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四百五十四 年輕的郭承志無法理解

十年前的別離浮上心頭,當日的一幕幕重現於腦海,諸葛亮感慨萬千。

“臣微末卑鄙之人,怎敢勞煩太上皇記掛十年?”

“爲魏國做出功勳之人,我到底都還記着他。”

郭鵬鬆開諸葛亮的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好了,坐吧,十年未見,我有好多話想要對你說。”

諸葛亮抿了抿嘴脣,謹遵聖命,請郭鵬先坐,他隨後坐下。

之後郭鵬詢問了他十年來的心路歷程,詢問他從敦煌縣令到敦煌郡守再到北庭都護的人生旅程,詢問他在這期間領悟到的東西。

“當初臣想要離開洛陽到地方,就是想知道從中央到地方,一道政令究竟是如何完成的,要經過幾次轉手,從中央最開始生成,再到執行於地方,究竟要經過多長時間。

這期間會發生什麼變化,中央的政策會如何落實,會不會遭到人爲篡改,一層一層下到地方,是否會失去本來的意思,從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變成坑害國民的惡事。

如果有,那麼變化是從何開始誕生的,如果沒有,又是什麼使得政令如此暢通,到了真正執行的時候,地方又會如何執行,是會原封不動的執行,還是自行更改,中央又會如何處理。

而這一切最終作用到黎民百姓身上,又會發生什麼,到底是利民了,還是損害了他們的生活,使得他們的生活更加困苦,而不是更加輕鬆,這一切,就是臣想要知道的。”

諸葛亮侃侃而談道:“這十年來,承蒙太上皇、陛下信賴、任用,臣終於明白了臣在洛陽做的一切都是爲了什麼ꓹ 而在地方上做的一切又是爲了什麼。”

“你懂了?”

郭鵬很是欣賞的看向諸葛亮。

諸葛亮拱手。

“不敢說全懂,但是ꓹ 政令如何上傳下達並且最終執行,這中間的過程和曲折,臣是終於明白了ꓹ 也明白爲政者最重要的是什麼,以及該怎麼做。”

郭鵬點點頭。

“那你說說ꓹ 你最大的感悟是什麼?”

“最大的感悟……”

諸葛亮沉吟片刻,緩緩開口道:“若要說最大的感悟ꓹ 便一定是所謂【上有政策ꓹ 下有對策】了。”

正在喝茶的郭承志一愣。

郭鵬收斂起笑容。

“繼續說。”

“遵命。”

諸葛亮點頭,開口道:“臣在中央爲官時,時常感慨地方無能,一道政令貫徹起來如此緩慢、低效,非要中央派人督促不可,否則絕不按時按質辦成。

臣當時心中對此多有埋怨,相當不滿ꓹ 覺得地方官員尸位素餐,只知道拿俸祿ꓹ 對朝廷政策陽奉陰違ꓹ 不放在心上ꓹ 理當嚴懲。

而離開中央來到地方ꓹ 臣卻又時常感慨中央不瞭解地方苦楚,只知埋頭制定政策ꓹ 卻不肯擡眼看看真實的民間ꓹ 制訂出一堆不合實際的空洞文章ꓹ 對於地方有百害而無一利。”

“嗯,繼續說。”

郭鵬緩緩點頭。

“產生如此矛盾的感覺之後ꓹ 臣便覺得,中央和地方之間,一定是某個環節出現了銜接上的問題,使得雙方無法相互明白各自的難處,最大的問題,大概就在於雙方都在力求不犯錯。”

諸葛亮皺眉道:“中央官員不敢犯錯,地方官員也不敢犯錯,這種心態在我魏官員羣體之中非常普遍,而這一心態又會直接導致上上下下大小官員只報喜,不報憂。

政策推行下去,需要官員執行,官員是人,人非聖賢,孰能無錯?會有好的結果,但是也難免會出現不好的結果,但是恐懼犯錯的官員不敢彙報錯誤,只要能掩蓋,那就拼命掩蓋。

上官事務繁忙,往往不能親自確定事情究竟有沒有辦好,只能聽屬下彙報,以此作爲判斷彙報上去,假使有人真的彙報問題,上官就真的敢於把問題彙報給中央嗎?

這也不見得,最壞的情況下,一件事情出現錯誤,被層層瞞報,從上到下互相幫忙遮掩,官官相護,到最後,中央得到的就是一筆糊塗賬,完全不是真實的情況。

但是中央卻以爲這是真實的情況,在此基礎之上,頒佈更新的政策,要求進一步達到某個目標,可原先就沒有達成的目標,如何更上一層樓?只能繼續瞞報。”

諸葛亮說的沉重,郭鵬的面色也毫不輕鬆,連帶着郭承志也陷入了思考之中。

“你瞞報,我也瞞報,這一定會出問題的,就算原來是小問題,從上到下層層瞞報也會造成大問題,最終,就是震動中央的大案。”

郭鵬看着諸葛亮:“你是如此理解這個問題的?”

