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9章 張筠很生氣

她全程都被人監視,極難做小動作,想要不引起駱養性的懷疑,她必須滴水不漏。

被蒙着眼,坐上馬車,聽着外面的聲音,默默的記着,這些都找到駱養性的關鍵。

在另一邊,兩個內監扮成的夫婦,如常的過着日子,只是小孩子出去玩的時候,穿了一件平時不穿的,好看的衣服,對外說,是姑姑給了家裡不少錢,家裡高興。

景德鎮。

張筠很生氣,小淑嫺,小慈燁,小慈煊三個小傢伙徹夜不歸,在景德鎮到處跑,還甩開了看護的侍衛。

三個小傢伙頭頂着他們自己做好的陶器,站在她面前,一個個小臉苦兮兮的,卻誰也不敢說一句話。

朱栩坐在一旁,撓了撓額頭。張筠在氣頭上,他也找不到理由求情,只得無聲的跑了。

三個小傢伙看着他的背影,那叫一個幽怨。

回到書房,朱栩繼續處理他的政務。

現在大明從上到下都是處於一個急變的檔口,任何事情朱栩都要掌握在手裡,防止出現不可控的變數。

對於秦良玉,朱栩還是沒有準許她來行轅。

對於秦良玉,朱栩固然是有私心的,這位女將軍已經快七十歲了,這是他最爲崇敬的人,他希望能給她一個交代,作爲皇帝也好,粉絲也罷,他都要這麼做。

“給孫閣老去信,讓他擇機放出風聲。”朱栩說道。

曹化淳上前,道:“是。”

這個風聲一放,勢必會引起一波亂子,內閣,六部還好說,其他官員,尤其是在野的,不知道要趁機怎麼蹦躂。

朱栩搖了搖頭,心裡道‘孫傳庭有的事情可做了。’

孫傳庭勢必要打破畢自嚴時代堪穩的朝局與‘新政’,到時候,只怕沸反盈天,天下大亂都可預期。

但是,朱栩期待很久了。他用這麼長達十年的時間來做鋪墊,做準備,就是要打破這千年的藩籬!

‘封建時代會不會在我手裡終結?大明會不會是第一個工業國家?未來會怎麼變化……’

朱栩躊躇滿志,早已經等不及。

曹化淳見朱栩沒說話了,便道:“皇上,三殿下預計兩天後就到。”

朱栩低頭看着鄒本,‘嗯’了聲,道:“多一個不多,少一個不少,讓皇后操心吧。”

近來幾個孩子越發沒規矩,張筠不能繼續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那三個現在還在罰站。

曹化淳應下,又道:“畢閣老召回了除二孫閣老外的所有輔臣,似乎要做些事情,皇上是否要交代什麼?”

畢自嚴儘管與朱栩言明,他會平穩交接權力,穩住朝局,不會出亂子。但這是在他看來,在朱栩的角度又會不同,不知道他是否會做出對朱栩來說有壞性的事情。

朱栩擡起頭,沉吟片刻,道:“給劉時敏去信,要他找幾個機會,見見張秉文與趙晗,要他們配合畢閣老,穩住朝局,防止小人作祟。”

有戶部,吏部二尚書在旁,風險就小很多了。

曹化淳躬身,道:“是。孫閣老去雲南,可能還會去福建見盧大都督。”

朱栩本要隨意的點頭,忽的又擡起頭,道“你是說孫閣老要去見盧象升?‘可能’?這是什麼意思?”

曹化淳躬身,低頭,道:“畢閣老對軍隊內部的情況有些擔憂,想找盧大都督問個清楚,但畢閣老回京,孫閣老估計是想問皇上,他是否也要回京?”

朱栩有些明白過來,道:“朕當初與孫閣老說,不會強迫他致仕,朕是天子,一言九鼎。他想做什麼,儘管去做吧。”

“遵旨。”曹化淳平靜的道。

大明朝野盛傳畢自嚴,孫承宗這二位將一同致仕。實則上,朱栩倒是希望孫承宗多留任幾年,朝局即將不穩,軍隊一定要穩!

