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6章 提速

內閣,冷肅異常,風雨飄搖。

孫傳庭看着在座的閣老,語氣相當堅決,道:“妖言惑衆,居心叵測!假借鬼神之名,行攻擊朝廷之實,各部門都在幹什麼!”

朱栩繼位以來,謠言從來就沒有停止過,皇宮內外,大明上下,幾乎謠言無處不在,對大明的攻擊與傷害日漸加深。尤其是孫傳庭上位以來,針對孫傳庭在內的閣臣,六部閣老的攻擊如排山倒海一般,給孫傳庭的施政,大明的‘新政’帶來了無窮的禍患。

這一次,孫傳庭是真的怒了。

他不怕外面那些人,也不怕所謂的流言蜚語,但他泰山這個地方不一樣,太過敏感,若是觸動乾清宮的逆鱗,惹起不滿,他這個首輔,可能真的要被人趕的狼狽下臺!

“我已經與趙尚書談過,吏部決定設置一個控輿司,對這些流言蜚語進行管控,會迅速壓下這件事!”周應秋面色冷漠,語氣相當平靜的說道。

這件事,不止孫傳庭擔憂,內閣的衆人同樣憤怒。

靖王道:“督政院已經派出四十巡城御史,很快就能找到編纂這些謠言的人,一定會狠狠的處置,殺一儆百!”

孫傳庭面露厲色,眼神盡皆是殺意,道:“一個時辰,我只給你們一個時辰!如果一個時辰內,我還能聽到謠言,我致仕,拉着你們其中三位,再拉着三個尚書!”

這是相當可怕的威脅,在座的心神發冷,這說明孫傳庭這次是真怒了。

一羣閣老們相繼出宮,繼而朝廷的內閣,六部等諸多衙門,罕見的一齊動作,已經消失多年的緹騎在大明寬闊的大街上四處奔馳。

短短半個時辰,抓了地痞流氓無賴,街頭混混,一些低級官吏,還牽扯一些前朝的朝野官員,京城大獄半個時辰多了四五百人!

“大人,我是冤枉,那家鋪子不是我砸的,放我出去吧……”

“大réndà人,我沒有,楊家媳婦跟我們沒關係,我只是隻是路過啊,求大人開恩……”

“大人,大人,那些謠言不是我寫的,真的不是,我是在茶館聽說的,只是隨口教給孩子玩的……”

“大人,大人,不能因言獲罪啊,下官什麼都沒說啊,真的沒說過啊……”

大牢裡,無數人在喊叫,慌亂,恐懼,拼命的衝着獄卒,恨不得衝出去。

大牢裡一些老人,嘿嘿一笑,‘安慰’着。

“別喊了,這裡是天牢,要麼你有通天手段,要麼就等着奇蹟,不然啊,砍頭或者牢底坐穿……”

“哎,這幫新人,等過了一陣就會老實了,他們是不知道這些獄卒的手段……”

“等着吧,小時候每天尿幾遍牀,他們都會招的清清楚楚,哎,還是嫩啊……”

一羣老犯人坐在草堆上,閒得無聊,對這些新人評頭論足,頗有些指點江山的味道。

在他們中間的一個牢房,除了乾淨一點,沒有其他任何一樣,幾個老獄倒是沒有點評,各自倚着牆,叼着草,神情悠哉又冷漠。

在牀邊,有一箇中年人,皮膚黝黑,還有幾道傷疤,倚靠在那裡,從來不說話,也不與其他人又任何互動。

因爲這個人當初是滅門案的兇手,判的是斬監侯,一直在等死,所以,誰也不敢惹他,這間牢房,有着奇怪的安靜。

中年人擡起頭,看着被抓起來的人,暗自搖頭,心裡嘆道:‘孫傳庭比畢自嚴強多嘍,日子不好過了啊……’

朝廷的動作這麼大,連帶着地方也感覺大山壓下,開始瘋狂做事。

秦淮河上,一夜之間,數百家青樓歌坊被查封,抓捕了五百多人,整個南直隸,查封的書院,青樓,歌坊以及各種文會,書會,多達上千!