諸葛亮連連點頭。

“是,問題就是這樣來的,而更可怕的是,一件事情從政令形成到執行地方,無論哪一個環節,無論哪一個人,哪怕只出現一個極其微小的失誤,只要有,最終極有可能導致一個巨大且難以填補的缺口。”

“府君,各級官吏便如此恐懼於承認錯誤並且改正嗎?這並非難事,只要勇於承認,努力改正,亡羊補牢,爲時未晚啊。”

話說到這裡,郭承志終於沒忍住,提出了自己的問題。

在他看來,只要出現問題,那就去改正,這是最重要的。

誰出的問題誰去改正,把錯誤修正了,那麼問題就解決了,所有人都無需爲此付出巨大的代價。

就和他小時候上學的日子一樣,犯了錯,只要勇於承認,就會得到諒解,雖然的確要爲此承擔一定責任,需要彌補自己的過錯。

可是隻要承認錯誤不就可以了嗎?

相反,如果瞞着,一旦被發現,那就是一頓胖揍。

記憶中,小時候他也曾害怕犯錯,犯了錯誤之後害怕被郭瑾責罰,就隱瞞不報,但是皇子的事情怎麼可能瞞得住呢?

郭瑾知道後,十分生氣,下狠手痛揍了他一頓,然後告訴他犯錯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承認,不敢改正,這樣就是錯上加錯!

那頓痛打他至今記憶猶新,記得最後還是母親蔡婉跑去皇宮把祖母曹蘭請了過來,曹蘭急急忙忙趕了過來,才讓郭瑾停手,否則郭瑾還要繼續打。

那頓打的記憶過於深刻,於是這就成爲他所認定的事情。

承認錯誤很難嗎?

爲什麼那麼簡單的事情就是做不到呢?

年輕的郭承志無法理解。

郭鵬嘆了口氣,沒說話。

諸葛亮爲郭承志解答了疑惑。

“公子,官員犯錯,這不是小事,這關係到官員本身的官位和未來的升遷之事,更有可能成爲旁人攻訐此人的把柄,一朝把柄在手,便有可能失去權位。

地方官員並非和和睦睦一團和氣,彼此之間爲了權勢和利益,勾心鬥角無所不爲,互相之間盼着對方犯錯倒臺的不知凡幾,幾乎不可能按照正常流程來處理此事。

一人犯錯,那麼盯着他權位的人就會立刻藉此機會大肆詆譭此人,甚至可能發動同盟對此人大肆攻訐,非要將他扳倒不可。

而失去官位,對於官員而言,是極爲可怕的事情,包括他本人在內,整個家族,都可能遭到清算,失去所有,所以主動承認錯誤對於官吏而言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郭承志十分驚訝。

這和他所接受的教育而得出的結論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情況。

“怎麼會……既如此,那些規定定下來又有什麼用?規定定下來不就是要用的嗎?小小地方,哪來的那麼多勾心鬥角?爲什麼一定要同僚倒下?

難道彌補錯誤修正失誤不是最重要的事情嗎?官員鬥爭,受損的難道不是平民百姓?他們只顧自己,不顧百姓死活?”

郭承志又是驚訝,又是生氣。

“雖然聽上去非常可恨,但真實的地方,便是如此了。”

諸葛亮無奈搖頭:“公子所言,是極爲理想之狀態,官員之間和睦、團結,一心爲了辦事,而沒有私心,人人都追求公務的完美,而不追求個人私慾。

一人犯錯,所有人一起承擔、改正,上官帶頭承擔錯誤,爲下屬開脫,然後集中全力彌補錯誤,將錯誤修正,中央也不會嚴懲犯錯者,公子所思所想,應該就是這樣得事情了。”

“這樣不好嗎?”

郭承志滿臉疑惑。

“這樣非常好,可問題在於辦不到,我等所設想的理想狀態,從政令離開朝廷開始就一直變動,等執行到地方時,早已和初衷相隔甚遠,甚至都不是同一個想法。

官員與官員之間絕非勠力同心之關係,勠力同心之人並非沒有,但是極其稀少,更多的是勾心鬥角爭權奪利,爲一己私利不惜放大同僚之失誤,寧願讓民衆捱餓受損,也要將同僚扳倒。”

諸葛亮一臉遺憾的告訴郭承志人間真味。

郭承志受到了劇烈的衝擊。

“這……這簡直混賬透頂!這種官員應當嚴厲懲處!”

