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2章 孫傳庭施壓

景正六年,十月二十五。

今年的雪來的格外的早,也格外的大,不止是京城所在的北方一代,連南直隸都罕見的下起雪,地面上積了一層厚厚的雪。

但這些阻擋不了孫傳庭等人的熱情,孫傳庭,靖王張秉文等在江蘇巡撫陳奇瑜等一干要員的陪同下,正在參觀皇家博覽館。

陳奇瑜跟隨着孫傳庭身旁,熱情的介紹道:“閣老,這裡分有三大展館,四十八小館,從夏商周開始,歷朝歷代的古董字畫,珍稀古籍,奇珍異寶等等,依次排序,遍佈整個館藏……”

孫傳庭等一羣三十多人,正站着一個巨大的玻璃窗前,看着一個奇形怪狀的鐵物,一根根鐵條穿梭,上面還有鐵珠隱隱在滾動。

陳奇瑜見縫插針,道:“閣老,這個是地動儀,是漢朝所鑄造,歷史千年,它能夠預測地震,十有五六都是準的,皇家政院,工部的博士,工匠經常來觀看,聽說相當精緻,機構複雜,他們一時半會也研究不透……”

孫傳庭揹着手,伸頭看了看,轉頭看向陳奇瑜,笑着道:“外面都說是奇技yín巧,不是正道,你們怎麼看?”

陳奇瑜等人一怔,不過反應很快,陳奇瑜接着道:“下官認爲,爲官者的正道是百姓福祉,不是讀書。”

他身後的一個官員旋即擡手,道“閣老,下官認爲皇上說的對,讀書爲做官,這是謬論。若是讀書爲做官,豈不是說做官是正道?一心做官,還讀什麼聖賢書?”

孫傳庭詫異的看了這人一眼,道:“我記得你,叫做秦政益?”

這個正是杭州知府調任江蘇參議的秦政益,皇家政院老三屆的生員。

秦政益擡起手,道:“下官正是。”

孫傳庭環顧一圈,又看着秦政益道“繼續說。”

秦政益神色憤慨,道:“閣老,秦淮河上如今那‘不仕聯盟’越來越大,成日裡歌舞如háo,醉生夢死,昏昏沉沉,不知今夕是何年!若說讀書是正道,他們讀書就是了,爲何現在沉寂於酒池肉林?下官認爲,朝廷當重懲,以jǐng示後人!”

孫傳庭面露不悅,道:“讓你說的是‘讀書爲做官’這個謬論,你扯這麼多幹什麼!”農家老太太

秦政益臉色繃直,依舊擡着手,道:“其他大人官大,顧忌多不敢說,下官官小,不怕其他,大不了回家讀書種地,還請閣老鑑納!”

孫傳庭被他堵住了,轉頭看向身邊的靖王與張秉文,道:“這是故意來掃我面子的?”

靖王分明從孫傳庭眼裡看到了笑意,瞥了眼秦政益,道:“說的是實話,沒事,咱們臉皮厚,捱得住。”

孫傳庭這才忍不住笑了起來,搖了搖頭,轉向秦政益道:“不要當我們都瞎了,只不過騰不出手罷了,再說了,要是那些所有人反對‘新政’的人都能在秦淮河上醉生夢死,我倒是願意給出piáo資。”

孫傳庭說的輕鬆,但話題着實尷尬,不宜深究。

張秉文見着,打圓場道:“這件事的根本,還是朝廷綱紀不伸,我們有責任,你們的也跑不了。”

秦政益眼皮動了下,醒過神,擡起手道:“下官愚鈍,還請閣老責罰。”

陳奇瑜聽出來了,連忙道:“諸位大人,咱們今天看展覽的,閒話是不是待會兒再說?”

孫傳庭‘嗯’了聲,道:“走。”

陳奇瑜領路在一旁,飛快的解釋道:“展覽館是面對所有人的,不管是達官貴人還是普通百姓,哪怕是外國人也是一視同仁。展品囊括中外海內,古今往來,多達數萬件。每天都有數百人來,各地慕名而來的更多,展覽館已經請示皇上,準備在各地開設分館……”

孫傳庭走着看着,不時點頭,很多東西,即便是他也大開眼界。

這一看就是一天,孫傳庭等人很是滿意,臨走前與陳奇瑜道“倭國那邊的嫁妝很是豐厚,除了真金白銀,糧食外,還有衆多的古物,到時候,我會請示皇上,給你們分撥出來,要大明所有百姓都看看。”

這是記錄鞦韆功勳的另一種方式,直接,暴力!