孫傳庭的內閣權威日盛,地方上是如臨大敵,哪裡敢怠慢,一場轟轟烈烈的‘除謠’行動席捲整個大明,爲此單單被抓捕的人,就高達近萬人!

無數的奏本,dànhé,一些‘不仕聯盟’的人更是頂風作案,一封一百多朝野宿儒大家的聯名信,公開發表在南直隸最大的報紙蘇報上。

各種大道理,如‘黨錮之禍’,‘堵塞言路,直臣遺野’,‘朝廷酷劣,萬民皆哀’等等,雖然沒有直言,但言里語外,都是對朝廷這次動作的憤怒與不安。

龐大的壓力,如海潮一般,洶涌澎湃,衝擊向內閣。

傅昌宗的那些舊事,再次被翻出來。但沒有駱養性在背後操縱,一切的事情反而顯得不倫不類,相當零散,攻擊力薄弱,周應秋反手就給處理了。

但由此引發的一系列事情,孫傳庭毫不留手,皆由此案,將朝廷一系列機構的實權充實,並進一步伸手入地方,督政院,大理寺迅速推進,反貪局各是大肆株連,五六品的官員一口氣抓了一百多個,遍佈朝廷與地方!

由此引起的不穩與反彈,如百河歸海一般,涌入朝廷,涌入內閣,涌向孫傳庭。

孫傳庭這會兒正在乾清宮,他站在朱栩面前,道“目前,最大的阻力來自於地方橫亙交錯的士紳勢力,現在沒動一點,地方就要抖三抖。雖然朝廷還沒有足夠的能力,精力,全面,集中的處理地方事務,但這樣零碎的敲打,未嘗不是一種準備。”

朱栩正在下棋,盯着黑白棋子,隨意的‘嗯’了聲。

就好比前些日子他與這些閣老說的,大明要打破腦袋裡的長城,水瓶,這些事情他早就做過鋪墊,做足了準備,現在做,都算是水到渠成,沒有什麼阻力。

孫傳庭恭恭敬敬的站着,道:“錦衣衛那邊向內閣通報,這次沒有駱養性等人的參與,純粹是反對‘新政’的那些人在反彈,臣已經妥善處置,不會攪擾到乾清宮。”

朱栩這才笑着轉過頭,道:“嗯,朕相信你的能力,這些事,無需特意跑過來彙報,安心做事。”

孫傳庭臉上依舊是敬崇之色,道:“是。臣與帥府已經協調過,他們那邊準備的差不多了,可能會提前征討,臣命山東,天津,遼東三方做好後勤,不會拖累戰事。”

朱栩看着他,道“這個先不提。你接下來,打算做什麼?”

孫傳庭道“鞏固朝廷,理順各機構,嚴肅權威,同時推進吏治整頓,由京內擴展到京外,當前朝廷的要務,還是吏治第一……”

朱栩點點頭,贊同道:“嗯,持之以恆,不要畏懼,退縮。今年的科舉,你親自主持,進士名額可以進一步擴大,萬曆之前的公卿之後,觀察一下,看看有沒有成才的,可以提báchūlái。整頓吏治,培養新人,也很重要。”

孫傳庭能明白朱栩的用心良苦,擡手道:“臣遵旨。”

朱栩道“裁撤各省總理大臣,你準備的怎麼樣了?”

孫傳庭稍稍思索,道:“遼東那邊規劃爲三省,遼東,上河,漠陽,外加那虛三省,我大明總共二十五省,若是有總理大臣也是鞭長莫及,現在也不需要總理大臣了。臣計劃召回各總理大臣進京,議會那邊也準備好,這個月,應當可以完成。”

朱栩點點頭,道:“嗯,還有什麼計劃?”

