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 火燒巡撫衙門

會稽山。天籟小說

山水相連,綠木連陰,清水碧波,風景如畫。

張溥,張採等人,外加王微,劉眉等名妓,坐在高高的亭子內,眺望遠處山水,清風徐來,琴歌漫舞,好不自在。

由於京城那邊封鎖消息,東林黨覆滅的消息還沒有傳到浙/江,近來他們朝登山,午飲酒,暮遊河,夜宿青樓,真是酣暢淋漓,痛快無比。

張溥喝的有些多,臉色通紅,放浪形骸,拖着長長的袖子,在那高歌:“萬里長江,淘不盡壯懷秋色,漫說秦宮漢帳,瑤臺銀闕,長劍倚天氛霧外,寶光掛日煙塵側!向星辰拍袖整乾坤,消息歇。龍虎嘯,鳳雲泣,千古恨,憑淮說。對山河耿耿,淚沾襟血。汴水夜吹羌管笛,鸞輿步老遼陽幄。把唾壺擊碎,問蟾蜍,圓何缺?”

王微等名妓毫不爲忤,高和一聲,坐在琴旁,鏗鏘有力的曲聲響起,在這亭子瀰漫,響起一陣陣的叫好聲。

過了好一會兒,張溥才停下,坐在石凳上,看着王微,面紅耳赤的笑道:“倒叫王公子笑話。”

王微一身的男裝,形狀也如男子,道:“張兄何必自謙,此乃真性情,若是朝廷諸公有張兄一半,天下何以至此!”

劉眉與王微也差不多的裝束,白色儒衫,長巾掛在身前,道:“今朝局糜爛,諸公昏聵,張兄切莫泄氣,當奮向上,他日高中,登上高位,可一洗頹靡之色,還大明朗朗乾坤!”

張溥聽着兩位‘美人’的話,心裡頗爲得意,臉上很是慚愧的嘆道:“讓二位賢弟見笑了,爲兄才疏學淺,屢試不第,以今日朝局,想要中第,難難難!”

王微看着張溥臉上有着灰敗之色,俏臉一正,肅色道:“張兄切莫氣餒,越是如此越當奮進!小妹學識不如張兄,也身無長物,倒是有些銀兩,願爲張兄趕考之用!”

王微知道張溥的家境,他乃是妾室所身,極其不受重視,所以手頭上很拮据,這是婉轉的幫扶了。

張採在一旁看着,眼神裡妒意一閃。

王微現在沒有拿出銀錢,說明是要張溥晚上去她那小樓過夜了!

張溥深知王微的個性,所以故意說了剛纔那一番,見王微果然中計,心底一喜,卻連連擺手道:“多謝了,愚兄卻是不缺這些,缺的是一個朗朗乾坤,缺的是一個清明盛世!”

王微聽着他的話,臉上越的佩服,堅定道:“小妹卑微,無法入得張家之門,若是張兄不取,小妹就日日守在張家門外等候!”

張溥苦笑一聲,悶頭喝了口酒,嘴角的笑意一閃。

劉眉不同於王微,王微是有真才實學,也長走動於西湖、秦淮,名聲響亮,豔明遠播。

她厚着臉皮跟着王微,就是爲了提高身價。眼見王微將張溥收入裙下,她眉眼如波,看向張採,輕聲道:“兄長也不可放棄,不畏難方爲真君子。”

張採心裡本是頗爲喜歡王微,待看向劉眉,細細一打量,現也是個妖媚的風/流人物,眼神放光的笑道:“說的是,今天只談風月,不談其他,喝酒!”

幾人也都有此意,縱情高歌,暢談詩詞歌賦。

這樣的場景,在江南各處,隨地可見,文風如潮,奢靡如畫。

忽然間,一個小廝模樣的人衝上來,拉着酒過半酣的張溥,急聲道:“少爺,少爺醒醒,出大事了,老爺讓我帶你回去!”

張溥的酒一瞬間就醒了大半,他很懼怕他的叔父,那位不止掌握着他的‘錢財’,也會決定着他的前途,看着這小廝道:“出什麼事了,叔父有說什麼嗎?”

這小廝看了眼其他人,眼見都熟人,急不可耐道:“少爺,邊走邊說,其他公子也趕緊回去吧,出大事了。”

張採,王微等人一聽,都好奇的圍過來,要小廝說過個明白。

小廝知道事情的嚴重性,一邊拉着張溥走,一邊道:“諸位公子都趕緊回吧,巡撫衙門出公告了,說朝廷要廢除科舉,施行文院制,凡是結社,結黨之人永不錄入!”