朝局將要大變,‘新政’又陷入泥沼中,朝廷的大臣們有太多的事情要做。

朱栩揮退了曹化淳,拿起筆,鋪好紙張,眉頭赫然是:新政綱要,四個大字。

朱栩正在梳理‘新政’的方方面面,要進行一個囊括。等他梳理好,將會與孫傳庭談,這些,都是明年孫傳庭要去披荊斬棘的事。

畢自嚴回京,可以想見,朝局會迅速穩定,那些雜音會不斷減少,所有人彷彿都能鬆一口氣。

整個大明,也就這位有這種定海神針的能力。

遼東,瀋陽。

孫傳庭舊地重遊,將遼東的六座大城都走了個遍,神情頗爲感慨。

現在,他正在瀋陽漫步走着,他身後跟着遼東的軍政大臣,一個是周應秋,一個是熊廷弼。

周應秋面對即將繼任‘首輔’的孫傳庭,從容不迫,笑着道:“遼東能有今天,都是閣老的功勞,我們是蕭規曹隨,沾了您的光了。”

遼東的大框架就是孫傳庭搭建的,當年周應秋履職遼東,上上下下對他多有叮囑,即便是朱栩,也要求他不要大操大辦,穩住孫傳庭的計劃,逐步推進。

孫傳庭再次來到這裡,心裡自然是頗爲感慨,一路上都是認真的看着,極少說話。

熊廷弼與孫傳庭也是多年搭檔,更爲放鬆些,道:“閣老,要不要聽一聽關於遼東地理圖的情況?”

孫傳庭神情這才動了下,道:“走,找個茶館,詳細說說。”

周應秋,熊廷弼自然沒有意見,找了個僻靜的茶館,三人落座,慢慢喝茶。

熊廷弼沒有兜彎子,拿出一張小地圖,鋪在桌上,道:“這些年,遼東一直奉旨,對四周各處的地理進行查探,標明,確立合適的邊界……”

這些都是冠冕堂皇的官話,實則朱栩都與他們面談過,那就是,能到的地方都是大明的國土,寸土不讓!

孫傳庭看着這張小地圖,瞥了眼熊廷弼,沒有說話。

熊廷弼手指着地圖,道:“這裡,海參崴,向北,基本是都是無人之地,且異常寒冷,基本上無人居住,下官一直派人深入,不斷的移動界碑,嘗試着移民居住……海參崴向西,一直到歸化城直線位置,基本是也無人,草原,荒漠,冰天雪地……但再往西,就是漠北蒙古(今外蒙古),喀爾喀的地盤,他們的頭頂,北方,原本有一個叫做西伯利亞汗國的國家,是蒙古人一支,但百年前被俄羅斯人吞併,這一大片是俄羅斯的底盤,但沒什麼人居住,駐軍也不多……”

“喀爾喀往西,就是漠西蒙古,這裡基本都是蒙古人的後裔,其中,和碩特部最強,是衛拉特的盟主。再往西,就是哈薩克等汗國,同樣是蒙古西征後建立的,原本是屬於金帳汗國,隨着金帳汗國衰落,四分五裂,分裂出了幾十個大大小小的汗國……”