孫傳庭道:“這次之後,臣打算召集各地巡撫分批次進京,與他們深潭一番,而後一致行動,推動各方面改革,以免朝廷的變動,影響地方士氣……”

朱栩下了軟塌,站起來,道:“這個很好,你先談,朕再見見,壓一壓,這些大人們久在地方,知道種種問題,種種困難,他們會畏懼,會退縮,必須給足足夠的壓力……”

孫傳庭側過身,道“是。臣的意思,是要他們一致行動,造足聲勢,只要氣勢一成,再退縮也就難了。”

朱栩走到書桌前,坐下道:“嗯,想法是對的,做的要再快一點。今年神龍府的貿易大會,你親自去一趟,商業方面,要多做準備,促進發展……”

孫傳庭道:“是。臣還打算,雙管齊下,商業,或許也是打破士紳勾結的一個關鍵。”

朱栩笑了,孫傳庭想的還是比較全面,除了一些盲點,基本不需要他提點。

在孫傳庭面聖的時候,登州數百艘大船雲集,安靜的漂浮在水面上。

曹變蛟與多爾袞並肩站在一處山頭,指着海面道:“往北去,就是對馬島,那裡有一處基地,是我兩年前奪下來,現在打造的很不錯,適合大軍駐紮,也適合海軍停靠,後面是朝鮮,前面就是九國島,進可攻,退可守,是一個絕佳之地!”

多爾袞已經詳細研究過地圖,點頭道:“確實是個好地方,但是運送過去,還得看看多少人暈船,海戰,我們不太適合。”

曹變蛟道:“好,先到對馬看看,對馬到九國島不遠。”

多爾袞神情平靜,如大明忠心的將領一樣,道:“曹都督,末將想面見一下楊大都督,不知是否合適?”

楊大都督也就是楊嗣昌,這一次的征討使。

曹變蛟看了他一眼,面色如常,道:“楊大都督已經去了蝦夷,那邊有三萬蒙古大軍。”

多爾袞沒有接這個話,默然一陣,道:“根據末將得到的情報,倭國是島國,地形艱難,而人口十分稠密,可用的青壯高達數百萬,他們的那位幕府將軍頗有能力,十萬大軍,真的足夠嗎?”

曹變蛟看了他一眼,罕見的露出笑容,道:“你這個擔心,朝野也有。現在正值夏收,倭國那邊肯定焦頭爛額,他們致命的地方在於沒有要塞,毫無遮攔,各地都在我大明可進攻範圍內,倭國必敗無疑!”

多爾袞幾乎是下意識的點頭,但心裡實則不以爲然。

倭國是島國,多山地,多島嶼,半島,道路複雜,風氣兇悍,人口稠密,若是其中,膠着而戰,那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平定。

明人行軍,向來恪守‘禮法’,只誅首惡,其餘赦免,這豈不是要沒完沒了?

這些,他沒有說出口,他的身份很敏感,在這個時候不能多言。

曹變蛟不知道懷有怎樣的心思,看似知無不言,實則有很多保留,並未告訴多爾袞。

與此同時,琉球,朝鮮的軍隊集中的很容易,他們並沒有被派駐對馬島,而是去了鹿兒島的薩摩藩,歸屬左良玉調遣。這樣一來,薩摩藩的軍隊就有了兩萬,加上他們臨時擴充,接近三萬!

