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六十四章 信王當政

天啓六年,冬,大雪。

慈寧宮銀裝素裹,雪白一片,漫天的雪花飄落,煞是好看。

小永寧也快一歲了,包裹着厚厚的小棉襖坐在方形的小車上,睜大眼睛看着外面,眼神滿是好奇。

朱栩難得的清閒,坐在邊上,不時的給小傢伙賽點吃的。

“咳咳咳,喝點茶,暖和一下。”

張太后隔着茶几坐在另一邊,輕聲的咳嗽着說道。

“謝皇嫂。”朱栩笑着接過,輕輕啜了一口。心裡暗自搖頭,皇嫂的茶藝有待進步,比姚清清差了不少。

“呀呀呀”

小永寧伸着小手,要抓向不遠處飄落的雪花。

張太后看了眼小傢伙,又咳嗽了幾聲,擦着嘴,笑道:“信王前幾天來見過我,說你這一次做的對。”

朱栩放下茶杯,暗自搖頭,朱由檢來找張太后,只怕不是爲了表揚他,而是施壓,想要他真正的不要再插手朝政。

“咳咳”

張太后又連續咳嗽了好幾聲,臉色在蒼白與通紅間交替。

朱栩眉頭皺了皺,關心道:“皇嫂,找太醫看過了嗎?”

張太后喝了口茶,輕笑道:“一直在看,小毛病不礙事,過了冬就沒事了。”

朱栩瞭然,張太后身體本就不適合身孕,只怕這是後遺症之一,心裡暗思回去找太醫問問,臉上笑道:“那就好,對了皇嫂,你看啊……以你的名義,將宗室王親的家眷都宣到京城來,你怎麼看?”

張太后一怔,看着朱栩懷疑的道:“我知道你已經命平王召集各藩王進京,爲什麼又要召集他們的親眷?”

朱栩眨了眨眼,笑道:“隨口一說,對了,聽說劉太妃最近身體不太好,有好轉嗎?”

張太后也是聰慧的人,深深的看着朱栩了一眼,不動聲色的道:“祛病如抽絲,哪裡那麼快,耐心一點。”

“嗯嗯。”朱栩連連點頭,心裡也暗歎,卻是心急了,對於宗室不比朝臣,不能亂來一分。

文昭閣內。

信王已經分好座次,錢龍錫排在輔政的第一位,其他人也各有其職,對應着六部九卿,忙碌的處理着堆積的政務。

朱由檢的單獨的房間內,倪文煥彙報着:“王爺,按照您的要求,並沒有擴大,除了**星三人,還有十個人,都是此次‘闖宮案’的頭腦,並沒有株連太多。”

朱由檢身穿蟒服,坐在那,氣度儼然,表情不動的點頭道“嗯,倪大人做事本王向來放心,暫時不宜擴大。”

朱由檢心裡不是沒有怒火,也想着藉此立威,但理智告訴他,現在他根基不穩,一定要穩住才行。

事實也確實如此,皇宮外本來忐忑不安的羣臣,隨着刑部快結案,也都按下心來,並沒有惹出太大的風波,漸漸的平息,尤其是到了年底,都算鬆了一口大氣。

倪文煥剛出來,張我續就進去了,他八十多,老態龍鍾,卻精神抖擻,躬身洪聲道“王爺,登基大典儀程,改元等事情,還需您來決斷。”

這件事涉及到方方面面,不是禮部能夠單獨完成的。

朱由檢面無表情的接過條陳,道:“嗯,本王看過之後,會再召集張大人商議。”

張我續躬了躬身,道:“還有就是明年的科舉,各地官員,試題……”

朱由檢第一次真正掌握權力,遇到了太多難題,卻不得不決斷,扛起責任。

張我續在裡面待了小半時辰,工部的徐大化又進去談了小半時辰,緊接着的是吏部的周應秋。

周應秋拿着奏本,如數家珍的說着“王爺,關於明年的考覈,各地官員任命,升遷……”

朱由檢坐在那,一板一眼的聽着,不時頜。

最後纔是戶部的傅昌宗,現在沒人敢輕視他,不說他掌握着大明錢袋子,最爲重要的是,他代表着皇帝朱栩的意志。

傅昌宗有特權,在偏房內與信王對坐,他躬着身道“王爺,明年的稅收經過覈算,扣除鹽稅茶稅等,實銀不到一百萬兩,糧食雖然催促各地補欠,但收效甚微,只怕也會大幅度減少,因爲各地災情越來越重……”