陳奇瑜擡起手,連忙道:“謝閣老。對了,這牌匾是皇上親手所提,還缺一篇序言,不知閣老可否辛苦一番?”

孫傳庭不的神色的看了他一眼,道:“再說吧,最近很忙,明天還得去貿易大會走走,要見不少人。”【主網王】溫暖的妹妹

陳奇瑜道:“對了,下官想起來了,歐洲來了很多使者,官員,還有很多商戶,由外事局接待的,都希望能夠見一見閣老。”

孫傳庭道:“嗯,鞏永固已經說了,明天安排一下,都要見一見,聽說,單子很大?”

陳奇瑜道“魏良卿那【www】邊向我透露了一些,茶葉,瓷器,絲綢,布匹,玻璃等訂單金額就高達五百萬兩白銀,其他的香料,火器,船,甲冑等,可能超過千萬白銀……”

孫傳庭眉頭一挑,道:“這是三天的,還是一年的?”

陳奇瑜沉思片刻,道:“嚴格來說,只能是今天的訂單,因爲香料的生意很大,每年都是千萬白銀以上……”

孫傳庭對於神龍府的賬目知道的並不詳細,詳細的,或許只有乾清宮知曉。

孫傳庭想了想,道:“聽說,神龍府計劃在多個地方建立這類這樣的地方?”

陳奇瑜道:“已經着手了,目前廣州,天津衛,ān nán的神龍三個地方推進的最快,估計明年就能開始了。”

孫傳庭若有所思一陣,道“你們南直隸要做好配合工作,不能拖後腿,明裡暗裡使絆子,對於那些反對聲,要堅決的壓下去!朝廷也會發布一系列政令,推動神龍府的發展,你們心裡要有數。”

陳奇瑜以爲這是孫傳庭對他的敲打,連忙擡手道:“閣老放心,下官知道怎麼做。”

孫傳庭喝了口茶,道:“明天先見一見奧斯曼的特使,蘇伊士運河必須要開,必須要掌握在我大明手裡!”

陳奇瑜看着孫傳庭,道:“那特使,似乎一直想要購買我大明的艦船還有火炮,帥府那邊在有意的卡着艦船,火炮更是沒給。”

這個孫傳庭自然知道,無非是談判的手段,道:“明天讓鞏駙馬陪同,能談成最好,談不成也就算了了。”

陳奇瑜聽着這話奇怪,旋即領悟,道:“下官這就讓人傳過去。”

孫傳庭倚靠着椅子,看着陳奇瑜,淡淡道:“我給你們三天時間,三天後,在巡撫衙門向我、內閣解釋南直隸的關於田畝,戶丁的一系列‘新政’進度,足夠了吧?”