庫頁島往南,就是蝦夷島,蝦夷在後世有個很響亮的名字:北海道。

現在的蝦夷島,還算是一片荒涼,人口稀少,開墾的並不好,即便這幾年大明有移民,阻止開墾,相對偌大的島嶼,還是隻在一隅。

蒙古的三萬大軍已經駐紮在這裡,隔着津輕海峽,一水之隔的看着本國島。

這個時候,楊嗣昌與參謀處處長錢瑾孝正在大營裡,商討具體的策略。

錢瑾孝看着地圖,神情嚴肅,道“大人之前的設想挺好,但近距離登岸,拿下江戶,一舉瓦解倭國。但不說能不能順利抵達江戶,若是德川幕府帶他們tiānhuáng提前撤走,我們也無法長距離追擊,沒有後援,後勤支持,若是再陷入苦戰,怕是可能全軍覆沒,影響整盤計劃……”

楊嗣昌臉上沒有任何不悅之色,目光緊盯着地圖,道:“帥府的擔心是對的,倭國情況複雜,應該步步爲營,穩紮穩打,確保必勝的前提下推進……但是,我們不能等,不能將戰事變成膠着戰,不能一直耗下去……”

大明的情況,不允許長期累戰,錢糧支撐不了。

錢瑾孝道:“那,大人有什麼想法?皇上已經授權你在前線的指揮,萬不可出差錯。”

楊嗣昌面無表情,道:“還有時間,我們再對戰略戰術進行檢討,制定一個快速有妥當的方案來,命令各軍加緊就位,命軍情處緊盯倭國更方面!”

“是!”錢瑾孝一個軍禮,沉聲道。

楊嗣昌盯着地圖,看了好一陣子,道:“前期的戰術不變,以海軍將四國島與本國島,九國島隔開,多爾袞的五萬大軍吃下四國島!”

錢瑾孝道:“那,如果德川幕府在九國島對島原半島,鹿兒島展開進攻如何應對?”

