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零一十一 做皇帝的,哪有不辛苦的

徐州人,張昭?

郭鵬給出的這個答案讓郭瑾有些疑惑。

“父親,讓這位張府君去做吏部尚書?這……似乎有些……不太妥當吧?張府君好像沒有在尚書檯任職的經歷啊。”

郭鵬搖了搖頭,抓着郭瑾的手緩緩開口。

“阿瑾,徐州人和江南三州的人一樣,在朝中都是弱勢羣體,沒有靠山,唯一可能算做靠山的,就是爲父。

因爲爲父的提拔,他們才能在朝中站穩腳跟,沒有爲父的提拔,他們根本無法在朝中立足,朝中兗州人、青州人和冀州人的權勢實在是太大了。

不僅人數多,而且地位噶,所以優勢也大,因爲跟隨爲父時間長,所以佔據的職位也很高,權力也很大。

徐州人和江南三州的人因爲投降時間短,所以資歷淺薄,根本不能和青兗冀三州的人抗衡,現在朝中主要的權力職位,那些正官,都是誰在做?

都是兗州人,青州人,或者是冀州人在做,連豫州人都要打下手,就更別說徐州人和江南三州的人了,拋開糜竺不說,最高的一人,是魯肅。

但是魯肅遠在邊疆做刺史,地位的確高,可是他不能左右朝政,不能干預中央局勢,所以魯肅不是關鍵,但是,他們的人數並不少。”

郭鵬這樣一說,郭瑾也想起來了。

當年的論才大典,就有很多從荊州趕來的士子參加,當時那批人裡,就有很多徐州人,還有豫州人,也有一些荊州人。

可以說那羣人因爲投效時間短,所以地位普遍很低,人數卻並不少。

他們廣泛存在於尚書檯內外的中低層職位上,洛陽城外的基層官員,縣級長官和郡級佐吏,做牛做馬,勞累不堪。

因爲長期被青兗冀三州的人壓制地位難以提升,這些人對青兗冀三州的人可沒什麼好感。

地域上的區別和投靠時間上的區別讓他們之間涇渭分明,互相分得很清楚。

張昭,徐州名士,當年投靠郭鵬的時候,就是他牽頭,被郭鵬辟召進入將軍府。

然後他跟在郭鵬身邊辦事,西征關西的時候隨軍出征,後來擔任過政務所官員,做過兩任縣令。

最後接替董昭擔任了河東郡太守,升職到了兩千石,一度是很晚投靠郭鵬的【後進生】們的楷模。

不過後來這個風頭就被魯肅給搶走了。

魯肅率先做了州刺史,三千五百石的職位,超過張昭一大截子。

不過張昭也沒有口出怨言,老老實實的辦事,老老實實的做官,也注意約束家人,不讓家人亂來,不經營商業,族人恪守耕讀傳家的家訓。

一整個家族都在老老實實的經營田產,從地裡刨食吃。

張昭投靠郭鵬時的年齡已經不小了,到今年已經四十九歲,實在不能算一個年輕官員。

四十九歲還在地方做郡守,在很多人看來,這就是張昭一輩子的頂點了,做個兩千石榮耀退休,其實也不錯。

張昭自己也有類似的看法。

但是張昭可能沒想到,因爲這場政治鬥爭,郭鵬要給他一個從地方飛躍到中央的機會。

而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這個職位本來應該不會屬於他。

他根本不可能有機會掌控如此重要的職位。

不過,藉助這次機會把弱勢羣體引入中央高層,讓朝廷裡多出第三方勢力,使得未來的朝局更加撲朔迷離,把這水越攪越混,本來就是郭某人的目的。

給這些弱勢羣體二三流小士族一點恩惠,讓他們看到上升的希望,擁有挑戰青兗冀三州士人的動力。

郭某人將來還指着他們辦大事。

“所以父親是想讓新的勢力介入朝廷中樞,這些人根基淺薄,不得不依靠父親,便會成爲獨立於程令君和田僕射的第三方。

如此一來,父親就能更好地掌控尚書檯的局勢,也不用擔心尚書檯被某人獨霸了,此舉成功的話,父親就能高枕無憂了。”

郭瑾可算是理解了郭鵬這樣做的目的。

對此,郭某人很滿意。

“沒錯,正好他們狗咬狗,咬出了不少罪證,用這些罪證做依據,給程昱和田豐一人一悶棍,把吏部和禮部從他們手裡奪下來。

然後把禮部和吏部交給其他和他們毫無關係的勢力,扶持他們,使他們自成一系,把兩強爭霸變爲三國亂鬥,互相牽制,豈不美哉?”

