮獻寶第52章 鳴鏑(中)第41章 黑旗箭隊第85章 怕什麼?有我呢!第224章 風捲殘雲 血洗東林(七)第16章 當斷則斷第99章 鎮壓(上)第104章 閹黨《真理報》第152章 血腥的內廷(二)第41章 黑旗箭隊第70章 黑獄(十一)第52章 鳴鏑(中)第93章 大事不妙第105章 葉向高的算盤第38章 千戶發難第139章 人去屋空第79章 袖手旁觀第88章 蓄勢待發第35章 東廠不能亂第165章 司御之爭第210章 你的就是我的第35章 東廠不能亂第196章 你不仁 我不義(上)第88章 蓄勢待發第167章 進了東廠,你才知厲害!第180章 東林悲歌(二)第198章 我要做魏忠賢的女婿(上)第197章 你不仁 我不義(下)第16章 當斷則斷第111章 不殺此輩,不足以明綱紀第208章 少年學士 黑頭相公(上)第79章 袖手旁觀第202章 人間正道是武夫(下)第155章 血腥的內廷(五)第194章 喜極生悲(中)第180章 東林悲歌(二)第227章 風捲殘雲 血洗東林(十)第232章 風捲殘雲 血洗東林(十五)第222章 風捲殘雲 血洗東林(五)第191章 大幕拉開(七)第16章 當斷則斷第142章 一人做事一人當第43章 南海子第203章 我的志向是殺人第94章 做一個大反派第42章 再建黑旗第134章 腰斬左光斗第146章 五百刀斧手(三)第45章 耳目一新第136章 趙南星(下)第193章 喜極生悲(上)第92章 跋扈至此嗎?第167章 進了東廠,你才知厲害!第49章 咱家成全你第218章 風捲殘雲 血洗東林(一)第198章 我要做魏忠賢的女婿(上)第59章 葉閣老來了第182章 東林悲歌(四)第154章 血腥的內廷(四)第183章 東林悲歌(五)第224章 風捲殘雲 血洗東林(七)第71章 黑獄(十二)第149章 內廷大清洗(中)第231章 風捲殘雲 血洗東林(十六)第186章 大幕拉開(二)第106章 老東西,死到臨頭還嘴硬!第238章 無恥之徒(六)第91章 自作多情第155章 血腥的內廷(五)第99章 鎮壓(上)第141章 包圍葉向高第204章 姑娘,你可別坑我第138章 抓人,抓人!第153章 血腥的內廷(三)第108章 江西人反水第9章 投魏公公去!第150章 內廷大清洗(下)第183章 東林悲歌(五)第92章 百官上疏第10章 五虎崔呈秀第11章 公公英明第22章 春風得意太過早第178章 小魏爺爺第87章 化兇爲吉故事說明第65章 黑獄(六)第72章 黑獄(十三)第8章 事與願違第136章 趙南星(下)第14章 先下手爲強第206章 東林狗咬狗(中)第101章 鎮壓(下)第241章 斬盡殺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