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5章 雷劈泰山

大明的內閣,在朱栩之前,嚴格意義來說,是‘非法機構’,是皇帝私人干涉朝政,在張居正達到巔峰,六部俯首,都察院等莫能說不。

既然是‘非法機構’,那‘首輔’自然有所不同,有着隱隱約約的慣例,如同非翰林不入閣一樣,大明的首輔,歷來都是帝師,儘管偶爾有出入。

但朱栩這個時候,給孫傳庭加‘帝師’的頭銜,到底意味着什麼?

剛纔的話題,還沒有結束?

孫傳庭倒是不曾異色,傾身道:“臣遵旨。”

朱栩笑着看向六個尚書,道:“你們有沒有想說的?”

幾個尚書相繼開口,但前面幾個閣老基本將角度站齊,他們很難找到新角度,只能鸚鵡學舌,稍加拓展。

朱栩喝了口酒,又看了眼衆人,道:“誰還要再說一說?”

衆人差不多已經說完,外加朱栩心思難測,一羣人紛紛搖頭,目光都在朱栩身。

這個時候,小慈燁忽然擡起頭,看向朱栩道:“父皇,兒臣能說話嗎?”

朱栩一怔,繼而笑着道:“你想說什麼?”

小傢伙養着白淨小臉,道:“我大明有長城,一道圈禁我們的長城,有了這道長城,我們能心安理得的妥協,退讓,懦弱,不停的懦弱,然後成了一種病,所有人都病了,即便刮骨療毒也治不好……”

不止朱栩,在座的人齊齊面露異色,盯着小慈燁打量。

朱栩笑了,道“新建伯教你的?”

小傢伙道:“兒臣在父皇書房看到了一些,不解,問了老師,老師看過後,這樣說。”

朱栩摸了摸他的頭,道:“能理解多少?”

小傢伙道“父皇的書裡說,人的大腦好一個瓶子,思想若水,時間漫長,水越來越渾,要想水保持乾淨,要打破瓶子,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朱栩見小傢伙致仕大概記得他書裡的內容,並不能理解,笑了聲,轉向諸外廷大臣,道:“你們覺得大殿下說的有沒有道理?”

衆人心裡緩了口氣,這位大殿下沒有說什麼驚人之語,不過是皇帝的私人筆記裡的話。

孫傳庭沉吟着,沒有說話,倒是周應秋傾身,道:“皇,臣認爲,大殿下說得有理。若是總依着過去過日子,不止是子孫不孝,無所作爲,時移世易,過去也不能完全套用在現在。”

周應秋說的警惕,只是稍微沾邊。

傅昌宗這個時候已經明白朱栩的意思了,主動開口道:“皇,臣認爲,長城要拆,瓶子要打破,宜早不宜遲。”

他沒有多說,言簡意賅,做爲朱栩的舅舅,絕對心腹,他的話,有指向標的意義。

靖王隨即跟,道:“皇,臣認爲,想要拆掉長城,打破玻璃瓶,首要的,是教育,這件事,可能需要十年,幾十年的時間。”

汪喬年與靖王向來同進退,又是政院副院長出身,接過話頭,道:“政院多年前多教本,課綱等進行大幅度修改,完善,但並沒有完全脫離,還有很大改善改善的餘地。臣認爲,不止於教育,需要對我大明所有的典籍等重新修繕,解注,這些都是一塊塊玻璃,一塊塊轉頭,應當敲碎,重新組……”

這些閣老尚書,基本都算是朱栩一手提拔,認真挑選,沒有誰會不懂事跳出來,即便心裡有不同想法。

吏部尚書趙晗,是跟着朱栩較久的了,見此,跟着道:“皇,吏部這兩年甄選官員,基本偏向實用能力,對於誇誇其談,活在聖人典籍裡的人,全數擯棄!我大明的官員應該實實在在的爲國謀事,爲百姓謀福,豈能是官老爺,五穀不分,四體不勤?”