郭某人走到郭瑾身邊,握住了郭瑾的手。

“讓他們爭,讓他們鬥,讓他們去猜疑揣測爲父的真實想法,讓他們疑神疑鬼,讓他們沒時間與爲父爭權奪利,爲父也好喘口氣,一個人對付那麼多人,爲父偶爾也會有吃不消的時候。”

郭瑾點了點頭。

“父親辛苦了。”

“做皇帝的,哪有不辛苦的,現在爲父是這樣,到時候你也是如此,當你覺得撐不住的時候,就把水攪渾,喘口氣,再接着收拾他們。

咱們做皇帝的,就不能有門戶之分,不能有什麼親疏之別,要把所有官員都當做手上的棋子,哪顆好用,就用哪顆,不能有所區分。”

面對父親的諄諄教誨,郭瑾認真的點頭。

“兒子明白了。”

“嗯。”

郭鵬伸手指向了勤政殿之外:“接下來,你就仔細看着這勤政殿之外到底會發生些什麼,看看那羣人到底是如何的反應,如何的手足無措。

認真看,認真聽,認真記,認真觀察這件事情進行之中的一切細節,洞悉他們的內心,這些本事你要是都學會了,你就是個合格的守成之君。

別覺得守成之君不好聽,自古創業容易,守成難,天下就那麼大,打完了,就得守成,不守成,創業就沒有意義。”

郭瑾的視線隨着郭鵬的指引轉移到了勤政殿之外,青天白日之下,明晃晃的大天地。

郭魏帝國第二任領導核心正在茁壯成長着。

而尚書檯內部的爭鬥也在日趨激烈,逐漸進入了白熱化狀態,而且已經有了從人身攻擊進化到人身傷害的地步。

本來雙方只是打嘴仗,用奏表爭吵,爭相遞奏表給郭某人,試圖達成信息轟炸的成就,打敗對方。

但是雙方用力一樣,誰也沒有得逞,郭鵬那邊也遲遲沒有什麼動靜,只是下詔讓羣臣不得意氣之爭,應該儘快平息事態,恢復正常工作。

話雖如此,該吵還是要吵。

而且隨着冬天過去,春天來臨,大地復甦,氣溫開始提升,人的火氣也越來越大。

雙方勢力各自有看不順眼的時候越來越多,有些時候一個眼神就能引起爭吵。

類似於【你瞅啥】【瞅你咋地】之類的。

要說這些文化人吵起來也不優雅,吵到火氣上來了,髒話也是飛速往外蹦,別說他們讀的書多素質就高,自古以來斯文敗類還少嗎?