朱由檢聽的直皺眉,也是就是說,大明一年的稅收還不到一百萬兩,因爲鹽稅取消了,現在控制在皇帝的私人商行。

傅昌宗並沒有指望他能夠解決,又簡單,隱而不漏的繼續說道。

“王爺,關於設置海關的事情,下官認爲已經是合適的時候。”

“全國旱地,荒地越來越多,下官認爲應當予以清查,加以利用,不能荒廢。”

“王爺,現在災情越來越嚴重,下官建議,應該收富人稅,凡是錢糧過一定數目,均需交稅……”

朱由檢聽着,有些點頭,有些就堅決搖頭,比如增加富人稅,清查田畝。

朱由檢心裡十分清楚,這些是不能動的,尤其是這個時候,他們是大明的基石,動了他們,就將他們推向對立面,那會引起天下大亂的!

傅昌宗也就是試探,或者說打個埋伏,一旦時機成熟,不需要朱由檢的命令,也可以動手。

朱由檢很忙,忙的一塌糊塗,如果不是不能在宮裡留夜,恨不得一天十二個時辰都撲在政務上。

按理說,朱由檢忙,就表示朱栩很輕鬆。

事實上卻不是。

御書房。

孫傳庭站在御桌前,奏道“皇上,建奴大勝,內喀爾喀被蒙古察哈爾部與建奴瓜分了,黃太吉也已經回師,但兵馬並沒有解散,隨時都有可能南下大小淩河。”

朱栩雖然早有猜測,聽到了還是暗自搖頭。

林丹汗自毀長城,不但沒有遏制建奴,任由做大,甚至還幫着,現在失去了屏障,以他表面上的蒙古大汗,根本擋不住黃太吉,恐怕依舊會如歷史上一樣,要不了兩三年就會落敗身死,蒙古或降或盟或被吞併,徹底不能成爲後金的阻礙。

朱栩沉吟半晌,看向孫傳庭道“孫大人,朕一直在猶豫,是否將紅衣大炮賣給林丹汗,以抵擋建奴。”

孫傳庭臉色微變,沉聲道:“皇上,不可!林丹汗只控制了察哈爾,根本不是建奴的對手,給了林丹汗,用不了多久就會到建奴的手上,壞我遼東防禦!”

