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九十 我郭瑾不是一個刻薄寡恩之君

聽聞趙雲要彈劾自己,張飛的腦袋裡一片混亂。

他想要搞清楚這是什麼事情,但是卻又無論如何都搞不清楚這是怎麼回事。

似乎都失去了思考能力了。

“怎麼會呢?子龍怎麼會彈劾我呢?”

張飛無論如何都不敢相信這件事情。

“我……我和子龍相識三十年了,不說生死之交,也是好友吧?他怎麼會彈劾我?爲什麼彈劾我?”

“你不信,就自己去皇宮裡證實吧,當然我不知道你現在去還能不能來得及。”

關羽怒不可遏:“都到了這個份上,益德,沒人能幫你了!你自己自求多福吧!”

關羽十分生氣,轉身就走。

離開張飛的府邸之後,關羽又前往皇宮,試圖求見郭瑾,爲張飛說幾句話。

結果卻得知又有三名衛軍將領一起上表彈劾張飛的事情。

他們都是此番和張飛一起出擊的將領,因爲被張飛打亂了全軍部署而沒有得到什麼功勞。

跨越千里出征,心裡滿懷着對軍功的嚮往,結果被張飛一杆子打懵掉,專門跟在張飛屁股後頭吃灰,惱火極了。

他們心裡對張飛有諸多不滿,但是礙於張飛的地位不敢說什麼。

可是現在有了趙雲帶頭,他們心中的不滿也瞬間爆發。

於是,張飛被羣起而攻。

出征的衛軍將領,鎮西都護府的將領,還有一些過往的歲月裡和張飛有點不愉快和過節的將領,全都來落井下石了。

張飛過去也因爲資格老脾氣爆,和同僚多有徵戰上和戰果上的爭端。

而且他這人不太喜歡和武將處關係,喜歡和讀書人處關係,你有學識,張飛瞧得起你,你沒什麼學識,張飛就不拿正眼看你。

這一波學術下移之前,軍隊裡多是大老粗,或者是豪強出身的半拉學問人。

可以說魏軍裡最初基本上沒什麼士族出身的儒將,硬是要說有,那也就是郭鵬。

後來引入了軍法官和參謀制度,張飛來了興趣,和一些軍法官還有參謀處得比較好,但還是不願意和大老粗們相處。

所以張飛在軍隊裡自然沒什麼好人緣。

所謂牆倒衆人推,趙雲的帶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平常那些暗中對張飛不滿的軍將們羣起而攻,積攢多年的怒火一朝噴發。

這下,張飛是真的無法翻身了。

就算是關羽這個沒什麼政治敏感度的人也知道張飛這一次是凶多吉少了。

於是關羽站在皇宮外面六神無主,不知道該怎麼辦。

而此時的皇宮裡,也早已鬧翻了天。

這件事情屬於軍隊系統的事情,除了軍隊系統內部人士,不相關人士是不能參與進去的,能參與進去的朝廷部門也就是兵部和參謀臺。

但是其他部門雖然不能參合,卻能傳八卦,傳小道消息。

他們到處傳謠言和所謂的真相,把事情越鬧越大,說張飛這裡不好那裡不好,越傳越邪乎,最後甚至傳出了張飛圖謀造反的事情。

說什麼張飛要帶領自己的部下搞什麼兵變之類的。

他們的陰謀論當然不能起到什麼實質上的作用,因爲他們沒有任何參與的權利。

但是在張飛已經被羣起而攻的局面之下,他們的摻和只會讓張飛的處境更加不妙。

軍隊系統裡和張飛有過節的人紛紛上表落井下石,對張飛窮追猛打,恨不得把他打入無底深淵。

而願意爲張飛上表說句話的人卻至今沒有看到過。

這樣的局面也超乎了郭瑾的設想。

他沒想到這些年來張飛居然得罪了那麼多人,而且連個朋友都沒有,願意幫他說話的人居然一個都沒有,全都是要上表彈劾他的。

翻看着彈劾張飛的表奏,郭瑾頗爲驚奇。

“我以爲張飛是功勳老將,怎麼着也得有些願意幫他說話的人,沒成想居然全是來落井下石的,沒一個人幫他說話,他的人緣到底爲什麼那麼差?同僚不喜歡他,他的部下總該幫他說幾句吧?”

