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八章 皇帝的宣言

出了承天門就是長安街,有一道護城河,橋頭,溪水,楊柳依依,看上去頗爲精緻。

現在擁擠過來的‘百姓’不知道有多少,他們淚流滿面,激動的語無倫次,起先都還站着,不知道什麼時候,都跪趴在地上,呼天搶地的高呼大叫。

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無不是老淚縱橫,竭嘶底裡。

有的是從幾輩傳下來的,還要傳給後代,‘賤籍’在身,永生永世都被套牢,禍從先祖來,綿延到子孫,本以爲永世難休,卻沒有想到,今朝皇帝的一道旨意,就將他們給‘釋放’了!

賤籍,真的是太可怕了,一旦被錄入,這輩子都再無翻身之地,悽悽慘慘,註定結局悲涼!

“吾皇萬歲!”

“大明萬歲!”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聲音漸漸統一,上萬人在高呼。

城牆上,幾道門前,路邊,河水旁等等,小心‘看護’的巡防營士兵們,都目瞪口呆,相互對視着。

這種情況,還從未出現過,這上萬人的大喊聲,只怕整個皇宮都能聽到。

也確實如此,從深宮裡的仁壽宮到慈寧宮,再到內閣,全都聽清了,宮裡宮外的人紛紛出現在門口,遙望着承天門方向,好奇與誘惑,更有擔心。

走在半路上的朱栩,側耳聽着,嘴角泛起一點笑容來。

小永寧拉着朱栩的一角,道“皇叔,他們這是在幹什麼?是朝賀嗎?”

朱栩搖了搖頭,心裡有些感慨的道:“一朝得自由,滿門皆相賀。”

小永寧聽不懂,懵懂的跟着朱栩往前走。

鄭友元也是第一次看到這樣的場景,站在承天門上,看着無數的人頭晃來晃去,心裡一陣忐忑,不敢冒頭。

他身邊站在盧象升,便問道“盧大人,這該怎麼辦?”

盧象升是接到旨意在這裡候着的,同時也是坐鎮,以免有人藉機生亂,瞥了眼鄭友元,道:“皇上就要來了,鄭大人還是不要隨意開口的好。”

鄭友元神情微動,道:“皇上會來?”

盧象升沒有多說,只是手握刀柄的看着樓下。

人現在是越來越多,士農工商,各種‘籍’幾乎都有,衣衫襤褸者有,華麗錦服者有,夾雜其中,表情千姿百態,人影幢幢。

朱栩在一片吶喊聲中上了承天門,站在正中,悄悄向下看去。

只見人頭攢動,從這邊的牆角到對面的牆根,甚至是不遠處的長安東西兩門,東西公主門都擠滿了人,站着,跪着,蹲着的都有,聲音錯綜複雜,已經難辨清楚。

朱栩只露了半個頭,內心裡有了一絲波動。

這些年他做了太多的事情,但都沒有這一幕來的讓人感動,心潮起伏。

盧象升站在身側,一直都沒有說話。

鄭友元小心的看着朱栩,不知道該如何應對。

另一邊,李香君蹲在牆角,小永寧要踩她的肩膀往上爬,歪歪扭扭,搖搖晃晃,就是上不去。

朱栩順手敲了她一下,看向鄭友元道:“國旗準備好了嗎?”

鄭友元上前一步,道“回皇上,還沒有,正在趕製。”

朱栩有些感慨,這個時候,要是有一面國旗在身後迎風飄揚,再奏起國歌,那該是多美好的一個場面。

果然,有些事情還得拿着鞭子抽他們,不能放鬆半點。

曹化淳上前,遞過一個大喇叭給朱栩,同時,一個長凳擺在了朱栩身前不遠處。

朱栩接過來,深吸一口氣,這樣的大場面,他不是第一次見,可還是有些忐忑。

又向下看了一眼,朱栩踏上凳子,神情冷峻,目光炯炯。

“參見皇上,吾皇萬歲!”

在朱栩冒頭的剎那,樓上樓下所有的士兵,所有認識朱栩的人,拜的拜,單膝下跪的單膝下跪,聲音洪亮,在嘈雜混輪的聲音中,整齊劃一,涌出一絲不一樣的漣漪。

叫喊聲漸漸停了,‘百姓們’都擡頭看向承天門城樓。

朱栩穿着廠服,但只要他一個露頭,外加附近所有官兵都在行禮,衆人哪裡還不明白。

“吾皇萬歲!”

“吾皇萬歲!”

“吾皇萬歲!”

陡然間爆發,一聲大過一聲,如同浪潮一般,驚濤拍岸,衝擊向樓上。

朱栩心臟驟然加速狂跳,早已經想好的措辭瞬間不翼而飛,眼前只有這羣跪趴在地上,還在大呼大叫的人,入眼處都是,足足超過萬人!

