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三十八章 大臣們的私相授受

在顧秉謙被抓走的同時,張太后也來到文昭閣。

兩人對坐,朱栩先是長嘆一聲,滿臉的無奈。

他看着張太后,有氣無力的道:“皇嫂,你餓了嗎?咱們吃飯吧?”

張太后看着他,也抿了抿嘴角,微微搖頭,端坐在那,看着朱栩臉上掩飾不了疲憊,輕聲道:“你呀,太過着急,你這繼位不過半年,也難怪外臣不信你……”

朱栩趴在桌上,下巴磕着桌面,嘿笑一聲,道“哪裡是不信,背後怎麼罵我,想着怎麼教育我,我都一清二楚。”

張太后對朱栩很瞭解,向來知道他有主意,是打定主意就不會輕易改的人,伸手給他倒了杯茶,看着他道“總歸不能跟外臣太過僵持,這天下還要靠他們去治理。這些日子,王公勳貴,宗室皇親,凡是有資格見我的,都去我父親那打探,我不知道攔了多少次。你呀,太心急,凡是慢慢來才行……”

朱栩何嘗不知道,但沒人給他機會啊,天災**不給,後金不給,甚至是南邊的安南,歐洲的荷蘭人都不給啊。

但這些跟張太后沒辦法說,想了想,朱栩道“嗯,皇嫂的意思朕明白。”

張太后見朱栩只有這麼句話,顯然是後面還有事情,輕嘆一聲,道:“政事我不懂,不過你年紀還小,有的是時間,保重身體,有些東西不要亂吃,還有……也要節制。”

朱栩擡頭看着張太后,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但很快就明白了。

明朝皇帝歷來有吃‘仙丹’的傳統,萬曆跟這脫不了關係,泰昌帝死的也很奇怪,朱由校也服用過‘仙丹’。節制嘛,很顯然就是女人了。

朱栩心裡好笑,面上只得點頭道:“這我知道,皇嫂放心,仙丹什麼的,我是不信的。”

張太后點頭,這一點,朱栩倒是讓他放心,該說的說的差不多,她便將來意道出來:“那,英國公,皇上是打算如何處置的?”

朱栩斟酌着,道:“皇嫂,你是不知道,這位英國公近來跟福王皇叔他們走的比較近,魏國公這次進京,真正的目的,就是勸說的。”

張太后臉色突變,她十六歲進了宮,哪裡不明白皇子奪嫡的陰狠與殘酷,若不是泰昌帝佔據嫡子的名分,只怕這皇位還落不到他們這一脈。

她也便不再多說,輕輕頜道:“皇上做事我放心,今後我就閉了慈寧宮大門,躲個清淨。”

朱栩也笑起來,道:“我要是也能像皇嫂一眼關門就好了。”

張太后過來給他理了理衣服,又關心的問了吃飯睡眠之類。叔嫂兩人說了好一陣,朱栩要留她吃飯,張太后擔心宮裡的小永寧便走了。

朱栩在張太后走後,歇了一會熱,看向曹化淳道:“魏忠賢動手了?”

曹化淳道:“是,顧府已經被抄家,人也拿到了詔獄。”

朱栩點頭,長鬆一口氣,道:“現在,外廷的大人們,有事做了。”

沒了顧秉謙這個輔,徹底掃清了東林黨入閣的路,接下來,葉向高,**星等人未必還有心思糾結英國公的事。

“皇上,孫傳庭,袁可立聯名奏本。”

劉時敏急匆匆走進文昭閣,將一道奏本遞給朱栩。

朱栩連忙接過來,打開一看,心裡就是一鬆。

袁可立與澎湖總兵聯手收復澎湖,擊敗了荷蘭人,已經收復臺灣,荷蘭人退走了。

實則上,臺灣現在還很荒涼,沒有多少人,福建布政司也袁可立要求下,組織人移民,開墾荒地。

另一邊孫傳庭擊潰安南侵略軍,追擊三十里,收復廣、西全境,殲敵三千。

“好,太好了。”