陸議站在一旁,低聲道:“臣聽聞張益德喜歡和文人士子來往,不太喜歡和軍將來往,而且對軍中士卒和部下比較苛刻,不怎麼願意施恩,所以儘管是他的部下,也不太有誰與他親近。

而且,牆倒衆人推,此乃人之本性,之前有傳言說陛下暴怒,估計也不會有人敢於在這個時候惹陛下不開心,臣以爲,並非沒有人願意爲張飛說話,只是落井下石的人太多,他們不敢。”

郭瑾放下了一本彈劾張飛霸道欺凌軍中新人的奏表,嘲諷的搖了搖頭。

“沒有自然是好事,證明大家都很聰明,可是如果一個朝廷裡全是聰明人,卻沒幾個蠢笨的人,想想,也是覺得有些淒涼啊。”

郭瑾看向了陸議。

陸議抿了抿嘴脣,沒說什麼。

“張益德縱橫沙場三十年,爲我魏立下功勳無數,如今一朝犯錯,居然全是落井下石之人,連一個願意爲他說話的人都沒有,伯言,換做是我,我估計會很難受很難受的。”

郭瑾嘆了口氣,還要說些什麼,張德卻突然從外面進來跪下。

“陛下,解侯關羽請求拜見陛下,他說,他想爲涿侯張飛辯白。”

郭瑾還沒說出去的話就停在了嗓子眼裡。

他呆呆的看了看陸議,陸議也呆呆的看了看他。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好好好,我以爲滿朝文武百官都是明哲保身的聰明人,不曾想還是有那麼個蠢笨之人的,哈哈哈哈!宣!宣關羽覲見!”

“遵旨。”

張德跑了出去。

郭瑾撫掌大笑不止。

“哈哈哈哈,真沒想到,還真有如此蠢笨之人,落井下石之人何其多,他這個時候幫張飛說話,不是等於幫他一起承擔罪責嗎?關羽應該不是這種沒有頭腦之人,伯言,你說是嗎?”

陸議點了點頭。

“關雲長跟隨太上皇三十年,是最早的一批元從老將之一,雖然從來沒有從事過政務,但是,也絕對不是蠢笨之人,能做出這種事情,顯然,是因爲他和張益德三十年的交情。”

郭瑾點了點頭。

“我當年聽人說過,關雲長和張益德早前是一個叫做劉玄德的漢室宗親的部下,並非一開始就是太上皇的部下,他們曾跟隨劉玄德征戰過沙場,在黃巾之亂中立功。

後來因爲劉玄德和太上皇同爲前漢太尉盧公之門生,所以前去投奔太上皇,再往後,劉玄德奉太上皇之命,帶兵跟隨前漢軍閥公孫瓚一起出動參與平定涼州韓遂、北伯宮玉之亂。

結果在路途中,公孫瓚粗暴對待當時的烏丸人,引發烏丸人的叛亂,亂戰之中,劉玄德戰死,關雲長和張益德僥倖逃出,回奔太上皇,自此成爲太上皇的部下。

如此算來,他們之間相識相知還要更早於跟隨太上皇征戰,應該是超過三十年的交情,這份交情在整個朝廷裡也算是非常深厚的,關雲長能站出來,不愧重情重義之名。”

“那陛下打算如何應對?”

“如何應對?這有什麼好說的?張飛必然要嚴懲,但是關羽沒有任何過錯,不能懲處,反而要撫慰,要嘉獎,如此,才能更好的撫慰老臣、老將之心啊,呵呵呵。”

郭瑾笑眯眯的看着陸議。

陸議稍微愣了一下,靈光一閃,恍然大悟。

這一推一拉,可不就是把老臣老將之心玩弄於鼓掌之中嗎?

若只是嚴懲,固然樹立權威,固然有趙雲分擔壓力,也難保老臣老將不爲之擔憂、寒心。

皇帝嚴苛,就算是功勳老將也不會放過,趙雲一波得逞,這一次是張飛,下一次,誰又會成爲那個被打擊的靶子呢?

如果趙雲的權力慾望勃發,和郭瑾這半拉姑爺唱雙簧,一起排斥異己,把軍隊裡對趙雲不服從的人全部幹掉,以此集權,他們又能怎麼辦?

而且趙雲素來不結黨不搞山頭,這一波忽然要搞小團體了,這樣一來,整個魏軍的生態都要發生巨大的變化,很多人都會因此而失去地位的。

如此,軍隊必然爆發大的信任危機,從而影響到魏軍的戰鬥力和魏軍的發展。

況且成軍多年,魏軍絕非鐵板一塊,彼此之間誰又沒有一點爭端、過失,誰又沒有一兩個仇家、對頭呢?