諸葛亮連連搖頭。

“雖然如此說,可這樣的官員又如何能發現呢?他只是不作爲,而沒有犯錯,律法懲處犯錯之人,一般不會懲處不作爲之人,不作爲,就意味着沒有犯錯。

沒有犯錯,又該如何懲治呢?如此情況之下,別說一個小縣,就是一個小小村莊,也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在某些官吏眼裡,民衆只是他們爭權奪利的籌碼。”

諸葛亮一通話說盡了魏帝國地方政治的根本問題。

一千四百四十三 國不知有民,則民不知有國七百四十三 他們無恥的笑容映襯着新時代的曙光一千零一百 難樓眼饞騎兵裝備很久了一千零四十二 樂進和曹氏的關係並不好九百三十一 從黃河流域到長江流域一千一百二十 得到了郭鵬的許可,難樓就更加開心了五百三十九 魏軍的強勢威懾六百六十六 韓遂不舒服四百八十七 我什麼地方得罪了郭鵬?一百一十二 翻車的劉秀五百六十六 他們還想再賭一把三百八十九 戰爭機器轟然轉動七百三十九 他們就是爲了破陣而誕生的一千零二十一 我會期待你回到洛陽城的那一天一百二十二 郭某很是心寒八十八 程立不能答應一千三百八十二 趙雲是唯一合適的人選一千一百三十六 皇帝到底想要幹什麼?八百五十三 魏軍包圍成都一千一百八十一 世界上總是不缺有生意頭腦的人二百一十九 收郭鵬爲己用一百三十 無路可退的郭鵬一百六十二 幸運的靈帝一千二百九十一 王威遊歷羅馬城一千一百六十三 郭某人的三步走二百五十二 公孫瓚心中的野望開始滋生八百三十五 王平的建議一千零六十五 毛玠的尷尬處境九百二十二 陛下劃定的線你不能越過去!三百零六 生氣的袁術一千五百五十六 郭鵬失去了僅有的半個知心人三百二十九 狗仗人勢的郭某人三百三十四 難樓請戰六百二十七 郭鵬全據漢中一千零八十二 陳宮很想要進入中央三百六十四 跟不上時代的陶謙三百三十六 他的自負僅次於袁術一千一百五十二 誰也不想回到從前三百七十 未來,或許會很有趣也說不定六百五十六 給徐州人長臉一千四百七十五 與孔明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五百四十二 劉璋的小心思一千零四十八 西域聯合軍六百零九 上天似乎並不打算垂憐孫吳政權了一千五百五十五 我又該回到哪裡去呢?七百六十八 郭鵬的秘密工場一千二百三十九 洛陽城裡已經沒有了曹洪的位置九百八十三 馬遠看到了當年的自己一千四百六十二 千錯萬錯都是安息人的錯二百五十四 郭鵬率軍入兗州四百四十七 人,總要向前看一千三百七十七 張飛決定打游擊一千四百九十三 郭皇帝又高又硬一千一百六十 我強,我打你,我就是有道理一千一百一十一 將士還在餓着肚子拼命,我怎麼能先於他們吃飯?五百九十九 公瑾,我們輸了嗎?一千一百三十二 不拘一格降人才一千一百八十五 恐慌從官場很快蔓延到了民間九百七十 開掛的郭氏八十二 天公將軍,你這黃天,也死了!一千四百八十八 呂虔背水一戰一千一百零八 重騎營出擊一千二百九十一 王威遊歷羅馬城三百五十八 小小的問題三百二十四 真實的謊言三百七十 未來,或許會很有趣也說不定八百二十九 縱使郭鵬舉十萬之衆來,願爲陛下拒之!一百一十一 長期發展規劃一千四百零七 這個國家叫做注輦國二百二十五 他們還能以漢臣自居嗎?一千一百四十七 儘管如此,他也不會停止繼續戰鬥一千三百一十八 程昱覺得自己這一波血賺八百零九 文聘歸降三十六 波瀾起一百六十九 世風日下,人心不古七百三十六 吳景陣亡一千零三十三 有點等不及的感覺七百零九 漢室的昨日,郭氏的明日一千四百八十 對錯之間六百六十三 從雒陽北部尉走向天下六百一十五 吳懿覺得很苦惱一百六十七 太守迴歸六百四十八 蔡邕一生的驕傲三百七十六 劉協的日子是真的不好過一千四百六十四 曹昂的勇氣和擔當六百二十一 龐將軍願爲先驅,爲魏公血戰沙場,九死不悔三百零六 生氣的袁術一千零九 拿掉程令君兼管吏部之權一千一百七十四 你們的婚事,爲父已經決定好了二百七十二 奮進的郭鵬與逃難的呂布四十 明白人與富貴人一千三百三十三 最後,朱元璋沒有成功九十六 威望五十二 袁公路這邊,就由子鳳來吧一千四百五十九 魏帝國是個騎在馬背上的國家一千四百四十六 太上皇的大手筆一百八十九 老董覺得自己的血壓有點高三百一十九 這一回,我贏定了一千三百七十四 張飛還是很喜歡諸葛亮的一千四百五十 曹衝之眼中所見到的