這算是難得的好消了息,朱栩拿着摺子,啪嗒着手笑道:“傳旨,命熊文燦在福、建組建南方水師,總督浙江,福建,廣東,廣西,臺灣五省海境,袁可立回師山/東,總理北方海務。孫傳庭回京,兵馬留駐河、南,詔命任兵部侍郎。盧象升督山、東,洪承疇督陝、西,楊嗣昌督山、西。”

劉時敏在一旁微微躬身,答應道“遵旨。”

朱栩高興,將這奏章放到一旁,然後拿起另一本,心裡同時在琢磨,這樣的安排,即便有什麼事也足以應對了。

劉時敏看着朱栩,又道“皇上,還有一本。”

朱栩一怔,看了他一眼,拿過翻開,眉頭立時一挑。

這是熊廷弼與袁崇煥的聯合奏本,內容大致是賊酋努爾哈赤已死,新賊酋黃太吉有意議和,熊廷弼與袁崇煥爭執不下,不知道如何回覆,是以奏請聖斷。

朱栩的好心情被這封奏本一掃而空,他倒是不在意黃太吉的議和是真是假,單說熊廷弼與袁崇煥兩人在遼東已經有了爭執,以他們的脾氣,只怕對遼東不是好事。

劉時敏躬着身,目光低垂,悄悄的觀察着朱栩。他很清楚皇帝對遼東心裡有定計,不論是袁崇煥的‘五年平遼’還是現在的‘議和’都被皇上所不喜。

朱栩手指在桌面上敲擊,清脆的馬蹄聲響起,一陣之後,他驀然道“傳旨,命孫承宗加快度,在年底前,務必將西南幾省整頓好,元宵節前到京。再命戶部,從明年起,入川糧食加三十萬石,另外,李精白巡撫山東,主責推廣玉米番薯等抗旱作物。王從義巡撫河南,沈珣巡撫山西,餘大成巡撫陝西,主責一樣。其他各省,命各地布政司、巡撫一樣的督促,不得怠慢!”

劉時敏道“遵旨。”

朱栩擺了擺手,心裡的壓迫感越來越急,容不得他半點疏忽。

此刻,一心想要衝進宮,血濺金鑾的大臣們,得到了一個震驚的消息。

輔顧秉謙被削籍下獄了!

太和門前。

葉向高,韓癀,**星,高攀龍等人都是一怔後,神色大喜。

顧秉謙一直是他們最大的攔路虎,有他擋住葉向高復啓,也就擋住了韓癀,高攀龍等人,現在他一去,他們面前就是一片坦途了。

最激動的莫過楊漣了,他在朝堂上雖然勢力最大,但威望卻很低,分量不夠,一直都有種‘孤立無援’的感覺。現在,他們東林黨復出朝堂,衆正盈朝之勢將遠勝於天啓朝!

**星這個時候也難以平靜,看着高攀龍道“顧賊一去,朝堂之上便再無阻力,到時候咱們完全可以阻止皇上亂命,不論是沒有內閣的署命,還是六科的封駁之權,都可以制約皇上,中興大明,不遠矣!”

“趙大人說的不錯,只要控制了內閣,便壓住了六部,再有科道相扶,皇上再想亂來也沒有人再支持!”

“太好了,咱們這就回去寫奏本,今晚就送入通政司,廷議之上,必要補齊輔臣,完善六部!”

“好,那我們去見信王,王爺也一直憂心忡忡,想必他也是樂見其成。”

葉向高,韓癀等人都微微點頭,笑容滿面。

他們這些人雖然政見不完全一樣,但目標是一致的,驅邪用正,改善國政,帶領大明中興,造福天下蒼生,立萬世基業!

“走,現在就回去,對,回去!”

“後天廷議之上,一定要與彌補皇上之失!”

“兵馬必須撤回,兵部尚書,一定要認真核選!”

“不止於兵部,戶部,禮部,工部都要慎選,決不能讓皇上親近小人!”

“快走,不要慢了他人一步!”

