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六章 風起雲涌

朱栩看着施邦曜的背影,背起手,目光深邃。

曹化淳面色不動,心底卻疑惑。

皇帝是一個目的性非常強的人,雖然表面的或許不是,可肯定還有隱藏其他的目的。但是這一次,皇帝似乎有些欲言又止。

朱栩轉過身,慢慢的在小路上走着。

施邦曜有才華,有能力,有家世,在應天府甚至南直隸都很有影響力,很多事情他做起來都會事半功倍。

其中,朱栩最在意的,就是科舉。

對於科舉,朱栩一直都希望用學院聯考的方式取代,將年輕人都收進書院,以書院來嫁接他們的思想,實現思想革新。只是這種想法遇到的阻力太大,根本無法實現。剛纔只是稍稍試探,施邦曜就表現出了‘守舊’的心態。

這些事情只能埋在心底,另找機會了。

沒走多久,曹化淳上前,道“皇上,尚豐王,湯若望都在應天府,是否找幾個機會召見?”

朱栩這纔想起還有這兩個人,稍作沉吟的道“這兩人都等等,讓老曹那邊加緊準備,朕必須儘快南下。”

“是。”曹化淳應聲。

朱栩出了貢院,直接來到了秦淮河河畔,對面就是一排排的青樓歌坊,雖然關着門,還是能感受到兩日前的熱鬧。

朱栩看了眼,心裡暗自可惜,他倒是很想看看秦淮河的繁華,沿着河邊走回小樓,邊走邊問道“安南那邊有什麼消息?”

曹化淳上前一步,道:“多爾袞率騎兵兩萬,莫氏一萬總共三萬大軍,攜帶火炮五十門,以‘安南篡逆,無視中國’爲名,代莫氏討伐鄭氏,現在已經攻克歸化,正繼續南下,左良玉暫時按兵不動,不過已經動員了十萬大軍,枕戈待旦……”

朱栩聞言不由得嗤笑一聲,搖了搖頭。

安南現在是四分五裂,割據混戰,這歷史還要追溯到一百多年前,宣宗從安南撤軍,安南成立黎朝,可沒多久就被莫朝取代,然後黎朝反正回來,隨後幾個權臣就將安南給瓜分了。

主要有三個勢力,依靠明朝的莫氏,人口不足十萬,兵力也就一萬人,老弱殘兵,不堪一擊。

接着的是鄭氏,人口約有兩百萬,兵力十萬,多年混戰,雖然兵鋒不錯,可惜民不聊生,艱難維持。

再南方的就是阮氏,人口一百多萬,兵力差不多十萬,與鄭氏分庭抗禮。

最南方,就是占城,華芙等一些小國,小割據,弱不禁風。

這樣一個國家,面對大明強大的意志,根本不會是對手!

就在去年,阮氏,鄭氏還剛剛經歷了一場大戰,現在處於休養生息的恢復階段。

朱栩心裡轉悠着,突然道“聽說,阮氏與紅毛人走的比較近,擁有不少火炮?”

曹化淳道“是,錦衣衛的奏報,阮氏在與鄭氏的交界處建立堡壘,處處佈置火炮,防衛相當嚴密,堪與我朝長城相比。”

朱栩忍不住的又笑了聲,那點小國家,怎麼可能建的了真正的長城,無非就是想要一道牆將自己圈起來,舒舒服服的做山大王。

想要征服安南,顯然不能只從一個方向進攻,還是需要水路並進!

朱栩慢慢的走着,默默的思索。

多爾袞目前還是在試探性進攻,觀察鄭氏的作戰方式以及潛力。不管是多爾袞還是明朝,都不希望損兵折將,更不能冒進,開頭如果就出現敗事,將極其影響軍心。

只是,海軍目前還要應對荷.蘭人,並不能分心。

“紅毛人有什麼動靜?”朱栩看着在眼前的酒樓,神色淡淡的道。

曹化淳思索一番,道“海軍那邊還沒有更新的奏報,不過福.建巡撫鄒維璉上書,言稱有不明船隻時常闖入澎.湖一帶,意圖不明。”

朱栩眯了眯眼,嘴角微微勾起。如果荷.蘭人打的是先佔澎湖,然後再侵佔臺灣,那就更好玩了!

摺扇猛的一合,朱栩道“傳旨給熊文燦,唐王,命他們認真備戰,不得懈怠,有機會,儘可能的全殲紅毛人,如果不能,一定要最大力度的重創紅毛人!”

