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八章 李邦華撂挑子

並不是在大堂,而在後院,朱栩坐在屋檐下,一羣人恭恭敬敬的站着。

朱栩手裡端着茶杯,慢慢的撥弄着茶水,已經好一會兒沒有開口了。

他身後站着曹化淳,王一舟,四周都是煞氣凜凜的禁衛,刀出半鞘,神態冷漠。

院子裡安靜的很,沒有誰發出聲音,與外面的吵吵嚷嚷形成鮮明的對比。

李邦華等人併成兩排,站在朱栩身前不遠處,臉色各異,悄悄對視着。

現在誰都明白了,眼前的皇帝……有怒氣!

都屏氣凝神,一個大氣都不敢喘。

李邦華面上如常,他已經察覺到了,所以也不意外。

朱栩撥弄了一會兒茶水,放在嘴邊喝了一口,然後看向李邦華微笑着道:“李巡撫,你覺得天啓以前,遼東慘敗,建奴成勢,主要原因是什麼?”

若是往常,或者對天啓之類的皇帝,肯定是建奴狡詐,或者將領無能之類,可面前的是景正皇帝,誰敢如此糊弄?

李邦華久在天.津衛,與登.州水師,山海關是鐵三角,對遼東局勢瞭解最多。可裡面的事情太過複雜,涉及太多,不是一兩句能說清的。

李邦華到底是久經宦海,轉瞬間就擡手道:“啓稟皇上,臣認爲有三,一,糧餉不濟,兵備廢弛。二,未戰先怯,兵將無心。三,方略有誤,進退失宜。”

朱栩‘唔’了聲,李邦華說的不是沒有道理,不過這不是他今天要講的。

他擡頭望了望天色,又看向李邦華一羣人,道:“說的不錯,是有這些原因。不過朕還聽說了其他事情,滿桂與趙率教不和,袁崇煥就調滿桂去養馬,滿桂氣惱之下,率兵負氣出走,使得一大塊地方成了空城。後來袁崇煥與王在晉不和,袁崇煥用盡手段要逼走王在晉,王在晉就看着他在寧遠城被建奴圍攻,見死不救……這些,朕說的沒錯吧?”

朱栩說的這些只是冰山一角,不止是朝廷裡大臣們斗的激烈,邊關將帥之間不和的也大有人在。

歷史上的經撫不合,也就是袁崇煥與王在晉,鬥是如火如荼,將整個朝廷都捲入了進去,持續了數個月,最後是王在晉落敗,被調回了京,可還是在朝廷上極盡詆譭袁崇煥,終是將他拉下了馬,看着他死在菜市場。自此以後,山海關外就是一盤散沙,再無人敢冒頭做事,也沒人能糾合,統領,之所以還能撐七八年,完全是後金的戰略轉向了蒙古,給了喘息之機,否則山海關以北根本撐不了多久!

朱栩說完,繼續撥弄着手裡的茶水。大明這些官員,不管文臣武將,各個都極有性格,誰都不服,任性起來後果能嚇死人。

李邦華自然明白朱栩話裡的意思,說的是官員之間不合造成的影響,延生之意,就是官員們沒能齊心協力,沒有尊重皇帝,內閣的政策,方略,隨意亂來。

這也是對他的敲打,要他尊重內閣輔臣,嚴格執行朝廷的政策,不得擅動!

這對李邦華來說,很不公平,在他看來,他看到了很多朝廷沒有看到的地方,他是對的,不能因爲朝廷沒有看到,就禁止他去做,若是如此,爲何還要選拔他來?隨意一個人不就行了嗎?

李邦華心裡轉念,擡手道“皇上說的是,當初遼東之內派系叢生,爭鬥不休,是遼東敗壞一大原因。臣認爲,遼東之敗,不能盡歸責於邊關將帥,朝廷之策,朝令夕改,錯綜複雜,多惡兵將,致使將不用命,兵無戰心,是以潰敗不能止。”

‘呵!’

朱栩心裡爲李邦華的這番話叫好,說的真是有道理,要糊弄天啓皇帝以及當時朝臣還行,糊弄他還是差了點!

“那你覺得,現在的朝廷還是以前的朝廷嗎?朕會容許出現這種情況嗎?”朱栩端着茶杯,淡淡的吹了一口道。

李邦華眉頭微微皺起,皇帝這是在咄咄的逼他,要他當着陝.西一羣高官,支持者的面表態。

他自然不肯就此屈服,幾十年的堅持,豈那麼容易曲折。

李邦華擡起手,道“皇上雄才大略,自登基以來,建曠古未有之功業,臣深爲佩服。現今黨爭消散,奸佞去國,聖君在堂,賢士用命,正是上下一心,爲國展圖,中興大明之時!臣身爲一省巡撫,當爲百萬百姓擔責,於朝廷拾遺補缺,替皇上查明訪暗,以成不世大業!”