禮部尚書沈珣大爲贊同,道:“臣這些年對古籍進行歸類,整理,已經有了初步成果,尤其是一些對我大明下有重要影響的,聯合翰林院,皇家政院等在逐字逐句的斟酌,編注,以求實事求是,而非空樓閣,可望不可即……”

工部尚書方孔炤沉吟着,道“皇,臣認爲,編修聖人經典,事關重大,還需謹慎,徐徐圖之,倒是報紙,臣認爲,或可大用。現在凡是讀書人,沒有不讀報的,可拋出一些話題,由議論而,再而決……”

刑部尚書鍾陽生,道:“皇,方法有很多,關鍵是要付諸行動,臣認爲,當前情況而言,宜早不宜遲。”

其他人相繼開口,基本是揣摩出了朱栩的意思,態度是相當的一致。

朱栩‘嗯’了聲,轉向孫傳庭,道:“孫閣老,你有什麼想法?”

孫傳庭道:“臣認爲,單單靠教育是不夠的,我大明的傾敗,不只在於思想的頹墮,臣認爲,我大明禮法方方面面也有些問題,需要作出改革,皇今天提出來,臣也請聖諭,臣打算在內閣設置革新司,專門來對我大明的禮法進行檢視,整理出新,合乎我大明現狀,未來的禮法……至於教育方面,臣打算以皇家政院爲首,聯合禮部,翰林院等,進行大規模的整修,在三年內,頒佈新的成經典,刊行天下……”

孫傳庭做爲‘首輔’,他的話基本一錘定音了。

朱栩心裡大是爽快,沒有畢自嚴時候那般的費勁,很滿意的道:“嗯,那依孫閣老所請。對了,張尚書說的也沒錯,有些事情不能公開來講,但有些事情,必須要敞開來說,凝聚力量,持之以恆的去做,不能蠻幹。”

孫傳庭明白朱栩說的是這件事,這件事確實需要很多人來背書,篡改聖人經典,那是大忌的大忌,需要小心翼翼的試探,徐徐圖之。

“臣明白。”孫傳庭道。

朱栩笑着,看着滿桌已經涼了的菜,轉頭向曹化淳道:“撤下去溫一下,對了,過幾日朕要宴請所有在京的外國番邦的使臣,你讓御膳房拿出一個菜單給朕看。”

曹化淳道:“臣遵旨。”

一干人看着朱栩,具是躬身,面色各異。

對於眼前這位陛下,是朝野最大的議論心,什麼樣的話都有。

但親近的人都知道,這位皇帝陛下,雄才大略,目光長遠不說。爲人處世,相當的……刻板。不好色,不好酒,不貪財,不愛古董字畫,沒有什麼不良愛好,也沒有什麼特別愛好。

這是一個相當乏味的人,似乎除了政務,沒有什麼值得他心的。

琴棋書畫,雖然用過功,但着實一般,章,只怕連秀才都不了。

但這樣一個人,極其適合做皇帝,清心寡慾,克己復禮,從容大度,勤儉愛民,還有什麼人,他更適合做皇帝嗎?

看着重新端來的菜,一羣大人們配合的拿起筷子,臉露出笑容來。

朱栩吃着菜,語氣輕鬆寫意,道“見各國使臣,你們要是有時間,可以來看看,聽聽,聽聽另一種化,對我們而言,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最合適不過。”

孫傳庭吃着菜,沒有放下筷子,道“臣之前見過那個荷蘭的使者了,他們在謀求獨立,希望我大明幫助,至少,在西班牙的態度,希望保持立。”

朱栩點點頭,不意外,道:“他們買了多少東西?”