聚集於太和門前的四十多位大人,議論着便三三兩兩離開,籌謀去了。

內閣現在缺五個輔臣,六部缺四個尚書,六部十二個侍郎缺五個,至於其他就更多了。一個蘿蔔一個坑,雖然同屬朋黨,但各自又有朋黨,都想推自己的人上,難免要有一番爭奪交換,暗箱操作。

這些人還不知道抄沒顧秉謙的是魏忠賢,都信心滿滿的走了。

葉向高府上。

韓癀,**星,高攀龍,左光斗,楊漣等人都在。他們幾人算是東林黨的高層,不論是聲望還是勢力,都足以統領整個東林。

不過,現在有了難題。

按照他們之前所議,葉向高,韓爌,**星,高攀龍四人先入閣,楊漣明年可轉任禮部尚書,左光斗先任工部侍郎,明年可轉入左都御史,這樣再過兩年,他們兩人入閣也就順理成章。

但現在多出了一個內閣輔臣,還有兩個尚書。

其中,輔臣,禮部,戶部尚書最重要。

雖然大堂裡只有六個人,卻分數了三個陣營。

葉向高,韓癀政見接近,講究大局,維持朝堂穩定,行事和緩;**星與高攀龍鬥是激進之人,要清除一切邪黨,全用正人;楊漣,左光斗則相對溫和,沒有一定要將朝堂其他人排斥的乾淨,卻也剛直凜然。

**星沉吟一陣,率先開口道“魏大中,倒是可以任工部侍郎,顧大章可以任禮部侍郎。”

左光斗看了他一眼,有些針鋒相對的道:“阮大鋮可以任兵部侍郎,周起元轉任太僕寺卿。”

“李起元,可以入閣。”

“李應升可以勝任僉都御史。”

很快,雙方激烈的爭論起來,不過彼此都很冷靜,漫天要價,落地還錢,都是爲了自己人要更多的好處也沒有必要徹底撕破臉。

葉向高與韓癀對視,眉頭皺了皺,但這也是東林的傳統,他們不能去反對,否則就等同於反對整個東林黨,這個後果,哪怕是葉向高,韓癀也都撐不住。

傍晚的時候,朱栩坐在後花園的鞦韆上,晃晃悠悠的手裡拿着一本手札。

上面清清楚楚的記錄着葉向高等人的話,尤其是各個官位寫的非常仔細。

“葉向高,韓爌,**星,高攀龍,周起元入閣,楊漣任戶部尚書,左光斗任禮部尚書,李起元任左都御史,魏大中任吏科給事中,陳良訓任順天府少丞……”

朱栩一邊看,一邊嘴角掛着莫名的笑意。

之前東林黨被魏忠賢欺負的很慘,這一次,是想要徹底大翻身了。

經過兩個多時辰的談判,東林黨內部基本統一了論調,排排坐分果果,沒有一個落下。

曹化淳,劉時敏,曹變蛟都站在朱栩對面不遠處,三人都是微躬身,一句話也沒有。

朱栩放下手札,擡頭看向三人笑道“大人們都很能爲君分憂,官位都分好了,只差朕點個頭了。你們說,朕是不是應該感到很欣慰?”

三人一動不動,誰都知道朱栩不是天啓帝,容不得外臣搞這種動作。

偏偏這幫大臣們毫無察覺,依然故我,甚至一些大逆不道的話,居然在太和門前毫無顧忌的宣之於口。

朱栩也很感慨,這就是這個時候的狀況,除了他,以及被他影響的人,誰都不會覺得奇怪,反而理所應當。

在鞦韆上晃悠着,許久,朱栩又道“信王是什麼態度?”

曹化淳擡起頭,看着朱栩又微微躬身,道:“回皇上,葉向高,**星去了信王府。聽說,王爺也不太高興,但沒有反對。”

朱栩微微點頭,這也不意外,朱由檢的想法與東林黨也比較接近。

晃悠着,朱栩望着漫天的繁星,默默的思忖着。

內閣不能失控,否則一直企圖架空皇帝的外臣們,只怕時時刻刻都要跟他對着幹。

但也不能不理不管,那隻會敗壞朝綱,毫無益處。

“傳旨:”

朱栩猛的站起來,揹着手,道:“申用懋任兵部尚書,傅昌宗任戶部尚書,徐大化任工部尚書,張我續人禮部尚書,孫承宗,繼爲輔!”