第八百六十二章 誰主誰次第六百八十三章 演武第九百二十九章 席捲京城第1187章 破局第兩百九十五章 大勝第一百六十四章 呵斥閹黨第1329章 倭國對策-聯姻第五百二十三章 圈禁信王第兩百五十章 見信王攤牌第八百三十九章 皇家政院一日遊第1360章 花錢買情報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送盧象升第三百五十三章 違反祖制第八百一十五章 鼠疫第兩百四十五章 今後都不用上朝了第五百七十章 扶持科爾沁第兩百七十三章 活埋第1173章 不可言說的安排第九百五十章 溜出宮第九百八十四章 複雜紛擾第1336章 要錢的天皇第九百九十七章 察哈爾的對策第六百四十七章 新政開始第九百章 謠言第九百六十七章 一意孤行第四百八十八章 撤出朝鮮?第五百二十六章 朱由檢扛不住了第1447章 轉移危機第八百一十一章 再翻不了身第四百五十一章 曹文詔入陝第兩百九十章 遼東黃太吉第八十七章 鹽(求收藏,求推薦~~)第1494章 冰山一角第七百九十八章 資本思想萌芽第1302章 畢自嚴真病了第九百七十八章 升旗儀式第兩百七十三章 活埋第1521章 如火如荼第三百二十章 坑殺第八十一章 結果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曹變蛟入京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投誠第四百八十三章 瀋陽第1206章 威脅第六百五十一章 繼續南下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新人與舊人第1216章 歐洲民主之父第三百九十八章 擴充信王權力第三百五十章 兩人都要留下第八百七十六章 孫傳庭入京第四百七十七章 御駕山海關第三百四十七章 民亂第1278章 閹了多爾袞第一百零七章 禍水東引第一章 王爺寫聖旨第八百九十九章 黃埔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風波暗藏第1426章 大規模的流放第七百一十章 間邪司初立第1283章 燥熱的日子第九百八十一章 倭國的威脅第五百一十一章 判決第九百四十章 謝恩第一百七十五章 朱由校的試探第1428章 年終的大事情第1164章 最後的安排第1259章 文化統治第1401章 傳旨倭國第兩百四十章 君臣過招第1295章 日子不好過了啊第1122章 大局已定第1538章 血染第四百九十四章 遼東的人事安排第1480章 最嚴酷的三年第八百九十六章 發配,開船第六百六十六章 蒙古二衛第六百零二章 不套路第三百三十二章 范文程的主意第1157章 倭國需要做更多的準備第1179章 陰謀暗殺第1512章 無所例外的反腐第兩百六十二章 潰不成軍第六百四十三章 荒唐壽宴第1145章 炮擊第九百九十七章 察哈爾的對策第1488章 景正七年的尾聲第1243章 緊張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魏忠賢復出第1313章 收網的時候到了第八百零零八章 設立大元帥府怎麼樣?第七百六十七章 南海定第1447章 轉移危機第1372章 對撞第1524章 新問題第兩百六十一章 朱由檢的通牒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南直隸的處置第1254章 千古第二罪臣第三十三章 魏良卿(求收藏,求推薦票~)第六百三十三章 收官第1191章 遠慮
第八百六十二章 誰主誰次第六百八十三章 演武第九百二十九章 席捲京城第1187章 破局第兩百九十五章 大勝第一百六十四章 呵斥閹黨第1329章 倭國對策-聯姻第五百二十三章 圈禁信王第兩百五十章 見信王攤牌第八百三十九章 皇家政院一日遊第1360章 花錢買情報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送盧象升第三百五十三章 違反祖制第八百一十五章 鼠疫第兩百四十五章 今後都不用上朝了第五百七十章 扶持科爾沁第兩百七十三章 活埋第1173章 不可言說的安排第九百五十章 溜出宮第九百八十四章 複雜紛擾第1336章 要錢的天皇第九百九十七章 察哈爾的對策第六百四十七章 新政開始第九百章 謠言第九百六十七章 一意孤行第四百八十八章 撤出朝鮮?第五百二十六章 朱由檢扛不住了第1447章 轉移危機第八百一十一章 再翻不了身第四百五十一章 曹文詔入陝第兩百九十章 遼東黃太吉第八十七章 鹽(求收藏,求推薦~~)第1494章 冰山一角第七百九十八章 資本思想萌芽第1302章 畢自嚴真病了第九百七十八章 升旗儀式第兩百七十三章 活埋第1521章 如火如荼第三百二十章 坑殺第八十一章 結果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曹變蛟入京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投誠第四百八十三章 瀋陽第1206章 威脅第六百五十一章 繼續南下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新人與舊人第1216章 歐洲民主之父第三百九十八章 擴充信王權力第三百五十章 兩人都要留下第八百七十六章 孫傳庭入京第四百七十七章 御駕山海關第三百四十七章 民亂第1278章 閹了多爾袞第一百零七章 禍水東引第一章 王爺寫聖旨第八百九十九章 黃埔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風波暗藏第1426章 大規模的流放第七百一十章 間邪司初立第1283章 燥熱的日子第九百八十一章 倭國的威脅第五百一十一章 判決第九百四十章 謝恩第一百七十五章 朱由校的試探第1428章 年終的大事情第1164章 最後的安排第1259章 文化統治第1401章 傳旨倭國第兩百四十章 君臣過招第1295章 日子不好過了啊第1122章 大局已定第1538章 血染第四百九十四章 遼東的人事安排第1480章 最嚴酷的三年第八百九十六章 發配,開船第六百六十六章 蒙古二衛第六百零二章 不套路第三百三十二章 范文程的主意第1157章 倭國需要做更多的準備第1179章 陰謀暗殺第1512章 無所例外的反腐第兩百六十二章 潰不成軍第六百四十三章 荒唐壽宴第1145章 炮擊第九百九十七章 察哈爾的對策第1488章 景正七年的尾聲第1243章 緊張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魏忠賢復出第1313章 收網的時候到了第八百零零八章 設立大元帥府怎麼樣?第七百六十七章 南海定第1447章 轉移危機第1372章 對撞第1524章 新問題第兩百六十一章 朱由檢的通牒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南直隸的處置第1254章 千古第二罪臣第三十三章 魏良卿(求收藏,求推薦票~)第六百三十三章 收官第1191章 遠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