孫傳庭道:“他們下的單子很多,意向更多,似乎還想看看效果。不過,臣已以內閣的名義,三年內,向他們採購一千萬石的糧食,隨時還會增加。他們購買了五十艘艦,定製了兩百門小炮,用來武裝商船……”

朱栩盛湯,道:“恩,我大明貿易潛力巨大,好好挖掘,內閣看好皇家貿易商行,外事局等,要統籌規劃,全心,庸吏去做。”

孫傳庭應聲,沒有說話。

孫承宗給朱栩倒了杯酒,道“皇,帥府正在加緊準備,戰事隨時都會開始,楊嗣昌那邊的要求較多,其他還好說,但是他想要轄制多爾袞。”

朱栩不意外,道:“按照規制,多爾袞歸他調遣,這個沒錯,分錯,讓楊嗣昌拿捏,不要拘束太多。楊嗣昌也是久經戰陣,要信任前線將領。當然了,大框架不能逾越,該有的控制力,不能丟。”

孫承宗道:“是,臣明白。”

氣氛緩和,衆人筷子動的較密集了,汪喬年開口道:“皇,大理寺希望獲得一個權力,是能夠暫時停職一些,方便審理,否則地方難服,橫生枝節較多。”

朱栩喝着湯,道:“這個你們不合適,讓刑部來,刑部在督政院或者內閣的同意下,對一些特定品級官員,可以停職調查,以讓他們干預有司。”

汪喬年道:“臣遵旨。”

其他閣臣,六部尚書相繼說話,都是平時藏着的話語,藉着這個氣氛,慢慢都說了出來。

朱栩挨個給他落話,讓他們的心頭大石落地。

這頓飯,吃了很久,君臣和睦,相處融洽。

不少人哈着酒氣,理智清醒的在曹化淳的親自陪送下,送出了宮。

朱栩心情歡暢,這些大人們也暗自振奮,各自回府,自是另一番不提。

朱栩晚宿在鳳藻宮,李解語已經知道朱栩的安排,一邊給他脫外套,一邊道:“皇,這樣的安排,將來會不會不好收場?”

孫傳庭做朱慈燁的老師,這個是對孫傳庭的肯定,反向也是對朱慈燁的某種確定。

這種確定,對朝野來說都不是好事情,對宮有嫡子,庶出的皇長子同樣不是好事情。

朱栩鬆了鬆筋骨,道:“不是給燁兒,是給煓兒的,燁兒幾個,當做是旁聽吧。”

李解語這才鬆口氣,笑着道:“四殿下已經虧三歲,確實可以開蒙。”

朱栩坐到牀,開始泡腳,道:“新建伯朕觀察了他幾年,倒是可用,政院副院長,朕給他留個位置,下半年讓他去。幾個皇子的老師,還得從政院挑選。”

只要兒子沒事,李解語這些不管,坐在他邊,道:“這幾日進宮的人不少,連我這都來了幾波人,都是想去參與征討倭國的,臣妾已經攔下了,聽說海姐姐那邊有些爲難。”

朱栩泡着腳,對李解語話心知肚明。雖然蒙古方面這才帶隊的是科爾沁大汗巴達禮,但軍隊是駐蒙大臣掌握的蒙古聯軍,不屬於科爾沁,巴達禮命人來見海蘭珠,怕是想讓科爾沁參與,撈取軍功與好處。

朱栩瞥了她一眼,笑着道“李家,戚家那邊,你直接拒絕了?”

李解語身後,也這兩家了。但這兩家,一個是歸正之家,地位尷尬,向來不敢冒頭。戚家早已沒落,雖然努力奮起,但可堪大用的人才沒有,進展乏力。

李解語抿了抿嘴,道:“臣妾不懂這些,不敢答應。”

朱栩笑着摟過她,道:“嗯,你的分寸朕是知道的。你在李家,戚家那邊故意不好過,這樣,讓戚家送一個小孩進來,陪幾個小傢伙讀書吧。”

李解語雙眼一亮,拘禮道:“臣妾謝皇。”

朱栩笑了笑,又道:“早點休息吧,夏收快了,明天陪皇后去行桑禮。”