幾人一聽都是臉色大變,顧不得與小廝多說什麼就快步各自回家。

王微,劉眉心裡也急,可回去沒用,站了一陣,也各自找熟悉的‘相公們’討教。

張溥急匆匆回到府邸,一個須潔白的老者坐在大堂之上,身邊放着一個藤條,在大堂兩旁,立着老老少少二十多人。

張家世代官宦,坐着在正堂上的老者名叫張輔之,今年八十一,官至工部尚書,天啓五年致仕。

他冷眼看着張溥走進來,蒼老的臉上露出一抹厲色。張溥不是他的親子,是他的侄子,因爲是庶出,所以極其不受重視,張家的人也屢屢欺辱。

張溥走進來,眼皮直跳,強壓着心裡懼意,走了進來,擡手道“叔父。”

張輔之拿過藤條,狠狠的在地上敲擊,冷聲道“跪下!”

張溥應聲跪下,心底閃着念頭,硬着頭皮道:“叔父,朝廷昏聵,侄兒只是……”

啪!

張輔之一條子直接抽了過去,冷聲道:“放肆!我張家世代忠心耿耿,惟賢惟德!你倒好,聚衆鬧事不說,組建什麼復社,妄議朝政,誹謗朝廷大員,更是帶領暴民強闖蘇/州府衙門,驅趕知府,這是誰教給你的,誰給你的膽子!”

張溥畢竟是個書生,一藤條抽在身上,火辣辣的疼,他咬牙道:“叔父,國難當前,匹夫在後,我們豈能旁觀!侄兒已經聯絡好學政,蘇/州推官,明年舉士必中……”

張溥的復社也不是簡單的民間學生組織,而是通過朋黨勾連,延生到了官場,江/浙一帶的科舉幾乎被滲透的七七八八。雖然比之歷史上的復社把持科舉,左右朝局,甚至更換內閣輔臣還遠遠不如,可也初具規模了。

啪!

不等他說完,張輔之又是狠狠抽下,一抽就沒停,語氣隱現殺氣,怒喝道:“混賬!那‘九條’滿天下都是,你以爲我看不到嗎?哪一條禍國殃民了?哪一條打壓天下士子了?你以爲我不知道你想什麼?你想一步登天,一步就做到內閣輔!”

張溥縮在那,滿心的不甘,在他看來,張輔之也不過是腐朽的官僚,大明需要革新,就需要清除這些‘爲禍於國’的老官吏!

他知道,多說無益,咬牙承受着。

張輔之抽了一陣,對於張溥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可張家想要延續,張溥就不能出事。他扔掉藤條,冷冷的看着瑟瑟抖張溥,寒聲道:“把他給我關起來,沒有我允許,不準出府!”

“是!”家丁走進來,將張溥拖了出去。

張輔之喘了口氣,又掃了眼大堂裡的人,呵斥道:“你們今後都給我老老實實在府裡讀書,誰要是再出去闖禍,我打斷你們的腿!”

張輔之在張家一言九鼎,一羣后輩都老實聽着。

張輔之坐在那喘了口氣,又瞪着眼道:“備禮,備車,去巡撫衙門。”

“是。”自有家丁安排。

與此同時,這樣的場景在很多府邸都在生,只不過換了人,換了臺詞。

有的硬頂,有的低頭,有的如同張溥一樣,不硬頂也不低頭。

比如顧炎武,比如陳子龍。

江南的風氣與北方不同,出現的局面也顯得詭異。一干年輕士子是反對政改的主力,而那些老官僚卻成了政改的支持者。

有了他們的支持,也或許是大勢所趨,浙/江的政改出奇的順利,按察司,布政司被合併,各個縣府也都在經歷着大整改。

可不過半個月,巡撫衙門夜裡突起大火,四面八方的燃起,燒了一個多時辰,燒死了二十多人,其中包括兩個五品,一個四品,都是浙/江官場大員,還有亂民乘機襲擊,巡撫周維京被侍衛護着衝出火海,逃入杭/州府暫住。

