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七章 直轄村

朱栩手指在桌面上緩緩敲擊,目光冷靜如淵。

在南方是絕不可能重演遼東舊事,只是這個‘乖張’特別有意思,朝鮮,琉球等的府縣也被拉攏,更值得推敲。

當初攻打安南,琉球,薩摩藩,科爾沁,朝鮮等都有出力,朱栩需要的是空地,沒精力去梳理那麼多麻煩事,並且也要給這些小弟一些甜頭,日後好驅使,是以將安南一分爲二。

北安南佔據了安南一大半,南安南就一分爲九,給了這些人小弟,其中以建奴的多爾袞實力最強。

東南半島上現在也是亂象紛陳,四分五裂,都極其虛弱,有實力的沒幾個,但他們土地肥沃,物產豐饒,多爾袞等人的建奴騎兵也氣勢低迷,需要人口,糧食,更需要富饒的地盤。他們以戰養戰早已經是習慣,這還沒有站穩腳跟,就想着要吞併四周的小勢力,擴增實力了。

朱栩看着奏本,手指敲擊的小馬蹄聲不絕。

他就是要放開多爾袞,任由他在半島折騰,動靜是越大越好,最好能將東南半島攪和的一塌糊塗纔好,這樣才方便明朝的‘接收’。

溫體仁這個人,能力,手段都是有的,只是大局觀差了些,與大明的文官差不多,眼光都集中在‘中國’,並沒有積極拓展的野心與眼光,時時的還想着回京。

朱栩目光閃動着,將這道奏本扔到一邊,自語似的道“先待着吧。”

曹化淳看了眼溫體仁的奏本,悄悄的退了出去。

朱栩隨手又拿起一道,是江.蘇巡撫方孔炤的奏本,除了言及錢謙益的事情外,還有就是金銀村的‘商貿’,現在從各地涌入金銀村的人超過了三萬,各色人等都有,複雜難明,出現了各種事情。礙於布木布泰的特殊身份,加上金銀村的特殊,南直隸上上下下都有些束手束腳。

金銀村除了外事局,其他的權力基本上都掌握在布木布泰手上。外事局是太后生父,國公張國紀在執掌,他又是個甩手掌櫃,面對金銀村發生的事情,雖然堆到了江.蘇巡撫衙門,可他們卻無從處置。

朱栩微微點頭,這是預料之中的,新事物的出現,總會面對舊勢力的糾纏,打壓,圍追堵截,甚至妄圖去消滅。

後面跟着的是內閣的票擬,字跡蒼勁有力,剛正筆直,顯然是畢自嚴的字跡,只有八個字:‘嚴合法度,酌情處置’。

上位者的批覆總是很有學問,下面的人需用費盡心思去揣度才能得要領一二,朱栩卻是一眼看穿。

畢自嚴還是希望拴緊‘商業’,對海貿更是疑慮重重,雖然不能禁止,可還是想要小心翼翼,不能‘胡來’。

抽掉畢自嚴的票擬,朱栩拿起筆,寫到:今旨,金銀村劃給朝廷直轄,一應事等由旨而行,江.蘇不得擅端。

“送到外面。”朱栩合起來,遞給曹化淳道。

曹化淳接過來,沒有打開去看,道:“是。”旋即招來一個內監,小聲囑咐送給內閣中書鄭友元。

金銀村的事情,朱栩需要能夠隨性發展,不受外面的影響,布木布泰到底是蒙古女子,所受儒化有限,做起事情拘束較少,將來不管發展的如何,都是一個開端,會對大明內外形成不間斷的衝擊。

這種衝擊,朱栩希望越大越好。

錢謙益進京,被關入督政院,各種非議層出不窮,瀰漫了整個京城。

錢謙益——在野,是文壇領袖,在官,曾是禮部侍郎。哪一個都相當顯赫,不是一般人。

他這次這麼‘風光’的被押赴京城受審,着實驚動了很多人,不過百姓們怎麼議論,看熱鬧是一回事,京城在野在朝的官員們,出奇的一致,沒有立刻上書,更沒跑動關係,都齊齊的靜默着,安靜的一如往常。

不過到了當天晚上,似乎是過了靜默期,亦或者是督政院要在明天過堂的消息‘泄露’,京城上上下下都沸騰起來。

開始有奏本遞入內閣,稍微‘正’一點的人,寫到‘國朝寬宥,厚待士人,酌情於理,綱紀於人,輕重宜中’。大概意思就是,國朝向來大度,對待士人寬宥爲要,於情於理,小懲大誡。

稍微過激的就直言‘身前有綱,身後有紀,身前身後,天理奈何?’,也就是說,生前有綱紀,死後有法度,活着死了,都沒有逃過綱紀,這還有天理嗎?