“遵旨。”曹化淳微微躬身。

門前海蘭珠一身輕粉長裙,隨風輕擺,靜靜的看着朱栩。

朱栩笑了聲,上前走回酒樓,一臉的輕鬆寫意。

不管是荷.蘭人,還是安南人,朱栩都不放在心上,在東亞,甚至整個世界,他都不覺得有哪個國家能戰勝大明!

俄羅.斯也好,奧斯曼也好,神聖羅.馬也罷,不管是陸上,還是海上!

施邦曜回了應天府衙,查看今天的事情。

一個府丞站在他桌子前面,神色不太好看的道:“大人,剛剛巡撫衙門派人來傳話,要您明天下午去巡撫衙門開會,方大人新官上任,怕是要點火了。”

施邦曜彷彿沒有聽到,看了一會兒文書,擡頭看向他道:“今天那些鹽商又鬧事了?還搶劫了惠字頭的商會?”

府丞一怔,隨即道:“大人,關於那些商會的事情,您不是都讓我們‘不管不問’嗎?”

施邦曜頓時眉頭一皺,如果是以前他還可以,皇帝剛剛親自召見他敲打了,哪裡還能視若無睹

“鹽商……”

施邦曜看着手裡的一道文書,眼神微微閃爍。

這鹽商在江南也是一股大勢力,在天啓年間甚至能影響朝廷的鹽政,可見底蘊,現在一個個也都是身家豐厚,背景複雜,一旦得罪了就不知道會引來多少餓狼。

想到這裡,施邦曜突然不自覺的低語道“莫非,皇上就是這個意思?引出一些人用來立威?殺雞儆猴?”

府丞沒聽清楚,上前道“大人?”

施邦曜立刻擡頭,沉聲道:“方大人銳意革新,與朝廷,皇上一致,力推‘景正新政’。爲‘中興大明’嘔心瀝血!本官也是如此,在應天府地界,任何不尊朝廷政令,抗拒皇帝旨意,違反應天府法紀,給各地父老抹黑,本官決不答應!”

府丞頓時楞了,睜大雙眼的看着施邦曜。

這位施大人的態度轉變的太快,昨天還說要再看看,等新巡撫上任再說,這會兒就‘與朝廷,皇上一致’了?

施邦曜不理會他,直接道“你將朝廷的新政內容印發出來,分發給六品以上的所有官員,必須仔細研讀,推敲,每個人都要寫一份心得,若是誰不寫,寫的不好,就讓他們將辭呈一併遞上來!”

府丞更驚了,這施大人的話語頗有些‘殺氣騰騰’。

府丞從裡面嗅出了一絲味道,加上方孔邵剛剛接管巡撫衙門,猛的一擡手,沉聲道:“是,下官這就去準備!”

他剛要走,施邦曜又道:“你先研究一番刑獄司,將刑部以及巡撫衙門的報紙都找出來,細細研讀,先從刑獄司開始。還有,替我約見應天府都尉,本官要動用府兵。”

這府兵非同小可,一般情況下知府是沒有權力調動的,府丞的臉色微變,道:“大人,可是要做什麼?”

府兵一般都是安境保民,可應天府向來太平,有什麼事情府衙的人手做不到,要調用府兵?

施邦曜擺手,道:“有備無患,你去做吧。”

府丞驚疑不定,只得道:“是。”

府丞走了,施邦曜順手拿過一道文書,提筆就寫下了七個字:平盜平匪平不法。

然後是簡約的幾句話,言簡意賅的,就是要在應天府境界內掃清一切不法分子,重點是匪盜。

在施邦曜做着準備的時候,方孔邵也在醞釀着。

他先是整頓了巡撫衙門,確保政令暢通,而後有發信給蘇.州,揚.州等知府,要他們明日到應天府來開會。

同時又不斷張貼告示,誓言完成的‘新政’,任何人不得阻礙。

不管是江.蘇巡撫衙門,還是應天府衙門,都表現出了咄咄逼人,甚至是磨刀霍霍的聲音,這讓整個應天府都爲之一顫。

應天府以及整個江.蘇都是一副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巡撫衙門,應天府都蓄勢待發,顯然是要大幹一場的模樣。

朝廷這次‘新政’的目標有很多,籠括起來就是中低層官吏,士紳,所以這波人也是最激動。

現在整個南直隸最有影響力,分量最重的‘士紳’就是那位王老大人了。

月黑,微風,秦淮河上波光粼粼,脂粉氣濃而不散,隨風飄蕩。

王家的客堂內,這會兒坐滿了人,吵吵嚷嚷,無休無止。

王老大人全名叫做王北承,今年七十二,面上是厚厚的皺紋,微閉着眼,弓着腰,老態龍鍾的拄着柺杖,輕輕搖晃,彷彿就是風燭殘年,隨時都要踏進棺材。

“你們看看昨天的報紙,說什麼,我大明百分之九十的田畝不交稅,這不是胡說嗎?”