擬旨的劉時敏臉色微變,皇上這是釜底抽薪,徹底斷絕東林黨的一切指望!

沒了顧秉謙又來了孫承宗,六部尚書也都補齊了,這是一點機會都沒有給東林黨留!

劉時敏手都有些顫抖,將東林黨逼上死路,只怕天下要大亂啊!

曹化淳也心驚膽戰,看着朱栩揹着手的背影,忍了又忍,還是上前道:“皇上,從朝廷六部到地方,東林黨最多,這麼一來,只怕,非大亂不可。”

曹化淳的話很含蓄了,朝野上下,東林黨人最多。擋人財路如殺人父母,何況是堵死比財路更高的官路!

單單想想滿朝文武,京城大小官吏個個都心懷怨恨的表情,就讓曹化淳心裡不寒而慄。

朱栩一擺手,笑眯眯的道:“不必擔心,再傳旨,葉向高,韓癀,**星等人,每日進文昭閣,教導朕,輔助朕處理政務。”

劉時敏有些緩不過來,內閣本來就是輔政的,爲什麼還要在文昭閣?

曹化淳知道朱栩的心思,一點就透。

這麼一來,看似給了東林黨一個能堵住他們的嘴,比內閣輔臣更重要的地位,還能隨時打他們走!

畢竟,他們沒有實際的官位,只是一個‘顧問’的角色,是走是留都只在朱栩心念之間!

劉時敏也是極其聰明的,短短時間就會意了。

“臣遵旨。”