朱栩眼角了跳了跳,這李邦華的嘴皮子果然利索。

朱栩喝了口茶,然後看着李邦華,道“你是說,你會與朝廷,與朕的想法,做法,保持絕對的一致,對嗎?”他的話已經足夠清楚了,這些封疆大吏,必須要與他,與朝廷保持絕對的一致,只有這樣才能齊心協力的做事,完成他的政改計劃!

朱栩絕不容許這些官員們三心二意,自行其是,相互傾軋,無法無天!

李邦華神色動了動,神色沉凝。面對朱栩的步步進逼,他有些難以招架。

朱栩嘴角微笑,靜靜的看着李邦華。

他不說話,後面一個知府突然出列,擡着手,朗聲道“啓稟皇上,微臣有話。”

朱栩擡頭看了眼,應該是鳳翔府知府,微微點頭,道:“說。”

這位頗有些一往無前的氣勢,擡着手,沉聲道“皇上在湖廣有‘變通’之說,臣認爲陝.西也當有,時移世易,當因地制宜,勇於變通,方能成事。”

李邦華神色微動,微不可察的點頭。

朱栩面上不變,嘴角微翹。這位講的與他說的完全是兩回事,他要各地與朝廷保持一致,是在方針大略上,是在態度上,並不是要剝奪他們的權力,也沒有要限制他們變通,這完全就是扯着他的話頭,硬堵他啊。

但是論到這種詭辯,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單刀直入,朱栩好整以暇,道“變通就是反着來?”

這知府嘴一張就要開口說什麼,可擡頭看着朱栩,硬生生的又咽了回去,眼前這不是他的普通同僚,不能死懟。

他不說話後,一個參議又出列,擡着手道:“啓稟皇上,變通非是反着來,臣認爲,變通在於事,依事而變,以變而通。”

朱栩看了這人一眼,以手指了指,笑道“你說的有理,那朝廷定製,‘違反禁令者不得科舉、入仕’,陝.西是怎麼變通的?”

陝.西有幾個府,公然宣稱,在三年內不再違反禁令,就可以科舉入仕。

完全無視朝廷,朱栩也是昨天才知道陝.西還有這麼個說法!

朱栩以實例說話,直接戳中了這些人的要害。

一羣人是再也說不出話來,任他們再怎麼能說,事實在眼前,狡辯不過去。

朱栩目光環顧一羣人,慢慢的道“陝.西的賑災錢糧,是否如數發放給了災民?”

“對待‘新政’,你們‘變通’了多少?”

“對待內閣的命令,你們是否如實執行了,打了多少折扣?”

“欺上瞞下的事情,你們幹了多少?”

……

朱栩一條條,一框框的說着,語氣是相當的平靜。

李邦華眉頭緊擰,心裡翻涌,臉角崩的緊緊。

他始終不認爲自己有錯,他依情勢變化做出改變,爲國爲民,毫無雜念,何錯之有?朝廷爲何就不理,皇帝爲何就不看?

李邦華身後的人雖然不都是他提拔的,可心思相近,也看着李邦華爲了陝.西愁白了頭,夙興夜寐,披肝瀝膽。聽着朱栩的話,心裡都分外難受,目光不時看着李邦華的背影。

李邦華臉色變幻,良久心裡一嘆,有些落寞的擡手,道“臣有罪,臣請皇上准許臣……告老還鄉。”