“是啊,誰說不交稅?我哪年都沒少給知府衙門銀子……”

“還說皇室之所以不再封王,是因爲無地可封,大明有那麼多地,那些王爺才幾個人,這麼就沒地了?”

“這這,還說什麼太祖祖制,太祖祖制是有待士人,他們怎麼不寫……”

“還要我們將田畝,人口上報,這是要幹什麼?難不成想要抄我們家不成!?”

“不交!我已經告訴他們了,要田畝名冊沒有,要命一百二十條!”

“對,我也不交,看他們能把我們怎麼辦!”

“老大人,你也說句話吧?你們王家田畝不少,總不至於都乖乖交上去吧?”

“是啊,朝廷是要收回所有的地,咱們不能妥協,南直隸可不是北直隸,不能任由他們亂來!”

“對,我就不信他們還真敢抄了我們所有人的家!”

“跟朝廷,跟皇帝拼了!”

“拼了!”

一羣人義憤填膺,大喊大叫,拼命的鼓舞士氣。

朱栩在山.東與陳子龍,冒闢疆等人的一席話早就傳遍了江南,這會兒都在擔心,想要抱成團,對抗朝廷,對抗朱栩。

當然,他們需要一個領頭的,不能衝在最前面。

王北承雙手握着柺杖,頭磕在上面,一羣人在屋裡好似要將屋脊掀開,他始終都無動於衷,好似完全聽不見一般。

過了好一陣子,一個肥頭大耳的中年人這纔看了衆人一眼,小心翼翼的站起來,湊近王北承,低聲道:“老大人……”

王北承緩緩擡頭,睜開眼,睡眼朦朧的道:‘嗯……該睡覺了啊,那就睡覺吧……’

他說着就顫巍巍站起來,兩個婢女連忙走過來,扶着他向裡面走去。

“老大人,老大人,說句話啊……”

“是啊老大人,我們都指望您了,總得給句話啊……”

“老大人老大人,您就不要裝糊塗了……”

“老大人,您要是不給個準話,我們可就不走了……”

“對對,不走了……”

一羣人頓時又叫了起來,都不是省油的燈,逼着王北承給他們出頭。

王北承顫巍巍的進了裡間,頓時掙脫婢女,住着柺杖,在軟塌上坐下來,渾濁的雙眼全是精光,神色沉着,靜靜的看着黑漆漆的門外。

燈光搖曳,一箇中年人走進來,先是行禮,而後才道:“父親。”

王北承擡頭看了他一眼,淡淡道:“說。”

這個中年人原本是國子監監生,只是國子監被併入皇家兩院,他因爲考覈不過,最終被趕回鄉,他的女兒嫁給了周應秋的三兒子,於是王家與周家接親,這位也忙着東山再起。

王金宥看着父親,臉色淡然道:“父親,真的不說句話嗎?”

王北承對這個兒子內心是失望的,本以爲捐了一個監生,日後前途遠大,卻沒有想到連個尋常考覈都沒過,被免了一切趕回家。

王北承面無表情,道“你要爲父說什麼?”

王金宥道:“父親,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皇上之所以在山.東說那些話,無非就是漫天要價,好讓我們落地還錢,您若是開口說句話,皇上有了臺階,自然順坡下驢,南直隸的事情水到渠成,您的威望必然如日中天,我們王家定然能東山再起,大哥說不得就能入六部,成爲內閣輔臣……”

王金宥排行老三,他大哥現在是山.西左參議,再熬個幾年資歷,就能入六部做侍郎了。

王北承冷笑一聲,看着他道:“你能想到,爲父會想不到?其他人會想不到嗎?等着看戲的,不知凡幾!”