若只是打擊,不去撫慰,就會引發這樣的問題。

而嘉獎、撫慰關羽,便能打消老臣、老將的擔憂。

這就等於告訴老臣老將,這一波是就事論事,不搞清洗,不搞擴大化,不會由軍事問題牽扯到政治問題,來一輪【一朝天子一朝臣】式的政治行動。

告訴他們,我郭瑾不是一個刻薄寡恩之君,我讚許忠義之輩,我欣賞忠誠勇敢的老臣,欣賞關羽這樣願意爲自己的同僚說一句好話的心存善念的人。

這樣可以使得郭瑾不僅得到權威,還能得到老臣老將之心,在軍隊裡和老將們的羣體之間,郭瑾將真正意義上擁有屬於他自己的威望,而不是郭鵬爲他營造的【人望】。

尤其是對於關羽來說,這種威望就更加明顯。

一千三百八十五 趙雲不敢公私不分三百九十五 徐州的抗擊袁術統一戰線一千四百五十 曹衝之眼中所見到的四百一十四 郭鵬真的越來越喜歡曹洪了一千一百八十九 上一個時代最後的殘留物八百二十一 龐統頓時雄心萬丈四百八十二 荀彧,你可真是奢侈一千五百零九 經濟危機的終結四百四十四 亡國之君還敢口出狂言?一百六十七 太守迴歸一千一百四十九 瓜熟蒂落二百零八 酸棗盟誓五十六 張角是個有能耐的人一千一百九十一 他們極其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好日子八百五十五 劉璋投降四百六十一 現在朝廷這是要往回走嗎一千三百二十一 于禁相當的擔憂二百三十 背主之賊!燕人張飛特來取你性命!八百七十九 于禁要回報郭鵬對他的信任二十 求見蔡邕五十六 張角是個有能耐的人一千五百一十六 郭某人的報應三百八十 士族的選擇絕非唯一一百二十一 你不負我,我不負你一千三百四十六 當着我們的面罵我們,你很有成就感嗎?一千一百五十六 世上沒有兩全法一千一百二十 孟獲做起了白日夢一千五百零七 沒人在意劉健爲什麼死一千一百三十三 能在未來的某個時刻綻放出美麗的花朵二百八十三 覺醒的曹仁一百四十七 蔡邕深深地嘆息一千零六十四 他覺得司馬懿還是蠻有前途的七百四十二 總比做郭子鳳的階下囚要好二百三十九 潁川荀彧文若,拜見將軍一千三百七十二 把握下層,拉攏中層,架空上層四百八十三 戰爭和隱戶八百四十七 打贏這一戰的不是我等,而是陛下一百五十四 郭單不高興五 聰明家族一千三百九十 我郭瑾不是一個刻薄寡恩之君一百八十六 救駕之功一千五百零四 郭瑾感到十分憂慮四百零二 無比正確的道路六百六十三 從雒陽北部尉走向天下一千三百九十四 全軍大比武二百九十二 我願爲將軍馬前卒一千零二十二 酒肆的出現九百零七 開戰時刻一千三百二十一 于禁相當的擔憂七百七十四 從現在開始,你就真的沒有退路了五百一十 你不要過來啊!一千三百四十五 下一個輪迴的開始二百九十八 忠誠比天大一千零六十七 諸葛亮很有想法四百七十三 生病的楊彪六十 爆發一千一百一十九 出兵一千一百一十九 出兵二百三十一 傳國玉璽一千四百五十四 治大國,是需要死人的啊一千四百八十 對錯之間九百二十六 崔渠是不是唯一會死的那個人?一千四百零九 哲羅國王的神經一下子繃緊了九百四十五 重返西域戰略(下)七百三十七 必須要對得起魏王殿下賜給我們的肉食五百 直搗王庭四百零三 郭鵬太瞭解袁術了五百三十三 韓遂頗爲得意的打着自己的算盤六百七十四 成公英的求援一千三百五十六 最後一個時辰九百一十三 躁動起來的王粲一千五百四十三 嚴厲的郭瑾一千五百一十八 郭承志不懂女人三百九十 袁術御駕親征一千一百四十七 儘管如此,他也不會停止繼續戰鬥一千五百一十五 我已經不坐在那張皇位上了八百六十 我等的性命算是保住了一千四百六十四 被棍子打疼了才知道什麼叫謙虛三百四十 郭某人滿臉都是森寒的殺意一千零九 拿掉程令君兼管吏部之權一千四百九十五 棗祗忽然間有點羨慕程昱八百六十九 三十年前的往事二百七十二 奮進的郭鵬與逃難的呂布一千二百六十一 張津驟然發難九百三十三 董昭,你瞎嗎?七百二十 吳人依然談魏色變一百零四 劉備覺得自己很有優勢二十一 蔡邕的日常一千四百七十二 你這次可把他得罪了九百二十二 陛下劃定的線你不能越過去!一千一百七十七 郭某人的國務會議三百九十六 郭子鳳!你居然敢背叛我!三百九十八 曹仁的內心毫無波動四百二十三 蔡瑁不傻八百九十三 公孫康的絕境一千五百二十八 李乾決定畢其功於一役一千一百九十一 他們極其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好日子一千三百三十六 你也可以做開國之君一千零五十二 文明和野蠻的界限從來沒有在曹休的心裡如此明確過五百八十八 龐羲退兵