最激烈的,甚至於直接開噴,字裡行間都見憤怒:‘廟堂不惴,江湖不怨,身爲士人,前後難饒,刀俎加身,魚肉何命?’

內閣的幾位閣老班房裡,燈火通明,幾乎所有人都看到了類似的奏本。

汪喬年,靖王,孫傳庭等人都分配了職權,也有權,有義務的處理一些朝野各地的奏本,現在燈光照映在幾個人的臉上,很是有些晦暗難明。

好一陣子,汪喬年拿着奏本,剛打開門,就看到對門不遠處,靖王也出來了,不等他擡手,不遠處孫傳庭同樣端着一個盤子出來。

孫傳庭擡頭也是微怔,旋即會意過來,道“咱們都去畢閣老班房吧。”

其他人兩人都點頭,神色有些凝重。

畢自嚴聽三人說完,端坐不動,道:“嗯,我也看到了一些。這些人應當與錢謙益沒有什麼瓜葛,只是出於對一些誤解或者是愚昧。明日公審的時候,朝報,六部的報紙都要去觀看,然後儘早刊登出來,以穩定人心,遏制非議。”

靖王面色不動,道“還是皇上有遠慮,早早的讓刑部,吏部等尚書旁聽,應是早有所料。”

畢自嚴沒有說話,有時候不得不承認,在某些事情上,皇帝比他看的遠,看的清楚。

孫傳庭想到的更多,開口道“今天還只是‘諫言’,明日怕是關說遊說的人不知道有多少,要早些做準備,尤其是督政院與大理寺,一定要扎牢,不能絲毫鬆懈!”

靖王與汪喬年心神一凜,知道孫傳庭所指,幾乎同時點頭。

大理寺,督政院在編制上來說,不同於六部,它們都不是內閣的直屬衙門,有一定的‘獨立性’,尤其是這次靖王,汪喬年的入閣,更是強化了這一點。兩人都不希望他們的衙門讓內閣插手進去,是以果斷點頭。