王金宥一愣,這一點他還真沒有想到,不過還是梗着脖子道:“父親,他們即便想到又如何,誰有資格站出來說話?還不是父親?父親,不能再等了,如果給其他人抓到第一的機會,您在說話也沒有什麼作用……”

王北承對這個兒子越發的失望,深吸一口氣,頭磕柺杖上,道:“皇上的心思豈是你我可以揣度的!他在山.東放出的口風,到底是要我們還價,還是加價?爲父這個時候冒頭,那就是告訴皇上,我們王家纔是南直隸最大的家族,想要‘新政’就要對付我們王家,你說,爲父要不要跳出去……”

王金宥一怔,半晌才吶吶道:“父親,皇上不會吧?還有,我們家可與周大人是姻親,皇上終歸要看在周大人的面子上給我們王家三分薄面吧……”

王北承沒好氣的冷哼一聲,懶得再說。

王金宥更不敢說,只陪站在一旁,神色有些變幻。

過了不知道多久,王北承擡頭看向他道:“巡撫衙門的督政院,你去自薦一個督正使,副督正之類的,方孔邵不開口,你不得去碰,還有,日後不管朝廷,巡撫衙門有什麼政務,你一定要第一個衝在最前面,不能有絲毫猶豫……”

王金宥對這些都覺得無所謂,別人想進督政院要打破頭,但他們王家不用,會有人主動上門邀請,他更在意的,是能不能讓王家出頭,他藉此機會復出。

雖然心有不甘,他也明白他父親的決定是反抗不了的,只得悶悶的點頭應聲。

就在王家父子對話之間,錢謙益正看着朱栩給他送的那份名單發愁。

這份名單有一千多人,都是近年將要應試,複試的士子,如果一口氣要將這些人都掃除在外,那影響肯定無比巨大!