那髒話罵的,一個比一個難聽,指着鼻子對對方進行人格侮辱,從出生問候到眼下,對對方的夫妻生活包括生兒育女都關懷備至。

然後就出問題了。

這吵着吵着,就有些人按耐不住自己的麒麟臂,腦子一熱,上手就打。

六百九十一 郭某人的政治打擊永遠都不會來的太遲一千一百二十五 爲呂凱“報仇”七百八十五 郭鵬不可能放任下一個大家族的誕生一百二十五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五百八十三 受挫的蜀軍七百三十三 張遼的自保之道七百一十七 諸葛亮很明白司馬懿現在的感受一千零六十四 他覺得司馬懿還是蠻有前途的一千零一十九 吾弟所言,深得吾心二百三十八 你還是覺得將軍不是郭鵬的對手?一百六十八 太守府內洋溢着快活的空氣一千二百九十 王威入羅馬一百七十六 劉辯登基一千一百七十四 自古以來八百二十九 縱使郭鵬舉十萬之衆來,願爲陛下拒之!一千一百七十二 孔卿當真是孔夫子嫡傳血脈?一千四百八十一 司馬懿想到辦法了!一千五百零一 劉健病了二百零二 席捲天下的風暴三百四十一 是匡扶漢室,還是……九百零八 它們毀了漢,現在還想毀了魏一千五百二十九 這就是兵法與國力之結合關於張飛的一點問題說明九十六 威望一千五百五十三 郭承志不懂郭鵬的落寞一千一百五十一 並不荒涼的涼州三百八十 士族的選擇絕非唯一五百九十一 蔣欽的抵抗失敗了一千二百八十四 他認爲羅馬帝國沒什麼大不了的一千二百五十六 成功入選的女兒們一千三百六十八 找到大銀礦了一千四百五十七 魏帝國十分需要的寶貴財富一千二百三十四 逆流而上的郭瑾一千一百四十一 爲父說了,你做得很好一千四百九十六 天威難測一千一百九十二 清算不徹底一千四百五十八 諸葛亮是個政治家一千三百六十五 沒人比他更在意他的兄弟能否站穩腳跟了一千一百六十七 郭瑾的這場出道表演秀也挺不錯的九百八十一 大宛國很乖一千二百零四 皇帝在沉默中撕毀一切政治契約一百七十八 誰招我入京一千零三十五 你果然一肚子壞水九百三十四 合適的總辦人選五百八十八 龐羲退兵一千三百六十一 太上皇怎麼開始對學部指手畫腳了?五百八十四 郭嘉的信一千二百五十 糜貴人之死八百二十五 樂進平荊南二十三 學生潁川郭鵬,拜見蔡議郎一千零一十七 所以許靖真的很好用一千四百五十九 魏帝國是個騎在馬背上的國家四百九十五 獅兒不可與爭鋒一千二百三十四 逆流而上的郭瑾三百零八 袁術不會那麼傻吧?一千二百零一 皇帝陛下的禍水東引七百八十三 一個帝國的誕生四百八十八 這是你們自找的一千一百七十九 門生故吏與二重君主的終結九百二十五 郭某人是個討厭屬下越線的人七百四十八 呂範求援一千三百六十四 郭瑾正在竭盡全力的享受着一千三百 讓他們都貪婪起來一千四百六十五 呂虔的確是一個有遠見的官員一千一百五十三 蔡邕頓時感覺到自己身上的擔子重達千斤八百九十九 于禁有了一個決斷一千零二十八 標點符號大革命(下)一千二百五十四 選擇對你的幫助最大的六百零二 他的背後插着一支箭七百九十八 郭某人真的太難了一千四百六十 當長安城迎來下一個有桃花的二月時五百一十六 徐州二張一百一十二 翻車的劉秀一千五百三十四 這好像是咱們父子第一次單獨相處吧?九百四十九 曹仁的策略是行之有效的一千一百二十二 然後雍闓就死了一千一百七十九 門生故吏與二重君主的終結六百五十三 諸葛亮決定要做一個接地氣的諸葛亮一千一百六十九 第二個,郭鵬選擇了荀攸七百零七 君,民,黎庶(上)一千一百八十七 是時候讓暴虐的魏天子見識我們的力量了五百六十二 灞東之戰(上)六百六十七 作威作福的馬家父子八百零四 荊州政變(上)七百九十八 郭某人真的太難了二百四十五 全靠同行襯托四百八十一 我錯了嗎?四百 一朝背反,權傾天下,郭子鳳又欲何爲?四百七十五 劉表註定無法北上八百八十九 公孫康對自己的騎兵很有信心一千一百五十 郭瑾也很喜歡賺錢一千一百五十三 鑽空子的諸葛亮一千一百六十 孔老夫子真是可憐啊六百八十三 郭鵬不需要涼州人的配合一千零九十四 田豐和程昱都被要求隨軍出征四百四十四 亡國之君還敢口出狂言?四百五十一 郭鵬的野望一千零七十一 毛玠看到了未來一千零九十五 誓師北伐九百五十七 探索之路的盡頭,就是無窮無盡的寶藏