同時孫傳庭的話還有另一層意思——若是兩衙門被滲透,判了錢謙益無罪,那樂子就大了。

第七十三章 張皇后的擔憂第三百七十九章 京西演武第四百六十五章 晚上的問題第1283章 燥熱的日子第1475章 對外干涉的起念第1406章 有故事的男女第1223章 翻手爲雲 覆手爲雨第六百三十六章 柳如是第1132章 天道秩序第五十一章 籌錢的方法第八百四十一章 情敵第九百二十五章 沸反盈天(第一更)第兩百五十五章 魏忠賢的大招第三百五十一章 爭風吃醋第1219章 京城第五百二十五章 年後動手第1358章 南下北上第1317章 孫傳庭的野心第一百七十九章 平王府看戲第1381章 決戰之日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起風了第九百七十四章 秉直過正第1320章 最後的用處第七十二章 過關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倭國商人第1200章 漫天要價第八百二十五章 內閣與六部的鬥爭第三百一十三章 勝了第七百二十八章 萬國商會第四百一十二章 復社湮滅第二十七章 綁架(求收藏,求推薦~)第1403章 外交縱橫第一百九十三章 君臣交鋒第九百一十一章 因果複雜第四百三十六章 封王條款第一百五十七章 外臣逼宮第一千零十六章 地方的軍改第兩百八十二章 案結第二十四章 疑蹤第一百八十五章 登基與捷報第四百一十一章 下獄第兩百三十六章 給大臣們的甜頭第1120章 尊王襄夷第一千零十八章 定案第1338章 圍剿第兩百五十一章 信王府夜議(上)第五十章 遼事第1513章 遍地烽火第四百八十七章 使臣恭賀第九百零三章 判文(第三更,求月票!)第五百九十六章 政改效用第一百六十五章 信王的兩面三刀第六十五章 兵部第三百一十六章 攻松山第三百一十七章 戰寧遠第一千零七章 戰爭推遲第八百六十六章 抓人第八百二十二章 火併第三百五十四章 劫後餘生第五百九十九章 危機顯露第四百四十六章 天意不在明第一百六十三章 計劃提前了第一千零二章 百官宣誓第1151章 疲敵之策第七百四十章 捉住特使第九百一十三章 律法第三百二十一章 投降第三百六十三章 閹黨復熾第一千零九十章 換血第兩百五十一章 信王府夜議(上)第兩百三十八章 大臣們的私相授受第六百一十四章 真相第四十四章 非同凡響第九百零六章 敲打第1120章 尊王襄夷第四百五十章 猛將如雲第九百三十七章 波濤涌第六百五十一章 繼續南下第九百一十六章 正中下懷第六百四十五章 柳如是的請求第七百二十六章 琉球內亂第兩百五十章 見信王攤牌第三百三十三章 傳首四門(第五更,求票~)第四百四十六章 天意不在明第1292章 多出的一張椅子第四百七十九章 計劃發動第八百零零九章 目標靖王第八百零零三章 再次集權第七十三章 張皇后的擔憂第1122章 大局已定第一百八十四章 詔皇六弟繼位第四百四十九章 破案第1203章 攻守同盟第七百一十四章 抵達琉球第三百六十章 福王死(求收藏,求票~)第七百二十章 坑道廝殺第1533章 絕境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最終的處置第一千零二十章 錦衣衛第兩百三十章 魏忠賢的手段
第七十三章 張皇后的擔憂第三百七十九章 京西演武第四百六十五章 晚上的問題第1283章 燥熱的日子第1475章 對外干涉的起念第1406章 有故事的男女第1223章 翻手爲雲 覆手爲雨第六百三十六章 柳如是第1132章 天道秩序第五十一章 籌錢的方法第八百四十一章 情敵第九百二十五章 沸反盈天(第一更)第兩百五十五章 魏忠賢的大招第三百五十一章 爭風吃醋第1219章 京城第五百二十五章 年後動手第1358章 南下北上第1317章 孫傳庭的野心第一百七十九章 平王府看戲第1381章 決戰之日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起風了第九百七十四章 秉直過正第1320章 最後的用處第七十二章 過關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倭國商人第1200章 漫天要價第八百二十五章 內閣與六部的鬥爭第三百一十三章 勝了第七百二十八章 萬國商會第四百一十二章 復社湮滅第二十七章 綁架(求收藏,求推薦~)第1403章 外交縱橫第一百九十三章 君臣交鋒第九百一十一章 因果複雜第四百三十六章 封王條款第一百五十七章 外臣逼宮第一千零十六章 地方的軍改第兩百八十二章 案結第二十四章 疑蹤第一百八十五章 登基與捷報第四百一十一章 下獄第兩百三十六章 給大臣們的甜頭第1120章 尊王襄夷第一千零十八章 定案第1338章 圍剿第兩百五十一章 信王府夜議(上)第五十章 遼事第1513章 遍地烽火第四百八十七章 使臣恭賀第九百零三章 判文(第三更,求月票!)第五百九十六章 政改效用第一百六十五章 信王的兩面三刀第六十五章 兵部第三百一十六章 攻松山第三百一十七章 戰寧遠第一千零七章 戰爭推遲第八百六十六章 抓人第八百二十二章 火併第三百五十四章 劫後餘生第五百九十九章 危機顯露第四百四十六章 天意不在明第一百六十三章 計劃提前了第一千零二章 百官宣誓第1151章 疲敵之策第七百四十章 捉住特使第九百一十三章 律法第三百二十一章 投降第三百六十三章 閹黨復熾第一千零九十章 換血第兩百五十一章 信王府夜議(上)第兩百三十八章 大臣們的私相授受第六百一十四章 真相第四十四章 非同凡響第九百零六章 敲打第1120章 尊王襄夷第四百五十章 猛將如雲第九百三十七章 波濤涌第六百五十一章 繼續南下第九百一十六章 正中下懷第六百四十五章 柳如是的請求第七百二十六章 琉球內亂第兩百五十章 見信王攤牌第三百三十三章 傳首四門(第五更,求票~)第四百四十六章 天意不在明第1292章 多出的一張椅子第四百七十九章 計劃發動第八百零零九章 目標靖王第八百零零三章 再次集權第七十三章 張皇后的擔憂第1122章 大局已定第一百八十四章 詔皇六弟繼位第四百四十九章 破案第1203章 攻守同盟第七百一十四章 抵達琉球第三百六十章 福王死(求收藏,求票~)第七百二十章 坑道廝殺第1533章 絕境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最終的處置第一千零二十章 錦衣衛第兩百三十章 魏忠賢的手段