可另一面,如果不禁,那朝廷的‘新政’決心就會受到質疑,各項政策都將大打折扣。

顧炎武坐在他不遠處的一個桌子,正在破一道題,題目是:民爲重,君爲輕,社稷次之。

破題在立意,顧炎武已經換了幾個立意,始終都不滿意,總覺得差了些什麼,抓耳撓腮的沒有察覺到錢謙益的煩惱。

半晌,錢謙益輕嘆口氣,放下筆,站在門前,望了眼星光寂寥的夜色,低頭就看到了對岸。

秦淮河畔,官營的教坊依舊載歌載舞,大紅燈籠高高掛,絲竹之聲不絕於耳。

好一會兒,他搖了搖頭,他不是普通士子,也不是那些在野的老頭,他有抱負,看不上那些庸脂俗粉,轉身又坐到椅子前。

朱栩現在的日子是夜裡挑燈,紅袖添香。

披着單衣依靠在牀上,手裡是江.蘇的報紙,一片匿名的‘經濟文章’。

這道文章寫的很有見地,對南直隸的分析也很是深刻,至少比朱栩看到的多,因此他看的是津津有味,再三的揣摩。

第七百一十五章 忍無可忍第1502章 御前會議第1502章 御前會議第1366章 夜襲第八百九十八章 遼東策第四百五十五章 相親第1523章 對秦良玉的攻擊第四百四十三章 寧完我死了第1331章 準備就緒第兩百四十七章 串連第一千零四十章 絕境第八百八十章 夜議第一次單張:作者君的感言第三百四十三章 南/京第五百零三章 王瑜陽奉旨查案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得意的笑第1120章 尊王襄夷第八百六十二章 誰主誰次第一千零十四章 有感第1402章 孫傳庭施壓第四百零八章 火燒巡撫衙門第九百六十二章 夫唱婦隨第三百一十七章 戰寧遠第一千零十七章 頂層設計第三十四章 試探(求收藏~)第五百五十四章 ‘順利’的廷議第九百九十一章 傳旨第三百三十五章 明軍的捉迷藏第五百八十二章 還有誰?第九百七十二章 像霧又像雨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被拒絕了第一千章 嚴厲的五條第四百二十四章 建奴求和第三百五十八章 諸王反對第1268章 看誰先死第五百六十二章 信王逼宮第一百零五章 放人第四十二章 浣衣局(求收藏,推薦~)第兩百二十一章 驚天駭浪第九百七十五章 無對錯第三百七十七章 主考官第五百九十四章 身份暴露第四百七十八章 只欠東風第六百七十二章 發難第一百六十五章 信王的兩面三刀第兩百二十章 大時代第五百五十五章 名妓勝國第九百三十一章 國企、國歌第九百三十三章 殺人,無聲第八百九十一章 柳如是進政院第六百三十三章 收官第五十一章 籌錢的方法第兩百七十四章 有錢有糧的人第七百九十八章 資本思想萌芽第兩百七十一章 帝王術第五百八十章 八面伏擊第1126章 加速第八百二十五章 內閣與六部的鬥爭第1160章 殺氣第1392章 抄幕府的家底第1499章 深夜訪客第九百一十章 貪婪第五百七十四章 信王的去處第八百六十一章 曹文詔生怒第七百三十五章 靖海第1199章 無聲的談判第1261章 創造上帝第七百二十四章 北上策略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軍策第六百七十五章 巡撫與府尹第1357章 炮轟關城第1382章 城破第兩百九十六章 緊迫感第六百七十九章 有些人改變了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齊聚京城第三百七十四章 與信王的又一次衝突第1466章 倭國的終結第三百五十三章 違反祖制第四百零二章 封疆大吏們反抗了第1299章 回京與回京第五百九十八章 已經不同了第兩百六十五章 迫近的危險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新人與舊人第一千零四十章 絕境第1207章 隨手畫了幾條線第五百一十四章 朱由檢裁減東廠第五百八十九章 艱難險阻第一百六十四章 呵斥閹黨第一百二十四章 扒皮第1311章 政院系的崛起第1503章 對上了第八百章 ‘判決’第六十二章 搶劫開始第1369章 德川家光的殺意第1284章 戲水第四百三十二章 裝逼失敗第六十九章 打廣告第兩百九十一章 後金徵朝鮮番外二第一百五十五章 魏忠賢看穿朱栩
第七百一十五章 忍無可忍第1502章 御前會議第1502章 御前會議第1366章 夜襲第八百九十八章 遼東策第四百五十五章 相親第1523章 對秦良玉的攻擊第四百四十三章 寧完我死了第1331章 準備就緒第兩百四十七章 串連第一千零四十章 絕境第八百八十章 夜議第一次單張:作者君的感言第三百四十三章 南/京第五百零三章 王瑜陽奉旨查案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得意的笑第1120章 尊王襄夷第八百六十二章 誰主誰次第一千零十四章 有感第1402章 孫傳庭施壓第四百零八章 火燒巡撫衙門第九百六十二章 夫唱婦隨第三百一十七章 戰寧遠第一千零十七章 頂層設計第三十四章 試探(求收藏~)第五百五十四章 ‘順利’的廷議第九百九十一章 傳旨第三百三十五章 明軍的捉迷藏第五百八十二章 還有誰?第九百七十二章 像霧又像雨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被拒絕了第一千章 嚴厲的五條第四百二十四章 建奴求和第三百五十八章 諸王反對第1268章 看誰先死第五百六十二章 信王逼宮第一百零五章 放人第四十二章 浣衣局(求收藏,推薦~)第兩百二十一章 驚天駭浪第九百七十五章 無對錯第三百七十七章 主考官第五百九十四章 身份暴露第四百七十八章 只欠東風第六百七十二章 發難第一百六十五章 信王的兩面三刀第兩百二十章 大時代第五百五十五章 名妓勝國第九百三十一章 國企、國歌第九百三十三章 殺人,無聲第八百九十一章 柳如是進政院第六百三十三章 收官第五十一章 籌錢的方法第兩百七十四章 有錢有糧的人第七百九十八章 資本思想萌芽第兩百七十一章 帝王術第五百八十章 八面伏擊第1126章 加速第八百二十五章 內閣與六部的鬥爭第1160章 殺氣第1392章 抄幕府的家底第1499章 深夜訪客第九百一十章 貪婪第五百七十四章 信王的去處第八百六十一章 曹文詔生怒第七百三十五章 靖海第1199章 無聲的談判第1261章 創造上帝第七百二十四章 北上策略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軍策第六百七十五章 巡撫與府尹第1357章 炮轟關城第1382章 城破第兩百九十六章 緊迫感第六百七十九章 有些人改變了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齊聚京城第三百七十四章 與信王的又一次衝突第1466章 倭國的終結第三百五十三章 違反祖制第四百零二章 封疆大吏們反抗了第1299章 回京與回京第五百九十八章 已經不同了第兩百六十五章 迫近的危險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新人與舊人第一千零四十章 絕境第1207章 隨手畫了幾條線第五百一十四章 朱由檢裁減東廠第五百八十九章 艱難險阻第一百六十四章 呵斥閹黨第一百二十四章 扒皮第1311章 政院系的崛起第1503章 對上了第八百章 ‘判決’第六十二章 搶劫開始第1369章 德川家光的殺意第1284章 戲水第四百三十二章 裝逼失敗第六十九章 打廣告第兩百九十一章 後金徵朝鮮番外二第一百五十五章 魏忠賢看穿朱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