他一躬身,轉身出了御花園。

第四百五十二章 大敗流寇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銀子來了第1296章 唯是女人第1495章 李邦華出手第七百四十九章 上岸第1231章 聰明人第七百零八章 錢謙益無能第1189章 回京第五百七十二章 湯若望第1483章 孫傳庭的施政綱要第四十五章 圈錢(求收藏,推薦票~~)第五百九十章 三天時限第1538章 血染第八十章 摔跤第兩百七十八章 信王的立威第九百二十七章 爭論(第三更求月票~)第兩百九十章 遼東黃太吉第四百二十三章 袁崇煥死了第三百九十三章 抗爭第1387章 幕府使者的艱難處境第九百三十七章 波濤涌第1520章 東風已來第三十七章 跟蹤(求推薦票,收藏~~)第七百零七章 溫體仁的手段第一千零六掌 送行第七百九十三章 夜黑風高第一百零四章 趙南星第四百五十六章 官商集團第1187章 破局第九百五十八章 諷刺第三百六十一章 再殺第八百二十八章 決然與人頭第九百七十八章 升旗儀式第八百八十六章 舊事第1164章 最後的安排第1154章 摧枯拉朽的海戰第七百零二章 開放型商業城市第九百零七章 驅車趕羊第七百六十三章 炮聲後的投降談判第三百一十五章 膠着第七百八十四章 必須與朝廷態度一致第1151章 疲敵之策第九百四十六章 大宴第1181章 查大戶第七十章 原委(第三更,求收藏,推薦~~)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風暴前的震動第八百四十章 兼任兩院院長第1468章 有利於朝廷第一百六十七章 決戰(上)第兩百零一章 如山的壓力第五百一十七章 朝鮮分治第一百六十五章 信王的兩面三刀第三百七十九章 京西演武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倭國的陰謀第五百二十三章 圈禁信王第五百七十章 扶持科爾沁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戰風濃烈第四十四章 非同凡響第七百一十三章 入閩第三百八十六章 金人不上當第四十一章 撞破 (求收藏,求推薦~~)第1224章 震盪不休第九百三十三章 殺人,無聲第七百七十三章 金與銀第八百三十八章 君臣交心第十四章 抓人(求收藏,推薦~)第七百零二章 開放型商業城市第1505章 一言而定第七百二十九章 多爾袞鬧彆扭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戰略部第1375章 軍心浮動第八百六十六章 抓人第兩百九十七章 敲打信王第八百七十四章 餐前娛樂第1372章 對撞第1492章 新官員新衙門第四百二十二章 不活就是杖斃第1344章 大開殺戒第三百零五章 安排佈置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得過且過第七百零九章 貢院風潮第三百五十章 兩人都要留下第四百四十六章 天意不在明第兩百二十二章 趙南星等人進京第四百八十一章 黃太吉的決斷第七十七章 不對勁(求收藏,求推薦~~)第一百七十二章 顧秉謙的姿態第八百八十九章 錢莊第六百六十五章 高價出口第1498章 土地丈量隊第六百七十七章 好局面第一百四十八章 野心的萌芽第1509章 輕描淡寫的安排第兩百七十一章 帝王術第三百八十五章 好消息第1232章 溫體仁的認罪第1390章 幕府最後的兵力第七十九章 流言第兩百四十五章 今後都不用上朝了第四百四十一章 反對聲
第四百五十二章 大敗流寇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銀子來了第1296章 唯是女人第1495章 李邦華出手第七百四十九章 上岸第1231章 聰明人第七百零八章 錢謙益無能第1189章 回京第五百七十二章 湯若望第1483章 孫傳庭的施政綱要第四十五章 圈錢(求收藏,推薦票~~)第五百九十章 三天時限第1538章 血染第八十章 摔跤第兩百七十八章 信王的立威第九百二十七章 爭論(第三更求月票~)第兩百九十章 遼東黃太吉第四百二十三章 袁崇煥死了第三百九十三章 抗爭第1387章 幕府使者的艱難處境第九百三十七章 波濤涌第1520章 東風已來第三十七章 跟蹤(求推薦票,收藏~~)第七百零七章 溫體仁的手段第一千零六掌 送行第七百九十三章 夜黑風高第一百零四章 趙南星第四百五十六章 官商集團第1187章 破局第九百五十八章 諷刺第三百六十一章 再殺第八百二十八章 決然與人頭第九百七十八章 升旗儀式第八百八十六章 舊事第1164章 最後的安排第1154章 摧枯拉朽的海戰第七百零二章 開放型商業城市第九百零七章 驅車趕羊第七百六十三章 炮聲後的投降談判第三百一十五章 膠着第七百八十四章 必須與朝廷態度一致第1151章 疲敵之策第九百四十六章 大宴第1181章 查大戶第七十章 原委(第三更,求收藏,推薦~~)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風暴前的震動第八百四十章 兼任兩院院長第1468章 有利於朝廷第一百六十七章 決戰(上)第兩百零一章 如山的壓力第五百一十七章 朝鮮分治第一百六十五章 信王的兩面三刀第三百七十九章 京西演武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倭國的陰謀第五百二十三章 圈禁信王第五百七十章 扶持科爾沁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戰風濃烈第四十四章 非同凡響第七百一十三章 入閩第三百八十六章 金人不上當第四十一章 撞破 (求收藏,求推薦~~)第1224章 震盪不休第九百三十三章 殺人,無聲第七百七十三章 金與銀第八百三十八章 君臣交心第十四章 抓人(求收藏,推薦~)第七百零二章 開放型商業城市第1505章 一言而定第七百二十九章 多爾袞鬧彆扭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戰略部第1375章 軍心浮動第八百六十六章 抓人第兩百九十七章 敲打信王第八百七十四章 餐前娛樂第1372章 對撞第1492章 新官員新衙門第四百二十二章 不活就是杖斃第1344章 大開殺戒第三百零五章 安排佈置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得過且過第七百零九章 貢院風潮第三百五十章 兩人都要留下第四百四十六章 天意不在明第兩百二十二章 趙南星等人進京第四百八十一章 黃太吉的決斷第七十七章 不對勁(求收藏,求推薦~~)第一百七十二章 顧秉謙的姿態第八百八十九章 錢莊第六百六十五章 高價出口第1498章 土地丈量隊第六百七十七章 好局面第一百四十八章 野心的萌芽第1509章 輕描淡寫的安排第兩百七十一章 帝王術第三百八十五章 好消息第1232章 溫體仁的認罪第1390章 幕府最後的兵力第七十九章 流言第兩百四十五章 今後都不用上朝了第四百四十一章 反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