“是。”李解語開心的道。

孫傳庭秉持朱栩的意志,對‘新政’進行橫向的推進,打破了以往的平衡,一個個大動作接連祭出去,引起的動靜一個一個大,地方的羣魔亂舞,再次出現。

山東泰州府,有人一把火,燒了數百畝即將收割的農田,濃煙滾滾,瀰漫天際,彷彿京城都能看到。

這件事,朝廷震怒,地方則將則人歸咎於內閣,認爲內閣太過急迫,逼迫地方‘喪盡天良,焚燒田野’。

有一日,泰山大雨滂沱,電閃雷鳴,將泰山一座石碑給劈碎,亂石滾滾,砸沒了半個小村莊。

這是‘天譴’,還發生在泰山,自然引出了無數流言蜚語。

現在的流言不衝着朱栩了,反而集火力奔向孫傳庭。

一時間,謠言四起,亂世紛紛,京城更是瀰漫着一股緊張的氣息。

泰山不同於其他地方,這裡是封禪之地,在天子與天的溝通之所在。

偏偏遭遇雷劈,稍有引誘,不知道多少童謠在街頭巷尾傳唱,令普通百姓都異常不安。14

第三百九十二章 裁都察院第五十九章 開業大吉第四十九章 孝敬(求收藏,求推薦~~)第兩百七十一章 帝王術第四百七十四章 昂貴的驛站第1164章 最後的安排第1410章 驚雷第1342章 普通的守靈人第六百五十七章 新的思想萌芽第四百六十六章 寬衣解帶第1307章 開始了第三百三十五章 明軍的捉迷藏第1493章 新衙門帶來的壓力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驚魂第一百一十九章 工部事第1523章 對秦良玉的攻擊第五百八十四章 出宮第1402章 孫傳庭施壓第五百一十七章 朝鮮分治第八百五十八章 亂急取其直第兩百四十三章 最後一次廷議第六百二十一章 磨刀霍霍第五百六十五章 搞個大的第1416章 傅家遇難第八百五十七章 事緩則圓第1142章 血腥清洗第四百二十一章 金兵覆滅第1159章 磨了多年的刀第八十七章 鹽(求收藏,求推薦~~)第1512章 無所例外的反腐第一百二十八章 演習(第一更)第五百三十章 收拾安南第三百零五章 安排佈置第六百二十一章 磨刀霍霍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巡政御史第1441章 由不得你第1383章 風雨飄搖的幕府第四百三十八章 朱由檢反對第1374章 鬥法第八十一章 結果第四百九十四章 遼東的人事安排第1338章 圍剿第一百六十六章 信王信譽破產第1471章 集權第六百二十二章 都動了第九百三十五章 事發第五百六十八章 體香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考場鬧劇第兩百七十五章 勸進第1304章 對孫傳庭不太好的說法第八百一十二章 集皇權相權於一身第七十八章 我不會審案第五百一十一章 判決第1467章 樂觀的南直隸第五百三十六章 侯家麻煩了第兩百一十九章 滿桂(第三更~)第九百二十三章 澡堂子論長短第九百零五章 國家意識第兩百六十三章 波平波又起第一百五十二章 魏忠賢捉拿汪文言第兩百六十八章 兗州案(中)第七百四十一章 蔑視第三百三十二章 范文程的主意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倭國的陰謀第一百二十七章 清流初敗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額哲來歸第八百七十四章 餐前娛樂第四百零九章 一重重的壓力第九百四十章 謝恩第七百七十二章 與西班牙人談判第1513章 遍地烽火第一百八十五章 登基與捷報第三百零四章 圖窮匕首見第七百五十五章 雖遠必誅第一百八十三章 詔重臣進宮第九百一十八章 皇帝的宣言第六百一十七章 公子賭徒第五百零八章 鍘刀擡起第十二章 針鋒相對(求收藏,推薦)第1465章 傅昌宗發飆第三百八十章 十里亭第1430章 孫傳庭籌錢第八百七十八章 集思廣益第三百零二章 瑞王苦楚第1426章 大規模的流放第八百六十七章 垂死掙扎第六百二十九章 只欠東風第九百三十四章 已閱,不回第四百九十九章 清道夫第1212章 血腥味的海風第四百八十章 接連出擊第1402章 孫傳庭施壓第六百一十六章 公子,想要翻本嗎?第九十章 佈局番外四第兩百七十一章 帝王術第六百三十七章 柳如是的見解第三百三十一章 打斷四肢(第三更~)第1437章 詔安第兩百一十六章 商業模式