第一百九十二章 第一次廷議第1325章 雷劈泰山第一百六十六章 信王信譽破產第一千零六掌 送行第五百六十八章 體香第1116章 國家議會的否決第八百七十二章 大和尚第兩百四十一章 朱由檢的作用第七百六十九章 出使歐洲第八十五章 難民第1192章 朱由檢的噁心第三十二章 客氏第兩百二十四章 都是自家的生意第六十四章 波及國公第1492章 新官員新衙門第1517章 軍演第六百五十章 民間組織第三百三十八章 吾皇萬歲第四百四十五章 黃河改道第九百四十三章 嚴明法紀第九百九十二章 涼涼第四百五十一章 曹文詔入陝第1316章 政院系冒頭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驚魂第一百零零章 漕運第六百零六章 咄咄進逼第八百五十六章 倭寇第1206章 威脅第兩百一十九章 滿桂(第三更~)第七百七十七章 女刺客第六章 威逼利誘第1156章 小手段與大謀略第三百五十九章 查抄福王府第一百一十七章 結案第1418章 再一辭官第十六章 青樓見孟侯(求收藏,推薦~~)第兩百九十八章 宗王宴第1504章 秉公執法第七百五十九章 各種條約第1420章 公主要殺人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波瀾詭譎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尚武第三百四十一章 聯姻第六百五十三章 海上戰略第九十章 佈局第八百九十四章 罪行昭昭第八十四章 隱憂迭來第四百二十六章 建奴朝貢第八百二十九章 幕後元兇第七百三十七章 插滿大明旗幟第1119章 來自倭國的和平使者第五百章 告發吏部尚書周應秋第九百五十二章 定情信物第四百二十四章 建奴求和第1363章 大戰來臨第1307章 開始了第三百九十九章 黃太吉遇刺第1145章 炮擊第四百一十六章 緊急應對第1238章 闖關東第1300章 蠅營狗苟的官員第六百九十三章 終於來了第1532章 逼上絕路第七十七章 不對勁(求收藏,求推薦~~)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投誠第四百零六章 全數入獄第九百一十七章 聖德第三百八十二章 朱由檢心思第四百四十九章 破案第兩百二十章 大時代第九百四十章 謝恩第1330章 僕從軍第一百八十九章 信王是好用的擋箭牌第一百五十六章 六君子下獄第1256章 新勢力第五百五十七章 鑄幣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忙裡偷樂第九百二十八章 內閣的日子要不好過了第兩百四十七章 串連第五百零二章 周應秋是貪官第一百七十二章 顧秉謙的姿態第1310章 孫傳庭的演講第四百一十六章 緊急應對第1234章 誰是下棋人第1508章 亂象紛呈第五十三章 碰壁 (求收藏,求推薦~~)第1176章 路演第1289章 張筠很生氣第七百零六章 禁令禍起第七百七十四章 不黨而黨第1175章 陰森森第八百二十章 軍器局第1151章 疲敵之策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忙裡偷樂第六百七十五章 巡撫與府尹第1241章 畢自嚴前的吹大氣第四百章 後金生亂第七百五十二章 決戰二第九百六十五章 揚帆第1221章 無翰林,不入閣
第一百九十二章 第一次廷議第1325章 雷劈泰山第一百六十六章 信王信譽破產第一千零六掌 送行第五百六十八章 體香第1116章 國家議會的否決第八百七十二章 大和尚第兩百四十一章 朱由檢的作用第七百六十九章 出使歐洲第八十五章 難民第1192章 朱由檢的噁心第三十二章 客氏第兩百二十四章 都是自家的生意第六十四章 波及國公第1492章 新官員新衙門第1517章 軍演第六百五十章 民間組織第三百三十八章 吾皇萬歲第四百四十五章 黃河改道第九百四十三章 嚴明法紀第九百九十二章 涼涼第四百五十一章 曹文詔入陝第1316章 政院系冒頭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驚魂第一百零零章 漕運第六百零六章 咄咄進逼第八百五十六章 倭寇第1206章 威脅第兩百一十九章 滿桂(第三更~)第七百七十七章 女刺客第六章 威逼利誘第1156章 小手段與大謀略第三百五十九章 查抄福王府第一百一十七章 結案第1418章 再一辭官第十六章 青樓見孟侯(求收藏,推薦~~)第兩百九十八章 宗王宴第1504章 秉公執法第七百五十九章 各種條約第1420章 公主要殺人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波瀾詭譎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尚武第三百四十一章 聯姻第六百五十三章 海上戰略第九十章 佈局第八百九十四章 罪行昭昭第八十四章 隱憂迭來第四百二十六章 建奴朝貢第八百二十九章 幕後元兇第七百三十七章 插滿大明旗幟第1119章 來自倭國的和平使者第五百章 告發吏部尚書周應秋第九百五十二章 定情信物第四百二十四章 建奴求和第1363章 大戰來臨第1307章 開始了第三百九十九章 黃太吉遇刺第1145章 炮擊第四百一十六章 緊急應對第1238章 闖關東第1300章 蠅營狗苟的官員第六百九十三章 終於來了第1532章 逼上絕路第七十七章 不對勁(求收藏,求推薦~~)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投誠第四百零六章 全數入獄第九百一十七章 聖德第三百八十二章 朱由檢心思第四百四十九章 破案第兩百二十章 大時代第九百四十章 謝恩第1330章 僕從軍第一百八十九章 信王是好用的擋箭牌第一百五十六章 六君子下獄第1256章 新勢力第五百五十七章 鑄幣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忙裡偷樂第九百二十八章 內閣的日子要不好過了第兩百四十七章 串連第五百零二章 周應秋是貪官第一百七十二章 顧秉謙的姿態第1310章 孫傳庭的演講第四百一十六章 緊急應對第1234章 誰是下棋人第1508章 亂象紛呈第五十三章 碰壁 (求收藏,求推薦~~)第1176章 路演第1289章 張筠很生氣第七百零六章 禁令禍起第七百七十四章 不黨而黨第1175章 陰森森第八百二十章 軍器局第1151章 疲敵之策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忙裡偷樂第六百七十五章 巡撫與府尹第1241章 畢自嚴前的吹大氣第四百章 後金生亂第七百五十二章 決戰二第九百六十五章 揚帆第1221章 無翰林,不入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