一千四百四十三 國不知有民,則民不知有國七百四十三 他們無恥的笑容映襯着新時代的曙光一千零一百 難樓眼饞騎兵裝備很久了一千零四十二 樂進和曹氏的關係並不好九百三十一 從黃河流域到長江流域一千一百二十 得到了郭鵬的許可,難樓就更加開心了五百三十九 魏軍的強勢威懾六百六十六 韓遂不舒服四百八十七 我什麼地方得罪了郭鵬?一百一十二 翻車的劉秀五百六十六 他們還想再賭一把三百八十九 戰爭機器轟然轉動七百三十九 他們就是爲了破陣而誕生的一千零二十一 我會期待你回到洛陽城的那一天一百二十二 郭某很是心寒八十八 程立不能答應一千三百八十二 趙雲是唯一合適的人選一千一百三十六 皇帝到底想要幹什麼?八百五十三 魏軍包圍成都一千一百八十一 世界上總是不缺有生意頭腦的人二百一十九 收郭鵬爲己用一百三十 無路可退的郭鵬一百六十二 幸運的靈帝一千二百九十一 王威遊歷羅馬城一千一百六十三 郭某人的三步走二百五十二 公孫瓚心中的野望開始滋生八百三十五 王平的建議一千零六十五 毛玠的尷尬處境九百二十二 陛下劃定的線你不能越過去!三百零六 生氣的袁術一千五百五十六 郭鵬失去了僅有的半個知心人三百二十九 狗仗人勢的郭某人三百三十四 難樓請戰六百二十七 郭鵬全據漢中一千零八十二 陳宮很想要進入中央三百六十四 跟不上時代的陶謙三百三十六 他的自負僅次於袁術一千一百五十二 誰也不想回到從前三百七十 未來,或許會很有趣也說不定六百五十六 給徐州人長臉一千四百七十五 與孔明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五百四十二 劉璋的小心思一千零四十八 西域聯合軍六百零九 上天似乎並不打算垂憐孫吳政權了一千五百五十五 我又該回到哪裡去呢?七百六十八 郭鵬的秘密工場一千二百三十九 洛陽城裡已經沒有了曹洪的位置九百八十三 馬遠看到了當年的自己一千四百六十二 千錯萬錯都是安息人的錯二百五十四 郭鵬率軍入兗州四百四十七 人,總要向前看一千三百七十七 張飛決定打游擊一千四百九十三 郭皇帝又高又硬一千一百六十 我強,我打你,我就是有道理一千一百一十一 將士還在餓着肚子拼命,我怎麼能先於他們吃飯?五百九十九 公瑾,我們輸了嗎?一千一百三十二 不拘一格降人才一千一百八十五 恐慌從官場很快蔓延到了民間九百七十 開掛的郭氏八十二 天公將軍,你這黃天,也死了!一千四百八十八 呂虔背水一戰一千一百零八 重騎營出擊一千二百九十一 王威遊歷羅馬城三百五十八 小小的問題三百二十四 真實的謊言三百七十 未來,或許會很有趣也說不定八百二十九 縱使郭鵬舉十萬之衆來,願爲陛下拒之!一百一十一 長期發展規劃一千四百零七 這個國家叫做注輦國二百二十五 他們還能以漢臣自居嗎?一千一百四十七 儘管如此,他也不會停止繼續戰鬥一千三百一十八 程昱覺得自己這一波血賺八百零九 文聘歸降三十六 波瀾起一百六十九 世風日下,人心不古七百三十六 吳景陣亡一千零三十三 有點等不及的感覺七百零九 漢室的昨日,郭氏的明日一千四百八十 對錯之間六百六十三 從雒陽北部尉走向天下六百一十五 吳懿覺得很苦惱一百六十七 太守迴歸六百四十八 蔡邕一生的驕傲三百七十六 劉協的日子是真的不好過一千四百六十四 曹昂的勇氣和擔當六百二十一 龐將軍願爲先驅,爲魏公血戰沙場,九死不悔三百零六 生氣的袁術一千零九 拿掉程令君兼管吏部之權一千一百七十四 你們的婚事,爲父已經決定好了二百七十二 奮進的郭鵬與逃難的呂布四十 明白人與富貴人一千三百三十三 最後,朱元璋沒有成功九十六 威望五十二 袁公路這邊,就由子鳳來吧一千四百五十九 魏帝國是個騎在馬背上的國家一千四百四十六 太上皇的大手筆一百八十九 老董覺得自己的血壓有點高三百一十九 這一回,我贏定了一千三百七十四 張飛還是很喜歡諸葛亮的一千四百五十 曹衝之眼中所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