一千三百八十五 趙雲不敢公私不分三百九十五 徐州的抗擊袁術統一戰線一千四百五十 曹衝之眼中所見到的四百一十四 郭鵬真的越來越喜歡曹洪了一千一百八十九 上一個時代最後的殘留物八百二十一 龐統頓時雄心萬丈四百八十二 荀彧,你可真是奢侈一千五百零九 經濟危機的終結四百四十四 亡國之君還敢口出狂言?一百六十七 太守迴歸一千一百四十九 瓜熟蒂落二百零八 酸棗盟誓五十六 張角是個有能耐的人一千一百九十一 他們極其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好日子八百五十五 劉璋投降四百六十一 現在朝廷這是要往回走嗎一千三百二十一 于禁相當的擔憂二百三十 背主之賊!燕人張飛特來取你性命!八百七十九 于禁要回報郭鵬對他的信任二十 求見蔡邕五十六 張角是個有能耐的人一千五百一十六 郭某人的報應三百八十 士族的選擇絕非唯一一百二十一 你不負我,我不負你一千三百四十六 當着我們的面罵我們,你很有成就感嗎?一千一百五十六 世上沒有兩全法一千一百二十 孟獲做起了白日夢一千五百零七 沒人在意劉健爲什麼死一千一百三十三 能在未來的某個時刻綻放出美麗的花朵二百八十三 覺醒的曹仁一百四十七 蔡邕深深地嘆息一千零六十四 他覺得司馬懿還是蠻有前途的七百四十二 總比做郭子鳳的階下囚要好二百三十九 潁川荀彧文若,拜見將軍一千三百七十二 把握下層,拉攏中層,架空上層四百八十三 戰爭和隱戶八百四十七 打贏這一戰的不是我等,而是陛下一百五十四 郭單不高興五 聰明家族一千三百九十 我郭瑾不是一個刻薄寡恩之君一百八十六 救駕之功一千五百零四 郭瑾感到十分憂慮四百零二 無比正確的道路六百六十三 從雒陽北部尉走向天下一千三百九十四 全軍大比武二百九十二 我願爲將軍馬前卒一千零二十二 酒肆的出現九百零七 開戰時刻一千三百二十一 于禁相當的擔憂七百七十四 從現在開始,你就真的沒有退路了五百一十 你不要過來啊!一千三百四十五 下一個輪迴的開始二百九十八 忠誠比天大一千零六十七 諸葛亮很有想法四百七十三 生病的楊彪六十 爆發一千一百一十九 出兵一千一百一十九 出兵二百三十一 傳國玉璽一千四百五十四 治大國,是需要死人的啊一千四百八十 對錯之間九百二十六 崔渠是不是唯一會死的那個人?一千四百零九 哲羅國王的神經一下子繃緊了九百四十五 重返西域戰略(下)七百三十七 必須要對得起魏王殿下賜給我們的肉食五百 直搗王庭四百零三 郭鵬太瞭解袁術了五百三十三 韓遂頗爲得意的打着自己的算盤六百七十四 成公英的求援一千三百五十六 最後一個時辰九百一十三 躁動起來的王粲一千五百四十三 嚴厲的郭瑾一千五百一十八 郭承志不懂女人三百九十 袁術御駕親征一千一百四十七 儘管如此,他也不會停止繼續戰鬥一千五百一十五 我已經不坐在那張皇位上了八百六十 我等的性命算是保住了一千四百六十四 被棍子打疼了才知道什麼叫謙虛三百四十 郭某人滿臉都是森寒的殺意一千零九 拿掉程令君兼管吏部之權一千四百九十五 棗祗忽然間有點羨慕程昱八百六十九 三十年前的往事二百七十二 奮進的郭鵬與逃難的呂布一千二百六十一 張津驟然發難九百三十三 董昭,你瞎嗎?七百二十 吳人依然談魏色變一百零四 劉備覺得自己很有優勢二十一 蔡邕的日常一千四百七十二 你這次可把他得罪了九百二十二 陛下劃定的線你不能越過去!一千一百七十七 郭某人的國務會議三百九十六 郭子鳳!你居然敢背叛我!三百九十八 曹仁的內心毫無波動四百二十三 蔡瑁不傻八百九十三 公孫康的絕境一千五百二十八 李乾決定畢其功於一役一千一百九十一 他們極其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好日子一千三百三十六 你也可以做開國之君一千零五十二 文明和野蠻的界限從來沒有在曹休的心裡如此明確過五百八十八 龐羲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