六百九十一 郭某人的政治打擊永遠都不會來的太遲一千一百二十五 爲呂凱“報仇”七百八十五 郭鵬不可能放任下一個大家族的誕生一百二十五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五百八十三 受挫的蜀軍七百三十三 張遼的自保之道七百一十七 諸葛亮很明白司馬懿現在的感受一千零六十四 他覺得司馬懿還是蠻有前途的一千零一十九 吾弟所言,深得吾心二百三十八 你還是覺得將軍不是郭鵬的對手?一百六十八 太守府內洋溢着快活的空氣一千二百九十 王威入羅馬一百七十六 劉辯登基一千一百七十四 自古以來八百二十九 縱使郭鵬舉十萬之衆來,願爲陛下拒之!一千一百七十二 孔卿當真是孔夫子嫡傳血脈?一千四百八十一 司馬懿想到辦法了!一千五百零一 劉健病了二百零二 席捲天下的風暴三百四十一 是匡扶漢室,還是……九百零八 它們毀了漢,現在還想毀了魏一千五百二十九 這就是兵法與國力之結合關於張飛的一點問題說明九十六 威望一千五百五十三 郭承志不懂郭鵬的落寞一千一百五十一 並不荒涼的涼州三百八十 士族的選擇絕非唯一五百九十一 蔣欽的抵抗失敗了一千二百八十四 他認爲羅馬帝國沒什麼大不了的一千二百五十六 成功入選的女兒們一千三百六十八 找到大銀礦了一千四百五十七 魏帝國十分需要的寶貴財富一千二百三十四 逆流而上的郭瑾一千一百四十一 爲父說了,你做得很好一千四百九十六 天威難測一千一百九十二 清算不徹底一千四百五十八 諸葛亮是個政治家一千三百六十五 沒人比他更在意他的兄弟能否站穩腳跟了一千一百六十七 郭瑾的這場出道表演秀也挺不錯的九百八十一 大宛國很乖一千二百零四 皇帝在沉默中撕毀一切政治契約一百七十八 誰招我入京一千零三十五 你果然一肚子壞水九百三十四 合適的總辦人選五百八十八 龐羲退兵一千三百六十一 太上皇怎麼開始對學部指手畫腳了?五百八十四 郭嘉的信一千二百五十 糜貴人之死八百二十五 樂進平荊南二十三 學生潁川郭鵬,拜見蔡議郎一千零一十七 所以許靖真的很好用一千四百五十九 魏帝國是個騎在馬背上的國家四百九十五 獅兒不可與爭鋒一千二百三十四 逆流而上的郭瑾三百零八 袁術不會那麼傻吧?一千二百零一 皇帝陛下的禍水東引七百八十三 一個帝國的誕生四百八十八 這是你們自找的一千一百七十九 門生故吏與二重君主的終結九百二十五 郭某人是個討厭屬下越線的人七百四十八 呂範求援一千三百六十四 郭瑾正在竭盡全力的享受着一千三百 讓他們都貪婪起來一千四百六十五 呂虔的確是一個有遠見的官員一千一百五十三 蔡邕頓時感覺到自己身上的擔子重達千斤八百九十九 于禁有了一個決斷一千零二十八 標點符號大革命(下)一千二百五十四 選擇對你的幫助最大的六百零二 他的背後插着一支箭七百九十八 郭某人真的太難了一千四百六十 當長安城迎來下一個有桃花的二月時五百一十六 徐州二張一百一十二 翻車的劉秀一千五百三十四 這好像是咱們父子第一次單獨相處吧?九百四十九 曹仁的策略是行之有效的一千一百二十二 然後雍闓就死了一千一百七十九 門生故吏與二重君主的終結六百五十三 諸葛亮決定要做一個接地氣的諸葛亮一千一百六十九 第二個,郭鵬選擇了荀攸七百零七 君,民,黎庶(上)一千一百八十七 是時候讓暴虐的魏天子見識我們的力量了五百六十二 灞東之戰(上)六百六十七 作威作福的馬家父子八百零四 荊州政變(上)七百九十八 郭某人真的太難了二百四十五 全靠同行襯托四百八十一 我錯了嗎?四百 一朝背反,權傾天下,郭子鳳又欲何爲?四百七十五 劉表註定無法北上八百八十九 公孫康對自己的騎兵很有信心一千一百五十 郭瑾也很喜歡賺錢一千一百五十三 鑽空子的諸葛亮一千一百六十 孔老夫子真是可憐啊六百八十三 郭鵬不需要涼州人的配合一千零九十四 田豐和程昱都被要求隨軍出征四百四十四 亡國之君還敢口出狂言?四百五十一 郭鵬的野望一千零七十一 毛玠看到了未來一千零九十五 誓師北伐九百五十七 探索之路的盡頭,就是無窮無盡的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