第三百九十二章 裁都察院第五十九章 開業大吉第四十九章 孝敬(求收藏,求推薦~~)第兩百七十一章 帝王術第四百七十四章 昂貴的驛站第1164章 最後的安排第1410章 驚雷第1342章 普通的守靈人第六百五十七章 新的思想萌芽第四百六十六章 寬衣解帶第1307章 開始了第三百三十五章 明軍的捉迷藏第1493章 新衙門帶來的壓力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驚魂第一百一十九章 工部事第1523章 對秦良玉的攻擊第五百八十四章 出宮第1402章 孫傳庭施壓第五百一十七章 朝鮮分治第八百五十八章 亂急取其直第兩百四十三章 最後一次廷議第六百二十一章 磨刀霍霍第五百六十五章 搞個大的第1416章 傅家遇難第八百五十七章 事緩則圓第1142章 血腥清洗第四百二十一章 金兵覆滅第1159章 磨了多年的刀第八十七章 鹽(求收藏,求推薦~~)第1512章 無所例外的反腐第一百二十八章 演習(第一更)第五百三十章 收拾安南第三百零五章 安排佈置第六百二十一章 磨刀霍霍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巡政御史第1441章 由不得你第1383章 風雨飄搖的幕府第四百三十八章 朱由檢反對第1374章 鬥法第八十一章 結果第四百九十四章 遼東的人事安排第1338章 圍剿第一百六十六章 信王信譽破產第1471章 集權第六百二十二章 都動了第九百三十五章 事發第五百六十八章 體香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考場鬧劇第兩百七十五章 勸進第1304章 對孫傳庭不太好的說法第八百一十二章 集皇權相權於一身第七十八章 我不會審案第五百一十一章 判決第1467章 樂觀的南直隸第五百三十六章 侯家麻煩了第兩百一十九章 滿桂(第三更~)第九百二十三章 澡堂子論長短第九百零五章 國家意識第兩百六十三章 波平波又起第一百五十二章 魏忠賢捉拿汪文言第兩百六十八章 兗州案(中)第七百四十一章 蔑視第三百三十二章 范文程的主意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倭國的陰謀第一百二十七章 清流初敗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額哲來歸第八百七十四章 餐前娛樂第四百零九章 一重重的壓力第九百四十章 謝恩第七百七十二章 與西班牙人談判第1513章 遍地烽火第一百八十五章 登基與捷報第三百零四章 圖窮匕首見第七百五十五章 雖遠必誅第一百八十三章 詔重臣進宮第九百一十八章 皇帝的宣言第六百一十七章 公子賭徒第五百零八章 鍘刀擡起第十二章 針鋒相對(求收藏,推薦)第1465章 傅昌宗發飆第三百八十章 十里亭第1430章 孫傳庭籌錢第八百七十八章 集思廣益第三百零二章 瑞王苦楚第1426章 大規模的流放第八百六十七章 垂死掙扎第六百二十九章 只欠東風第九百三十四章 已閱,不回第四百九十九章 清道夫第1212章 血腥味的海風第四百八十章 接連出擊第1402章 孫傳庭施壓第六百一十六章 公子,想要翻本嗎?第九十章 佈局番外四第兩百七十一章 帝王術第六百三十七章 柳如是的見解第三百三十一章 打斷四肢(第三更~)第1437章 詔安第兩百一十六章 商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