聲音一浪高過一浪,朱栩暗自咬牙,身形如鬆,目光如潮,靜靜的聽着,看着。

不知道過了多久,朱栩拿起大喇叭,在依舊熱烈,高昂的聲音中,大聲喊道“朕,是大明皇帝朱由栩,所有官吏,將士,所有的大明子民,平身!”

這個喇叭的聲音其實並不大,尤其是相對於在混亂的聲場中。

可彷彿所有人都聽懂了,官吏們起身謝恩,將士們高呼站起,那些跪着的‘平民百姓’也繼二連三的起身,站起來,都熱切又茫然的看着朱栩。

這些都是法律上脫籍,或者說還未脫籍的‘百姓們’,他們是第一次見朱栩,不知道眼前這個傳說中的皇帝,到底是什麼模樣,要說什麼,激動又不安。

朱栩拿着話筒的手有些顫抖,心跳如擂鼓。

這是一個開始,對大明骨髓裡弊病治理的開頭!

他身後,小永寧仰着頭看着他,盧象升,鄭友元站在不遠處,無數的禁軍,巡防營士兵,再遠就更不知道多少人了,包括內閣裡的那些大人們,後宮的一干人。

朱栩暗吸一口氣,沉聲道“朕,應命於天,受萬民所託,統領大明所有臣民!”

所有人都看着朱栩,等着他的話。

喇叭的聲音確實不大,但沒有雜音,都在翹望着,聽着。

朱栩腦子裡完全是空空的,話語有些混亂,道“我大明,乃太祖驅除韃虜,復建中華所立,我中國之人,才能再次傲立於天地!”

“太祖出生草莽,然有一顆濟世天下的胸襟!朕年幼登基,長在深宮,不曾見過民間疾苦!”

“但朕始終記得組訓,那就是:民者,國之本!皇帝,不是吃喝享樂,不是後宮三千!皇帝,不是作威作福,不是權勢滔天!皇帝不是高坐雲端,不是人命草芥!皇帝,要站在大明最廣泛,最多的百姓之間!”

前面聽到的人,神情都是大震,過往那些說書人口裡的話,現在從皇帝嘴裡說出來,震撼的他們目瞪口呆。

百姓們震撼還好說,朱栩身後的鄭友元,盧象升等同樣雙目大睜,眼神駭色。

這樣的話,不應該是一個皇帝說出口的——雖然沒錯!

朱栩拿着喇叭,繼續的大聲道:“我大明的子民,都應該是驕傲的!我大明的子民,都應該有憑藉努力,可以生活的更好的權利!我大明的子民,都應該昂首挺胸,在律法之下,平等生存的權利!一切的歧視,不公平,不公正,都應該被消除!朕作爲大明的皇帝,有這個責任,帶領我大明走向強盛,走向富饒,我大明的子民都應該有房住,有衣穿,有飯吃,有書讀,有事做,有期待,有更美好的未來……”

朱栩說的熱潮澎湃,下面的百姓都擡頭看着朱栩,哪怕是聽不清楚,心裡莫名的激盪起來。

朱栩說的很是激動,越發大聲的道:“這只是一個開始,朕將竭盡全力的消滅大明的弊政,還天下一個朗朗乾坤!所有我大明的子民,再不會有賤籍,所有人,都是我大明最驕傲的子民,大明輝煌的創造者,有權利享受應得的榮耀與富貴!你們今後要昂首挺胸,要驕傲,要自信,你們的子孫都可以出將入相,所有人的未來都將是可期的!”

——

獨斷大明羣:177745561,歡迎加入!