第1227章 憂慮的畢首輔第四百零二章 封疆大吏們反抗了第1127章 甩手掌櫃第1527章 截殺孫承宗第1257章 威勢第1247章 弔詭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戰略部第九百零三章 判文(第三更,求月票!)第1143章 爭分奪秒第六百六十五章 高價出口第九百九十二章 涼涼第1391章 倭國真的要亡了第六百二十三章 亂了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曹變蛟入京第二十一章 沒來由(求收藏推薦~)第六百九十五章 新秩序第十三章 激怒第三百四十九章 黃太吉的親筆信第1241章 畢自嚴前的吹大氣第四百五十七章 餘毒未清第1237章 皇帝與內閣的界線第1339章 尋找駱養性第九百六十四章 決心即下第1126章 加速第兩百三十五章 反對聲浪(第三更~)第八百七十一章 大師解籤第九百一十一章 因果複雜第一百五十章 閹黨成勢(求訂閱~~)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臣服第三百一十六章 攻松山第1425章 朱栩來破局第六十七章 定奪第一百二十二章 放行第1521章 海外建國?第1427章 泛舟湖上第九十七章 魏忠賢的改變第1303章 灰燼中的朝氣第八百一十五章 鼠疫第1228章 洗牌第1242章 大生意第一百九十二章 第一次廷議第三百一十一章 開戰第六百二十四章 魏忠賢的局第五百零九章 共治朝鮮第一百五十六章 六君子下獄第1469章 夙興夜寐的朱栩第1258章 大明禮儀第五百九十七章 是人是鬼第1289章 張筠很生氣第七百七十二章 與西班牙人談判第1180章 急報第三百四十四章 南/京守備第四百一十六章 緊急應對第一千零八章 一票否決權第五百五十二章 首輔空懸第1155章 倭國議和使團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亂始第一百五十六章 六君子下獄第五百六十二章 信王逼宮第七百一十章 間邪司初立第1445章 局面改善第1115章 嚴厲起來第兩百二十二章 趙南星等人進京第1381章 決戰之日第六百九十三章 終於來了第三百九十四章 孤注一擲第三百八十一章 變化第1278章 閹了多爾袞第一千零三章 畢自嚴講政第1243章 緊張了第1448章 理順朝廷第1448章 理順朝廷第1498章 土地丈量隊第兩百二十三章 衆王彈劾孫承宗(求推薦票~~)第1214章 一炮驚天第一百四十八章 野心的萌芽第1470章 炒地第一百六十九章 決戰(下)第八百八十五章 風向轉變第四百零六章 全數入獄第一百六十六章 信王信譽破產第1212章 血腥味的海風第一百零二章 一波又一波第1344章 大開殺戒第兩百六十章 抗旨第四百六十二章 天功第四百九十六章 清洗第四百九十八章 重塑內閣第1138章 倭國大將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銀子來了第1532章 逼上絕路第四十七章 表兄(求收藏~)第十九章 二次彈劾第1512章 無所例外的反腐第九百九十七章 察哈爾的對策第一百八十一章 努爾哈赤兵進寧遠第1378章 繞道第六百五十二章 布木布泰投誠第七百九十章 京城好熱鬧第五百九十七章 是人是鬼
第1227章 憂慮的畢首輔第四百零二章 封疆大吏們反抗了第1127章 甩手掌櫃第1527章 截殺孫承宗第1257章 威勢第1247章 弔詭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戰略部第九百零三章 判文(第三更,求月票!)第1143章 爭分奪秒第六百六十五章 高價出口第九百九十二章 涼涼第1391章 倭國真的要亡了第六百二十三章 亂了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曹變蛟入京第二十一章 沒來由(求收藏推薦~)第六百九十五章 新秩序第十三章 激怒第三百四十九章 黃太吉的親筆信第1241章 畢自嚴前的吹大氣第四百五十七章 餘毒未清第1237章 皇帝與內閣的界線第1339章 尋找駱養性第九百六十四章 決心即下第1126章 加速第兩百三十五章 反對聲浪(第三更~)第八百七十一章 大師解籤第九百一十一章 因果複雜第一百五十章 閹黨成勢(求訂閱~~)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臣服第三百一十六章 攻松山第1425章 朱栩來破局第六十七章 定奪第一百二十二章 放行第1521章 海外建國?第1427章 泛舟湖上第九十七章 魏忠賢的改變第1303章 灰燼中的朝氣第八百一十五章 鼠疫第1228章 洗牌第1242章 大生意第一百九十二章 第一次廷議第三百一十一章 開戰第六百二十四章 魏忠賢的局第五百零九章 共治朝鮮第一百五十六章 六君子下獄第1469章 夙興夜寐的朱栩第1258章 大明禮儀第五百九十七章 是人是鬼第1289章 張筠很生氣第七百七十二章 與西班牙人談判第1180章 急報第三百四十四章 南/京守備第四百一十六章 緊急應對第一千零八章 一票否決權第五百五十二章 首輔空懸第1155章 倭國議和使團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亂始第一百五十六章 六君子下獄第五百六十二章 信王逼宮第七百一十章 間邪司初立第1445章 局面改善第1115章 嚴厲起來第兩百二十二章 趙南星等人進京第1381章 決戰之日第六百九十三章 終於來了第三百九十四章 孤注一擲第三百八十一章 變化第1278章 閹了多爾袞第一千零三章 畢自嚴講政第1243章 緊張了第1448章 理順朝廷第1448章 理順朝廷第1498章 土地丈量隊第兩百二十三章 衆王彈劾孫承宗(求推薦票~~)第1214章 一炮驚天第一百四十八章 野心的萌芽第1470章 炒地第一百六十九章 決戰(下)第八百八十五章 風向轉變第四百零六章 全數入獄第一百六十六章 信王信譽破產第1212章 血腥味的海風第一百零二章 一波又一波第1344章 大開殺戒第兩百六十章 抗旨第四百六十二章 天功第四百九十六章 清洗第四百九十八章 重塑內閣第1138章 倭國大將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銀子來了第1532章 逼上絕路第四十七章 表兄(求收藏~)第十九章 二次彈劾第1512章 無所例外的反腐第九百九十七章 察哈爾的對策第一百八十一章 努爾哈赤兵進寧遠第1378章 繞道第六百五十二章 布木布泰投誠第七百九十章 京城好熱鬧第五百九十七章 是人是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