自從袁崇煥用火炮擊退了努爾哈赤,大明上下都意識到火炮的重要性,是以都絕不會允許建奴擁有火炮。

第六百五十五章 鹽幫之爭第四百四十七章 張獻忠的初戰第1469章 夙興夜寐的朱栩第七百四十五章 得意後的倒地第一百四十五章 弔唁第1533章 絕境第一千零六十一張 不簡單的事情第一百八十七章 信王是上好的擋箭牌第九百一十六章 正中下懷第七百八十章 農莊第五百二十四章 鄉間見聞第一百二十六章 魏忠賢反擊第兩百九十八章 宗王宴第兩百六十章 抗旨第八百八十六章 舊事第九百三十章 看國旗去第1400章 倭國人很有用第兩百七十六章 晉王府第三百零九章 大戰前夕第五百零七章 抓捕第七百七十一章 搞定東南第一百九十九章 明日開朝第七百一十八章 大戰降臨第1474章 陰暗角落第六百二十七章 催命符第九百三十一章 國企、國歌第三百一十三章 勝了第七百零四章 科舉禁令第九百零八章 最後一根釘子(求月票)第四十五章 圈錢(求收藏,推薦票~~)第三百三十三章 傳首四門(第五更,求票~)第1234章 誰是下棋人第三百零八章 臨行前第兩百二十章 大時代第五百三十四章 異端第十七章 絕望的朱由校第二十七章 綁架(求收藏,求推薦~)第四百七十六章 欲伐遼東第1197章 前夜第1169章 太妃喪第九百四十九章 悠閒第八百七十五章 遼東策第四百二十章 金兵突圍第兩百七十二章 魯王府第三百一十二章 錦州戰事第二十五章 線索(求收藏~~)第一百二十二章 放行第1395章 窮途末路第四百七十五章 建奴的遇難第三百五十八章 諸王反對第七百九十九章 新舊官員交鋒第1429章 參觀皇宮第1170章 遷都之議第六十二章 搶劫開始第七百一十三章 入閩第四百三十一章 鬧市見聞第三百七十四章 與信王的又一次衝突第九百三十章 看國旗去第七百零九章 貢院風潮第1340章 階段性勝利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美妙的場景第1473章 人小鬼大第八百六十章 第一次閣議第1337章 攻入四國島第三百八十八章 朋黨的可怕第五百三十五章 侯方域第八十一章 結果第1296章 唯是女人第兩百三十二章 張維賢的覺悟第五百三十五章 侯方域第七百一十八章 大戰降臨第兩百三十四章 努爾哈赤死了第1229章 意外的前進第八百四十六章 甚囂塵上第八百三十章 特赦第六百七十五章 巡撫與府尹第三百一十二章 錦州戰事第八百六十六章 抓人第1334章 勝敗之舉第九百五十八章 諷刺第1521章 如火如荼第1509章 輕描淡寫的安排第三百五十八章 諸王反對第1304章 對孫傳庭不太好的說法第1438章 眺望漠西第六百一十九章 暴打惡少第九百五十一章 多爾袞入京第六百一十五章 重修儒家經典第八百五十七章 事緩則圓第五百七十三章 領事裁判權第1138章 倭國大將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南直隸的處置第八百三十一章 冬夜帳暖第五百三十一章 決意下江南第三百七十五章 集權、叛變第六百四十六章 科爾沁鉅變第1393章 幕府兵敗如山倒第九百九十章 大跨步(求月票~)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大事可期
第六百五十五章 鹽幫之爭第四百四十七章 張獻忠的初戰第1469章 夙興夜寐的朱栩第七百四十五章 得意後的倒地第一百四十五章 弔唁第1533章 絕境第一千零六十一張 不簡單的事情第一百八十七章 信王是上好的擋箭牌第九百一十六章 正中下懷第七百八十章 農莊第五百二十四章 鄉間見聞第一百二十六章 魏忠賢反擊第兩百九十八章 宗王宴第兩百六十章 抗旨第八百八十六章 舊事第九百三十章 看國旗去第1400章 倭國人很有用第兩百七十六章 晉王府第三百零九章 大戰前夕第五百零七章 抓捕第七百七十一章 搞定東南第一百九十九章 明日開朝第七百一十八章 大戰降臨第1474章 陰暗角落第六百二十七章 催命符第九百三十一章 國企、國歌第三百一十三章 勝了第七百零四章 科舉禁令第九百零八章 最後一根釘子(求月票)第四十五章 圈錢(求收藏,推薦票~~)第三百三十三章 傳首四門(第五更,求票~)第1234章 誰是下棋人第三百零八章 臨行前第兩百二十章 大時代第五百三十四章 異端第十七章 絕望的朱由校第二十七章 綁架(求收藏,求推薦~)第四百七十六章 欲伐遼東第1197章 前夜第1169章 太妃喪第九百四十九章 悠閒第八百七十五章 遼東策第四百二十章 金兵突圍第兩百七十二章 魯王府第三百一十二章 錦州戰事第二十五章 線索(求收藏~~)第一百二十二章 放行第1395章 窮途末路第四百七十五章 建奴的遇難第三百五十八章 諸王反對第七百九十九章 新舊官員交鋒第1429章 參觀皇宮第1170章 遷都之議第六十二章 搶劫開始第七百一十三章 入閩第四百三十一章 鬧市見聞第三百七十四章 與信王的又一次衝突第九百三十章 看國旗去第七百零九章 貢院風潮第1340章 階段性勝利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美妙的場景第1473章 人小鬼大第八百六十章 第一次閣議第1337章 攻入四國島第三百八十八章 朋黨的可怕第五百三十五章 侯方域第八十一章 結果第1296章 唯是女人第兩百三十二章 張維賢的覺悟第五百三十五章 侯方域第七百一十八章 大戰降臨第兩百三十四章 努爾哈赤死了第1229章 意外的前進第八百四十六章 甚囂塵上第八百三十章 特赦第六百七十五章 巡撫與府尹第三百一十二章 錦州戰事第八百六十六章 抓人第1334章 勝敗之舉第九百五十八章 諷刺第1521章 如火如荼第1509章 輕描淡寫的安排第三百五十八章 諸王反對第1304章 對孫傳庭不太好的說法第1438章 眺望漠西第六百一十九章 暴打惡少第九百五十一章 多爾袞入京第六百一十五章 重修儒家經典第八百五十七章 事緩則圓第五百七十三章 領事裁判權第1138章 倭國大將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南直隸的處置第八百三十一章 冬夜帳暖第五百三十一章 決意下江南第三百七十五章 集權、叛變第六百四十六章 科爾沁鉅變第1393章 幕府兵敗如山倒第九百九十章 大跨步(求月票~)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大事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