第1445章 局面改善第一次單張:作者君的感言第七百六十一章 馬尼拉第六百四十二章 不普通的壽宴第九百六十九章 洪武號第八百五十一章 拔除第五百零三章 王瑜陽奉旨查案第六百五十四章 朝臣們的改變第八百九十章 人潮如織第五百零二章 周應秋是貪官第六百四十章 快速推進第三百一十七章 戰寧遠第兩百三十八章 大臣們的私相授受第1494章 冰山一角第五百一十七章 朝鮮分治第1472章 下有對策第五百七十六章 提前出宮第七百二十一章 灰飛煙滅第七百八十四章 必須與朝廷態度一致第八十六章 上山第兩百九十五章 大勝第四百八十七章 使臣恭賀第四百六十六章 寬衣解帶第五百六十六章 天子胸懷第三百六十五章 皇商覆滅第九百三十四章 已閱,不回第一百五十三章 楊漣彈劾魏忠賢第一千零二十章 錦衣衛第1303章 灰燼中的朝氣第七百四十二章 教訓明朝第兩百一十八章 商場圈地第1537章 一場大雪第十章 佈局第四百三十四章 使者入京(第四更~)第八百七十八章 集思廣益第一千零八章 一票否決權第六百一十八章 惡從心頭起第九百七十四章 秉直過正第三百五十二章 翻天覆地第1438章 眺望漠西第四百九十章 漢人太少第三百零六章 信王的改變第1479章 如朕親臨第四百四十四章 水災第三百八十四章 覬覦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蹭飯第一百三十八章 打埋伏第1178章 兩小兒打架第1263章內閣之選第七十九章 流言第六百五十六章 總商會第七十九章 流言第兩百六十七章 兗州案(上)第三百三十五章 明軍的捉迷藏第六百二十七章 催命符第五百八十三章 立威給天下看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驚人相似的歷史第七百四十六章 無路可逃(第六更~)第1471章 集權第五百三十三章 鰲拜第八百零零三章 再次集權第七百五十七章 強勢談判第1388章 明正天皇的野望第兩百五十七章 楊漣明悟了第1258章 大明禮儀第六百八十章 各有算盤第1306章 孫傳庭的手段第1184章 立太子第1181章 查大戶第一百九十六章 新鹽法第五百七十五章 大火漫天第1352章 李定國遇險第五百四十四章 迫在眉睫第五百四十一章 粗暴第八章 尷尬第一百三十一章 獄中熊廷弼第1488章 景正七年的尾聲第1381章 決戰之日第七百一十二章 兩面坑第七百七十三章 金與銀第七百五十六章 高不可攀第三百八十四章 覬覦第1159章 磨了多年的刀第1140章 開戰第一百五十二章 魏忠賢捉拿汪文言第七百二十六章 琉球內亂第1282章 大動作第1524章 新問題第七百八十章 農莊第1520章 東風已來第兩百一十章 茶稅(求訂閱~)第兩百八十二章 案結第1279章 女人間的對話第一百零二章 蹦躂(第三更)第一百九十章 信王欲關商會第五百三十七章 賊奴相合第1177章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陰謀互懟第1356章 關門要塞第四百一十四章 明緬之戰
第1445章 局面改善第一次單張:作者君的感言第七百六十一章 馬尼拉第六百四十二章 不普通的壽宴第九百六十九章 洪武號第八百五十一章 拔除第五百零三章 王瑜陽奉旨查案第六百五十四章 朝臣們的改變第八百九十章 人潮如織第五百零二章 周應秋是貪官第六百四十章 快速推進第三百一十七章 戰寧遠第兩百三十八章 大臣們的私相授受第1494章 冰山一角第五百一十七章 朝鮮分治第1472章 下有對策第五百七十六章 提前出宮第七百二十一章 灰飛煙滅第七百八十四章 必須與朝廷態度一致第八十六章 上山第兩百九十五章 大勝第四百八十七章 使臣恭賀第四百六十六章 寬衣解帶第五百六十六章 天子胸懷第三百六十五章 皇商覆滅第九百三十四章 已閱,不回第一百五十三章 楊漣彈劾魏忠賢第一千零二十章 錦衣衛第1303章 灰燼中的朝氣第七百四十二章 教訓明朝第兩百一十八章 商場圈地第1537章 一場大雪第十章 佈局第四百三十四章 使者入京(第四更~)第八百七十八章 集思廣益第一千零八章 一票否決權第六百一十八章 惡從心頭起第九百七十四章 秉直過正第三百五十二章 翻天覆地第1438章 眺望漠西第四百九十章 漢人太少第三百零六章 信王的改變第1479章 如朕親臨第四百四十四章 水災第三百八十四章 覬覦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蹭飯第一百三十八章 打埋伏第1178章 兩小兒打架第1263章內閣之選第七十九章 流言第六百五十六章 總商會第七十九章 流言第兩百六十七章 兗州案(上)第三百三十五章 明軍的捉迷藏第六百二十七章 催命符第五百八十三章 立威給天下看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驚人相似的歷史第七百四十六章 無路可逃(第六更~)第1471章 集權第五百三十三章 鰲拜第八百零零三章 再次集權第七百五十七章 強勢談判第1388章 明正天皇的野望第兩百五十七章 楊漣明悟了第1258章 大明禮儀第六百八十章 各有算盤第1306章 孫傳庭的手段第1184章 立太子第1181章 查大戶第一百九十六章 新鹽法第五百七十五章 大火漫天第1352章 李定國遇險第五百四十四章 迫在眉睫第五百四十一章 粗暴第八章 尷尬第一百三十一章 獄中熊廷弼第1488章 景正七年的尾聲第1381章 決戰之日第七百一十二章 兩面坑第七百七十三章 金與銀第七百五十六章 高不可攀第三百八十四章 覬覦第1159章 磨了多年的刀第1140章 開戰第一百五十二章 魏忠賢捉拿汪文言第七百二十六章 琉球內亂第1282章 大動作第1524章 新問題第七百八十章 農莊第1520章 東風已來第兩百一十章 茶稅(求訂閱~)第兩百八十二章 案結第1279章 女人間的對話第一百零二章 蹦躂(第三更)第一百九十章 信王欲關商會第五百三十七章 賊奴相合第1177章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陰謀互懟第1356章 關門要塞第四百一十四章 明緬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