浙/江大驚,天下劇震。

第兩百九十七章 敲打信王第九百零二章 大婚事第八百五十七章 事緩則圓第九百八十一章 倭國的威脅第1510章 無措的大商人們第五百四十九章 千秋大計第三十九章 怒動第1219章 京城第五百零七章 抓捕第1186章 激烈變化第七百零二章 開放型商業城市第三百九十七章 東林屈服第1289章 張筠很生氣第四百九十二章 扶持信王第一千章 嚴厲的五條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旨意下第一百零四章 憋出內傷的大臣們第八十九章 狠揍第1403章 外交縱橫第四百九十三章 宣示第三百八十九章 裁驛站之議第一千零五十章 ‘新政’隱憂第四百九十二章 扶持信王第1354章 力竭而戰第1275章 全員戒備第1418章 再一辭官第1319章 家宴第八百九十章 人潮如織第1441章 由不得你第兩百九十四章 尾隨追殺第四百七十四章 昂貴的驛站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乾綱獨斷第四百六十五章 晚上的問題第1446章 養賊自大第1362章 僵持第四百二十一章 金兵覆滅第五百五十章 天子一怒第1363章 大戰來臨第七百零四章 科舉禁令第三百七十一章 軟骨頭第六百五十二章 布木布泰投誠第七百七十三章 金與銀第八十三章 憂懼(求收藏,推薦~~~)第四百零九章 一重重的壓力第一百九十五章 帝師的躊躇滿志第八百零零四章 直擊要害的手段第六百零九章 抄家第四十六章 燧發槍第七百零八章 錢謙益無能第七百六十七章 南海定第1139章 來自大明扯淡的信第七百五十四章 東南變局第四百一十一章 下獄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送行秦良玉第1266章 陰謀籠罩第七百一十一章 勘正‘心學’第三百六十九章 暴風雨前(求收藏~)第十三章 激怒第1507 世界視角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臣服第七百六十八章 歐洲的生意第七百七十三章 金與銀第八百二十章 軍器局第1225章 禍之蕭牆第1433章 視察福建第五百五十章 天子一怒第四百二十六章 建奴朝貢第四百二十三章 袁崇煥死了第1352章 李定國遇險第一百零九章 對面而坐第九百二十八章 內閣的日子要不好過了第1497章 貸款陷阱第三百九十章 皇上準了第七百四十一章 蔑視第1237章 皇帝與內閣的界線第1434章 飽暖思第四百八十章 接連出擊第三百七十七章 主考官第三百六十二章 信王失策第七百八十章 農莊第八百一十四章 下一個對付誰第五百一十八章 新的戰場第四百二十八章 大亂之始(求收藏~~)第1341章 用刑第十五章 漿糊第四百九十六章 清洗第1180章 急報第五百一十章 打的說不出話第九百二十章 內閣宣言第1296章 唯是女人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大勢已定第1301章 大逆不道之言第1259章 文化統治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倭國的陰謀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乾綱獨斷第四百一十七章 袁崇煥抗命第一百五十六章 六君子下獄第三百一十二章 錦州戰事第1430章 孫傳庭籌錢第六百五十五章 鹽幫之爭
第兩百九十七章 敲打信王第九百零二章 大婚事第八百五十七章 事緩則圓第九百八十一章 倭國的威脅第1510章 無措的大商人們第五百四十九章 千秋大計第三十九章 怒動第1219章 京城第五百零七章 抓捕第1186章 激烈變化第七百零二章 開放型商業城市第三百九十七章 東林屈服第1289章 張筠很生氣第四百九十二章 扶持信王第一千章 嚴厲的五條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旨意下第一百零四章 憋出內傷的大臣們第八十九章 狠揍第1403章 外交縱橫第四百九十三章 宣示第三百八十九章 裁驛站之議第一千零五十章 ‘新政’隱憂第四百九十二章 扶持信王第1354章 力竭而戰第1275章 全員戒備第1418章 再一辭官第1319章 家宴第八百九十章 人潮如織第1441章 由不得你第兩百九十四章 尾隨追殺第四百七十四章 昂貴的驛站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乾綱獨斷第四百六十五章 晚上的問題第1446章 養賊自大第1362章 僵持第四百二十一章 金兵覆滅第五百五十章 天子一怒第1363章 大戰來臨第七百零四章 科舉禁令第三百七十一章 軟骨頭第六百五十二章 布木布泰投誠第七百七十三章 金與銀第八十三章 憂懼(求收藏,推薦~~~)第四百零九章 一重重的壓力第一百九十五章 帝師的躊躇滿志第八百零零四章 直擊要害的手段第六百零九章 抄家第四十六章 燧發槍第七百零八章 錢謙益無能第七百六十七章 南海定第1139章 來自大明扯淡的信第七百五十四章 東南變局第四百一十一章 下獄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送行秦良玉第1266章 陰謀籠罩第七百一十一章 勘正‘心學’第三百六十九章 暴風雨前(求收藏~)第十三章 激怒第1507 世界視角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臣服第七百六十八章 歐洲的生意第七百七十三章 金與銀第八百二十章 軍器局第1225章 禍之蕭牆第1433章 視察福建第五百五十章 天子一怒第四百二十六章 建奴朝貢第四百二十三章 袁崇煥死了第1352章 李定國遇險第一百零九章 對面而坐第九百二十八章 內閣的日子要不好過了第1497章 貸款陷阱第三百九十章 皇上準了第七百四十一章 蔑視第1237章 皇帝與內閣的界線第1434章 飽暖思第四百八十章 接連出擊第三百七十七章 主考官第三百六十二章 信王失策第七百八十章 農莊第八百一十四章 下一個對付誰第五百一十八章 新的戰場第四百二十八章 大亂之始(求收藏~~)第1341章 用刑第十五章 漿糊第四百九十六章 清洗第1180章 急報第五百一十章 打的說不出話第九百二十章 內閣宣言第1296章 唯是女人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大勢已定第1301章 大逆不道之言第1259章 文化統治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倭國的陰謀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乾綱獨斷第四百一十七章 袁崇煥抗命第一百五十六章 六君子下獄第三百一十二章 錦州戰事第1430章 孫傳庭籌錢第六百五十五章 鹽幫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