第九十七章 魏忠賢的改變第三百八十五章 好消息第一百零三章 意外的反對聲浪第八百四十一章 情敵第一百五十三章 楊漣彈劾魏忠賢第1426章 大規模的流放第1501章 蒙古入關第七百零一章 笙歌處處第一千零一章 姍姍來遲第1442章 格局第四百二十四章 建奴求和第九百三十四章 已閱,不回第1510章 無措的大商人們第五百六十四章 宣魏忠賢進宮第三百四十五章 裁撤第八百九十九章 黃埔第1126章 加速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宴請秦良玉第六百八十三章 演武第一百七十八章 晉商找上門(求訂閱~~)第1457章 不妥協第八百五十六章 倭寇第九百八十四章 複雜紛擾第七百四十四章 荷蘭人瘋了第1330章 僕從軍第一百零六章 進宮求見第五百九十七章 是人是鬼第1412章 爲官者爲民第三百八十章 十里亭第三百七十九章 京西演武第1198章 節點第三百五十三章 違反祖制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清風運動第七百七十章 平安南第九百七十一章 以退爲進第九百章 謠言第1494章 冰山一角第1112章 人工降雨第九百五十四章 大婚前第六百八十三章 演武第1239章 傅家的難境第七百一十一章 勘正‘心學’第1417章 第一個辭官的人第八百二十五章 內閣與六部的鬥爭第六百三十章 攻城第1221章 無翰林,不入閣第1392章 抄幕府的家底第1402章 孫傳庭施壓第1180章 急報第1356章 關門要塞第1504章 秉公執法第一百七十章 尾聲第1412章 爲官者爲民第一百七十四章 遭遇信王第四百七十三章 朱由檢審案第四百八十九章 出妖第三百八十九章 裁驛站之議第1380章 壓力如山第五百一十八章 新的戰場第八百五十八章 亂急取其直第九百二十八章 內閣的日子要不好過了第七百一十七章 島津要決戰第一千零十五章 朱栩開的茶話會第三百五十八章 諸王反對第1419章 又一個要辭官第八百三十二章 赦免被拒絕第八十四章 隱憂迭來第兩百九十五章 大勝第八百二十二章 火併第七百三十五章 靖海第三百九十三章 抗爭第1118章 地方藩籬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得意的笑第九百零九章 判決第兩百三十九章 趙南星的惡意第五百三十五章 侯方域第五百零八章 鍘刀擡起第六十七章 定奪第1520章 東風已來第五百六十一章 登徒子皇帝第九百一十二章 地主借錢第八百六十一章 曹文詔生怒第1343章 果然是你第1254章 千古第二罪臣第兩百一十四章 議裁撤錦衣衛第九百五十三章 就緒第八百四十七章 熾烈如濤第1515章 謀大事者無名第七百八十七章 國之柱石第八百九十五章 認罪第1454章 移民亂象第1210章 入羅馬城第四百四十二章 糧荒第二十五章 線索(求收藏~~)第八百五十六章 倭寇第1211章 各懷鬼胎第1516章 雲開月明第1496章 羣狼環伺第九百五十八章 羣臣畢見第八百九十四章 罪行昭昭
第九十七章 魏忠賢的改變第三百八十五章 好消息第一百零三章 意外的反對聲浪第八百四十一章 情敵第一百五十三章 楊漣彈劾魏忠賢第1426章 大規模的流放第1501章 蒙古入關第七百零一章 笙歌處處第一千零一章 姍姍來遲第1442章 格局第四百二十四章 建奴求和第九百三十四章 已閱,不回第1510章 無措的大商人們第五百六十四章 宣魏忠賢進宮第三百四十五章 裁撤第八百九十九章 黃埔第1126章 加速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宴請秦良玉第六百八十三章 演武第一百七十八章 晉商找上門(求訂閱~~)第1457章 不妥協第八百五十六章 倭寇第九百八十四章 複雜紛擾第七百四十四章 荷蘭人瘋了第1330章 僕從軍第一百零六章 進宮求見第五百九十七章 是人是鬼第1412章 爲官者爲民第三百八十章 十里亭第三百七十九章 京西演武第1198章 節點第三百五十三章 違反祖制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清風運動第七百七十章 平安南第九百七十一章 以退爲進第九百章 謠言第1494章 冰山一角第1112章 人工降雨第九百五十四章 大婚前第六百八十三章 演武第1239章 傅家的難境第七百一十一章 勘正‘心學’第1417章 第一個辭官的人第八百二十五章 內閣與六部的鬥爭第六百三十章 攻城第1221章 無翰林,不入閣第1392章 抄幕府的家底第1402章 孫傳庭施壓第1180章 急報第1356章 關門要塞第1504章 秉公執法第一百七十章 尾聲第1412章 爲官者爲民第一百七十四章 遭遇信王第四百七十三章 朱由檢審案第四百八十九章 出妖第三百八十九章 裁驛站之議第1380章 壓力如山第五百一十八章 新的戰場第八百五十八章 亂急取其直第九百二十八章 內閣的日子要不好過了第七百一十七章 島津要決戰第一千零十五章 朱栩開的茶話會第三百五十八章 諸王反對第1419章 又一個要辭官第八百三十二章 赦免被拒絕第八十四章 隱憂迭來第兩百九十五章 大勝第八百二十二章 火併第七百三十五章 靖海第三百九十三章 抗爭第1118章 地方藩籬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得意的笑第九百零九章 判決第兩百三十九章 趙南星的惡意第五百三十五章 侯方域第五百零八章 鍘刀擡起第六十七章 定奪第1520章 東風已來第五百六十一章 登徒子皇帝第九百一十二章 地主借錢第八百六十一章 曹文詔生怒第1343章 果然是你第1254章 千古第二罪臣第兩百一十四章 議裁撤錦衣衛第九百五十三章 就緒第八百四十七章 熾烈如濤第1515章 謀大事者無名第七百八十七章 國之柱石第八百九十五章 認罪第1454章 移民亂象第1210章 入羅馬城第四百四十二章 糧荒第二十五章 線索(求收藏~~)第八百五十六章 倭寇第1211章 各懷鬼胎第1516章 雲開月明第1496章 羣狼環伺第九百五十八章 羣臣畢見第八百九十四章 罪行昭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